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高考化学全国课标卷.ppt
如何应对高考化学全国课标卷,根据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到2016年包括福建省在内,全国将有25个省市区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高考试卷。这一变革对于已经非常熟悉高考福建卷既有模式和特点的毕业班科任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也将给福建2016年高考备考带来巨大的挑战。,2016年高考备考的挑战,面对变革,大家要思考的问题:,1、新课标卷与福建卷有什么异同?,2、新课标卷的试题特点?,3、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福建卷必考模块是:“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选考模块涉及“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2个选修模块,二选一。全国卷必考模块一样,选考部分涉及“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3个 选修模块,三选一。,一、新课标卷和福建卷的异同,福建卷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是选择题一题(6分),且相对基础,难度不大;全国卷对必考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要求较高。全国卷对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大。实验题情境陌生度大。对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常涵盖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识别典型实验装置图的能力以及初步处理实验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等等。,全国卷试题的阅读量、信息量较大,对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全国卷更注重定量思维的考查,计算量相对较大,这些是我们许多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新课标卷的试题特点,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关于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中指出:,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有如下特点:,1、科学设计命题内容、考查创新思维能力,在化学学科领域,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合成新物质、阐释新的反应历程或结构理论、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和合成方法或路线以及应用新的技术。今年高考化学试题对创新思维能力的考察主要体现在设计实验方案和合成路线两个方面。,(1)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对于给出具体要求的实验目标,设计出具体有明显反应现象或者定量数据的实验方案,能够证明实验结论。,(2)设计合成路线,物质的合成路线设计是考查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2、保证基础性,加强综合能力考查,试卷总体设计上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基本涵盖了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如化学常用计量,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性质,晶体结构和性质,反应速率和平衡,氧化还原与电化学,电解质溶液与电离平衡,热化学与反应能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反应计算等。,3、以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情境,考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化学试题突出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前沿,以生活和化工生产的真实过程为问题情境,以中学基础化学知识为载体,将化学研究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基本概念与原理、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融合于试题之中,将真实的问题以化学学科语言进行表达,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提供各类图表数据信息,加强独立思考能力考查,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提供了一些对学生而言未曾接触过的陌生信息(包括一些新颖的反应和数据图表信息),丰富试题的形式,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对考生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利用新信息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从中抽象、概括出新的理论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学过的知识整合,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体系进一步应用到新的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1、学习研究全国考试说明和福建省考试说明的不同点。,三、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进行分析,全国卷对必考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要求较高。全国卷常以一个考点为载体,深入挖掘,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福建卷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基础上,还兼顾知识面的考查。,情景陌生,情景陌生,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福建说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点出“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相关计算。”但在试题命制中仍然有要求。,2、加强校本教研研究新课标卷与福建卷的不同,考试内容比较,氧化还原反应,(2010福建)24.(2)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H)2+_+_=Fe(OH)3+Cl-,(2009福建)23.(5)R(N)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NO)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NO)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NaNO2.,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计算,考试内容比较,氧化还原反应,(2015年全国1卷)27.(6)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计算,(2014全国1卷)27.(2)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填化学式),8(2015福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考查要求:简单实验操作,素材来源于教材,属于记忆层次。,实验操作题,10.(2015课标1)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考查要求:实验操作,现象判断,做出解释。内容不一定来源教材,情景陌生度较高。,C、D情景陌生,考试内容比较,沉淀溶解平衡,全国说明增加了“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特别强调Ksp的计算,这一部分要求比福建卷高。,考试内容比较,沉淀溶解平衡,(2015全国1)28.(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I-)/c(Cl-)为:,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考试内容比较,沉淀溶解平衡,(2013全国1)11.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Br-、CrO42-BCrO42-、Br-、Cl-CBr-、Cl-、CrO42-DBr-、CrO42-、Cl-,考试内容比较,沉淀溶解平衡,(2009福建)23.(5)已知298K时,Mg(OH)2的容度积常数KSP=5.6,取适量的滤液B,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达到沉淀溶液平衡,测得PH=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_.,(2015福建)23(2)某溶液含0.020 molL-1Mn2+、0.10 molL-1H2S,当溶液pH=时,Mn2+开始沉淀。已知:Ksp(MnS)=2.810-13,3、提升能力加强学情研究,当前高中学习的主要缺陷和不足 计算量和计算能力亟需提高 知识理解深度不够 独立思维能力薄弱 书面表达水平不高 知识体系残缺高中教材的缺陷 答题方法和技巧有待改善,因此,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善于利用每一节习题课,提升习题讲评质量。,1、独立思考和表达是前提 只有独立思考,学生才能讲出解题思路,才能感悟自身的弱点,才能展现思考结果(口头、书面),才能准确发现问题。(学生没有做就不要讲评!)2、学生讲、学生评 从独学对学群学反馈,实现暴露问题、合作学习、资源方法共享;老师仔细倾听和参与,判断学生真实状况,为老师点拨提供依据。获取学生信息的关键!,3、老师讲,学生评 老师讲解题思路(命题思路),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思路,并作出评论,引导学生消除命题思路与学生自身解题思路的差异(内化)。4、借题发挥 这是讲评课中,教师的重要作用之一。借助试题情景素材、设问、思维要求,对知识技能、思维方法、化学观念、变式训练等多方面进行归纳、拓展、发挥,实现做一题、会一类、懂一块的效果。,6、应用与创造策略 应用与创造是学习结果的最高层次。鼓励学生命制试题,可以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相关知识、技能、方法,扫视自己学习感悟和薄弱点。,5、感悟与反思策略 每当一个问题解决后,让学生静下心进行反思,感悟出一些经验、知识、技能或思维方法或策略,这是习题讲评的关键目标,这是学生获得提升的关键。,7、评价反馈策略 讲评是否有效,必须经过测试才能判断。所以在习题讲评之前,应该根据讲评目标,设置好相应的评价方案(笔试习题、口头表述、达标率设定等),并付诸实施,为调整教学行为提供依据。,高三复习注意点;,1、夯实基础,志在必得(客观题),考纲明确要求新课标化学卷的内容选择以往重基础知识的必修1必修2和化学反应原理三本教科书上的内容为主体,这就决定了新课标卷试题的整体难度以中下水平为主,特别是客观题部分更是如此。因此,对基础性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不但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对客观题的解题能力,也能为后面主观题的解答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2、提升能力,胸有成竹(必做题),无论是新课标卷还是福建卷,其考试大纲中无不强调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必做主观题作为整个化学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把对学生“三种能力”的考查作为重中之重。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不断进行培养,这样才能日积月累,提升其在高考考场的战斗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做法:加强信息题的训练与讲解,充分理解命题人的意图。“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做法: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让程序性的知识教学实化。“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做法:加强演示、学生实验的同时,充分发挥视频实验教学的功能。,3、强化素养,各显神通(选做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和能力专长选择一个主攻方向(最多两个),切不可为了保险起见,对三道选做题采取“各个击破”的备考策略,否则不但耗时耗力,甚至还会影响“理科综合”的整体复习效果,得不偿失。,高三复习内容安排,(1)一轮复习 时间:当年6月下年1月 内容:按照考试大纲要求,重点将必修和选修融合复习一步到位。学案、讲案、练案三案同步。融合方法:有机化学与必修2第三章。,附:南平八中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2)二轮复习,时间:下年2月5月上旬。内容:按照考试大纲必考和选考分开复习。选考部分每一个学生只选择一个模块,教师对选考模块依据本班学生选择情况,讲一个选考模块专题。(南平八中选考有机化学基础。),(3)三轮复习,时间:5月第三个星期后至高考。内容:按照理科综合试卷结构全程模拟,专项训练穿插。理化生按照理科考试分配课时每周2套综合训练,考试每学科每周花2课时,评讲23课时,其余时间为学科专项训练。专项训练内容:题型训练、速度训练、规范训练、补差落实等。一节课一张纸几道题,现场练习现场评讲,要求学生做好学生练后总结与反思。,(4)整体安排案例,计划上墙,安排到周,任务到天,责任到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