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网络创新技术及TD网络新功能引入计划介绍(1).ppt
TD网络创新技术及TD网络新功能引入计划介绍,计划部2010年6月,TD网络技术创新回顾TD网络新技术介绍容量提升新技术性能提升新技术工程实用新技术网络优化新技术TD/2G融合新技术移动网络演进新技术TD网络新功能引入计划,目录,TD-SCDMA网络技术创新回顾,TD-SCDMA创新永无止境,创新,组网方案,承载能力,网络质量,工程施工,“三不”,不换卡 不换号 不登记,客户平滑迁移,时隙配比调整,3:3-2:4 下载速率提升50%,空分复用,吞吐能力的成倍提高,双极化天线,天线宽度减小一半,一体化天线,取消了RRU与天线间的连线,“三新”,新标准 新机制 新测量,“三融合”,网络融合 业务融合 应用融合,网络平滑切换,业务平滑移植,终端侧,无线网侧,核心网侧,优化广播消息读取机制,优化广播消息下发效率2G网络开启扩展BCCH功能2G网络开启联合寻呼功能Iur-g+接口,共LAC组网TD/2G共MSC pool,重选时延优化,3G到2G重选时延 7.13s-3.6s 缩短40%-50%2G到3G重选时延 4.8s-3.7s 缩短15%-20%,不合理权值,合理权值,规范智能天线波束赋形,覆盖率提升约3-8%掉话率降低510切换成功率提升20,TD网络建设从“面向任务”向“面向市场”转变,TD-SCDMA网络还存在掉话、接续时间长等情况,网络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TD用户速率低,影响用户感受,特别是上行速率底,影响物联网使用。网络对用户品牌和业务类别没有区分,低价值用户和业务(QQ等)占用过多网络资源。TD数据业务支持用户数少,在多用户使用场景,许多用户无法接入,TD网络技术创新,TD网络新技术介绍容量提升新技术多频段组网载波间隔压缩HSUPA引入R4自适应上行增强(AUE)HSPA伴随信道帧分复用HSPA控制信道空分复用室内复用室外频率资源辅载波TS0的使用,TD网络新技术介绍,多频段组网,技术原理通过频段的扩充来提升系统容量,F,A,E,载波间隔压缩(载波频点规划优化),TD载波间隔压缩至1.4MHz,对于A频段(20102025MHz),频点数可由9个增加到10个,网络容量增加11%,云南、广西等省试点减少同频干扰,提高网络性能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网络侧:已支持终端侧:无需改动,制定并发布TD-SCDMA频点规划方案组织规模应用,HSUPA引入,规模推广HSUPA,推动更多终端支持。,提高上行吞吐量(128Kb/TS-560Kb/TS)缓解部分场景上行速率受限的情况,有利于上行速率要求较高业务(视频监控等)的发展,网络侧:基本都已支持终端侧:目前联芯、重邮已支持,R4自适应上行增强(AUE),网络侧根据无线信道质量,修改终端上行的传输格式,使得信道较好的情况下获取较高的上行传输速率网络侧通过功率控制机制命令终端提升发射功率来弥补编码增益的损失,网络侧:部分厂家已支持,其他厂家还需软件开发/升级终端侧:现有终端均可在不同能力范围内支持该功能,安徽公司试点提升上行吞吐量(理论最高可提升50%;外场测试结果27.5%-44.7%),且没有引入明显干扰,推动未支持该功能的厂家尽快支持该功能,HSPA伴随信道帧分复用,不同的用户帧分复用伴随信道,增加同时在线用户数,网络侧:都已支持终端:早期终端不支持T3G平台终端在网络开启该功能后出现异常概率加大(13.6Kbps信令20msTTI的场景)(部分终端不支持,使得网络开启该功能受到了限制),组织河北、山东、广西公司试点推动从网络侧和终端侧进行改进,网络侧判断UE的版本号,R7后可以开启帧分。,HSPA控制信道空分复用,当业务信道空分复用后,同一TTI内调度的用户数增加,需增加控制信道个数以满足相同TTI内调度多个用户的需求,提高同时在线用户数,网络侧:已支持终端无需改动,组织河北、山东、广西公司试点,制定应用策略,室内复用室外频率资源,室内复用室外频率资源,缓解部分室内场景频率资源不足,提高系统容量。,以15dB为门限,红色区域表示隔离度小于15dB,蓝色区域表示隔离度大于15dB,网络侧:部分厂商支持终端侧:支持,已组织广东公司试点需要进一步测试和试点,推动厂商支持。,单个载波下行网络吞吐量和单用户吞吐量都可以提高近30(2:4配置,原配置使用3个H业务时隙)单用户峰值速率从1.6Mbps提升至近2.Mbps,辅载波TS0的使用,3GPP标准已通过CCSA:TS0行标仍在讨论中,尚未冻结,目前,考虑到干扰问题,除主载波外,所有辅载波的TS0没有使用。本技术是在多频段组网时,使用非主载波频段的辅载波TS0承载业务或控制信道,提高业务承载能力,提升频谱利用率。,TS0配置HS-PDSCH的示例,TS0配置非HS-PDSCH的示例,推动CCSA尽快通过,推动厂家进行功能开发,加快推进辅载波TS0的应用,TD网络新技术介绍性能提升新技术多小区联合检测优化系统间重选时延优化QoS一次协商同频干扰抑制算法优化HSDPA慢速功控自适应功率降低APD,TD网络新技术介绍,多小区联合检测优化,提高干扰消除能力,提升网络性能上行ISCP下降2-7dB(外场测试结果)UE TCP下降2-5dB(外场测试结果),推动厂商进行多小区联检优化,提升性能,降低系统负荷。,根据同频邻小区的扰码、扩频码、扩频系数等信息,将同频邻小区干扰信号当作已知信号,纳入联合检测算法进行干扰消除,除个别厂商外均支持多小区联检功能,但性能各异,需要进行算法优化进行提升,系统间重选时延优化,重选完成,24秒,同步读2G广播消息,不可及,2G路由区更新,2G位置区更新,不可及,重选判决,24秒,同步读3G广播消息,不可及,3G位置区、路由区更新,不可及,TD-2G重选,2G-TD重选,部分不可及,24秒,共不可及48秒,24秒,2.55秒,可及,重选判决,可及,可及,重选完成,可及,共不可及713秒,网络侧:大部分厂商支持终端侧:联芯已支持,通过优化读BCCH流程、优化LAU/RAU流程(MSCPOOLBSC联合寻呼),缩短TD-2G重新使用,缩短了TD-2G重新时延40%-50%,只需3-6秒,规模推广应用,推动不支持的设备商和终端升级,QoS一次协商,网络侧:仅RNC需要进行软件升级,目前现网设备均支持终端侧:无需修改,用户接入时,RNC直接给用户分配无线资源,不再向核心网协商,缩短了接入时延简化了RNC与核心网进行QoS协商的流程,避免了多次协商简化终端对QoS参数的处理,在现网部署,同频干扰抑制算法优化,提高干扰消除能力,提升网络性能,华为 TFFR增强中兴 MDIC大唐 FODCA,通过无线资源管理,合理动态分配用户资源,减少系统内干扰水平,提高网络性能,制定分场景应用策略,HSDPA慢速功控,现状现网中HSDPA的HS-PDSCH没有功率控制,均以固定功率发射,小区间干扰很大改进对小区中心的用户,适当降低发送功率,以降低网络的整体干扰水平,可降低同频干扰,提高小区边缘UE的吞吐率 仿真结果,将组织安徽、江西公司进行试点,评估测试效果,适时推广,部分公司支持,正在进行外场测试,自适应功率降低APD,现状在业务空闲期,通过发送special burst(功率与数据帧相同)来保持同步及根据UL信道估计进行智能天线赋形改进有业务,以正常的功率发送数据;无业务,以较低的功率发送special burst,网络:部分公司已支持终端:T3G已支持正在进行实验室功能性测试,降低干扰,提升网络性能仿真结果:对AMR 50%负载场景,仿真结果显示可以降低3db干扰,已向CCSA提交议案,推动协议修订;组织实验室测试和现网试点,制定使用策略。,TD网络新技术介绍工程实用新技术1588V2GPS光纤拉远GPS差分传送技术RRU集束电缆,TD网络新技术介绍,1588v2,IEEE 1588 V2IEEE的1588v2协议是今后分组网络中时间传送的重点技术,2008年3月正式发布。1588v2能达到亚微秒级的同步精度,可同时提供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目前设备厂家均支持该功能,采用北斗/GPS双模卫星授时模块替代目前单GPS模块,解决了安全隐患。通过PTN网络传送1588v2时间同步信号,解决了施工难题。,一阶段:2010年在31个本地网建设TD时间同步系统。二阶段:2011年全国其余300多个本地网全面建设TD时间同步系统。根据高精度时间服务器建设进度及PTN通达情况,逐步将TD基站割接至1588v2时间同步。,GPS光纤拉远,现状GPS馈线过长导致GPS信号损耗过大,影响基站时间同步,造成TD无线网络性能恶化;工程改进用光纤替换GPS到基站之间馈线,减小损耗,保障GPS信号传输目前有射频拉远和数字拉远两种解决方案,江苏公司试点增大GPS天线至基站的距离,解决GPS馈线损耗过大的问题,GPS光纤拉远 数字拉远方案现网设备均支持,但需要另外增加PPS+TOD接口;需要改造GPS天线GPS光纤拉远 射频拉远方案现网设备均支持,制定使用策略。,GPS差分传送技术,采用双绞线替换GPS到基站之间馈线,减小损耗,保障GPS信号传输。实现信号传输+供电,无需单独增加电源线。,GPS信号拉远距离可达1Km,满足实际需求极限条件下1Km拉远授时时,时延值为4.3us.,产品目前处于研发当中,进行实验室测试和现网试点;制定使用策略。,RRU集束电缆,将传统的N头链接改变为集束链接,降低工程安装难度。,目前集束电缆及其多芯连接器没有技术标准规范,尚未大规模应用,技术成熟度仍需进一步验证,减少RRU连接接线施工工作量减少电缆接地夹和电缆固定夹,进行外场测试和使用、评估使用效果,制定集束电缆及其多芯连接器技术标准规范。根据使用效果制定建设指导意见,TD网络新技术介绍网络优化新技术无线环境下的TCP优化R4/HSPA资源管理速度敏感切换技术基于用户和业务类别的QoS机制IMEI跟踪分析,TD网络新技术介绍,目前部分厂商已支持相关的功能对终端无要求,无线环境下的TCP优化,在TCP连接上设置一个TCP代理,来解决TCP协议本身没有考虑无线传输环境的问题在不中断现有TCP连接的情况下,实现无线网络的TCP数据传输优化,提升用户速率目前厂家提供数据表明:可提升用户速率5%21%,基于有线的TCP协议在无线环境下应用,性能下降,进行实验室和外场性能测试做综合评估,推动其他设备商支持,R4/HSPA资源管理,现状当用户的下载速率较小时,用HSDPA承载会有资源浪费,且存在高速下载用户无法接入的可能性改进用HSDPA承载高速业务,而用R4承载低速业务,更高效的利用无线信道资源,大部分厂商都已支持,进行实验室测试和现网试点;制定使用策略。,速度敏感切换技术,现网中经常遇到室内小区信号泄露到室外小区,高架快速路有夹缝覆盖现象。当车辆高速经过相关区域的时候,一旦切换到了室内小区或者夹缝覆盖的小区,高速移动时由于相关小区信号的快速衰落会导致掉话现象,这时候可以把这些小区设为速度敏感切换小区,从而减少切换发生,不需要修改系统协议标准,不需要改动网络和终端设备;属于优化手段提升正在进行外场测试,算法对不同速率终端有不同效果。,进行外场测试、论证该技术的推广价值,基于用户和业务类别的QoS机制,.,调度优先级,用户优先级,自定义业务黑/白单,业务属性,白单,黑单,金牌用户,银牌用户,铜牌用户,各业务的调度优先级可基于用户优先级、业务属性等灵活设置,基于用户和业务类别的QoS机制,根据用户/业务类型组成的综合优先级动态分配无线资源,提供差异化的QoS保障基于GGSN实现的深度业务识别方案,与业务部门联系确定用户和业务类型等级开展实验室测试和现网试点,分用户和业务等级,并提供不同QOS网络资源,支撑用户品牌发展策略;提升每bit资费,从而提高收入。,IMEI跟踪分析,由核心网进行IMEI CHECK或由RNC构造IMEI查询消息,获取终端型号;分析评估终端的差异化,提升用户感知根据IMEI号可以快速定位网络和终端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对切换能力较弱的终端,调整切换算法,规避终端故障,目前各厂商均支持该功能,已推广应用,TD网络新技术介绍TD/2G融合新技术共LAC组网(精确寻呼)MSC POOLIur-g+BSC/RNC融合GSM/TD双模BBU,TD网络新技术介绍,共LAC组网(精确寻呼),通过TD与GSM网络区域规划一样的LAC,使得终端在2G小区和3G小区间互重选时,不会发生LAU过程,从而达到减少终端不可及时间,提升网络服务质量的目的。可以基于用户终端或接入网进行精确寻呼,提升寻呼效率,避免寻呼拥塞,目前大部分厂商支持。,精确寻呼可有效减少Iu口寻呼次数,可基本消除Iu口无效寻呼,能使总寻呼成功率有所提升,计划组织河北、江苏江西公司开展基于精确寻呼的共LAC技术现网试点,MSC POOL,MSC POOL技术主要可以降低局间切换次数,降低跨核心网的位置更新时延来提升网络性能。另外可以均衡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话务高峰,高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容灾能力。,通过将BSC、RNC归属于多个MSC,形成一个或多个MSC POOL,降低局间切换次数和跨MSC的位置更新次数,提升网络服务质量的目的,目前各核心网厂商内已实现,异厂商间还需要进一步研发与测试,现网推广应用,Iur-g+接口,基于标准的Iur-g接口方案,在控制平面协议增加消息定义通过Iur-g+接口交互BSC/RNC间的容量和负荷信息无线资源预留请求通过Iur-g+接口直接交互,使BSC 和 MSC 资源预留过程同时进行,提前完成无线资源请求并下发切换命令,目前设备厂家均支持该功能,测试表明切换时延由原来的750ms,降低到了552ms,节省时延约26%,推广应用,BSC/RNC融合,BSC/RNC以共柜、共框或共板方式融合,开展相应测试工作,系统资源可以根据2/3G负荷动态调整网元内切换走Iur-g+用户面方案,部分厂家具备同框混插阶段的融合BSC/RNC产品,GSM/TD双模BBU,阶段一采用双主控的方式,实现机框电源背板的共用阶段二采用单主控方式实现深度融合,BTS、NB完全由一套软硬件处理,共用一套主控、传输和基带资源,部分厂家已支持。,待验证,计划后续开展相关测试工作,TD网络新技术介绍移动网络演进新技术TD系统IP化CPC增强型Cell_FACH64QAM,TD网络新技术介绍,Iu-PS 接口IP化,目前设备厂家均支持该功能已在TD二期工程中全网实施,完善站点接入方案推动Iu-PS接口CE设备独立采购,Iub 接口IP化,有效提高传输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满足高带宽、纯分组的未来演进需求,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试点设备厂家均支持该功能,结合PTN的部署推动现网实现IUB-ip化,避免了SG信令转接处理时延,路由组织更加清晰便于MSC POOL的现网应用符合IP化的网络演进方向,Iu-CS 接口IP化,将Iu-CS接口由现有的ATM承载方式改造为IP承载方式,RNC与MSC Server间信令直连,不再通过MGW/SG转接,河北、浙江、河南、湖北、云南公司试点无线厂家:已支持核心网厂家:大部分厂家已支持,编制下发中国移动3G(TD-SCDMA)网络Iu-CS接口IP承载建设指导意见,CPC,采用半持续调度机制取消伴随信道,通过上、下行共享信道的周期性半持续调度完成同步和功控采用DRX/DTX技术对处于silent状态的UE使用DRX/DTX技术,网络侧:软件升级终端侧:软件升级,提高同时在线用户数(理论上无上限,但受限于硬件处理能力)UE省电,推动设备和终端厂商支持,增强型Cell_FACH,更改信道映射机制将原有映射到FACH上的下行信道更改为HS-DSCH上行更多的使用E-DCH,代替RACHUE不须维持上行同步DRX技术,DTCH,DCCH,CCCH,BCCH,FACH,SCCPCH,Logical Channel,Transport Channel,PhysicalChannel,HS-DSCH,HS-PDSCH,避免状态切换和转换延时,适合承载实时性不高、小数据流量的业务(例如:QQ、MSN等)提高同时在线用户数UE省电,网络侧:软件升级终端侧:软件升级推动设备和终端支持,64QAM,64QAM每符号信息量为6bit与现有HSPA使用16QAM每符号4bit相比,提高了50%倍,提高单用户速率理论上可以提升50%速率,系统侧软件升级支持中兴、华为等厂家已经支持终端侧终端芯片平台均需要硬件平台支持已有联发科宣布推出支持64QAM芯片目前暂未支持,推动设备和终端芯片厂家尽快支持该功能,TD网络技术创新回顾TD网络新技术介绍容量提升新技术性能提升新技术工程实用新技术网络优化新技术TD/2G融合新技术网络演进新技术TD网络新功能引入计划,推广应用(12项),局部应用(2项),试点应用(18项),容量提升,F/A/E多频段组网载波间隔压缩,CPC(连续性分组连接)增强CELL-FACH64QAM控制信道空分复用上行伴随信道帧分复用,性能提升,技术分类,TD/2G重选时延优化多小区联合检测优化QoS一次协商,小区合并双通道RRU,R4上行速率增强功能载波负荷动态调整基带池业务优先接入干扰抑制技术HSDPA慢速功率控制无线环境下TCP优化GPS跑偏检测,工程实用,GPS光纤拉远单星授时集束电缆基站自启动,网优手段提升,测量统计分析IMEI跟踪分析硬仿真,IP化,Iu-CSIub,TD/GSM融合,TD/2G融合MSC POOLIur-g+接口,TD/2G共LAC组网,推广应用:技术成熟,产品丰富,可以进行全面推广应用局部应用:技术较成熟,产品支持及应用场景有限,可以进行局部应用试点应用:技术、产品有待进一步成熟,需要通过试点验证或推进,2010年TD网络新功能引入计划,截止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TD网络新功能引入计划,N频点Upshifting双极化天线一体化天线三不 三新 三融合时隙配比调整HSDPA空分复用A+F双频组网波束赋形,F/A/E多频段组网TD/2G重选时延优化Iub、Iu-CS接口IP化多小区联合检测优化TD/2G融合MSC POOLIur-g+接口双通道RRUQoS一次协商小区合并载波间隔压缩,载波负荷动态调整控制信道空分复用TD/2G共LAC组网业务优先接入1588V2时间同步基带池64QAM、CPC增强CELL-FACH集束电缆,BSC/RNC双模处理板辅载波TS0使用降低Special Brust功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