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ppt.ppt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学习的目标,1,1、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2、熟悉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重点)3、掌握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难点)4、掌握职业暴露防护措施(重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念,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因素,针 刺 伤,血源性传播病原体,比人们通常想象的要多:30多种种类:细菌、病毒、真菌血源传播最多:HIV、HBV、HCV、梅毒(tp),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程度,血污染针头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度HBV 感染率6%30%HCV 感染率1.8%HIV 感染率 0.3%国外研究证实: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职业暴露的特点,1、护理人员占绝大多数2、年龄小比年龄大的多 3、工龄短的比工龄长的多4、针刺伤占绝大多数5、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造成6、用后的锐器没有按规定放置造成,职业暴露场所,美国卫生保健人员国立监测网,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发生率为7%-50%,其中2%-15%为缝合时发生原因:1、针刺伤和喷溅最为常见 2、保护性器具和防护性措施的作用认识不足,使用率低报告率较护士低,手术室医生,NaSH 2008年监测数据,55.7次/100人.年,41.3次/100人.年,30.3次/100人.年,引起锐器伤的器具,经血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类型,锐器伤: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血糖针、手术刀皮肤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三、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针刺暴露发生于:注射抽血静脉穿刺或拔除锐器处理外科手术缝合,这样的场景你或许经历过,这种情形或许在你的周围发生过,此类事情或许你也遇到过,双手套上针帽,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 步骤2:报告与记录 步骤3:暴露后预防 步骤4:暴露后随访,职业暴露的处理-紧急局部处理,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5-10分钟,(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0%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因为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可以减少职业感染的几率 因为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可以减少职业感染的几率。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锐器伤的处理,一挤、二冲、三消毒,职业暴露的处理-紧急局部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眼睛溅人液体,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必须迅速。避免磨擦眼睛。冲洗至少10分钟。,皮肤黏膜暴露的处理,职业暴露的处理-报告、登记,报告与记录 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填写针刺伤报告表,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医院感染控制科立即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评估如果评估风险成立进行暴露者的基线情况调查疫苗接种或预防用药随访,HBV职业暴露后预防,接触后预防措施与接种疫苗的状态紧密相关:1.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反应者(HBsAb10mIU/ml),无需处理;2.未接种疫苗者,或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没有反应者(HBsAb10mIU/ml或阴性),应采取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20ug),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针、第三针乙肝疫苗(20ug);3.正在疫苗注射中,还未产生抗体,应采取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400U/ml,并继续按原计划完成疫苗注射。,丙肝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预防 目前暂无适用于HCV暴露后的预防治疗。暴露后应尽快进行HCV抗体和肝功能检测(作为基线),4-6个月进行追踪检测。为早期确定是否感染,可于暴露后4-6周检测HCV-RNA,并及时报告任何可疑的肝炎症状和体征。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 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u,单次;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连服14日。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梅毒抗体测定。,HIV职业暴露后评估-CDC,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医疗器械、物品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医疗器械、物品粘染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刺伤或者割伤皮肤,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医疗器械、物品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深部伤口或者有明显可见的血液艾滋病病毒接触级别从小到大,发病危险性依次增大。,HIV职业暴露后评估-CDC,效果 虽然暴露后有些药物可以预防HIV感染,但并不是100%有效。有资料报道,服用药物后可以减少81%的危险,HIV职业暴露后预防,尽快采取接触后预防措施,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接触后2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对所有不知是否怀孕的育龄妇女进行妊娠检测。育龄妇女在预防性用药期间,应避免或终止妊娠。如果证实暴露源患者未感染血源性病原体,则应当立即中断接触后预防性用药。,暴露后随访,HBV:3月、6月后检测抗-HBs HCV:暴露后4-6月内复查 anti-HCV 和 ALT HIV:暴露后4周,8周,3月,6月查抗 HIV 梅毒: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血清检测USR,职业暴露后的负担,心理影响 担心因扎伤感染 艾滋病和肝炎等感染性疾病,惧怕,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相关法规依据,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职业病防治法卫医发【2004】108号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卫通20094号:GBZ/T213-2008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职业暴露的预防,政府立法 消除危害,减少不必要的锐器使用 改善工作条件:1、操作室光线充足2、医院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3、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合理排班4、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和工作台布置良好,管理控制,职业暴露的预防,安全器具的推广 有刺伤安全设计的锐器 无针系统 钝头针费用高,依从性低,管理控制,职业暴露的预防,锐器盒的使用大小合适 数量足够 正确组装 盖子盖好合适位置(触手可及)不要过满(2/3)携带锐器盒到床边、抢救车等操作地点移出时盖好盖子,贴好标签不要徒手打开、清空或清洗重复使用锐器盒,避免引起操作者的损伤,行为控制,锐器伤的预防措施,1、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2、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别人,实施手术时操作者在手术过程中传递刀剪等锐器时应使用弯盘。3、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套不可双手复帽。如要回针帽,可用单手技术;4、操作完毕后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他尖锐物品立即装入锐器盒内,严禁处理前折弯或打断针头,必要时用镊子夹住针头拔出;,锐器伤的预防措施,5、在加药液折安瓿时戴手套,或用纱布包裹,还可采用专制折安瓿器折断安瓿,不用手直接折断安瓿,可有效避免折安瓿时玻璃划伤双手,6、诊疗和护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尽可能使用具有安全保护性装置的产品,如真空抽血设备、安全留置针、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带有安全滑套的针筒,可阻止和减少锐器伤害的发生7、给躁动患者进行操作时应有助手协助和必要的约束措施。8、不要携带锐器在工作区行走,立即停止这些危险的动作,立即停止这些危险的动作,禁止病房看到的场景!,禁止双手重新盖帽,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使用单手盖帽,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安全操作方法,安全操作方法,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洗手戴手套,职业暴露标准预防措施,1、在接触血液/体液操作时必须衣帽整齐,戴手套,尤其是操作者皮肤或粘膜破损时更应采取防护措施。2、在处理血液污染物品及进行大量血源性操作时,应戴双层手套。3、如果血液或体液有溅到面部时应戴面罩或防护镜。使用口罩、手套、防护镜,以减少粘膜或皮肤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其他生物材料,医疗操作中戴手套可使皮肤的血液接触率从11.2%降低到1.3%。,HIV职业暴露后预防,4、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要认真洗手,严格洗手仍不失为预防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5、对有皮肤或粘膜存在破损的医务人员不主张执行医疗操作,非其不可时必须采取更为严密的防护措施。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或用品,减少二次性接触造成的血源传播6、如果证实暴露源患者未感染血源性病原体,则应当立即中断接触后预防性用药。+,戴手套是否能预防医疗锐器伤,不能戴一层可减少50%以上的接触血量戴二层会减低70%的接触血量,安全处置废弃物,减少对锐器的处理 在诊疗区放置锐器处理装置 不要携带锐器在工作区行走不要人工分捡锐器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用过的针头应立即丢入利器盒利器盒应放置到位,便于丢弃,安全处置废弃物,不要毁损、弯曲或双手套回针帽 应使用单手回套法不要将针放入过满的利器盒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手套,摘掉手套后或接触体液后立即洗手,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我们医护人员应,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加强免疫预防接种 职业暴露是可防、可控的,思 考 题,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