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doc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症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运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采用样本对照的方法进行疗效观察;观察组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加安定片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安定片治疗,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P<0.05。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症疗效较好,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的功效。【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失眠症;疗效失眠在祖国医学上属于“不寐”、“不得眠”的范畴,临床多用益气宁神、调补心脾、滋阴降火、重镇安神、和胃化痰等治法。血府逐瘀汤来自于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具有活血化瘀、通窍之功,我们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失眠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治疗100例,均为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失眠症患者,其中男37例,女63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80岁,平均6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平均23个月。其中男37例,女63例,病程2月3年,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典型的临床表现:入睡障碍,时常觉醒,睡而不深或醒后不能寐,晨醒过早,夜不能入睡,或彻夜难眠,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h;反复发作;伴随症状:记忆力减退、头昏头痛、烦躁易怒、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口干不欲饮等。部分患者除夜不能寐外无其他证候,但失眠病程缠绵日久,每周失眠3次。均无心、肝、肾等器官的严重疾病及造血系统等疾病,排除精神病患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4月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标准如下:(1)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入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2)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3)病程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持续1个月;(4)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瘀血内阻型诊断标准,主症:不寐,遇事健忘,心悸或伴言语迟缓,神思欠敏,表现呆钝,面唇暗红。舌象:舌质紫暗,有瘀点。脉象:细涩或结代。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禁烟酒及浓茶。对照组:采用西药地西泮片(安定片,安徽城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4024042)治疗,5mg10mg/次,于睡前服。观察组:在上述西药安定片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基本方:桃仁12g,当归9g、红花9g、生地9g、牛膝9g,枳壳6g、赤芍6g,桔梗5g、川芎5g,柴胡3g,炙甘草6g,酸枣仁9g,柏子仁9g,夜交藤15g龙骨30g。1剂/d,先以800ml水,文火煎至300ml,取汁后再加清水300ml,煎至200ml,二煎混合每次服250ml,早晚分服。辨证加减:肝郁化火者加黄芩、龙胆草、栀子;兼痰热者加陈皮、黄连、半夏;气虚者加太子参、白术、黄芪;阴虚者加阿胶、龟版;脾虚加茯苓、白术、山药。所有病例均观察睡眠时间与质量,伴有症状、脉象、舌苔。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1.4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疗效判定标准3 治愈:容易入睡,睡眠时间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全部消失;夜间睡眠时间>7h,睡眠深沉,次日精神饱满,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入睡较容易,睡眠明显好转,伴随症状明显缓解,睡眠时间增加3h,睡眠深度增加,次日精神尚好,随访6个月偶有睡眠差。有效:伴随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3h;无效:症状无改变或能够睡但不足3h。2.2疗效观察 3个疗程治疗后,采用卡方检验,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差别有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x2)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观察组27163492.0 对照组812181276.03体会:失眠由脑府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所致。遵王清任医林改错“不寐一证乃气血凝滞”之说,大致分为因瘀致病和因病致瘀两类。因瘀致病:血络瘀滞,心脉受阻,心神失养,阳不入阴,神不守舍,而致入眠不易,梦中惊魇。或由寒邪侵犯,血被寒凝,泣而不行所致;或由热熬伤津,津不载血,血液凝结所致;或由痰浊水饮,阻遏血脉,血液运行不畅而致;或由情志不畅,肝郁气滞,不能行血所致,或由外伤肌肉血脉、恶血内留,以及年老体弱、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所致。因病致瘀:顽固性不寐,迁延日久,邪气扩散,由气传血,由经入络,而络主血,脉络阻滞,则络中之血亦随之而瘀。血府逐瘀汤即四逆散和桃红四物汤加桔梗、牛膝而成。四逆散疏肝解郁,调理肝脾,具有调和气血之效。桃红四物汤具有养血活血、祛瘀生新、调益肝肾之效。配伍桔梗、牛膝,两药一升一降,使药力上行下达,交通阴阳。全方调气而不伤气,治血而不伤血。通过调畅气机、养血活血、祛瘀活血,以改善和恢复睡眠。除上述药物治疗外,做好心理咨询,帮助患者解除心结,消除思想顾虑,睡前不用烟酒浓茶等刺激之品,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定时作息。参考文献1 实用中医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2王彦恒.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200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