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心律失常的治疗整本(可编辑).doc
胺碘酮的应用用药记录表 日期 静脉 剂量 口服 剂量 合计 累计 剂量 心率 血压 QTc 备注 2/11 1560 400 1960 1960 72 110/60 0.42 VT4阵 3/11 980 600 1580 3540 68 102/58 0.44 抗心律失常联合用药 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十分重要 在电转复之前一般只用一种抗心律失常药,不主张续惯用药,不主张联合抗心律失常药,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促心律失常作用 在一种抗心律失常药无效后,下一项考虑一般是电转复 只有顽固的反复发生的恶性心律失常才考虑联合用药 抗心律失常联合用药 静脉胺碘酮和利多卡因,不必特别考虑减少每种药的剂量 顽固室性心律失常往往并发于冠心病,患者常有精神的高度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联合使用-阻滞剂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阻滞剂可以口服,也可以静脉使用 联合静脉胺碘酮和艾司洛尔或美托洛尔 长期口服中,联合胺碘酮和阻滞剂者很常用 急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7.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时一定要提高心率吗?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的分类和评价: 需要急性处理缓慢心律失常较心动过速少见。 主要常见的可影响血流动力学的者有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快慢综合征,II度及III度房室阻滞等。 注意有些无灌注心律,如极缓慢的逸搏心律等,QRS极其宽大畸形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52次/分 窦性停搏 突然停博:可以产生2秒以上的间歇,严重时可以达到10秒 停搏2.9秒 房室传导阻滞 I度 II度 III度 心动过缓:病因学分析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窦缓,房室阻滞 原发传导系统病变:比较常见 内环境紊乱:酸中毒,高血钾致心动过缓。 医源性心动过缓:某些药物: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等,特别是联合应用 缓慢性心律失常:评价 首先要评价心动过缓是否有血流动力学意义: 轻度的心动过缓可以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这种情况可以观察,不需特殊处理 但若心动过缓造成低血压,心绞痛,加重心衰加重,晕厥前兆或晕厥等,就需要积极处理 缓慢性心律失常:评价 某些心动过缓虽然在心电图上可以见到电活动,但却呈现电机械分离,没有或仅产生十分微弱的血流,称之为无灌注节律。 这种十分严重的心动过缓需要立即按心肺复苏处理。 某些心动过缓产生的心原性脑缺血是继发的心动过速。如III度房室阻滞合并尖端扭转性室速 缓慢性心律失常:处理 根据症状和心电图轻重决定处理方法: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处理 无症状或轻度症状:观察 合并黑朦,明显心动过缓,可用药物: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 心原性脑缺血,或严重心动过缓持续:心肺复苏,药物基础上行临时起搏。 急诊心律失常的处理 改善血流动力学是最重要的目标 重视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处理 正确选择和应用药物 提倡使用电复律等器械治疗 权衡风险与效益,提高对治疗安全性的关注 * 血流动力学稳定规整宽QRS心动过速 持续单形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伴差传(见室上速) 室上速伴预激旁路前传(见室上速)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在急诊情况下的诊断: 病史:能否提供既往发作情况,是否与此次相同。以往的诊断考虑 12导联心电图和/或食管心电图:主要是寻找室房分离的证据 不要求作出十分精确的诊断。如果有困难,则以“宽QRS心动过速”诊断即可 心电图和食管心电图室房分离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若从病史或其他检查方法能明确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按室上速处理 若明确为室速,或无法确定(宽QRS心动过速),按持续单形室速处理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处理步骤 有症状的持续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可以首先考虑同步电复律 与房颤电复律程序相同,需要使用镇静剂 电量可以从100J开始,无效逐渐加量,有些可能需要使用最大电量(双相波200J)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处理步骤 也可首先用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 胺碘酮用法:负荷剂量+静脉滴注维持 静脉负荷:150 mg用5%葡萄糖稀释,10 分钟注入。 需要时1015分钟后可重复150 mg 静脉维持:1 mg/min,维持6小时;随后以0.5 mg/min 维持18小时 第一个24小时内用药一般为1200mg 最高不超过2000 mg 不建议使用利多卡因 急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5. 不规整宽QRS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性室速 多形室速 尖端扭转性室速是靠发作 时的图形来判断吗? 多形性室速 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QT延长 伴QT延长者为尖端扭转性室速(TdP) 不伴有QT延长者为多形性室速 二者的鉴别十分重要,将直接影响急诊处理 QT和QTc 在心电图T波清楚的导联测量 QT间期是从QRS起始部测量到T波的结尾 QTc是心率校正的QT,一般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QTc QT(秒)/RR(秒) QT 0.40秒 QTc 0.40/0.8 0.45 QTc正常值:男:0.47秒 女:0.48秒 QTc 0.74 尖端扭转性室速持续发作 (介绍图形特点?) 在监护导联上寻找长QT 异常T波,示QT延长 QT延长的原因 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 为遗传性疾病,由基因突变所致 获得性QT延长: 有诱发因素 发生获得性长QT的危险因素 老年 女性 心脏疾病 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和低血镁) 肝肾功能异常 心动过缓或伴长间歇的心律失常 使用了一种以上的QT间期延长药 遗传易感性:既可能是遗传性长QT(少数),也可能是功能性的基因多态性所致 获得性长QT的危险因素:疾病 心脏病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衰 心室周期延长:完全心脏阻滞,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突然发生长间歇 代谢性 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 低镁血症, 低钙血症), 其他疾病 颅高压(脑卒中,脑炎,蜘蛛膜下腔出血,创伤性脑损伤),可卡因或有机磷化合物中毒,酗酒,甲状腺功能低下,液体蛋白饮食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 获得性长QT综合征的原因 心源性 心律失常(高度或完全房室阻滞,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心肌炎,低体温 代谢性 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 低镁血症, 低钙血症),酗酒,可卡因或有机磷化合物中毒,神经性厌食症或贪食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液体蛋白饮食 神经源性 各种原因所致的颅高压,包括脑卒中,脑炎,蜘蛛膜下腔出血,创伤性脑损伤,也可见于自主神经系统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疾病 药物造成的长QT 抗惊厥药 磷苯妥英 非氨酯 抗组胺药 氮卓斯汀 克立马丁 阿司米唑 抗感染药 金刚烷胺 克拉仙霉素 氯奎 瞵甲酸 红霉素 氯氟菲醇 甲氟奎 莫西沙星 喷他眯 施帕沙星 奎宁 SMZ 酮康唑 依曲康唑 抗肿瘤药 三苯氧胺 心血管:抗心律失常药 胺碘酮 溴苄胺 丙壁胺 氟卡胺 依布利特 普鲁卡因胺 奎尼丁 索他洛尔l 多非利特 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苄普地尔l Israpidine 尼卡地平 消化系统用药 西沙比利 药物造成的长QT 利尿药 吲达帕胺 莫西普利l/HCTZ 激素 善得定 Vasopressine 免疫抑制剂 他克莫司 周期性偏头痛: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 Zolmitriptar 那拉曲坦 舒马曲坦 肌肉松弛剂 替扎尼定 麻醉性去毒剂 Levomethadyl 精神治疗药物:抗抑郁剂抗精神分裂症药抗焦虑剂抗躁狂药 阿米替林 地昔帕明 氟西汀 米帕明 文拉法辛氯丙嗪 氟哌啶醇 匹莫其特 喹硫平 利哌利酮 甲硫达嗪多虑平锂剂 呼吸:拟交感神经药 沙美特罗 镇静/催眠药 水合氯醛 长QT引起扭转性室速的处理 停用以一切可引起QT药物:病史,医嘱穷追不舍 静脉补镁:若已造成心脏骤停,1-2克硫酸镁用5%GS10ml稀释至后快速静注。以后2克/100-250ml液体静注,以后可持续静滴 静脉补钾,最好补到4.5-5.0 长QT引起扭转性室速的处理 心动过缓者可用临时起搏器 起搏频率超过90次/分) 等待起搏时可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属于禁忌 多形性室速的特点 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 一般都有诱因,如缺血,缺氧,急性心衰等 没有QT延长,没有短长短特征 患者多存在窦速 往往是一个早搏后直接诱发多形性室速 多形性室速 QT 400ms 多形性室速 不伴QT延长的多形性室速 病因治疗 缺血者可使用-阻滞剂,利多卡因 其他情况可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当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及时考虑电转复 急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6. 室颤和无脉搏室速 发生室颤后药物治疗的地位如何? 心脏骤停 包括以下四种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 无脉搏室速 无脉电活动(PEA) 心脏停搏(心室停搏) 成功的关键是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尽早除颤。其他ACLS和复苏后管理措施目前尚无证据 心脏骤停的抢救 启动CPR并持续进行 给氧,监测 核实心律 电击(最大电量) 药物:静脉或骨内途径,肾上腺素每3-5分钟一次;顽固室速室颤用胺碘酮 气管插管 治疗可逆原因 基本措施是CPR和电击,不应受到其他措施的影响 心肺复苏中的药物治疗 在心脏骤停中,基础心肺复苏和早除颤是第一位重要的,用药是第二位重要的 虽然有报道早用抗心律失常药似可增加复苏成功率,但此点尚需证实 外周静脉用药后应该给20ml液体快速静注,以利药物尽快到达中心循环 室颤/无脉搏的室速 抗心律失常药首选胺碘酮 利多卡因也可使用(未确定类) 若为扭转性室速,考虑使用镁剂。非QT延长的室性心律失常不推荐使用硫酸镁 胺碘酮在心脏骤停中的应用 除颤和使用肾上腺素无效的心脏骤停,胺碘酮改善入院存活率,好于安慰剂和利多卡因 胺碘酮300mg(或5mg/kg)快速静注,需要时可以再给半量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方法 心肺复苏 VF/无脉VT 血流动力学稳定VT 推注剂量 300mg/次 150mg 300mg /次 速度 快速 缓慢(10分钟) 静脉维持 循环未恢复不需维持 常需维持 胺碘酮在急诊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如何判定静脉胺碘酮的疗效? 胺碘酮应用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发作,因此不应仅以终止效果判断疗效 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决定其疗效出现可能较慢,往往需要到口服维持量时才能看出效果 如果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即使心律失常频繁发作,也应坚持使用 胺碘酮在恶性心律失常中停药的原因多是副作用 胺碘酮的应用 用药注意: 不同病人用量、反应均不同,要因人而异 要在严密的临床和心电图监护下应用 剂量要准确,最好用输液泵 注意避免静脉炎,最好用中心静脉给药 用药期间,应该进行心电图监测 每日常规做心电图,测量各项参数 定期测定电解质 每日记录胺碘酮的静脉用量,口服用量,合计用量和累计总量(每日合计用量之和) 房颤处理流程 房颤 抗凝治疗 室率和节律控制 基础疾病的治疗 上游疾病治疗 12导联心电图 获益风险评估 主诉 房颤危险度分级 伴发疾病 初始评估 口服抗凝药物 阿司匹林 无需药物治疗 室率控制 ±节律控制 抗心律失常药物 消融术 ACEIs/ARBs 他汀/PUFAs 其它 考虑转诊 房颤 症状 急性的室率和节律的控制 急诊处理的目的: 1.防止血栓-栓塞事件 2.迅速改善心脏的功能 3.缓解患者的症状 急诊房颤的血栓栓塞预防 什么患者需要考虑急诊抗凝? 考虑复律(无论电复律还是药物复律) 使用有可能复律的抗心律失常药控制室率(如胺碘酮) 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其他房颤患者 房颤合并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瓣膜性心脏病 非瓣膜性心脏病(CHADS2评分) 充血性心衰(CHF)1分 高血压(Hypertension)1分 年龄 75 岁( Age)1分 糖尿病(DM) 1分 既往卒中或TIA(Stroke )2分 (2分者为高危患者) 血栓栓塞预防急诊情况下抗凝剂的使用 普通肝素: 负荷量:50mg(成人) 维持量:可从每小时750-1000u开始,3小时后根据APTT调整,达到60s(50-70s 低分子量肝素:按体重给予剂量,每12小时皮下注射一次 60kg体重:0.6ml 80kg体重:0.8ml 100kg体重:1ml 血栓栓塞预防急诊情况下抗凝剂的使用 除发作小于48小时,CHARD2评分 1分者,都应至少抗凝4周(口服华法林),并需请心内科评价是否需要长期抗凝 最好在房颤治疗开始时抽血查INR 若需口服华法林,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应使用到华法林发挥作用(INR2-3) 房颤的处理节律控制还是室率控制 合理的抗栓治疗 临床评估 阵发性 持续性 永久性 节律控制 室率控制 症状持续 节律控制无效 长期、持续性 房颤的处理节律控制还是室率控制 节律控制: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室率控制:不试图转复,仅控制房颤时的心室率 根据症状确定治疗策略 对于大多数患者:紧急控制患者的心室率 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考虑恢复患者的窦性节律 心房颤动的症状分级 I级:无症状 II级:轻度症状;日常活动不受影响 III级:严重症状;日常活动受限 IV级:“致残症状”;不能进行任何日常活动 心房颤动或扑动:控制心室率 不合并心衰,低血压或预激: 钙拮抗剂: 维拉帕米:2.55mg 2min iv,每1530分钟可重复510mg,总量20mg 地尔硫卓:0.25mg/kg,可重复给0.35mg/kg,以后可给515mg/小时维持 心房颤动或扑动:控制心室率 不合并心衰,低血压或预激: 阻滞剂: 美托洛尔5mg静注,每5分钟重复,总量15mg(注意每次测心率,血压) 艾司洛尔0.5mg/kg静注,继以50ug/kg/min输注,疗效不好可以50100ug/kg/min的步距递增维持量,最大300ug/kg/min 心房颤动或扑动:控制心室率 合并心衰: 静脉胺碘酮: 静脉负荷,57mg/kg静注30-60min(不要快!) 然后以1mg/min持续静滴,直至室率控制后可直接停药 心房颤动或扑动:控制心室率 合并心衰: 洋地黄制剂:毛花苷C(西地兰) 未口服用洋地黄者0.4mg缓慢静脉推注 无效可在20-30分钟后再给0.2-0.4mg,最大1.2mg 若已经口服地高辛,第一剂一般给0.2mg,以后酌情是否再追加 在处理的同时一定要查电解质,以防因低血钾造成洋地黄中毒 急诊房颤复律 根据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确定转复策略 房颤发作 48小时 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否 电复律 器质性心脏病 稳定 有 无 静脉胺碘酮 静脉普罗帕酮或伊布利特 需要转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 合并心肌缺血:ACS 有症状的低血压:如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急性心衰,合并低血压或休克 预激合并快速房颤 室率控制无法缓解患者的症状 以上情况一般指新发生的或阵发房颤。永久性房颤一般不包括在内 需要电复律 房颤电复律 与常规电复律基本相同,取得家属签字同意 事先安置心电图监护电极片,确保除颤器同步性能 术前最好能得到一些基本数据:如化验指标(特别是血钾) 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使患者达到入睡即可 放电电量:双相波可从100J开始,无效逐渐加量,可加到200J。单相波可从150J开始,逐渐加至300J 转复后注意呼吸 药物转复 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器质性心脏病: 普罗帕酮: 2mg/kg,稀释后10分钟以上静注。 也可1mg/kg,5分钟静注,间隔十分钟后重复。 最大可用280mg 伊布利特: 1mg稀释后在10分钟内静注,无效10分钟后重复1mg 无论转复是否成功,都要进行4小时的心电图监护,以防出现长QT和尖端扭转性室速 药物转复 有器质性心脏病但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室率控制和转复使用相同的方法,但转复需要的时间长,剂量大: 静脉负荷,57mg/kg静注30-60min(不要快!) 然后以1mg/min持续静滴,直至室率控制(转复需要1.21.8g/d),甚至可能需要口服 预激伴房颤 房颤波经旁路快速下传,可以产生很快的心室率 旁路不应期短者有诱发室速或室颤的可能(发生率较低) 发作时药物治疗总体效果不甚理想 预激伴房颤 预激伴房颤/房扑 一般应立即电转复 若考虑药物治疗时: 心功能正常者:普罗帕酮、胺碘酮 心功能受损者只能选择胺碘酮 由于可造成旁路传动进一步加速,故禁用洋地黄,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注意:胺碘酮在部分患者也有加快旁路传导的可能性 心房扑动 根据F波和传导特点可以分为I型和II型 典型未经处理的I性房扑一般为2:1下传,频率在150次/分左右 快速的心房扑动(2:1)下传易被误为室上速,仔细阅读心电图或食管心电图有助于鉴别 固定为4:1下传的房扑在听诊时频率在75次/分,整齐,易误为窦性心率,需心电图证实 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的处理原则与房颤基本相同 心房扑动的抗凝原则与房颤完全相同 心房扑动心室率的控制要困难一些 心房扑动电复律所需要的电量可能比较小 少数患者的阵发房扑可用食管调搏终止,但所给的频率要超过房扑F波至少20次/分(350次/分左右)开始。 急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3. 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非持续性室速(短阵室速) 要把室早消灭吗? 室性早搏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室早,短阵室速的处理 首先,仍然是问: 是否合并血流动力学障碍? 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是否合并心肌缺血或心衰? 有无诱因:低血钾,低氧等? 方法:病史,体检,必要的检查(化验,胸片,床旁超声) 室早,短阵室速的处理 原发病,诱因的处理。放在首位 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 急性心衰的纠正 纠正电解质紊乱,低氧等内环境紊乱 室早若非有血流动力学影响,不诱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可以观察,不处理 经基础疾病的处理后仍有较多。复杂室早,或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用法见后) 室早的处理适可而止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的目标并非使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消失,只要血流动力学变为可以耐受,或早搏情况改善即达到目的。在纠正了基础疾病和诱因后,及时减量直至停用。 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单纯室性期前收缩,不主张静脉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急诊治疗。 急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4. 宽QRS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伴束支阻滞(按室上速处理) 房扑伴束支阻滞(按房扑处理) 在急诊情况下,怎么对 宽QRS心动过速进行鉴别 诊断?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 急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朱俊 急性心律失常的特点 所有医生都会遇到急性心律失常 诊断治疗要有应急反应的能力 权衡效益与风险是永恒的主题 遇到急诊心律失常 应回答以下问题: 是哪一种心律失常? 有无血流动力学障碍? 意识不清? 低血压?休克? 心肌缺血症状? 急性心衰? 遇到急诊心律失常 应回答以下问题: 是否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 遇到急诊心律失常 应回答以下问题: 是否存在诱发因素? 电解质紊乱?低血钾? 血气和酸碱平衡紊乱? 医源性因素?(致心律失常的药物,致长QT的因素等) 遇到急诊心律失常 应回答以下问题: 急性心律失常诊治的特点 情况紧急时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边询问边抢救 病史采集和体检要突出重点: 既往有无心脏病? 既往有无类似发作? 本次发作的时间? 体检集中于判定有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血压,意识,胸痛,心衰 急性处理一个重要原则有无血流动力学障碍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判断时间短,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过分苛求完美的诊断流程 治疗措施要快,对快速心律失常多采用电复律 无或轻度血流动力学障碍 有充分时间进行较为详细的诊断,可采用多种方法 处理余地较大,可选措施较多 急性处理一个重要原则有无血流动力学障碍 急诊心律失常的处理风险与效益之比 对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多考虑对患者的主要效益维持生命 采用较为积极的措施 对相对稳定的心律失常: 多考虑风险,用药的安全性 治疗过分积极,有时会欲速不达或弄巧成拙 急诊心律失常的处理存在治疗矛盾 急诊处理时经常遇到的情况。如 平时心动过缓,发生快速房颤 心律失常时血压低,需要用胺碘酮 需要用抗心律失常药,存在心衰 处理原则:首先顾及主要矛盾方面, 即当前对患者危害较大的方面 基础疾病和诱因处理与心律失常处理的关系 凡是有明确基础疾病和诱因的,一定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处理 急诊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判断有无心肌缺血,心衰,酸碱和电解质紊乱等 要根据心律失常的危急程度和基础疾病处理的策略,决定处理的顺序 举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 拟行PCI,但发生了持续室速,室颤 心律失常处理优先 一旦稳定,抓紧时机安排去导管室 拟行PCI,有室早 做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预案 立即安排PCI 不可因处理室早而耽误PCI的安排,一般不建议采用抗心律失常药进行恶性心律失常的预防 基础疾病和诱因处理与心律失常处理的关系 在确定心律失常处理策略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和诱因的情况。如急性房颤转复: 房颤发作 48小时 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否 电复律 器质性心脏病 稳定 有 无 静脉胺碘酮 静脉普罗帕酮或伊布利特 心律失常本身的处理 终止心律失常: 本身可造成非常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如室颤,无脉搏室速 有些心律失常没有可寻找的病因,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唯一的治疗目标就是使其终止 心律失常本身的处理 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快速心律失常不容易立刻终止,但快速的心室率会使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减慢心室率可使病人情况好转,如快速房颤、房扑 心动过缓的处理 急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1. 规整窄QRS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要处理吗? 终止室上速的方法有几种?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可以超过150次/分 在很快的窦性心动过速时,心电图的P波可以看不清楚,与室上速易混淆 其特点是开始逐渐加快,好转时逐渐减慢 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 任何原因造成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都可产生窦性心动过速 疾病状态下,窦性心动过速一般都有原因: 发热 心衰 缺血 血容量不足 休克 甲亢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极少见 窦性心动过速的处理 纠正病因和诱因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纠正病因的同时,可以适当使用药物协助控制心动过速(如适量-阻滞剂) 窦性心动过速的处理 在病因和诱因没有去除前,不可试图过度降低心率,如降到所谓“正常范围” 强行减低窦性心动过速,或过度使用降低心率的药物,将带来严重后果: 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出现药物的严重副作用(如严重窦缓,传导阻滞等) 室上性心动过速 特指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旁路参与的方式反复性心动过速 一般有反复发作史 首次发作一般在青少年或中年,极少老年开始发病 注意与房速和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迷走神经刺激:应为发作后的第一治疗措施,越早使用越好 压迫眼球 压迫颈动脉窦 刺激咽部致恶心 室上速的药物治疗 腺苷:6mg,快速弹丸式静注,无效数分钟后可再给12mg 维拉帕米:5mg稀释后5分钟内注入,无效15分钟后可再给5mg,不能用于预激和心衰 普罗帕酮:我国使用广泛。1mg/kg稀释后5分钟内注入,无效10分钟后可再给相同剂量,最大累计剂量210mg。 以上所有治疗,只要室上速终止,即可停止用药 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用法 室上速食管心房调搏终止 可用于任何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特别适用于药物无效或无法用药者(如合并病窦综合征) 可与药物联合使用:药物未能终止但减慢室上速的频率,用调搏终止 食管心电图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可初步判断室上速的性质 室上速食管心房调搏终止 方法: 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刺激 取15-20伏电压,比室上速快30次/分的频率开始,每阵给10-20次刺激,可反复刺激 无效时可逐渐增加频率,一般不要超过250次/分。 若怀疑没有夺获,可以增加电压, 一般不要超过35伏 急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2. 不规整窄QRS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房颤) 心房扑动(房扑) 急性房颤要立即终止发作吗? 房扑与房颤有什么不同? 心房颤动 房颤的分类 新发现的房颤 阵发性房颤 (能自行终止) 持续性房颤 (不能自行终止, 7天) 永久性房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