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文学论文浅析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doc

    • 资源ID:2323875       资源大小:3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学论文浅析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doc

    浅析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 浅析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析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析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本文从英语谚语所反映的英语民族发展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论述了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从而得出:英语谚语是研究英语文化的重要材料,只有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的了解,才能提高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关键词:英语谚语;文化价值;语言1.引言谚语是成语的一种特殊类型。但它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成语。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通俗简练、生动活泼,使用时可作为句子成分,也可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表达完整的思想。有传授经验教训的作用。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中,谚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用的好能使语言增色,文笔增辉。然而,作为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谚语可以启迪人生、指导人们的行为、传授经验、进行道德教育、宣传鼓动等社会功能。谚语的价值不仅仅囿于此,通过它还能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那么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就此作简要论述。2. 谚语的文化价值2.1 谚语反映大不列颠民族的历史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旧的语言逐渐衰亡,新的语言不断产生。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翻开一本中型英语词典,在 “Rome”(罗马)的词条下就会找到至少三条与“罗马”有关的谚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在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生活。比喻:入乡随俗)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比喻:伟业非一日之功)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道路通罗马。比喻:殊途同归)公元前六世纪,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岛,其后占领不列颠岛长达400年之久罗马文化与风俗逐渐渗入不列颠,形成一个不列颠拉丁文化。罗马人走后,他们的文化及其对不列颠的影响仍然留在不列颠岛上,以上三条谚语可见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大不列颠岛除了被罗马帝国侵占过以外,还曾先后被日耳曼部落、诺曼底族侵占过,所以,英语中有很多来自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等欧洲语言的谚语。来自拉丁语语的谚语有:Fortune favors the brave.(勇敢者交好运)There is no rule without an exception.(没有一条规则没有例外)来自法语的谚语有: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不要本末倒置)Once is no custom.(一次不是习惯)Nurture is above nature.(教育生于天赋)来自西班牙语的谚语有:A cold April the barn will fill.(四月寒冷谷满仓)He has two stomachs to eat and one to work. (他有两个肚子吃,只有一个肚子做工作。意为“好吃懒做”)2.2 谚语反映大不列颠的地理位置 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英国所处的这样一个岛多的位置,对其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海上运输在英国运输业中占有特殊位置,因此许多英国谚语与航海有关。这些谚语大部分都是水手在长期航海生活中创造和使用的,既是水手们的经验之谈,直接适用于航海,又具有广泛的意义。例如:If the rain comes before the wind, lower your topsails, and take them in; if the wind comes before the rain, lower you topsails, and hoist them again.(如果先下雨后刮风,就收下你的中桅帆;如果先刮风后下雨,就把中桅帆再扬起。)这条谚语不仅指导水手何时扬帆,收帆而且是一种普遍的气象常识,它告诉人们,雨后刮风,雨要不停地下,而雨前刮风,雨下不长。再如Hoist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趁着好风扬起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教育人们,要利用好机会干事情,趁热打铁,乘风破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A good sailor may mistake in a dark night. (好水手在黑夜航行也会出错)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坏天气才能使出好水手)等。捕鱼业在英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英语留下不少与渔业有关的谚语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his net.(进到网里的都是鱼)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任何有用的东西或有好处的事都来者不拒”,含有贬义。The best fish smell when they are three days old. (再好的鱼三天也变臭)比喻“在一起相处得太久,再好的朋友都会生厌。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好鱼居水底)比喻“有价值的东西不会轻易得到”.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 ( 鱼要腐烂头先臭。比喻意义与汉语谚语“上梁不正下梁歪”相似)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 (要像抓鱼就不能怕弄湿衣。比喻意义与汉语谚语“要吃龙肉,就得亲自下海”相似)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不要教鱼儿游泳。比喻“不要再内行人面前卖弄自己”。相当于汉语谚语“不要班门弄斧”)2.3 谚语反映不列颠民族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它包括很多、很广,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这些方面。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谚语更是与民族的风俗习惯紧密相关。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中英两国人民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两国人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英国人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谚语:Let the sleeping dogs lie (让睡觉的狗躺着。比喻“莫惹事生非;别自找麻烦”) Every dog has his day (每只狗都有它的好时光。比喻“人人皆有得意日”。)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等等。而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比如:狗拉耗子,多管闲事;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狗眼看人低;好狗不挡道等。2.4 谚语反映不列颠岛多雨多雾的气候大不列颠地处欧洲大陆西部的中纬度,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风大雾多。英国不仅经常下雨,而且雨下得很大。因此产生谚语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雨则已,一雨倾盆)。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倒霉的事情总是一起发生的”相当于汉语成语“祸不单行”的意思。Small rain lays great dust.(小雨压大尘)比喻“小的东西也可派上用场“。另外,雨过天晴,天空会格外美丽:After rain comes fair weather.这条谚语告诉人们:“困难过后,胜利就会到来。” 大不列颠岛不仅雨多,而且雾多。过去伦敦素有“雾都”之称。多雾的天气也给英语留下不少谚语。When the mist comes from the hill, then good weather it doth spill; when the mist comes from the sea, then good weather it will be.(雾从山上来,好天要变坏;雾从海上来,好天气会来).气象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农民在长期与天奋斗的实践中,总结了关于气象的经验,也反映在有关的谚语中,A snow year, a rich year. (下雪的一年,丰收的一年)Cast not a clout till May be out.(到了五月末,才把棉衣脱) For a morning rain leave not your journey. (早雨不耽搁旅行).Evening red and morning grey, are the signs of a fine day.(晚霞和晨雾是晴天的征兆) A misty morning may have a fine day.(有雾的早晨可能是晴天)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nor beast.(风起东方,人畜不安)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 浅析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析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析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he weathers at the best.(风起西方,气候最佳)。2.5 谚语反映大不列颠的币制和度量衡制反映大不列颠币制的谚语有:in for a penny, in for a pound.(一旦开始就干到底;一不做,二不休)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Take care of the pence, and the pounds will take care of themselves.(小事谨慎,大事自成)Give him an inch and hell take an ell.(他得寸进尺)这几条谚语中的penny, pound, inch是大不列颠的货币单位和度量衡。3.结束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英语谚语中的文化印迹是很明显的,可以通过对谚语的溯源分析和分类研究来考察大不列颠文化。当然并非每条谚语都有它的文化含义,但是确实有不少谚语能够反映出大不列颠文化的面貌及其发展过程,因此可以说,英语谚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研究大不列颠文化的重要材料,虽然不是唯一的材料。参考文献:1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4平洪.张国扬.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张复星.英语典故成语用法译法举隅.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本文系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注意事项

    本文(文学论文浅析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