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解读.ppt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解读,生物战争,由于埃博拉病毒致死率极高,因此被美国疾病管制局归类为最高等级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被认为是最可怕的威胁公共安全、公共健康的潜在生物武器。根据美国科学家于Fort Detrick和Biopreparat机构的研究,埃博拉病毒曾在冷战期间被考虑作为针对苏联的生物武器。1992年,日本的奥姆真理教领袖麻原彰晃曾带领40名成员赴扎伊尔,希望获得此病毒,作为大屠杀工具,但最后并未成功。,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世界卫生组织:截至月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例,死亡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07-31,定义,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一)病原学,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该病毒对紫外线、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二)流行病学特征,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自然宿主可能为狐蝠科的果蝠 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可能的自然宿主,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3.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出现疫情时,哪些人感染风险最高?(1)医务人员;(2)与病人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3)在葬礼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4)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死亡动物的人。,(三)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急性高热、畏寒、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二、诊断、治疗和报告,诊断治疗参见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三、实验室检测,(一)病原学检测。1.病毒抗原检测:2.核酸检测:3.病毒分离:,(二)血清学检测。最早可从发病后2天的患者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IgM抗体可维持数月。发病后7-10天可检出Ig G抗体,Ig G抗体可维持数年。多数患者抗体出现于起病后10-14天,也有重症病人始终未能检出抗体。间隔1周及以上的两份血标本IgM抗体阳转或IgG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具有诊断意义。,四、预防控制措施,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一)病例和接触者管理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个人防护。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所有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实验活动应严格按照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执行。4.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包括调查病例在发病期间的活动史、搜索密切接触者和共同暴露者,寻找感染来源。,埃博拉是人类迄今未能征服的致命杀手,是世界医学界面对的一道难以解读的“哥德巴赫猜想”。美国传染病专家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