创设情景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探讨.doc
本 科 毕 业 论 文创设情景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探讨指 导 老 师 : 学 生 姓 名 : 学 号 : 院 系 :网络教育学院专 业 :英语教育写 作 批 次 : 创设情景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探讨目 录摘要 4Abstract 4引言5一、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及简析 6二、创设情境,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 72.1讲清听的重要性72.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8三、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培养良好的“说”的能力 93.1鼓励学生大胆、响亮地说,循序渐进,降低说话难度。93.2利用多种形式的情境,加强口语能力 10四、钻研教材中的情境因素,让学生爱听爱说 114.1根据课文主题,创设情境,开展听说活动 124.2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开展听说活动134.3紧扣课文情景,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开展听说的活动 14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听说”能力 155.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165.2激发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说英语的兴趣 16启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词 19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作为英语最基本的两项技能,小学是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教师从学生的特点和各种教学手段出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课堂表演就是要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创设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听说情境。也可借助多媒体创设直观、形象、等优势的课堂教学,通过清晰、形象生动的画面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自主发展,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所掌握所学知识方面 起了极大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给孩子一份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需要教师的重视和不断努力,探索更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创设情境 ,英语 ,听说能力 ,多媒体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of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As English is the most basic of the two skills, learning English is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of enlightenment, teachers from th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ous teaching means to set ou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good habit, and English as a language, to be incorporated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Class performance is to create a language environment, the creation of various forms, vivid and interesting situation of hearing. Or with the help of multimedia creation of visual images, the advantage such as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clear, vivid image of the screen, so that students in a relaxed and pleasant atmosphere of happy learning,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help students learn to understand the master the knowledge plays a great role. To develop good study habits and e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Give the child a free development, free play to the world. In the concrete teaching practice, still need the attention of teachers and the continuous efforts to explore, to update teaching methods.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reating situation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multimedia引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内容是体现在四种技能上,即听、说、读、写。而小学英语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听,则要听得准确,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听,教师要设法在学生面前绘出一幅图画,让学生边听边理解。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因此,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已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一直以来,英语教学方法局限于语法翻译法,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只重视了笔头训练,片面地追求卷面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交流过程都扮演着被动交际的角色,即有问必答,没问则“哑”,主动和同伴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欠缺。为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交际化得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英语教学中有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情境教育法。本文介绍了情境教学法的内涵,以此为依据说明了在小学英语培养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在英语课堂中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交际情境,钻研教材中的情境因素,让学生爱听爱说,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那什么是情境教学法?这是二战后欧洲出现的一种视听法。所谓情境教学法(Situational Method)也是视听法(the Audio-visual Method),就是指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莫宝庆,情境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促进作用。第89页第一段)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把看到的情境和听到的声音自然地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目前我国的英语学习现状看,学生被动接受英语学习就像是带上脚镣跳舞的奴隶,课堂气氛,使小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多数情况下,学生听讲、做笔记甚至抄笔记,根本不动脑经,也不理解所学知识。40分钟的课堂都是教师讲授,且加上缺少母语环境,导致最终有许多“哑巴英语”。这一现状让人堪忧,而情景教学法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刘妮,英语情境教学的实践探讨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这样的方法很适合小学生学习,也是很有必要 与情景教学法结合,老师可以创造各种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本论文分析小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语用分析的角度讨论了创设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教学策略。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要充实学生对听说能力的认识,以提高学生的听说意识和听说能力;目的之二是论证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此外,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记忆语言知识和做书面练习的能力被不断强化,而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却相去甚远,分析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关系这也是本文的重心所在。小学生学习基础英语阶段应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即口语交际能力,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英语教学与教师设置的一些情境结合起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到活的语言,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同时探讨教师如何发展小学生的听说兴趣,运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以及与家长紧密配合,结合理论和课堂实践,探讨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学习特点,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科学、趣味和实用地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整体的健康发展。创设情景对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有效手段对小学生进行经常性、系统性的听说训练,为将来用英语正常交际打好基础。一、 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及简析 新课程标准是以学生的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实践能力。英语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倡导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进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重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国家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教改中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小学英语注重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因受汉语语言环境、教师的素质、学生羞怯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听力培养和提高往往被忽视,说和听是非常薄弱的环节,虽然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但“哑巴”英语现象仍特别严重。主动和同伴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欠缺。经过在日常教学中的观察与调查,认为造成小学生听说困难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很多老师没有领会新教材根据交际目的的需要把语言功能、意念、话题、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把同一个话题安排在几个不同的教学阶段中,新旧交叉,循环反复,螺旋上升,逐步深化的编写意图。2.课堂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语法为主线去进行教学,过分注重单词、句子的书写练习,使得语言知识零散。3.过分的依赖课本,没有为学生扩展交际的平台,致使学生交际的内容千篇一律,没有创意,交际内容贫乏。4.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简单的认为,只要把句、篇背熟即可积累和运用语言。5.没有重视异国文化的渗透。学生不能正确地用英语表达想法,也不能会根据所在的场合和所面对的人进行得体的交际。 6、 主要内容抓不住。在听的过程中,要每个词都听懂,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只要听懂中心内容,就能理解领会全文。但部分学生不善于在听时抓主要内容,他们只根据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地进行理解,不能通过对各个局部的理解快速找到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结果对整段内容产生片面的理解,得出错误的结论。形成小学生听说能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应是同步的,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基于以上思考和认识,我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以课外活动相辅,通过情境创设、培养语感、文化渗透等途径努力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在交际中学英语。创设英语教学的情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情感、课堂气氛,构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儿童主动发展的目的。 二、 创设情境,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 2.1讲清听的重要性听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只有听得正确,才能读得流畅,说得流利。小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对英语非常好奇,想着早一点开口说英语,这样的热情对学习非常好。但是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往往没有耐心去“听”,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听”的习惯的养成,要从第一节课起就要讲清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有意识地学生培养“听”的能力。如:第一节课时,教师说一些教学中需要用的课堂用语,通过语言和形体动作使学生明白用语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用动作表示,表扬那些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例如:Stand up! Sit down! Take out your books. 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等。通过这样的听、做练习,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能听懂英语的自豪感,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学会听的目的。在上四年级的第一节课时,我做了以下尝试:上课铃响了,我精神饱满的走入教室,以笑容面对学生,以丰富的表情开始上课。“Hello! 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 My name is WenRong.”同时把我的名字写到黑板上,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思-我在做自我介绍。我继续说:“You can call me Miss Wen.温老师,understand? 明白吗?”学生点点头,“Please read after me, 跟我读,Miss Wen.”通过我的动作和一点中文提示,学生听懂了我所说的话,并说出了第一个英语单词。“OK!”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并再次自我介说:“Hello! I am Miss Wen.”重复几遍之后,我鼓励学生尝试介绍自己,一个、两个学生活跃起来,融入到课堂教学里来,这对他们来说,既新鲜刺激,又简单上口。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之后,我点名并伴以手势(双手掌心向上)说,“, stanp up, please.”“Hello! ”引导他回答,“Hello! Miss Wen.”然后示意他坐下,并说:“Sit down, please.”接着我就和学生探讨了为什么学英语以及英语应该怎样学等问题,使学生明白了学习英语的必要性、重要性。最后让他们欣赏了英语歌曲ABC song。学生在新奇的学习氛围中,“洗”了一遍耳朵,他们感觉到英语并不难学。他们在第一节英语课上,就听懂了老师讲的大部分内容,和老师配合得很好,从而产生了成功的喜悦,使今后的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以后的每节课前,我都认真准备。而且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解、操练,并利用实物、图片、投影、录音等直观手段,给学生以启发,使他们在视觉、听觉方面得到统一,帮助他们理解,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掌握新知识。 2.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在整个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教师每节课都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充足的“听”的语言量中学习英语。(一)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听”的习惯。小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对英语非常好奇,想着早一点开口说英语,这样的热情对学习非常好。但是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往往没有耐心去“听”,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听”的习惯的养成,要从第一节课起就要讲清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有意识地学生培养 “听”的能力。如:课堂上常用一些课堂用语,如:Good morning , boys and girls! Follow me! Look at your book! 等等通过语言和动作让学生明白表达的意思,当学生表现好时及时给于表扬,如Good job! Very good! 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听英语的能力。对于English song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小英文歌用处真不小。如:ABC歌、My small bedroom 、I can help 等等,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也达到了听说训练的目的。(二)平时注意培养“听”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的学习中严格要求。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有Listen. Point.和Listen. Do.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的Listen. Point.和Listen. Do.的过程中,学生听的习惯和听的能力才能逐渐地养成。同时,教师还应该明确要求学生在家里要经常地听录音,看教学光碟,要注意模仿其中的语音语调。老师还可以把听课本录音和听电视、广播中的英语节目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自觉地或者在家长的督促下长时间地坚持下来。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共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从而为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三、 鼓励口语交际,提升语言表达能力。3.1鼓励学生大胆、响亮地说。循序渐进,降低说话难度。如果说“听”是交际的前提,那么“说”就是交际的关键。(1)、 鼓励学生大胆、响亮地说。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变得不那么爱主动发言了,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此时,要让他们勇于发言,教师在课堂上就不应单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知识传授者,而是要以亲切的形象、诚挚的话语鼓励他们敢于说,不怕错,让他们在具备年龄优势的时候养成敢说爱说的好习惯。在学生开说的过程中,教师切忌动不动就挑错,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最后的缄口不言。其实,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内容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许多时候,用词不当,语法有错并不影响交际。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听懂,理解他的含义即可。这样,稍久后,他会有一定的语感,从而说出较流利、较正确的语言来。 (2)、 循序渐进,降低说话难度。 说英语是学习英语的至高点,也是难点。因此在尝试说的时候,要循序渐进,消除恐惧感,给学生以心理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模仿操练自由对话是较为有效的三步曲。 模仿是说的起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发音、动作、习惯等方面的模仿力较强,可塑性很大。所以,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学生的模仿能力。例如,在上新课之前,先让学生仔细听录音,并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跟读,增加了“说”的兴趣。通过大量的模仿,学生的舌头逐渐灵活起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操练,用以前学过的单词替换句中相应的词,进行替换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句型,并能举一反三。所练句型应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由简到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操练的质量;当学生对替换部分单词驾轻就熟后,开始整句替换。为使他们掌握替换规律,可先让他们认知一些概念,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联系,从会说一句到会说两句相似的话,到能说三句不同的简短句;在到达一定的“度”后,教师可相机提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自由对话。由于小学生所学知识有限,教师不能期望过高,要有一个坡度,让学生慢慢地爬到坡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流利、正确地说英语的目的。3.2利用多种形式的情境,加强口语能力新课程标准是以学生的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实践能力。英语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倡导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进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重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把英语教学与教师设置的一些情境结合起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到活的语言,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在我的英语课堂中,我创设了以下情境: (1)借音乐烘托情境,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说 音乐的魅力加上儿童独特的理解能力,使教师有充分的理由把英语的教授和音乐 的魅力结合起来。在美妙的音乐中,唱唱跳跳,轻轻松松学英语,学习的乐趣不言而喻。同时,还鼓励学生自编自创英语情境,积极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Well have a picnic today”学生对这首歌曲已耳熟能详,一听到这优美的旋律,就会联想到汉堡,热狗,饮料等,这就是音乐产生的神奇妙用教唱英语歌曲,能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2)以竞赛和游戏激发情境 形式多样的竞赛和游戏是激发情境行之有效的方法。游戏的采用迎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寓教于乐;竞赛则永远是一剂课堂兴奋剂,培养他们合作协调能力和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意识。 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 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例如:在教“!”时,设计公鸡一家团聚互相祝贺生日的游戏,显得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在玩中复习巩固,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3)以表演入情境 ,让学生成为善听、善言的主角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儿童天性好动,2-5分钟注意力转移一次,模仿性强,进角色快。这些与生俱来的特性可以加以利用。通过表演展开课堂教学,正是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充分调动积极性,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在讲到人教版第二册,my和她妈妈买水果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记者采访的情境我由“What do you like?”引导学生说:“ I like”然后引出“Do you like”这个句型.学生知道用“yes”或“No”来回答.所以我有借机引出“Yes, I do. /No, I dont.”两种完整的回答方式.学会新句型后, 小组选出一名采访者对其他三位同学进行采访, 并把采访结果填到事先发好的表格上.如果回答是“Yes, I do.”就打“”,如果回答是“No, I dont ”打“×”.。 在本课的结尾,我又设计了一个情境.由“Today is a fine day.”引出,假设我们今天要去野餐,必须买些水果带上.那么我现在是售货员, 小组长负责按照表格上填写的内容到水果店买水果.通过这个卖水果的情景又引出“Lets have some”这个难点句型.并对“have”这个词的意义加以强调.利用情境让学生理解“have”的含义 利用情境教学法, 再加上表格的辅助,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程度,一堂课下来, 程度比较差的同学也对课文产生了兴趣并掌握了课文内容.同时,学生从访问调查到按照统计结果买水果,成为本堂课的主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四、 钻研教材中的情境因素,让学生爱听爱说教材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供学生学习各项语言知识和技能。根据课文内容以及主题和课型,设计一些相应的听说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能力。我认为,情景法不仅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在三年级的文本中某些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单元同样可以使用。下面以新标准小学英语Unit 1 Happy birthday这个单元的教学为例, 谈谈情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创设构想与分析思考。4.1根据课文主题,创设情境,开展听说活动学习新课内容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与所学话题相关的背景材料,并启发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谈论相关话题,训练听说能力。轻松愉快的听说活动还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新课的学习打下铺垫。依托课文单词和重点句型,进行走进文本前的情景创设,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案例一:Today is Panlongs birthday,were going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for him. Come here,Panlong.(潘龙到前面)Heres your hat.(师给潘戴上生日帽)Heres your present. Guess!Whats this? Oh!Its a cake.(师拿出蛋糕,放到教桌上)利用单词卡片学习单词p-r-e-s-e-n-t,c-a-k-e,here is= heres和句子Heres your .How old are you?Lets count together!One,two,three,(教师插蜡烛,师生数数,教师点蜡烛) Sing a birthdays song for Panlong.(教师和学生齐唱英文生日歌,同时学习了另一个句子Happy birthday.)Close your eyes!(教师轻声告诉潘闭眼许愿)Please blow out the candles.(教师轻声告诉潘吹灭蜡烛)After class,Well share the cake!Sam,Daming and Lingling have a party,too. Look at the screen,listen carefully and answer two questions. Q1:Whose birthday?Q2:What present?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单词cake、present和关键句型Heres your _.创设过生日的情景,这种经过优化的情景连同教师的情感一起作用于儿童的心理。儿童觉得“美”,觉得“趣”,精神需要便得到满足,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产生一种正诱发力。这种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力”又反作用于老师的心理,老师又感到教学成功的快乐,同样产生乐于育人的、积极完成教学任务的“力”,这种“力”再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如此循环往复,师与生共处在和谐的多向折射面心理场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推进。 4.2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开展听说活动英语教学中,在真实的言语情景或模拟情景中开展学习活动,学生能更好地组织思维,运用英语表达思想。在这样的情景下,师生问答、生生问答如谈家常,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高,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思维敏锐。因此,在学生理解和掌握语篇之后,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操练语言知识和技能。利用文本中精美有趣的插图,关注图片细节,引领孩子们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形成健康的人生观。教学案例二:文本中的插图3描述的是Sam猜测是什么礼物,插图4描述的是Sam当着Daming的面把礼物打开了,发现是一支钢笔,并且向Daming表示感谢。这与中国的传统习俗不同,我们是等候客人走后再打开礼物。因此,在听读、理解了文本后,我指导孩子们观察插图3和插图4,询问他们Sam是怎么做和怎么说的。在孩子们积极发言后,我及时小结:在西方英语国家,如果别人送给你礼物,要像Sam那样当面打开,立即说出是什么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用送太贵的礼物,最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朋友会更加喜欢。案例分析:英语新课标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4.3紧扣课文情景,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开展听说的活动。紧扣文本创设的情景出示在孩子们的眼前,造成“直接的印象”,激起儿童的情绪,形成想象契机,有效地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教学案例:(课件出示)birthday card(实物卡片), cake, present ,book,pen, A: Heres your _. B:Thank you.T:If today is your friends birthday, what will you prepare for her or him? 然后四人一个小组,开展表演对话的活动,也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适当的添加英语句子。情景教学讲究“情趣”和“意象”,因此,它不可能图解式地机械地创设。教师便可凭借学生的想象活动,把文本与所展示的、所想象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为学生拓宽想象空间,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因此,超越文本课外拓展时,不能脱离文本太远,要趁热打铁,利用学过的单词和句型“Heres your _.”开展活动,引领不同层次的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运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儿童不光是靠耳朵听,靠眼睛看老师和同学的演示,而且以教师的“情”去拨动儿童的“心弦”,促使他们用“心”“眼”去学习,这样,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就统一在整个情景中。这种整体和谐的情景,带来了儿童认知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共同发展,从而保证英语课堂的自主有效,也必然彰现孩子们的独特个性。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听说”能力5.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一)、多种媒体教学的含义多种媒体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多种媒体教学指在教学中使用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或其它道具、录音录像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 I)软件等媒体。它需要按课程教学设计的要求配套编制, 每门课程选择的多种媒体及配置不一样,各种媒体有机组合, 在教学功能上优势互补。学生、教师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和整合, 在自学和辅导中综合利用, 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多媒体教学通常指的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 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制性等特点。它只是多种媒体辅助教学中的一种。(二)、多种媒体与小学英语教学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以“激趣”为主要目的,仅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这时一种新型的教学技术多媒体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 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使用课件等工具来辅助教学。如果能充分运用电教媒体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拓展学习空间,学生就会高高兴兴地步入英语殿堂,参入英语活动,获得英语语感,从而达到较好的英语学习效果。小学英语教学要求灵活直观、生动形象, 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因此, 多种媒体结合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由于多种媒体涵盖内容较广, 在有限的篇幅里难以一一细述, 所以本文只摘取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说明利用多种媒体结合的手段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教学实例: 人教版英语教材PEP Eng lish,Story T ime。课文内容: Zoom 的父母外出了, 家里只有Zoom和她的同学Zip。Zip 在看Zoom 父母的合照, 接着两人开始有声有色的对话:Z ip: Whos that wom an?Zoom: Shes my mother.Z ip: Shes beaut ifu!lZoom: Thank you! My mom is an actress.Z ip: Really?Zoom: W a it a momen.t Look atm e!Z ip: Beautifu!l(此时Zoom的父母从外面回来。)Zooms parents: Zoom! H ow beau tifu!lZoom: Ahhh!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并会说会表演该故事。喜欢看动画片是小孩子的共同点。形象逼真的画面、充满童稚的对话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理解了故事内容的意思。录像结尾Zoom的父母回来时Zoom 感到害羞尴尬的场景,更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录像将这些表现得淋漓尽致。配音练习将学习推向另一个高潮, 促使学生积极的模仿。最后跟读课文确保学生的语音语调正确。著名的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对语言学习者来说,相关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对学好某一种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学生较快地进入特定的状态,找到合适的感觉。这就要我们英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而多媒体手段可以为我们提供英语的真实环境,有利于创造这样的氛围。让学生感受情景交际中所运用的语言,在视听基础上感知新知识、理解掌握新内容、归纳功能句型并进行实际运用。5.2激发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说英语的兴趣CA I以其形象性、交互性、集成性与自适应性导致了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大大拓展了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手段方面研究与探索的空间。教学实例1: 小学英语课本配备了制作精美, 性能优越的多媒体课件。在每一单元, 都包含了与课文相关的英文歌, 以动画形式介绍的课文内容, 具有可跟读功能的词汇讲解,重点句型操练等。使用这样的课件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更大大的减少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教学实例2: I like football教学目标: 掌握句型I like /dont like教学方法: Power Point制作的幻灯片演示教学教学过程:1. 打开Power Point演示课件, 出现课文首页, 利用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 并点出教学得内容, 引入教学。2. 复习以前学习过得内容: 显示物品得图画, 要求学生说出他们得名字。 3. 引入课文: 学习一些运动的名称, 并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有关知识, 如足球的规则, 著名的比赛等。4. 学习重点句型: 以微笑的脸表示喜欢,反之用不高兴的脸。5. 操练句型: 显示一系列的画面, 如篮球,乒乓球, 拳击, 苹果, 雪糕等, 要求学生根据提示用所学句型造句。6. 游戏: 给出画面, 要求学生猜测喜欢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