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608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门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
-
资源ID:2301231
资源大小:220.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40608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门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
编号:MHP 14016项目名称: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门诊建设单位(盖章):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编制日期:2014年05月20日牡丹江市将环境科学研究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项目名称: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门诊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门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类别:新建委托单位: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编制单位:牡丹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评价证书:乙级,国环评乙字第1707号所 长:张绪明副 所 长:汤日斌项目负责人:王 玫项目技术审查:汤日斌报告表编制人员姓 名职称工作分工登记证编号上岗证书号签字汤日斌高级工程师审核B17070001王 玫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B17070006潘雯雯工程师编写人员B17070018目 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4环境质量状况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7评价适用标准(总量控制指标)9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0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12环境影响分析13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16结论与建议1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审批意见20注释21附录:图1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2 项目平面布置及周围情况示意图 脑科医院医疗废物处置补充协议 脑科医院中心门诊废液处理报告 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门诊建设单位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法人代表李英兰联系人金光哲通讯地址联系电话15904539595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牡丹江市北小东平安街以南、东小太平路以东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建设面积400m2绿化面积总投资(万元)5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4.06 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是经省卫生厅批准创建的以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科研为一体的神经系统疾病脑病防治中心和康复治疗中心。医院现有面积7000余m2,可开放床位160张。拥有主任医师22名,副主任医师18名,临床医生56人,研究生6人,检验师7人、康复治疗师8人、药剂师9人。牡丹江市文化广场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随着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院的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地周围规范的专业性医疗机构。本着方便就医,满足附近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上医院”的就医需求原则,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院脑科分院计划在北小东平安街以南、东小太平路以东(原牡市二院机关办公楼)处,开设市二院脑科分院门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受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的委托,牡丹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了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门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对现场进行了实地踏查并收集了相关资料,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以及国家、地方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审查。二、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门诊2、建设地点牡丹江市北小东平安街以南、东小太平路以东。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内容本项目总占地面积400m2,建筑面积800m2,脑科医院门诊利用二院原有的两层机关办公楼进行内部简单改建,一层为内科门诊、外科门诊、静点室;二层为妇科门诊、口腔科门诊、中医理疗科、医学检验科、物理诊断科。该门诊可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神经内科各类多发病的诊疗,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妇科门诊疾病的诊疗,口腔科疾病的诊疗,中医科诊疗(针灸、推拿)。本项目设置10张观察床,购置医疗设备如下:表1 主要设备明细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B超机台12脑电图机台13心电图机台14血球分析仪台15尿分析仪台16显微镜台17分光光度计台18离心机台15、总投资工程总投资50万元。6、劳动定员本项目定员34人,每天8小时工作制。三、公用工程1、供水:本项目用水为牡丹江市自来水。2、供电:用电由牡丹江电业局供给,可满足门诊用电需要。3、排水:废水排入市政管网。4、供暖:项目供热由牡丹江供热管网集中供给。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建设地原为空闲办公楼,无原有污染源及其他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牡丹江市北小东平安街以南、东小太平路以东。项目西侧东小太平路,隔道为牡丹江市二院旧址;东侧为东一商场,南侧为电脑大世界,北侧为北小平安街,隔街为居民楼。2、气象特征牡丹江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牡丹江气象台最近10年的 气象资料统计,牡丹江市平均气温4.1,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37.1,年平均降水量542mm,年平均气压985.8毫米,最大积雪厚度340mm,最大冻层深度1890mm,常年盛行风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4米/秒,大气稳定度应以D类为主,占57.2 %,逆温天气出现频率较高。3、水文地质牡丹江系松花江第二大支流,全长725公里,牡丹江市境内的长度为62公里,最小流量为4.13m3/s,五十年一遇的洪水流量为7289m3/s,年均径流量52.5亿立方米。枯水期一般发生在4月份,丰水期一般发生在8月份,年平均含砂量135克/m3。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位于我国沿边开放地带,与俄罗斯滨海边疆接壤,发展同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东欧各国,贸易具有明显优势。牡丹江市建有轻纺、化工、机械、食品、电力建材为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经济基础比较雄厚。牡丹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5.6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7.5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80.3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为15.8:37.7:46.5。全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下降0.1,是7年来出现的首次下降。从居民消费品构成上看,八大类呈四升四降格局。上涨的四类是: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和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分别上涨1.5%、2.1%、0.2%和1.3%。下降的四类是:衣着类、交通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和居住类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9%、0.9%、0.7%和4.1%。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牡丹江市环境监测站2013年例行监测数据显示: 2012年牡丹江市区PM10年均值为0.072 mg/m3, SO2年均值为0.022mg/m3, NO2年均值为0.031mg/m3,满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地表水体牡丹江。根据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补充标准(DB234851998),牡丹江海浪断面水质标准类,柴河断面III类,从2012年例行监测数据看,海浪断面、江滨大桥断面均为III类水体,柴河断面为IV类水体,超标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及氨氮。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东安区东七条路新安街,声环境质量现状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四、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本项目所在区域内自然生态已被人工生态所代替,以城市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区内无古稀树木和保护树种,主要以人工栽种植物和花卉等为主。由于人群活动频繁,树木、草丛中已无大型脯乳动物,仅有鸟类、鼠类及昆虫类等小型动物。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评价区内无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疗养院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等敏感区。评价区内结合工程特点,确定本评价区主要保护目标为:(1)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区标准,控制本工程向大气排放的建筑施工扬尘及烟尘、SO2等污染物,保护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2)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控制该工程医疗废水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去向,减少工程对地表水体的污染保护评价区内的地下水环境。(3)控制该工程的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堆放、处理,避免二次污染。表2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保护对象敏感目标与厂址方位及距离环境功能区固体废物地表水居民楼北侧相邻(25m)III类区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4)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和(HJ/T2.3-1995)(5)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评价目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提出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评价重点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评价区的环境现状,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以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其次为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 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3、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5、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19217-2003)6、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T 4212008)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污水排放量为379.6m3/a,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CODcr 0.067t/a, 氨氮0.011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污水消毒流程图市政排水管网化粪池投放消毒剂污水主要污染工序:1、就诊病人排放的医疗废水。2、就诊患者产生的一次性医疗垃圾。3、医疗检验科排放的检验废液。4、就诊患者和医护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生活污水COD氨氮178mg/l 0.067t/a30mg/l 0.011t/a178mg/l 0.067t/a30mg/l 0.011t/a固体废物医护人员患者检验科生活垃圾医疗垃圾检验废液少量4kg/d少量少量4kg/d少量噪声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区标准。其他环保投资:消毒3万元,固废2万元,合计5万元。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正常生产过程中,污染废物产生量小,并且经过相应的处理、控制后,排放的污染物量更小。对生态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很小。搞好周围绿化,增加植被,美化环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项目虽然是新建工程,但因是利用牡市二院原有办公楼,办公楼主体框架结构不变,仅进行简单内部装饰。本项目施工期影响主要为门诊内部装修产生的少量废弃物。废弃物要定点存放,可回收的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置。施工人员将产生的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生活排放下水管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及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门急诊每病人每次1015 L,本项目取15L/次人,预计门诊量为30人次/天,经计算的供水量为0.45m3/d,164.25m3/a。二院脑科门诊共有医护人员34人,每人用水量为25/次人,预计用水量为0.85m3/d,310.25m3/a。本项目用水总量为1.3m3/d,474.5m3/a。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本项目排水量为1.04m3/d,379.6m3/a。主要污染物及浓度分别为:COD约178mg/L,BOD5约125mg/L,氨氮30mg/L。废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为COD 0.067t/a、BOD50.047t/a、氨氮0.011t/a。 表3 类比生活污水水质浓度如下表:污染物名称氨氮CODcr浓度(mg/l)30178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4.1.3条的规定,县级以下或 20 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本项目应建立消毒池,在每日排水高峰期投放消毒剂,并在化粪池出口处定时进行余氯测定。每吨排水投放漂白粉50克。消毒处理后的污水方可排入市政排水管网。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冬季采暖由城市供热管网集中供给,评价区无烟尘、SO2排放。三、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来自就诊车辆的交通噪声,可通过减速、禁鸣笛措施来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四、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医疗垃圾、检验室废液、生活垃圾。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垃圾主要为一次性医疗废物,成分主要为塑料、纸类、纱布等,本项目不排放病理性废弃物。项目产生的医疗垃圾量为4kg/d,妥善存放于医疗垃圾专用收集袋及收集箱内,定期由牡丹江市环达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收集处置。医疗垃圾处置协议附后。项目检验科产生的检验检疫废液用专用容器收集后,定期运回总院消毒处理。检验废液处置协议附后。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医疗污水CODcr氨氮消毒池消毒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固体废物医护人员患者检验科生活垃圾医疗垃圾检验废液少量4kg/d少量环卫部门清理环达医疗废物处置公司处置总院统一处置噪声本项目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生态主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在保证正常生产,各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的情况下,加大绿化力度,依托良好的周围环境,在门诊楼周围种植绿化带,利用绿色植物减尘、净化空气和阻止噪声传播,同时还能够美化厂区环境。各项措施得以实施后,工程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破坏现有生态环境。结论与建议一、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社区医疗机构建设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二、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牡丹江市北小东平安街以南、东小太平路以东。项目建设无需新征土地,基础设施完善,水、电等能源能够满足门诊要求,选址合理。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据牡丹江市大气例行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牡丹江市区PM10年均值为0.072 mg/m3, SO2年均值为0.022mg/m3, NO2年均值为0.031mg/m3,满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水环境质量状况 评价区域内地表水体牡丹江。根据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补充标准(DB234851998),牡丹江海浪断面水质标准类,柴河断面III类,从2012年监测数据看,海浪断面、江滨大桥断面均为III类水体,柴河断面为IV类水体,超标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及氨氮。 3、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评价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地表水环境影响本项目废水主要是医疗废水,年排放废水量为379.6m3,污水井消毒池消毒,排入化粪池后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本项目废水排放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为COD:0.067t/a、NH3-N:0.011 t/a。2、环境空气影响项目冬季供暖采用由牡丹江城市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给,不新增锅炉,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3、声环境影响本项目噪声来源于就诊患者乘车产生的交通噪声,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4、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项目产生的医疗垃圾量为4kg/d,妥善存放于医疗垃圾专用收集袋及收集箱内,定期由牡丹江市环达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收集处置。项目检验科产生的检验检疫废液用专用容器收集后,定期运回总院消毒处理。生活垃圾妥善堆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理。五、建议本项目只设立10张观察床位,日常医疗垃圾长生量不大,但不应忽略医疗垃圾的日常管理。废弃物的收集是否完善彻底、是否分类是医院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关键。收集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HJ/T 4212008),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包装袋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为制造原料,聚乙烯(PE)包装袋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最大容积为0.1m3,大小和形状适中,便于搬运和配合周转箱(桶)盛状;如果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低密度聚乙烯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LLDPE+LDPE)为原料,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150m;如果使用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MDPE,HDPE),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80m;、包装袋的颜色为黄色,并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如盛装感染性废物,应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包装袋上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利器盒整体为硬制材料制成,密封,以保证利器盒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盒内盛装的锐利器具不撒漏,利器盒一旦被封口,则无法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被再次打开;利器盒能防刺穿,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锐利器具不能刺穿利器盒;满盛装量的利器盒从1.5m高处垂直跌落至水泥地面,连续3次,利器盒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等情况;利器盒易于焚烧,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作为制造原材料;利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利器盒上应印制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周转箱整体为硬制材料,防液体渗漏,可一次性或多次重复使用;多次重复使用的周转箱(桶)应能被快速消毒或清洗;周转箱(桶)整体为黄色,外表面应印(喷)制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文字说明。应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采用注射工艺生产;箱体盖选用高密度聚乙烯与聚丙烯(PP)共混或专用料采用注射工艺生产。箱体箱盖设密封槽,整体装配密闭。箱体与箱盖能牢固扣紧,扣紧后不分离。表面光滑平整,无裂损,不允许明显凹陷,边缘及端手无毛刺。浇口处不影响箱子平置。不允许2mm杂质存在;箱底、顶部有配合牙槽,具有防滑功能。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六、评价总结论综上所述,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门诊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不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类和淘汰类。可为项目周边区域的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方便广大居民就近就医。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废水、固废均可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量较小,不会降低评价区域地表水、空气、声环境质量级别。因此,本评价认为该建设项目从环保角度出发是合理可行的。 审批意见:公 章 年 月 日 注 释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立项批准文件附件2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4.声影响专项评价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