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输尿管结石的影像诊断.doc
X X 大学毕业论文输尿管结石的影像诊断 姓 名:_2014年6月25日输尿管结石的影像诊断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X线 超声 诊断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疾病,输尿管结石多自肾结石下移而来,是指在肾小管或肾集合系统形成的结石,输尿管结石一般均不大(34mm),大者可达10mm或更大。有些肾结石可以随尿液排入输尿管,易停留在输尿管三个生理狭窄处,即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与髂血管交叉处及输尿管人膀胱处。临床症状与其他尿石症相似,严重者可导致尿路梗阻和肾功能损伤。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输尿管结石患者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1664岁,平均32岁。临床以疼痛、血尿(肉眼或镜下)、尿频、尿急、少尿等就诊,根据病程不同,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亦各有不同。做超声检查,X线腹平片检查,平片结石未显影者加做静脉肾盂造影。 1.2 临床表现 多见于成年男性,左右侧发病相似,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决定于结石的病因、成分、大小、数目、位置、活动度、有无梗阻感染以及肾实质病理损害的程度。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疼痛和血尿是主要的临床两大症状,严重的可发生无尿、肾衰竭、中毒性休克以及死亡。 1.2 检查方法 主要诊断手段采用腹部平片( KUB) 、B 超、静脉肾盂造影( IVU) 和CT平扫,CT平扫从肾上极至膀胱底部,层厚10mm,层距10mm。 2 影像诊断 2.1 X线检查 多来自于肾盂结石排入输尿管,常较小,易于停留、嵌顿于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处。腹平片输尿管结石多表现为黄豆或米粒样致密影,位于输尿管走行部,其长轴与输尿管走行方向一致。常单发,单侧多发者少,若为多发常在扩张的输尿管内呈串珠状排列。腹段输尿管结石位于腰椎旁,骶髂段输尿管结石位于骶髂关节内侧,盆腔段输尿管结石与骨盆内缘大致平行,输尿管下端近膀胱处的结石则多为横行。输尿管结石可逐渐下移,小时可自行排出。结石需与淋巴结钙化和静脉石鉴别。静脉石为盆腔静脉丛内的钙化,位于盆腔的外围,多较小而呈圆形或环形高密度影,边缘光滑整齐,常为多发性和两侧性,无临床意义。尿路造影有助判断结石是否在输尿管内,并见近侧输尿管扩张积水,但输尿管严重梗阻影响肾功能时造影可失败。逆行肾盂造影可显示结石以下输尿管。不仅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有价值,而且可以鉴别结石或输尿管肿瘤,如梗阻下方呈杯口状,边缘光滑,则多为结石(阴性石),如充盈缺损下方不规则,且输尿管局限扩张,则输尿管肿瘤多见。 2.2 CT表现 检查一般不需用造影剂增强,对可疑部位加做3mm层厚扫描,CT表现为腰大肌前方输尿管内圆点状高密度结石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盂、肾盏和梗阻点以上的输尿管扩张积水。目前,部分有条件的医疗单位亦用非增强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来诊断输尿管结石,常用扫描技术参数是层厚5mm,螺距15mm,120kV,200mA,不增强,扫描范围从肾上极至膀胱底(耻骨联合上缘),50重建间隔,然后进行后处理三维重建,均以软组织窗观察,展示肾输尿管全程影像。CT可以发现任何成分的结石,显示输尿管结石在输尿管腔内,结石呈几何形,结石缘晕轮征,有时可见结石被软组织带环绕,即软组织“边缘”征,表示水肿的输尿管壁,同时还可出现肾周水肿,近端输尿管及集合系统扩张,肾体积增大等表现。 2.3 MRI表现 小的结石MRI不易显示,较大的结石在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MRU可显示肾盂及输尿管扩张,并可显示扩张末段输尿管的狭窄或中断及充盈缺损。 3 讨论 由于输尿管位于腹膜后,其前方又覆盖充有气体的肠管,因此,超声显像较为困难。但随着检查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目前,超声显像已成为检查输尿管结石切实可行并有较高诊断价值的方法。过去诊断输尿管结石主要依赖X线检查。但单纯摄X线尿路平片,可受肠腔中气体干扰,并且X线平片所见阴影有时不易与胆道结石、肠内粪石、淋巴结钙化和静脉石等鉴别。对结石阴影与骨骼重垒和X线不显影的结石,诊断较困难。虽然静脉尿路造影或结合逆行尿路造影检查,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检查较复杂或有一痛苦,尤其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检查受到限制。超声检查则能在不同程度上弥补X线检查的不足。超声显像可清楚显示输尿管内透X线的阴性结石。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尚可了解因输尿管结石梗阻所致肾积水的程度,并且还可发现与输尿管结石并存的泌尿系统其它病变。超声检查中,众多的不利因素可影响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因此,对临床有典型输尿管结石表现,而声像图正常者,不能排除输尿管结石。 参 考 文 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184,1186. 2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19. 3欧阳志.X线诊断学.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29. 4张宁,袁顺娴.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价值分析.川北医学院学报,2002,17(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