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术前心理反应护理体会(医学论文).doc
儿童术前心理反应护理体会 【摘要】如今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由传统的功能性护理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心理护理已经逐渐引起了护理界的重视。恐惧反应是住院儿童突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反应与愤怒是同一心理状态,都有一种威胁性的情境产生,因此恐惧反应是病儿接受治疗过程中的严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不排除,则不利于病儿的身心健康,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护士应弄清恐惧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儿童心里护理恐惧手术 1前言 小儿住院后由于疼痛的折磨,孩子易产生恐惧、焦虑、愤怒、悲观、抑郁、哭闹等心理障碍,所以我们应根据不同患儿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儿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2心里护理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最主要手段。对手术患者来说,任何手术对其身心都是一种强烈的紧张刺激,这种刺激往往引起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功能,造成血压升高,心律增快,进而影响手术的效果。这就要我们的护理医生运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减轻或消除患儿的术前不安情绪。 2.1体贴关怀患儿到医院由于环境的陌生,疾病的折磨,各种治疗对其又是不良的精神刺激。如患儿刘超,10岁,白血病,虽说是个小儿,但表现得象成人一样关心他的病情,常为病情滞留而烦燥不安,惧怕诊断不清,与家长到几个医院就诊,反复询问病情,表现出闷闷不乐,紧皱双眉,唉声叹气等,我们护理人员对此充分认识到心理创伤对疾病的缓解极为不利,应首先采取与患儿交谈,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谈起,交谈中注意倾听患儿及家长的主诉,以热心、理解和深厚的同情心,爱心。对待患儿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照顾,体贴和爱护,态度和蔼,表情亲切,说话温和。护士到病房巡视时若有空闲时间就给患儿作心理指导,要求患儿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说明若精神压力大,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所以要保持乐观的精神和积极的状态,这样才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促进康复。通过讲解,消除了患儿的恐惧,陌生感。 < 2.2解释沟通解释是一般性心理治疗的最基本方法,就是向病儿说明道理,让病儿配合治疗。如患儿李力,男,10岁,神经细胞萎缩,平时身体健壮,学习优秀,住院后,整日精神恍惚,意志消沉,失眠多梦。突然的超强紧张刺激:即指一些使个体无法预料和难以承受的超高强度的社会生活事件,极易对个体身心健康造成重伤。李力因突然的超强紧张刺激对生活失去信心,因剧烈的疼痛,不堪忍受,几次试图自杀,均被护士发现并阻止。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寻根问究,从根本上进行心理疏导和指教。护理人员应赋予极大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注意消除病房的紧张空气与恶性刺激,护士应使病人相信他们有办法解除他的痛苦,产生一种信任感。而使治疗更有效。国外疼痛研究专家清原迪夫指出剧烈疼痛可因巡回视察护士的适当语言而骤然缓解。护士应重视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当患儿能顺利完成治疗时,应给予其鼓励和表扬。同时除了安慰患儿外,应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临床观察表明患儿的情绪易受家长情绪的影响,如果家长在此时表现出紧张,激动,甚至哭泣,会给患儿在心理上带来不利影响,而加重病情。要让患儿及家长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坚信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不会轻易被病魔摧垮,只要勇于面对现实,坦然处之,才能最后战胜病魔,健康回家。 2.3榜样作用利用榜样做示范,使病儿受到鼓励,启发病儿向英雄学习。对于病儿勇敢的举动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配合治疗。 3小结 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调节病人精神状态对疾病疼痛的舒缓具有重要作用。从临床实践看,小儿需要的不是教条呆板的说教和一成不变的心理治疗,而是需要护士的高尚人格,文化素质修养,临床经验,高尚的思想情操,较高的实践技能与理论有机结合,把病人看成一个整体的人,不但从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进行护理,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心理护理。护士优美的语言、轻盈的步态、精湛的技术、美好的心理护理对患儿的康复是药物所不能及的。 参考文献 1紫静,单淑芹.癌性疼痛的治疗及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2,18(1):1591. 2YoungGB,BlumeWT.PainfulepilepticseizuresJ.Brain,1983,106(3):537-554. 3胡皓夫.应用循证医学指导儿科临床实践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