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的探讨论文.doc

    • 资源ID:2320748       资源大小:19.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的探讨论文.doc

    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的探讨【摘要】 目的:探究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观察肝主疏泄对患者机体的临床作用。方法:通过观察肝主疏泄与情志的变化,做好心理预防、辩证疏导调理情志、治养同步预防、对悲伤情绪占主导患者进行肝主疏泄指导。结果:通过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可以起到使患者机体气息理顺的作用。结论:肝主疏泄可以有效调整情志变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平稳顺和患者机体气血平衡,使之更好地协调肝脏功能。【关键词】 肝主疏泄;情志疾病;预防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首次提出肝主疏泄的理论,其文载道: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肝主疏泄可以起到使患者机体气息理顺的作用,由此预防情志疾病是肝主疏泄的重要表现,由此本文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进行探讨,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肝主疏泄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心理活动是与人体七情六欲及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由于精神上得刺激和不良的环境的相互影响,会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不同形式的消极心理,均会影响患者正常的气血运行,而引起各种疾病。消极的心理活动在中医治疗中属于一种异常情志范畴,肝主疏泄可以调节人体机体的血气平衡,调理和顺情志。临床治疗表明,肝主疏泄与情志调节密切相关,肝脏是患者心理调节的重点,肝脏能否正常功能运转,取之于肝之疏泄调达。中医理念中,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由此肝主疏泄可以影响患者的心理情志变化,以此促进血液运行,气血平衡,最终达到通过肝主疏泄理论来预防情志疾病。2肝主疏泄与情志的变化肝主疏泄主要表现为维持气血运行;促进消化吸收、调节精神状态1。患者机体气机失调就会郁闷、急躁易怒而引起胸部气胀、月经不调、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腹痛腹泻、呃逆嗳气等临床症状。正常的情志表现,主要是依据正常的气血运行,如果情志异常就会导致血气运行紊乱,引起气机失调,肝郁不畅,而诱发多种相关疾病。日常生活中,患者因工作压力大、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等多种原因而引起的气郁、犹豫不决、心事重重等均会引起肝火气滞,气滞的部位不固定,表现为胀痛、攻痛、牵痛等,时轻时重,疼痛随肠鸣、矢气后而逐渐减轻2。情志阻滞、气闷内伤所致的肝气郁结、血气受阻,在临床上经常表现为胸肋胀痛、乳房肿胀、胃脘胀闷、小腹胀痛、不定位置的关节和肌肉酸胀疼痛、舌苔薄白、舌部淡红、脉弦。上述病情会引起患者在精神状态上愈加低落,表现为心情压抑,郁闷不言,急躁易怒。3观察与预防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小世界,肝脏属木,喜条达,具有调节精神情志,对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起到重要的作用。由此在对症治疗的时候,要将临床常规治疗与预防情志疾病相互结合起来,以此从内到外的得以疏泄调理。在进行观察预防的时,要通过以下项目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3.1做好心理预防患者愉悦的心理可以有效预防心理不良状态,增加患者信心,使之更好的配合治疗,对疾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康复作用3。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患者情志变化,从患者的情志及行为揣摩患者的心理活动。影响肝主疏泄最大情绪就是怒和气郁。针对急躁易怒的患者可以对其讲悲伤怜悯的事情,引起患者慈悲之心,理顺怒气,以“悲”缓解“怒伤肝”;针对气郁型患者,以鼓励、积极诱导为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治疗。注重肝主疏泄在治疗中的应用,有利于防止病情加重,对康复有积极的康复作用。3.2辩证疏导调理情志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辩证的疏导患者情志。若患者紧张的精神得不到有效缓解,会是病情反复发作,使得症状恶化,由此在临床中对由情志引起的内伤,需要辩证的疏导患者情志,通过调节情志,减轻情志异常进行治疗4。据临床验证,对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诱导,可以使患者大脑皮层产生良好的兴奋作用,刺激脑垂体分泌激素,从而使患者免疫力增强。3.3治养同步预防在对症治疗时,常规治疗与情志预防同步进行的时候,也要注意饮食调养的作用。肝脏失调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转,引起患者腹胀腹痛等症,而不思饮食。为此在临床中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建立科学的营养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蛋白、水分含量高的润肠饮食,以此缓解患者不愿饮食、面红目赤、口干便秘等症状。3.4对悲伤情绪占主导患者进行肝主疏泄指导临床治疗中,会有很多慢性病及疑难杂症需要长期治疗,有的患者就会对治疗及治疗效果产生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等不安情绪,情志失常导致患者气血紊乱,从而加重病情,使之进入了恶性循环,不利于治疗。由此对于情绪不稳定、悲观失望的患者,应该多给予关心照顾,开导患者,讲解病情的发展变化及治疗的必要性,以此宽慰患者不安的心情,促进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让患者了解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疏泄道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防情志疾病5。4总结综上所述,肝主疏泄可以有效调整情志变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平稳顺和患者机体气血平衡,使之更好地协调肝脏功能。情志变化有可能是某种疾病的致病主要因素,临床中采用常规治疗,并不能完全得以治愈,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观察患者的情志变化,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通过重视肝主疏泄,关注患者精神活动,调节不利情绪及心理变化,再结合常规医疗措施给予施治。以符合中医传统的治疗为原点,按照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提高情志疾病的预防理念,在临床上给予有效预防和康复治疗。参考文献1李建平.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防治情志疾病的理论基础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03):248249.2王宪龄,崔姗姗,张影,等.肝主疏泄理论的应用及其整体调节作用探析j.中医研究,2010,23(9):146147.3徐淑平.运用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探讨情志病的心理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1(20):254.4吕珍凤.浅谈情志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285.5杨华,付强.运用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0):154155.

    注意事项

    本文(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的探讨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