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英语翻译论文论英汉习语互译的原则和方法.doc

    • 资源ID:2326073       资源大小:15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英语翻译论文论英汉习语互译的原则和方法.doc

    论英汉习语互译的原则和方法 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宁光摘要:英汉习语包罗万象,但由于文化内涵的不同,翻译的方法也有同有异。本文拟就探讨英汉习语互译的原则及其方法,从而有助于有效而成功的互译。 关键词:习语翻译原则方法 一、引言 英汉习语是英汉两个民族语言的结晶和精华。英汉两种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英汉习语则承载着不同民族浓郁的文化特征。由此可见,英汉习语的互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翻译,更应该根据译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习惯进行翻译。本文将探讨英汉习语互译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有效而成功地进行互译。 二、英汉习语互译的原则 翻译的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 严复提出“信、达、雅”三个字的翻译标准,鲁迅提出“信与顺”的翻译标准,之后有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张培基提出的“忠实通顺”,瞿秋白的“等同概念”以及钱钟书提出的“化境”理论。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内容都是忠实于原文,包括思想、感情、风格等,也就是将原文尽量完整而准确地表达于译文中。但是,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是不对等的,要把原文中各个层次的意义都再现于译文中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这样的翻译原则下,英汉习语互译应该根据译文的文化及语言习惯进行形象再现、形象替换、形象增补和形象省略之间的选择,并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形象。 三、英汉习语互译的方法 1、形象再现由于习语最能直接反映该民族文化传统等特点,为了保留原文修辞的特色,并丰富译文的表达能力,形象再现就有了其特殊的重要性。英语中有许多习语的隐喻意义与汉语对应习语的隐喻意义完全一样或基本相同。例如:to kill two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Blood is thickerthan water.(血浓于水);to be on thin ice(如履薄冰); to have something at ones fingers end(了如指掌); to sit on the mountain and watch the tiger fight(坐山观虎斗)等等。可见,生动的形象再现法可以保留原文的风采,促进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但必须强调的是,既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形象再现的分寸,又要避免生搬硬套的死译。 2、形象替换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必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在表达同一概念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喻体。因此如果原文形象所带有的喻义无法在译文中再现,则可以用读者熟悉的比喻形象来替换原文形象,即形象替换。例如:to gofor wool and come back shorn(偷鸡不成蚀把米);thesmoking gun(铁证如山);ass in the lions skin(狐假虎威);Among the blind,the one-eyed is king(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等。可见,同一习语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具有截然不同的形象感,各自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 3、形象增补 在英汉习语互译过程中,有时在译文中保留了原文的喻体形象,但由于文化差异,隐喻的含义很难被读者所理解。如此一来,就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形象增补。如:tocarry coals to New castle(把煤运到纽卡索,多此一举。 注:New castle是英国有名的煤城。);The weasel goes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not with the best ofintentions.”(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Hang upa sheeps head and sell dog meattry to palm offsomething inferior to what it purports to be(挂羊头,卖狗肉)等等。在这些译例中,前半句都是直译,后半句都是以形象增补法点出原语的真实含义。这样,不但能使译文读者不至于因缺乏原文文化知识而阻碍对原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原文语言文化的传播。 4、形象省略 在习语互译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喻体形象无法在译文中再现或找到可以取代的形象的情况,因此只能进行形象省略,以利于读者理解。例如:to pull ones socks up(摩拳擦掌),若直接译为“挂起某人的袜子”,读者会很不易接受。因此省略形象,用“鼓足干劲,摩拳擦掌”就好多了。 再比如汉语习语“三长两短”,这个习语的英译肯定不能直译,否则会使读者不知所云。这个习语的英译文应该是“at therisk of life”,这样翻译才体现了原文的真实含义。形象省略主要用来表达难以说清楚的意义,尤其是当两种文化产生冲突的时候,更能体现它的作用。 三、结语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存在着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习语。习语是最精练的承载文化信息,映射了许多民族的文化内涵的语言符号。但由于各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英汉习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因此,在英汉习语的翻译过程中,要遵守翻译原则,了解到英汉习语背后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从而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有效、灵活而成功地进行互译。 参考文献: 党金学:翻译中的文化依附矛盾,中国翻译,1997(1)。 缪昌义: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探讨,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4,(4)。 3刘英姿:从文化角度看英汉词语内涵的差异,教学与管理,2006,(12)。 4朱冠群:浅谈英语习语的文化特征,中国成人教育,2007,(1)。

    注意事项

    本文(英语翻译论文论英汉习语互译的原则和方法.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