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同音异义词的运用及其修辞功能.doc
俄语同音异义词的运用及其修辞功能俄语同音异义词的运用及其修辞功能中文摘要:同音异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发音相同,意义截然不同的词。在俄语中,同音异义词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由于受到俄语语音规则的影响、语法规则的作用、以及外来词的借用等原因,产生了不同类别的同音异义词。同音异义词的运用非常广泛,在俄罗斯著名作家、诗人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在报刊、杂志,乃至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同音异义词所营造的语言氛围。同音异义词被广泛运用于小说、诗歌、戏剧、谜语及笑话中,修辞功能极为丰富:第一,同音异义词的双关功能。在文艺作品、报刊杂志、标语口号、对话中使用同音异义词,可起到双关作用,或使语言幽默风趣,或起讽刺作用;第二,同音异义词的韵律功效。同音异义词用于诗歌中起押韵作用,可使原诗朗读时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产生一种音乐美;第三,同音异义词的文字游戏功用。同音异义词用于诗歌、谜语、谚语、俗语等,可作单纯的文字游戏,使语言简洁、醒目,不失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因此,同音异义词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语言命题。 关键词: 同音异义词;概念;类别;多义词;修辞功能引言同音异义词是指读音一样但意思没有关联的词。这种读音吻合但是意义完全不同的现象称之为同音异义现象。同音异义现象在语言文学中早就出现,并且在俄罗斯和中国为许多学者所研究。两国学者为研究同音异义现象做出了巨大贡献。俄罗斯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这一现象并且从很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这些方面涉及了同音异义词的概念、来源、类型、功能等。本文以俄语同音异义词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从同音异义词的概念入手,界定本文所需的同音异义词的定义及研究范畴;其次分析同音异义词的来源,从而研究如何区分同音异义词和多义词,描述同音异义词和多义词的区分方法;接着分析出其不同类别,分别研究分类标准以及各个类别;最终归纳出其运用时的修辞功能。本文旨在通过对同音异义词的概念、来源、类别、修辞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其与多义词的区别以及同音异义词丰富的修辞功能,使大家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同音异义词,并能正确、熟练、得体地运用同音异义词。1. 同音异义词的概述同音异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发音相同,但意义截然不同的词。这种发音相同,但是意义完全不同的现象称为同音异义现象。试比较:1) .2) .3) .在1)中指的是一个组织“俱乐部”,在2)中指的是这样的组织建筑。在3)中却完全是另外一个词汇,是与前两个词义不同的词义。再如: 一词,它的意思是“锯”,而的过去时,表示的意思为“喝”。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是读音相同,表达的意义却大相径庭,这就是同音异义现象。在俄语中,同音异义现象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同音异义词运用的恰当,会使文章富有感染力。但人们常常会把同音异义现象和一词多义现象混淆。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下同音异义词。1.1 同音异义词的概念及其形成在现代俄语通论一书中这样写到:“同音异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发音相同,意义截然不同的词”。在词的同音异义性的情况下,其发音相同,但在意义上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如: 1 废品 2 结婚。 纵观20世纪40年代以来众多语言学家对同音异义现象所持的观点,同音异义词可分为狭义上的同音异义词和广义上的同音异义词。狭义上的同音异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属于同一词类,读音和书写(所有或部分语法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的一组词。而广义上的同音异义词则为意义不同,或只有读音,或只有书写相同的一组词。同音异义词的形成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原因加以解释。以下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词汇同音异义词的形成途径。1) 借用的外来词与原来的俄语词在发音和拼写上相同,如,(冰雹),(城市),前者是俄语固有词,后者是借自古斯拉夫语的词。2) 语音变化,如:(压紧)和(割)这两个词的发音原来不同,前者为,后者原来为。后来由于开音节规律的作用,形成现代俄语中的同音词和。3) 词的词性转化和利用同音的构词手段,如(工作的,形容词),(工人,名词)后者是由前者通过词性转化构成的。4) 词义分化,如:原表示“棉花”,进而表示一切用来书写的材料。由于中介意义消失,(纸)就脱离(棉花)而独立出来,构成了同音异义词。1.2 区分同音异义现象和一词多义现象词的多义性问题和词的同音异义性有密切关系。因此,人们常常把词的多义性和词的同音异义性混淆起来。所谓词的多义性是指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也称为多义词。词刚产生时总是单义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认识的加深,原来的词义扩大了,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词义就逐渐丰富起来了。这样就出现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的现象在语言中比较普遍,任何一种语言都拥有大量的多义词。一个词在各个不同的意义之间都含有某些共同的意义,都可以由一个核心意义联系起来,只是程度上有区别而已。例如(手)这个词,它和不同的词搭配之后,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但是它却离不开“手”这个词的核心意义。如 (小孩子的手), (门的拉手);又如, (舌头)这个词,同样和不同的词搭配,就产生了不同的意义,如 (人的舌头), (钟锤)和 (火苗)。在所有这些词里,这个词虽然标志不同的物体,但是它们都有类似的地方。如,人的舌头和钟锤都是发音的主体;而人的舌头和火苗都有动作方面的类似。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在语言中出现词的同音异义性和词的多义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的思想是复杂的。然而,我们所发的音或音的联合方式总是有限的,因此,有时候就不可避免地用同样的语音结构去指明不同的意义。那么,在这里就谈一下区分同音异义词现象和一词多义现象的手段。1) 我们可以根据词的实用特点或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使同音词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分别出彼此之间的不同意义。语言是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占据各个不同地位的词都因和其他的词的联系而明确其意义。就这个词来说吧,它在 这个词组中表示的是“世界冠军”的意思,而在 这个词组中表示的是“为和平而斗争”的意思。2) 语义分析法,即分析被鉴别的词的意义之间是否有派生关系,如果被鉴别的词的词义间没有派生关系,在词源上彼此不相干,那么,它们一定是同音异义词。如(谷地)是借自突厥语的词;(梁)是借自德语的词等等。如果词义间有派生关系,就要分析这种关系在语言发展现阶段的疏密程度。如(马,动物)一(马,象棋术语)一(鞍马,运动器械)三个词有派生关系,而且比较明显,三者间保持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这是一词多义现象,而不是同音异义词。2. 同音异义词的类别同音异义词根据其产生的途径(外来语的借用和影响,以及俄语固有词汇的变化)可划分为四个基本类别:语音同音异义词、词汇同音异义词、语法同音异义词和构词同音异义词。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同音异义词的分类。2.1 语音同音异义词受俄语语音规则的影响而产生的同音异义词叫做语音同音异义词,这类词发音相同,书写不同,其意义也不同。词末的浊辅音清化,词内部清辅音前的浊辅音的同化都会形成很多语音同音异义词。例如:(草地)(洋葱);(干草垛)(排水沟); (看门犬) (船坞)。它们的浊辅音为“”清辅音为“”。(轮流着)(混杂地);(弧形把手)(有诱惑力的人)。它们是由于词内部清辅音前的浊辅音的同化形成的。某些清辅音在非重读的位置发音相同也是同音异义词构成的原因。例如:(照耀一阵)(把献给);(看守)(老住户);(爱抚)(含漱)。非重读音节的元音弱化也是构成同音异义词的原因。例如: (变成) (假装)。两个词的重音都在“”上,而“”中的“”的发音被弱化成“”的发音。2.2 语法同音异义词由于受语法规则的作用,如名词、数词和形容词的变格;动词的变位等而形成的同音异义词叫语法同音异义词。常见的这类词语有: (名词,漏水) (动词,流动); (名词,贵族) (动词,知道); (名词,火炉) (动词,烙,烤); (名词,停工) (形容词,单纯的); (数词,三) (动词的命令式,揉搓); (名词,锯子) (动词的过去式,喝); (物主代词,我的) (动词的命令式,洗); (名词,诗) (动词的过去式,平息); (名词,辫子) (形容词的短尾形式,歪斜的); (动词的完成体,唱) (未完成体动词,作物成熟); (名词的单数第四格,家庭) (数词的第五格,七); (名词的第三格,卢布) (动词的第一人称形式,砍伐); (动词的第一人称形式,飞) (动词的第一人称形式,治疗)。 除了在词语中存在同音异义词,在句子中同样存在。例如:1) . 这里第一个是物主代词“我”,而第二个则是动词“洗”的命令式。这句话的意思是“请不要洗我的杯子。” 2) , .这里第一个是“错误”的意思,而第二个是“酒”的单数第二格,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酒,这是我的错。” 3) , , .(他爱向学生提问,因为那些学生总爱在上课时睡觉。)该句中运用了同音异义词“”。这里的第一个“”是动词“”的未完成体形式,意思是“把填满”。而第二个“”是动词“”的未完成体形式,意思是“睡着”。2.3 词汇同音异义词词汇同音异义词指的是发音和书写形式相同,词形变化体系相同,意义不同的词语。词汇同音异义词通常属同一词汇语法范畴和同一词类。词汇同音异义词发音相同,不取决于某些语法原因或者语音规则。词汇同音异义词在同一词汇语法范畴和同一词类的词中可以观察到。例如:(虾)(癌);(地板)(性别);(世界)(和平);(钥匙)(泉);(光线)(世界);(舌头)(语言);(婚姻)(废品);(工厂)(发条);(吃,用)(是,系);(水龙头)(起重机);(阶级)(年级,班);(爸爸)(天主教教皇);(放满,摆满)(强迫)。词汇同音异义词在句子中也有体现,例如:1) . 这里第一个是“性别”的意思,而 在俄语中指的是“男人”。第二个指的是“地板”。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男人在跺脚” 。2) , .在这个句子中“”是关于婚姻中的女人的方言,而“ ”是词组 + (第五格),意思是结婚之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过去过的不是嫁人的日子,而是夫唱妇随的日子”。2.4构词同音异义词这是俄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同音异义词。构词同音词以生产词居多,生产词的词干常由在词汇中具有不同意义的相同词素组成。如由同音词干构成的构词同音异义词:(薄绸制的) -(气体的),由不同但相似的生产词干构成的同音异义词(危机的) -(批评的).生产词干的这种同音现象也可能由构词词素本身的多义性来决定,如:(采浆果的人)-(生长浆果的地方),都是由同一个词干构成。但后缀-表示不同的意义,在第一个词中表示人,在第二个词中表示地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常见的有:(无才能的)(不幸的、可怜的);(好的、良好的)(拼命地、声嘶力竭地);(回了头的浪子)(淫荡、纵欲);(爱好自由的)(故意的、有意识的);(与和睦相处)(准备好、休整好);(莱卡狗)(一种细软皮革);(可以挂的、吊着的)(弯曲的);(地板上的、落地式的)(田里的、野外的);(同义的、单义的)(单值的);(业务上的、作业的)(手术);(本章俄语单词全部摘自 现代俄汉双解词典)。3. 同音异义词在不同体裁作品中的修辞功能在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遇到同音异义现象。著名的俄罗斯诗人和作家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都很好的运用了同音异义词。为什么这些作家这么钟爱同音异义词呢?因为这与同音异义词的功能紧密相关。在诗歌、小说、戏剧、谜语及笑话中,如果成功运用同音异义词就会带来同义词、反义词和同根词所带来的特殊的词汇影响。同音异义词主要有以下修辞功能:同音异义词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可使语言更加鲜明,同样使文章更具文学色彩。在诗歌当中,同音异义词的的主要功能是押韵。诗人采用同音异义的押韵,就会使诗更具感染力。在戏剧中,同音异义词的使用是双关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缓解沉重的环境,从而减轻冲突,使人们的关系得到缓和。在谜语及笑话中,运用同音异义词本身就是聪明的文字游戏,也就是双关。运用同音异义词,笑话及谜语的语言会变得更加幽默。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同音异义词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功能。3.1 同音异义词在诗歌中的修辞功能在诗歌中,随处可见同音异义现象,如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在他的作品未婚夫中写道:, , . . . .(她坐着,不吃,不喝,闷声不响。只有两行苦泪,山溪一般哗哗流淌。这时那位大兄弟拿出一把钢刀,他一边打着口哨儿,一边磨刀。)(唐芳 论俄语同音异义词 第37页)这里诗人运用了同音异义词“”(流泪)和“”(通过石头将刀磨锋利)。在这些诗句中,通过使用同音异义词,在我们面前好像是出现了两个人物凶恶的杀手和可怜的姑娘。再如: , 自由和权利的辩护者, . 在这件事上可全错了。 这里的第一个是名词(权利)的复数第二格形式,而第二个是形容词的短尾形式,不仅押韵,还构成同音双关。 在俄语中也经常出现同音异义的韵脚。以.米娜耶娃的一首诗为证 - , , , , .(王仰正 语言·文化·交际 第125页) 在这首诗里.米娜耶娃就运用了同音异义的韵脚(、)。又如: , , . . . .(朱盛科 常用同音异义词 第3页)原诗音韵和谐,用“”、“”押韵,从而使诗句产生了一种音乐美。在俄语中诗歌中使用同音异义词是俄罗斯诗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段使语言合辙押韵,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3.2 同音异义词在小说中的修辞功能在往事与回忆一书中,赫尔岑暗指自己从一个流放地被转送到另外一个流放地这件事时提到了一个爱开玩笑的医生,他写到: , :, : (当我离次前往维亚特卡那天,医生一清早就来跟我说了一段蠢话:“您就像贺拉斯:既然唱出来了,所以大家就在现在还是把你翻来翻去的。”) ? . , ! .! , . ! .(“这么晚了,你从哪里来?”沙皇问道。“从车库来,陛下!”士官生高声回答。“混蛋! 难道'车库'变格么?”沙皇骂道。“在陛下面前一切都要鞠躬行礼。”士官生提高嗓门答到。)(张小川 俄语同音异义词的运用及其修辞功能 )这是谢尔盖耶夫的小说塞瓦斯托波尔的苦难中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一组同音异义词“(变格)”“(下来)”并建立了双关语。1)士官用同音异义词巧妙的回答了沙皇,而沙皇也用同样的方法回答。士官和沙皇之间紧张的关系因此缓和下来了,士官度过了危机。2)同音异义词的使用使谈话更幽默和讽刺,创造了很独特的艺术形式。3.3 同音异义词在戏剧中的修辞功能戏剧中运用同音异义词可起到双关作用。如高尔基在他的戏剧作品小市民中写道: !: , . :, ! ! (说:你不要跟我说这种话!说:我只有一个舌头,我和所有人都用这个舌头说话。 说:啊,你真不害臊!你向谁展示你的舌头啊!)(唐芳 论俄语同音异义词 第39页)这段话用了三个,也是一对同音异义词,意为“舌头”和“语言”。作者运用该词产生双关效果,揭露了商人夫妇的市侩作风,也反映了的机智风趣,敢于反抗的精神,使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力因素,使紧张气氛趋于和缓。又如: :, , . ,! , . (两位老兄弟见面了。其中一个说:谢廖沙,我在德国的时候,一个兴起就赚了一万马克。另一个说:你没事吧,老兄!那你岂不是要用一辈子才能把那些邮票贴到信封上?)(2001年12月21日 共青团真理报 第2版)在这段对话中“”是同音异义词。很显然,在谢廖沙的朋友的话里“”指的是德国的货币单位,而谢廖沙曲解这个意思,并把它理解成了邮票“”,也就是付邮费的凭证。3.4 同音异义词在谜语、笑话中的修辞功能有时精心使用同音异义词已成为俏皮话游戏中不可替代的语言手段. : , .类似的同音异义词也被巧妙地用于民间笑话中: , , , . (),以此增加语言的趣味性。谜语:- , . ; - , . 答案:(世界)-(和平)(张小川 俄语同音异义词的运用及其修辞功能 ) 这类例子很多,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有准备地穿插了一些有趣的笑话、问题、谜语,会使学生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学到同音异义词的这一语言现象的具体运用,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如: : . . : !: .(老师说:“现在我用彩色粉笔写板书”。他先用黄色粉笔写,接着用蓝色粉笔写。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蓝色字看不清!”老师说:“同性恋坐到右排去。”)(唐芳 论俄语同音异义词 第42页)在学生的话里“”指的是粉笔的颜色,而老师曲解了这个词的意思,理解成了它的同音异意词“”(同性恋)。在这种情况下说话人偶然的运用了同音异义词,就像用普通的词一样,但听者却故意曲解了说话人的话。这种同音异义词的妙处正是在于这种曲解:适当的曲解总是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3.5 同音异义词在一些特殊体裁作品中的修辞功能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常常运用同音异义词来制造幽默的氛围。如:1) . .(.)2) : . (.).在此巧妙地利用词的同音,使语言生动活泼,具有诙谐幽默或嘲弄讥讽的修辞效果。又如: : “”? , “”.(在赫鲁晓夫时代,一位买报的问卖报的:“您这卖真理报吗?”“很遗憾,我们这没有真理。”)(2001年12月25日 共青团真理报 第2版)在这段话里用了两个“”,但意思却不一样。在买报的人的话里“”指的是报纸的名称真理报,而在卖报的人的话里“”指的是真理。在卖报人的话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直接回答买报人的问题;另一个是言下之意在赫鲁晓夫时代没有真理。这里批判了政府的恣意妄为和擅自行事。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同音异义词的使用范围及其广泛。总其来说,不外乎有以下几点:1同音异义词用于诗歌是为了押韵,这种韵具有特殊的表现力。2同音异义词运用于小说中可起到讽刺的作用。3在戏剧中运用同音异义词,可起到双关作用,这种双关作用可缓解气氛,化解矛盾,调节人物之间的关系。诵读时很吸引人,十分生动、形象。4同音异义词用于谜语、笑话中,会使意义变的含糊不清,这正是同音异义词的一种特殊功能,是造成语言模糊的基本原因,因而可形成特有的效果。5同音异义词用于各种体裁作品中,应用得当,可使语言更为新颖、生动,富有表现力、说服力。4. 结束语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同音异义词的定义、类型、来源及修辞功能。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同音异义词的来源,首先、同音异义词是根据这三种原则:自己的与外来的词汇相互借鉴而成。第二、同音异义词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而来的。第三、同音异义词是由于新词构造造成的。然后我们还提到了同音异义词与多义词的区分 我们研究了这一类现象的主要问题也找到了三种区分同音异义词与多义词的方法。最后我们又研究了同音异义词的修辞功能。同音异义词运用于各种文学作品当中,其修辞功能也不相同。双关、押韵、文字游戏是其主要功能。研究同音异义词,首先、我们会了解它的功能与用途,因为运用同音异义词会使语言变得更加有意思,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其次、通过研究同音异义词我们可以使俄语学习者掌握这一现象,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同音异义词。但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俄语材料不足,一些问题探讨的并不是很深很彻底,他们还等待更深的分析和讨论。参考文献1. 格沃兹节夫. 俄语修辞学概论. 商务印书馆 2. 刘丽娟. 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现象研究 D. 黑龙江大学,20053. 倪波. 王志伟. 俄语词汇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唐芳. 论俄语同音异义词.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 王超尘. 黄树南. 信德麟. 现代俄语通论. 商务印书馆 6. 王福祥. 现代俄语修辞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 王仰正. 王永. 语言·文化·交际.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8. 袁立新. 俄语同音异义词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20029. 张会森. 修辞学通论M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 张淑明. 刘金雷. 浅析俄语同音异义词的教学,200211. 张小川. 俄语同音异义词的运用及其修辞功能. 湘潭大学学报 ,199812. 张建华. 现代俄汉双解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13. 朱盛科. 常用同音异义词M.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