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猪瘟及其防制.doc

    • 资源ID:2298622       资源大小:3.55M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猪瘟及其防制.doc

    猪瘟及其防制2第一章 概述2第二章 猪瘟的流行病学6第一节 猪瘟的发生与传播7一、猪瘟的发生7二、猪瘟的持续性感染8第二节 近来猪瘟的流行病学新特点10一、流行范围广10二、散发流行11三、发病猪的年龄小11四、病情较温和11五、持续性感染12六、能发生胎盘感染和免疫耐受13七、免疫力低下13八、混合感染和并发症多14第三节 猪瘟发生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14一、遗传变异本底15二、优势流行毒株15三、多态性分布16四、中国猪瘟的传播源16五、流行态势17六、传播途径17七、遗传变异与致病和免疫的关系17第四节 导致目前猪瘟频发的原因分析18一、生猪和猪制品流通频繁18二、疫苗质量问题较多19三、免疫程序不合理20四、其他免疫抑制疫病的影响21第四章 猪瘟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22第一节 猪瘟的发病机制22一、猪瘟病毒感染对外周血细胞亚群的影响24二、猪瘟病毒诱导白细胞减少的机制24三、猪瘟病毒感染的靶细胞25四、单核细胞在猪瘟病毒感染中的作用26第二节 猪瘟的临床症状28一、最急性型的临床症状28二、急性型的临床症状29第三节 病理变化32第五章 猪瘟的诊断33第六章 防治措施38猪瘟及其防制第一章 概述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小血管理壁变性,全身泛发性小点状出血及脾梗死。急性猪瘟由强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低毒力毒株引起的感染,成猪不表现临床症状,可能不被察觉,而对胎儿和仔猪可引起感染和发病。本病首先由salmon和smith(1885)将猪瘟和猪巴氏杆菌病区分为两种独立的疾病,认为前者的病原为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猪瘟和猪巴氏杆菌病常以混合感染的方式发生。由于这样的混合感染很多,silberschmidt和voges又认为这两种病的病原是相同的;而bang,schutz,jensen和preisz则仍同意salmon和smith原来的意见。自从证实猪瘟的病原是一种病毒,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乃第发生猪瘟以后才侵入体内而引起的次发性感染,因而对猪瘟病原学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猪瘟病原的这种看法迅速被hutyra,英国农业部兽医实验室,所证实,同时又认识到,引起猪瘟继发格鲁布性肺炎是猪巴氏杆菌在起作用。另一方面,由于 glasser以及dammann才stedefeder的研究,又证实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猪巴氏杆菌都能独自引起与猪瘟不同的疾病。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公认的概念:猪瘟的病原是一种病毒,在该病的演变中,猪霍乱沙门杆菌和猪巴氏杆菌可能参加成为次发性病原;这两种病原与可以不与猪瘟病毒联合而分别引起独立的传染病,即仔猪副伤寒和猪巴氏杆菌病。猪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初由uhlenhuth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Dorset和他的同事(1908)在美国、uhlenhuth与他的同事在德国和hutyra与koues在匈牙利所创造的免疫血清,以及免疫血清与病毒同时预防接种法,在预防猪瘟的实践中取得了优良的效果。近来猪瘟的预防接种已被其他方法所代替。猪瘟是一种世界性具有重要意义的疾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极大。国际兽医局将猪瘟(Hog cholera HC)列为15种A类法定传染病之一。A类疫病包括能超越国界迅速传播、能引起严惩的社会及经济或公共卫生后果,并对动物用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千百万重大影响的疫病。这些疫病包括:口蹄疫、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病、牛瘟、小反刍兽疫、牛传染笥胸膜肺炎、结节性皮肤病、裂谷热、蓝病、绵羊痘和山羊痘、非洲马瘟、非洲猪瘟、古典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其中的古典猪即现在所讲的猪瘟(HC)。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1910年在东非首次发现,在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上与猪瘟很相似,但其病原体在理化特性和血清学状上与猪瘟病毒完全不同,为区别起见,称为非洲猪瘟。我国目前尚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的报道。我国亦将猪瘟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治疫法释义中定义为:一类疾病是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动物疫病。其有两层含义:一是这类疫病对畜牧业将会造成严重损失,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还将严重影响动物产品的对外贸易,有的疫病还将严重危害人的健康。二是对这类疫病必须采取紧急、严厉的控制措施。首先要实施按计划免疫制度,进行强制免疫,确保免疫质量与免疫密度,防制该疫病的发生与传播。对于已经存在的动物疫病,要采取紧急、严厉的防制措施,诸如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以达到控制和扑灭该疫病的目的。由于猪瘟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促使很多国家制定和执行猪瘟的防制和根除计划,这类措施并在欧美20多个国家取得成功。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近几年来仍发生猪瘟的国家有近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其中较严重的国家有: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荷兰、英国、瑞士、比利时、瑞典。这几个国家恰恰是原已宣布消灭猪瘟、而近几年又复发的国家。例如,荷兰19971998年间,由于精液污染了猪瘟病毒而引起猪瘟暴发流行,经济损失达20亿美元。近几年,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进行,许多养猪业发达的欧洲国家为能使其猪肉制品顺畅销售,无不为扑灭猪瘟而竭尽全力。其主要措施是:一旦发现疑似猪瘟的病猪立即扑杀。由英国农渔食品部发布的1997年一季度欧洲国家猪瘟流行情况综合报告披露: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8国在些期间共发生猪瘟150次,实际死亡病猪902头,因而处理了19.7万头猪。近期荷兰、比利时等国家进一步采取对新、老疫区的猪实行全部扑杀的方法(扑杀近1000万头),以达到全境净疫的目的。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猪病的防制和研究。在猪病中,猪瘟是危害最大,最受重视的一种传染病。新中国成立初期,何正礼、方时杰等选用抗原性优良的石门系毒株研制成的猪瘟结晶紫疫苗对猪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效果明显,广泛应用后对控制当时猪瘟的流行曾起过一定作用。1956年周泰冲、袁庆志等研制成功的中国系(C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证明有高度安全性和优良的免疫原性,且无残毒,毒力不返强,自1957年起,除在我国广泛应用外,并已推广到欧亚很多国家,使用权这些国家控制或消灭了猪瘟。该疫苗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比较理想的猪瘟疫苗,这是我国兽医科学工作的一大杰出贡献。我国在猪瘟免疫程序、免疫诊断、免疫监测以及猪瘟的遗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国是猪瘟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每年因各种疾病死亡的生猪占饲养总数的10%,其中的1/32/3是由猪瘟致死的,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造成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的浪费。我国是农业大国,双是人口大国,养猪业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吃肉问题,控制猪瘟的危害,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渐提高,该病在我国的流行,将会成为我国的猪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障碍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的猪瘟疫情又有增加的趋势。在国际兽医局2001年世界猪瘟流行公报中报道,中国内地2000年12月到2001年7月,有17个省、区先后发生猪瘟共32次,香港特区(2001年4月)、中国台湾(2001年810月)均多次发生猪瘟,发生面之广、发生数量之多、造成的损失之大是近年中少有的。所以猪瘟仍然是严重威胁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目前在各国猪瘟的流行情况中,除典型的病例外,其流行和发病的特点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世界性的。如20世纪60年代英国扑灭猪瘟过程中,就已证明大部分该病的病例属于温和型或隐性感染;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也发现猪瘟的流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多年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猪瘟防制措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有效地控制了该病在我国的暴发和大流行,使用权流行形式转变为地区性散发流行,疫点显著减少,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病程也多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猪瘟的临床症状亦由典型的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病情显著减轻,发病率不高,疫势较缓和,死亡率减低,仔猪死亡率较高,成年猪较轻或可耐过,病理变化不特征。由于病原毒力降低,出现了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许多新情况。这些带毒病猪的存在,成为猪瘟发生的祸根,尤其是亚临床感染猪,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并剔除,从而给猪瘟的防制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在出现这些现象的地区和猪场,往往还伴随着多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失败。第二章 猪瘟的流行病学猪瘟在自然条件下,仅猪(包括野猪)具有较强的易感性。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易感性差别不大。一般认出为,优良纯种猪和改良猪以及仔猪易感性较强。人工可使异种动物感染,其体内可在一定时期内保毒,在临床上不表现症状。以1010毫升猪瘟病毒接种黄牛、以510毫升猪瘟病毒接种绵羊和山羊后,其病毒在被接种动物体内存活23周,血毒对猪及具有传染性。病毒在兔体内可连续传代,经多次连续传代后,可适应兔体生存和复制,并能引起兔体瘟升高,产生定型热反应。经兔传代后,猪瘟病毒对猪的毒力明显减弱,已不能使猪发病,却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如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已用其作为制造疫苗的种毒。第一节 猪瘟的发生与传播一、猪瘟的发生猪瘟的传染源主要来自病猪,病后带毒猪、潜伏期带毒猪和隐性感染猪均可成为传染源。急生型病猪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均含有病毒,只是含毒量的高低不同。以脾脏和淋巴结含毒量最高,其次是血液和肝脏。病毒随口、鼻、眼分泌物和粪尿等排出体外而散播。有的猪感染后2448小时 ,在未出现症状前就能排毒。有的猪病愈后56周仍可带毒和排毒。排毒和带毒时间的长短,因毒株毒力的强弱和病程的长短而有所不同。感染强毒株的猪,在1020天内向体外大量排毒。新生仔猪感染低毒力毒株后,则以短期排毒为特征。慢性感染猪则能不断地排毒或间歇排毒,直至死亡。上述各类猪所散播的大量病毒,为断地污染周围环境,是导致猪瘟持续发生的主要原因。屠宰病猪的血液、脏器、肌肉和废料、废水不经灭毒处理,也可大量散播病毒,造成猪瘟的发生流行。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运输工具以及管理人员服装也都可以成为传播本病的媒介。易感猪是要是经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感染,也可经破伤皮肤引起感染。猪在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食物之后,病毒经口腔粘膜或经外伤直接进入组织,引起感染。怀孕母猪感染低毒力毒株后,其本身不表现临床症状,而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造成猪的持续感染。所报道,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属于慢性病毒感染型,些型感染是通过病毒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的机制。进而导致对新宿主的长期连续性感染或间断性感染。患持续感染的仔猪,在出生后的头几周与非感染的同窝仔猪相比,在外表上无差异,但可以将病毒传给同窝非感染仔猪。这种猪在流行病学上更具有危险性。二、猪瘟的持续性感染猪瘟的持续性感染是由于低毒力猪瘟病毒胎盘感染胎儿,称生前或先天感染,这是造成猪瘟持续感染的主要方式,生后发生持续感染的只是次要部分。发生持续感染的因素不二:一是病原因素。低毒力毒株(特别是从外分离到的自然弱毒株)与疫苗株不同,对怀孕母猪具有感染力,母猪可保持不显现症状的状态,但对胚胎和胎儿具有致病力,并可导致死亡。二是母猪因素。母猪缺乏对低毒力毒株的抗感染力,不能阻止病毒进入循环系统,而转入胎盘,或是母猪血清中的抗体不足以完全中和病毒。怀孕母猪感染低毒力株病毒后,可经胎盘感染胚胎和胎儿,在分娩时,可散布大量病毒,存活的先天感染的仔猪,可长期带毒,有的终生保持高水平病毒血症,成为病毒的持续散播源。这种持续的先天性感染对猪瘟的流行病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Liess用低毒力的野毒株给妊娠40日龄、70日龄和90日龄的母猪滴鼻感染,结果引起母猪繁殖障碍。40日龄感染者发生死胎、木乃伊胎和流产;70日龄感染者所生的仔猪约有45%带毒,出生后出现先天性震颤,多于1周死亡;90日龄感染者仔猪生后可存活211个月,猪无明显症状,此种感染猪终身带毒、散毒,为猪瘟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有这些猪存在,即可形成猪瘟常发地区或常猪场。猪瘟常发地区带毒猪的存在,是猪瘟不能扑灭和扑灭之后再次暴发的重要原因。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然而也受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春、秋两季发生较为严重。易感猪群初次受到猪瘟病毒侵袭时,常引起急性暴发,先是1头或几头发病,呈最急性经过,突然死亡。断之病猪不断增加,13周达到流行高峰多数病猪呈急性经过和死亡。引后逐渐趋向低潮,病猪多呈亚急性经过或转为慢性。病的后期常继发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感染,加剧猪瘟病程。如无继发感染的,则少数慢性病猪经1个月左右死亡或恢复,流行终止。猪群引直外表健康的感染猪是暴发猪瘟最常见的原因,病毒可通过猪肉和猪制品传播到远方。未经煮沸消毒的含毒残羹、泔水是重要的感染媒介。人和其他动物也能机械地传播病毒。猪瘟病毒可在野猪群中形成感染循环,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形成对家猪的严重威胁。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宣布消灭猪瘟的国家中,在没有查清(或已查清)引进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情况下,猪群中又突然暴发猪瘟的流行。如日本在普遍应用其所研制的GPE疫苗之后,于1975年宣布消灭了猪瘟,但在8年后的1983年又是在11个道(相当于我国的省)、县发生了猪瘟流行。其后又有意大利、德国、英国、比利时、法国、荷兰等一些国家也相继再次暴发了猪瘟。近年来由于认真贯彻诊断、检疫和普遍进行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后,猪群已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大面积暴发流行的情况已不多见。世界各地发生的某些流行中,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低,症状和病理变化典型的猪瘟已不多见,出现一些非典型猪瘟,而经实验室检查证实仍为猪瘟。因此,在猪瘟的流行病学方面出现几个值得注意的新问题。这是些问题是:1、猪源细胞苗及自然弱毒株可能成为猪瘟的传播因素。2、怀孕母猪感染后带毒,不仅影响胎儿,而且可传播该病。3、带毒母猪所后仔猪发生持续性感染时,有可能成为猪瘟病毒新的储存宿主,长期带毒、排毒。4、出现越来越多的慢性感染型病例,成为不可忽视的流行病学问题。第二节 近来猪瘟的流行病学新特点一、 流行范围广解放军军需大学涂长春研究员等利用PCR技术分析了110个猪瘟流行毒株的基因变异情况。这110个野毒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覆盖了98%的国土面积,获得的数据足以代表整个中国。从僵和地都能收集到病料的本身就证明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猪瘟流行。流行范围如此广的重要原因,是生猪及猪产品的频繁运输和市场交易,以及缺乏有效的运输与市场检疫。调查中50%(24/48)发病猪场的猪瘟是由新购入的猪发病引起的。二、散发流行由于实施大范围的免疫接种,近年猪瘟没有大范围地暴发流行,而是呈散发流行,发端正范围较小,强度较轻。由于这种散发流行见于全国各地,所以损失仍然十分严重。发病无季节性,主要取决于猪多年的免疫状态与猪的饲养管理水平。三、发病猪的年龄小发病猪多为3月龄以下,79%的猪场的发病猪在90日龄以下,特别是断奶前后和出生10日龄以内的仔猪多见,而育肥猪种猪很少发病。四、病情较温和临床非典型已是我国猪瘟常见的病型。在所调查的16省、市、区的48个猪瘟发病猪场中,30个场在临床与病理解剖上不够典型,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降低,病程明显延长。死亡率高、病程短的猪瘟比较少见。种猪的持续性感染和初生仔猪的先天感染可能比较普遍,这种类型的病猪往往外表健康,所以是引起猪瘟流行的最危险传染源。五、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敢称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是繁殖母猪发重型猪瘟感染的一种主要方式。被感染的母猪由于具有一定的免疫力,通常不表现明显的发病症状,但是却不断地向外排毒或通过 胎盘将病毒传染给胎儿。这些感染母猪往往被子忽视而成为最主要的传染来源,其所产仔猪往往发生胎盘感染或产生免疫耐受,当遇到环境条件变化,如母源抗体水泄不通降低、饲养管理不善(密度过高、通风不良和气温骤变等)、长途运输等刺激,均可引发该病。猪场内其他仔猪因母源抗体水平降低,也可感染母猪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毒而发病。这是目前一些规模猪场猪瘟自发传染的主要原因。此外,持续感染还可造成妊娠母猪的带毒综合征,使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和产弱仔等繁殖障碍类疾病。据调查的24个自繁自养的猪场中,12个猪场仔猪的发病年龄在10日龄内,其中10个猪场出现繁殖障碍,产出病仔猪,或仔猪出生后3日内发病。这些猪场还常见断奶前后的仔猪(1560日龄)发病,但是未见成年猪发病。这些情况说明持续性感染可能普遍存在。最近农业部中监所王在时研究员等国内首次建立了猪瘟持续性感染的动物模型。六、能发生胎盘感染和免疫耐受这是目前仔猪发生猪瘟的一个重要原因。妊娠期间胎儿通过胎盘感染了来自母体的猪瘟病毒而发生先天感染,这引起先天感染胎儿出生后可死于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俗称“抖抖病”),有的因先天感染产生了免疫耐受而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是对日后的疫苗接种却不产生免疫应答,当环境条件变化时可引发猪瘟。此外,不发病的感染仔猪也可能向外办排毒而成为传染源。七、免疫力低下调查发现,80%以上的猪群均注射过兔化弱毒疫苗(在调查的48个猪瘟流行猪场中,未注射过猪瘟疫苗的只有3个,4个发病猪场免疫情况不详,其余41个场均注射过猪瘟疫苗),说明养猪业主十分重视猪瘟的防疫注射。但免疫剂量与免疫程序因猪场不同而不同,不过免疫力低下却是普遍存在的。免疫猪场猪瘟时有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免疫失败”现象。我们调查的48个发病猪场中,免疫注射后仍发生猪瘟的有29个猪场。说明免疫注射并没产生有效的抗病保护。何启盖等从多个省、市、自治区的44个规模化猪场进行的免疫监测结果表明,猪群免疫平均合格率达55.72%。母猪、育肥猪和仔猪的免疫合格率分别只有67%、38%、和22%。这些调查足以说明我国当前猪瘟发生,特别是仔猪感染的直接原因免疫力低下,不足以抵抗感染。发生免疫力低下,不能不考虑的2个主要原因是,一是免疫剂量不足。由于对疫苗的判定标准不一样,我国1头份疫苗中病毒的含量只有国外疫苗的1/4。免疫剂量不足,产生的低水平抗体将不能有效清除感染的病毒,从而有可能使感染转入持续阶段。目前许多养猪业主已将每头猪的免疫剂量加大至已往用量的24倍,甚至更高。二是持续性感染和先天感染。这二种感染形式均可导致免疫耐受,即对疫苗注射的免疫反应低下。这可能是免疫力低下的最重要原因。妊娠母猪感染低毒力毒株可能发生持续感染,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从而使用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或弱仔,这就是所谓的带毒母猪综合征。如产下的猪仔存活,将成为外表健康的先天感染仔猪,是了危险的传染源。因先天性仔猪可排毒46个月,甚至终生排毒,而又不表现症状,对疫苗注射也不产生免疫应答。八、混合感染和并发症多由于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仔猪先天免疫耐受,对抗原的免疫应答低下,造成猪瘟与猪丹毒、猪肺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猪弓形虫病等混合感染,以及猪瘟并发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病例增多。导致病情复杂,症状严重,防治效果不佳,增大了病死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第三节 猪瘟发生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研究所采用RTPCR和核酸序列测定技术,分析了110个猪瘟流行毒株的基因变异情况。所取得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成果首次提示了了中国猪瘟病毒复杂的遗传多态性背景,绘制了第一份中国猪瘟病毒遗传多态性的地理分布图。遗传衍化分析表明,我国猪瘟病毒起源于不同的病毒祖先,而且,近十年来我国流行的猪病毒株多半是由欧洲传播过来的。本研究为我国猪瘟病原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资源库,所建立的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库不仅可用于监没我国猪瘟的流行情况,追踪流行毒株的来源与去向,而且也为今后随时发现和监没新的变异株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成果对我国猪瘟有了前所未有的新认识,对今后猪瘟病毒的理论研究与猪瘟病的防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遗传变异本底国际上将猪瘟病毒分为3个基因群,共10个基因亚群。我国目前流行着2个基因群,共4个基因亚群,即基因2群中的2.1、2.2、2.3亚群和基因1群中的1.1亚群。二、优势流行毒株基因2群在我国猪瘟流行中占绝对优势。分析的110个野毒中,有93.6%属于这一群,其中2.1和2.2是我国主要的流行基因亚群。基因1群在我国猪瘟流行中作用较弱,只发现7个1群野毒,而且全部属于1.1亚群。我国的标准强毒石门株与疫苗毒兔化弱毒株属1.1亚群成员。这说明全国范围内流行的毒株与石门株的遗传关系较远。三、多态性分布分布无地理特点,但明显地与养猪业的发展水平有关。2.1和2.2亚群毒株呈全国性分布。2.3亚群由于不是优势流行毒,该亚群分布比较局限,仅限于南方部分地区。基因1群(1.1亚群)的分布显示出原始特征,与中国的经典石门毒株和兔化弱毒株的遗传关系十分接近。1.1亚群大多数分布于青海、西藏、贵州和广西等地区。这群病毒可能是真正在中国流行几十年的本土病毒。四、中国猪瘟的传播源遗传分型为寻找中国猪瘟的传染来源提供了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猪瘟的传播来源,即近十多年中国猪瘟流行的传染源主要来自欧洲。因为:一是欧洲,特别是欧共体国家猪瘟流行没有真正停止过,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欧共体国家相继暴发了猪瘟流行,而且欧共体一直是世界发达国养猪业的中心,其活猪及猪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因此,疫病完全可能随贸易而扩散。是欧共体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进口种猪的主要来源地,虽然有进口检疫,但难免遗漏,在引进种猪的同时,也无间地引进了些猪病。如我国曾多次出现进口猪在检疫期发生猪瘟的情况。此外,蓝耳病和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均是通过贸易从国外传入我国的。三是我国从未向欧共体出口活猪及猪制品,所以中国的猪病传到欧洲概率很低。四是遗传分型发现,我国广为流行的基因2群毒株中的每一个亚群,都能在系统进化树上找到遗关系十分接近,而早就流行于欧洲的毒株,甚至是流于欧洲野猪群中的毒株。五、流行态势从许多地多收集的当年流行毒株中鉴定出2个或3个基因亚群,充分说明我国许多地方猪瘟流不不同的传染来源,说明有各种传染源引起了多起猪瘟同时暴发。所以我国猪瘟流行态势十分复杂,很难追踪某起猪瘟暴发的来源及去向,为防制工作带来了困难。六、传播途径遗传分型还表明,运输和贸易带来的猪群流动是传播与扩散猪瘟的重要途径。如广东省毗邻香港,连接内地,是我国生猪及猪制品运输与交易最繁忙的地区,同时也是内地种猪出口海外的主要集散地。遗传分型表明,广东有最多的猪瘟病毒基因群毒株,基因2群中的3个基因亚群均在广东流行。其他一些地区也有类似特征,提示我国生猪的无序流动,已导致不同基因型病毒同时在同一地区、甚至在同一群体中流行。这不仅严重危害着我国的养猪业和养猪产品的生产,而且警示我们,我国猪群中随时存在着由于不同基因型病毒重组产生新变异毒株的潜在危险。七、遗传变异与致病和免疫的关系这是当前我国猪瘟防制工作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虽然猪瘟毒存在不同的基因群,但并未发现不同的血清型,说明血清学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我国中监所对国内分离的流行毒株进行的毒力测定表明,我国流行的猪瘟毒株有高、中、低毒力之分,但是,毒株的毒力差异与基因分型并不一致。交叉免疫保护实验缫也证明,常规兔化弱毒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可以完全抵抗不同基因型野毒的攻毒。由此可见,我国虽然存在多种基因型的毒株,但是猪瘟病毒已经发生的基因变异尚未对目前的猪瘟免疫构成威胁,猪瘟兔化弱毒对不同基因型毒株仍可产生交叉保护。第四节 导致目前猪瘟频发的原因分析一、生猪和猪制品流通频繁在生猪和猪制品流通中,由于检疫不严,防疫密度不够,是猪瘟传播流行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集体、个体养猪发展迅速,使猪的自由贸易增多,大量生猪频繁调动常可使猪瘟隐性感染猪在全国范围内流传,猪群中新引进的外表健康带毒仔猪常是引起猪瘟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小贩为私利驱动,宰杀和贩卖病猪肉,养猪场病死猪处理不当,加之检疫执法不严,使病猪制品在市场上流通,也是造成猪瘟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我国虽早已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但其配套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使很多防疫、检疫措施难以到位。加上执法主体多头,各自为政,互相扯皮,分割执法,既不符合国际惯例,又不利于疫病的控制和消灭。此外,一些基层兽站组织涣散,技术观念落后,重治轻防,防疫密度不够,也易促使猪瘟传播流行。二、疫苗质量问题较多我国研制的国国系(C系)猪瘟兔化弱毒是国际公认的最佳疫苗用株,很多欧亚国家采用C系弱毒苗有效地控制了猪瘟流行,但在我国近年来常有免疫失败的报道,其原因虽然很多,但疫苗的质和量有重要的影响。疫苗效果通常以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时,常有部分猪免疫后,抗体水平不能达到防止亚临床感染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可引起亚临床感染。此种亚临床感染猪虽无明显症状,但在其存活期终生带毒、散毒,成为猪瘟病毒主要储存宿主,剖检可见胸腺萎缩,淋巴结肿大。有这些猪存在,即可形成猪瘟常发地区。因此,专家们提出,疫苗应以能防止亚临床感染为标准。用不同剂量的C系苗免疫猪,证实免疫剂量与保护水平密切相关。剂量不足是,攻毒后不能阻止强毒在猪体内复制和带毒。免疫剂量提高到一定量(目前我国疫苗注射量的3倍),攻毒后能罅亚临床感染,所有耐过猪均不带毒。目前欧洲为消灭猪瘟亚临床感染,多采用加大免疫剂量的方法。欧洲药典规定用C系疫苗免疫时,肌肉注射剂量为400兔体反应量(是我国的3倍)。我国猪瘟细胞苗出厂检验以5万倍稀释能致兔体热反应为合格,即每毫升原液含5万兔体反应量。规定的免疫剂量为150兔体反应量,折算为37D50。这一剂量远低于国际标准,显然在猪瘟不稳定地区应用这一剂量,不足以切断猪瘟亚临床感染引起的恶性循环。猪瘟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两种瘟病毒之间有较密切的抗原性和血清学关系。两者同源性很高,能互相诱导一定程度的同源病毒抗体。在西欧国家,猪的牛病毒性腹泻感染妊娠母猪可引起繁殖障碍,病毒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使所产仔猪构成亚临床感染。据国内生产厂家反映,用家兔测定牛睾丸原代细胞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效价时,各批次间相差悬殊,究其原因有多种,但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污染,因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在体外培养大多不产生细胞病变,帮不易引起检验人员注意。污染主要来源是小牛血清,从牛病毒腹泻病毒先天感染的小牛分离的血清含有感染性病毒,常规的热灭活又不能确保该病毒灭活,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污染的猪瘟疫苗,用于免疫母猪后,仔猪发生类似先天性猪瘟感染,死亡率增加,因此,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疫苗的运输、保存、使用不当,亦易影响免疫效果。猪瘟冻干苗应在低瘟条件下运输和保存,稀释后应立即使用,不能存放过久。曾在夏季一个市场防疫注苗点试验,早晨刚稀释的疫苗经检验完全符合出厂标准,即每头份含150个兔体反应量,但到今晚,自注苗点抽检剩下1瓶稀释的疫苗检测,每1头份只有15个兔体反应量,在1天中效价已损失90%。因此,稀释后的疫苗如不能立即用完,如使用失真空的疫苗或过有效期的疫苗,消毒不严造成潜伏期的传播等,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三、免疫程序不合理我国各地对猪瘟的防制工作一般都很重视,但有些地区仍时有猪瘟暴发流行,免疫失败的现象也常有发生。其原因除免疫剂量不够,免疫覆盖率偏低以外,免疫程序不尽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寻求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猪瘟免疫程序,各地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免疫程序的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疫日龄。门常平等(1982)报道,母猪在配种前免疫接种所产的仔猪,血液中母源抗体的中和效价,35日龄时约为1:64128。母源抗体的半衰期约10天,仔猪20日龄前可行到母源抗体的保护,25日龄后保护力下降,至40日龄已完全丧失对强毒的抵抗力,45日龄前后母源抗体效价已降至1:48。猪瘟疫苗的仔猪首免日期,最好先定在仔猪保有的母源抗体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又能防御病毒感染的期间,即母源抗体为1:864之间时为宜。因此,提出25日龄和65日龄两次免疫的建议。此种免疫程序目前已为多数猪场采用。如在母源抗体效价尚高时接种疫苗,即会被母源抗体中和掉部分弱毒,阻碍疫苗弱毒的复制,仔猪就不能产生坚强的主动免疫力。四、其他免疫抑制疫病的影响一些其他常见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猪群中的存在,会使猪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猪瘟的免疫保护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所引起的最显著病理变化是严重损伤肺泡巨噬细胞,造成其大量破坏,并伴有循环淋巴细胞及粘膜纤毛清除系统的破坏,从而抑制免疫力,使猪对各种继发感染易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感染产生的免疫抑制,也呆以恶化慢性传染性疾病,并使猪对其他疾病,如猪瘟等各种疫病的免疫应答下降,造成免疫失败。第四章 猪瘟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第一节 猪瘟的发病机制猪瘟病毒侵入猪体后,攻击的重要靶器官为扁桃体。猪瘟病毒在扁桃体中增殖,因而该组织的含毒量多。感染后716小时即可在扁桃体内发现病毒,1618小时血液中病毒浓度达到致病程度,1524小时病毒出现于淋巴系统和血管壁,48小时后出现于肝、肾、脾等各实质器官,经78天病毒血症达到最高峰。此进白细胞和血清丙种球蛋白减少。病毒进入血流后,主要在网状内皮系统和淋巴系统增殖,导致各器官和组织发生充血、出血(以细小点状为特征)、坏死和梗塞,引志败血症,病猪体温升高。此时,急性病例往往因发生循环障碍和休克而死亡。急性猪瘟多发生全身性出血,突出表现为细小点状出血或小淤血点。由于小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害,小血管内皮细胞变民生、坏死,透明质酸被破坏,嗜银纤维溶解,形成胶原,同时,血管壁内维生素C及粘多糖含量减少,结果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出血。还由于凝血系统发生紊乱,特别是血小板受到侵害,凝血激酶释放时间增长,血小板大量破坏,严重时几乎见不到血小板,使用权组织器官出现微血栓。病毒侵害网状内皮系统和淋巴系统后,使用网状内皮系统细胞肿胀、变性、血管闭锁、小血管周围发生细胞浸润。广泛发生淋巴样细胞坏死。淋巴结、胸腺、脾和淋巴组织萎缩,生发中心完全没有淋巴细胞。由低毒力毒株引起的持续性猪瘟病毒感染,可分为慢性型和迟发型两种。慢性型猪瘟传播较慢,血液中和组织器官中的病毒滴度较低,病毒一般存在于扁桃体、唾液腺、回肠和肾的内皮细胞中。血清中猪瘟病毒暂消失。循环性病毒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产物可在肾脏沉着,引起肾小球肾炎。迟发型猪瘟开始时病程不显露,而病猪终身都有高滴度的病毒血症,病毒在上皮组织、淋巴样组织及网状内皮组织中广泛存在。先天性持续感染猪瘟的猪对猪瘟病毒不产生中和抗体应答,这表明对猪瘟病毒已经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近年来发现,用正常胰悬液和糜蛋白酶注射于健康猪体内,可出现一种与猪瘟相同的症状,如循环系统紊乱、淋巴髓样细胞增生和坏死等。因此,认为猪瘟病毒致病性是由于病毒引起宿主酶系统紊乱,扰乱了糜蛋白的形成和释放所致。猪瘟被猪瘟病毒感染后,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血细胞减少和免疫功能被抑制,其中与免疫抑制有关的主要特征是白细胞减少,一级和二级淋巴组织萎缩,组织细胞凋亡。这些与在病理学观察的结果是一致的。然而,凋亡的细胞常常是未被感染的细胞,暗示病毒对细胞存活的间接影响程度与宿主细胞本身的变化有关。当前对猪瘟病毒分子病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病毒与其感染的早期靶细胞相互作用的特点、鉴定其与淋巴细胞和血细胞凋亡有关的细胞因子、猪瘟病毒感染的单核细胞分泌的炎性介质的作用和这些细胞的抗病毒反应等方面。这些研究对揭示猪瘟病毒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猪瘟病毒感染对外周血细胞亚群的影响淋巴细胞数量的丢失和病毒的持续感染被为是猪瘟病毒感染的最重要后果。科学家利用猪瘟兔化弱毒(LPC)疫苗株和猪瘟病毒YL株感染8周龄的仔猪,来确定感染后病毒在外周血液单核细胞和白细胞中的复制情况。分析的结果表明,仔猪在猪瘟病毒感染的急性期,单核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IgM+淋巴的数量明显减少,CD4+淋巴细胞数量在感染后5天稍有减少,而CD8+淋巴细胞则无变化。对照猪和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的猪则无变化。利用病毒感染猪的循环血流中淋巴细胞表型变化,发现淋巴细胞表型的改变模式与感染的猪曾病毒毒力的差异有关。感染猪瘟病毒强毒株,可引起循环血流中CD8+淋巴细胞早早丢失,T淋巴细胞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外周血中B 淋巴细胞的丢失与不能产生中和抗体情况是一致的。此外,被猪瘟病毒感染猪的外周血中,表达CD4+表面抗原的白细胞数量增加。二、猪瘟病毒诱导白细胞减少的机制猪瘟病毒感染猪后引起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特别是淋巴细胞减少。为了分析猪瘟病毒诱导淋巴细胞减少现象背后的机制,summerfield.A(1998)等分析了用猪瘟病毒Brescia株感染白细胞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感染后1天即发现了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丢失,同时也检测到血流中线粒体跨膜潜力减少(凋亡的特征性早期标志)的淋巴细胞。感染后13天,将所分离的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进行培养,在培养6小时后,检测到DNA明显增多,在胞浆中发现病毒,白细胞被感染均在猪体感染猪瘟病毒后的第三天。然后,在1周的观察期内,发现在循环血流中只有不到3%的白细胞含有病毒或病毒抗原,而所有的淋巴细胞中都没有病毒。对感染动物的T淋巴细胞进一步分析证实,CD49d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和Fas的表达均增加。体外实验中也观察到猪曾病毒能使细胞增加凋亡的敏感性,特别是在培养物加入刀豆蛋白A及诱发凋亡的抗Fas抗体后,T淋巴细胞的凋亡敏感性更高。上述实验结果暗示,细胞凋亡敏感性增高,使细胞死亡,是猪瘟病毒感染中淋巴细胞减少的机制。三、猪瘟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猪瘟病毒在所有的单核细胞亚群中复制,如CD4+, CD8+, IgM+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肺尘细胞,其中病毒抗原在单核细胞和肺尘细胞中的表达更加密集。Sunnerfield.a(1998)等对猪瘟病毒感染的动力学分析发现,猪瘟病毒感染外周血中的细胞群是SMC3+ ,SWC8+ ,CD14+ ,MHC粒细胞,显微镜观察确定这些都是不成熟的细胞。该细胞感染后可能使其数量减少,并导致猪瘟病毒强毒辣株感染期间抗体产生的缺陷。外周血白细胞中B淋巴细胞的减少和髓细胞样细胞出现,均发生在细胞被病毒感染之前,从这一点说,猪瘟病毒的致病机制并不是猪瘟病毒感染的直接后果。四、单核细胞在猪瘟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猪瘟病毒的强毒力株引起的猪瘟,是使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病毒感染。免疫调节紊乱包括白细胞减少、免疫抑制和出血。猪瘟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单核细胞可能在其免疫病理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它具有免疫调节和作用于血管的因子。被猪瘟病毒感染的猪的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存在,与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前裂腺素E2生成增强的后果,是使猪病毒复制增加,因为单核工业细胞和巨噬细胞对于猪瘟病毒易感。-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不参与这一过程,尽管IL-1生成量的增高,这可能与淋巴细胞的活化有关,然而IL-1并不是惟一的调控元件。被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淋巴刺激活性,而IL-1几乎不产生。单核细胞感染猪瘟病毒后,其释放免疫调节因子的作用,与猪瘟的其他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前列腺素E2和IL-1的产生与出现典型的发热和凝血功能紊乱的特征是一致的,随后这些因子与小点状出血、淤血和小血管梗死之间的关系更大,而不是与猪瘟病毒感染后所见的白细胞减少相关。猪瘟病毒的致病机制是十分复杂的,短期内还难于揭示清楚,不过相信随着

    注意事项

    本文(猪瘟及其防制.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