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技术灾害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王睿).doc
技术灾害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王睿,高军,刘先涛(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本文将预警管理理论应用于技术灾害风险管理领域,建立了技术灾害风险预警机制。首先分析了技术灾害风险预警机制的对象与功能;其次对技术灾害风险预警分析系统进行设计,将技术灾害风险预警划分为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四个阶段;最后初步探讨了技术灾害风险预警管理制度体系和基本预控对策。关键词 技术灾害 风险 预警 机制 中图分类号F406.14 文献标识码 AThe Study on Early-warning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Disaster RiskWang rui ,Gao jun, Liu xiantao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China)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pplying early-warning management theory into the field of technology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the paper sets up early-warning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disaster risk. First, analyzes the object and function early-warning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disaster risk.Second, design the analysis system of technology disaster risk early-warning and compartmentalize it into the followed four phases, namely supervision, identification, diagnosis and assessment. In the end, preliminary probes into management system of technology disaster risk early-warning and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itKey words:Technology disaster; Risk; Early-warning; Mechanism一、引 言目前,学术界通常将灾害分为三大类:自然灾害、技术灾害和社会灾害。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自然灾害的研究。相比之下,技术灾害作为灾害的一种,却没有引起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技术灾害风险的管理与预防仍是人们长期忽视的问题。技术灾害风险是人为因素引发灾害风险的一种,技术灾害风险可以定义为是人们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或者是由于人的行为失当或管理不善等因素所引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人类生存发展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的可能。建立技术灾害风险预警机制,是吸收灾害学、安全科学、风险管理复杂科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将预警管理理论应用于技术灾害风险管理领域,通过建立预警预控管理和方法体系和组织机制,对技术灾害风险诱因进行监测、诊断与预先控制,从而实现企业及所在地区处于合理高效的安全状态的一种崭新的管理行为模式。 二、技术灾害风险预警机制的对象与功能1.技术灾害风险预警机制的对象技术灾害风险风险事故的发生是人为失误、设备问题、环境突变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组织运行管理失误的结果。技术灾害风险预警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而预警活动中的预测、监控、矫正等环节的活动对象则是诱发人为失误的技术运行活动中的环境、机械设备的安全问题。从组织角度来看,技术灾害风险预警的管理对象是企业安全管理波动现象,它把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优”与“非优”看作一个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监测安全管理的波动状态,识别波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先控制,以使安全管理始终处于“优”区间或趋向“优”状态1。2.技术灾害风险预警机制的的功能技术灾害风险预警机制在企业原有管理功能基础上形成新的预警机制,即警报功能、矫正功能和“免疫”功能,并共同构成企业管理职能系统的新的预警功能体系。预警管理的新功能,是以警报为导向,以矫正为手段,以免疫为目的的防错纠错新机制。(1)警报功能。警报功能是对技术灾害风险事故早期征兆和诱因进行监测、识别、诊断与警报的一种功能。它通过设立各类行为所可能产生失误后果的界限区域,对某些可能的错误行为或波动失衡状态进行识别与警告,以此规范企业安全系统的秩序。警报功能的核心是它的识别系统的建立与完善。(2)矫正功能。矫正功能指对技术灾害风险事故早期征兆和诱因进行预控和纠错的一种功能。它依照预警管理信息,对技术灾害风险事故早期征兆和诱因进行主动预防控制并纠正其错误,保证技术运行系统处于安全状态。纠正功能的核心是预控行为的敏感度,即预控行为在某种过程状态下,对技术灾害风险事故早期征兆和诱因矫正作用的有效程度。(3)免疫功能。免疫功能是指导对同类同性质的技术灾害风险事故或由应进行预测或迅速识别并有效对策的一种功能。当管理过程中出现过去曾经发生过的失误征兆或相同的致错环境时,它能准确地预测并迅速运用规范手段予以有效制止或回避。免疫功能的核心是企业能否科学总结教训并将其转化为技术灾害风险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水平。技术灾害风险预警机制在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基础、思维方式、社会要求、环境因素、监控手段等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预警机制不仅要发挥和改善企业安全管理的常规功能,而且要创造新的管理功能,包括预警功能、纠正功能和免疫功能,以形成防错纠错新机制。三、技术灾害风险预警分析系统框架技术灾害风险预警分析包括4个阶段: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监测是预警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识别是关键环节,诊断和评价是技术性的分析过程,它们之间时前后有序、信息共享的因果关系。技术灾害风险预警管理的方法体系由预警信息系统、预警指标系统、预测系统、预警准则等不同方法所构成。1.监测监测是针对环境、设备运行状态、人员行为及企业安全管理的过程监测与信息处理。对环境的监测,主要是监测企业技术运行所处的气象、地质、照明、通信、信息等环境的突变或人为破坏等;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主要是机械设备运作状态的监测;对人员行为的监测,主要是监测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与活动环境突变和设备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企业安全管理活动的监测,主要监测企业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的行为。通过对大量监测信息的整理、分类、存贮、传播,建立系统共享的信息档案,并将监测信息及时准确地输入下一个预警环节2。2识别识别是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技术运行中各类灾害风险事故征兆和事故诱因。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实施预警分析工作的基础,包括作业环境物理指标、设备运行状态的技术性指标、活动参与人员行为的评价指标、安全管理的组织评价指标。关键在于应用适当的警级标准,根据指标值分析某个作业环节已发生的变异和可能的连锁反应,判断其处于正常、警戒或危机状态,在必要时准确报警。3诊断诊断是对处于警戒和危机状态的评价指标进行诊断,分析己被识别的各种致灾因素的成因、过程及发展趋势,指明危险性和危害性最大的致灾因素。对作业环境的诊断,可以明确可能面临的不良环境变化;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诊断,能通过对设备安全度的分析,提供设备运转周期的优化模式,预先控制设备的技术状态;对活动参与人行为的诊断,是提供参与人行为优化模式的依据,有利于预先控制人员流向等行为的过程;对企业安全管理过程的诊断,可确定安全管理活动的可靠状态和运行趋势,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现有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4评价与输出评价是对引发技术灾害风险征兆的不良后果进行危害性评价,一是分析对企业的危害,二是分析对社会的危害,其评价结论是预控对策的基础。输出是指评价结果的表达形式与输出方式,是预警分析系统与预控系统联系的纽带。四、技术灾害风险预警管理制度体系要推进技术灾害风险预警管理,保证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预警管理制度。只有建立了完善的预警管理制度体系,企业才能将预警管理纳入日常管理活动之中,才能从制度上保证预警管理机制的实施3。1.机构设置制度技术灾害风险预警管理机构设置制度包括预警部门的设立、部门职能、人员配备等。(1)预警部门的设立。政府和企业应设置专门的预警部门,并且形成统一指挥、高效协作的预警组织体系。(2)部门核心职能。地方政府预警管理中心掌握管辖地区内技术灾害风险的总体情况,全面把握风险预警形势,并就当前预警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下一级预警管理中心的工作做出指导,并提供宏观的预控对策;企业预警部门是执行预警管理的基层组织,负责预警信息的收集、警情分析和评价、预控对策的制定,以及与各业务部门的信息沟通等。(3)人员配备。预警部门应该根据工作岗位的设置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并对所有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使其具备全盘考虑的敏锐思维和透过细节洞察致灾征兆的本领。建议预警部门可以酌情设置预警情报采集员、预警信息分析员、警情通报员、预警信息系统管理员等岗位;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可采用兼职情况形式。按照预警部门工作量的大小,每个岗位可配备相应人员,各司其职,紧密配合。2.预警管理运行保障制度技术灾害风险预警管理运行保障制度包括依法按章运行制度、预警责任制度、预警考核奖愁制度和预警教育培训制度等。(1)依法按章运行制度。依法按章运行制度是保障减灾预警管理系统正常有序运行的首要制度,企业将减灾预警管理相关制度加入企业规范化管理手册,并严格按章执行。(2)预警责任制度:预警责任制度是指将预警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寻找责任对象,并结合有效的奖惩制度,促使责任人提高警惕,不再重蹈覆辙。(3)预警奖惩制度:预警奖惩制度是指对减灾预警工作做出较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而对造成减灾预警制度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惩处。该制度应包括奖励(惩处)的原则、条件、方式等内容。(4)预警教育培训制度:该制度包括对企业全体人员预警理念和预警知识的教育培训,以及对造成不安全事件的责任人的教育、培训和提高等。依法按章运行制度保证减灾预警机制的运行“有章可循”,预警责任制度明确每个人的责任,预警奖惩制度能够强化减灾预警机制的功能,而预警教育培训制度则从思想意识领域增强人员的预警意识,激发预警意识的能动作用以保证减灾预警机制更加有效的运行。3.预警运行管理制度川政府相关部门和天企业还应建立完备的预警运行管理制度,包括预警信息采集制度、预警信息分析与评价制度、技术灾害征兆处理制度、技术灾害危机管理制度、技术灾害风险全面预防制度、警情发布与反馈制度等。(1)预警信息采集制度。该制度应包括技术灾害风险预警信息采集的来源、渠道、方式等。(2)预警信息分析与评价制度。该制度包括预警信息的分析方法、采用的分析工具、分析结果可靠性评判原则,和评价方法、评价周期、评价准确度评判原则等基本内容。(3)技术灾害风险征兆处理制度。该制度包括技术灾害风险征兆的预防、识别、诊断、处理、报告,以及技术灾害风险征兆发生过后的原因分析和总结,技术灾害风险征兆转化为技术灾害风险事故的责任追究等基本内容。(4)技术灾害危机管理制度。该制度包括技术灾害危机的发现、鉴定、危机应对方案、处理意见、总结报告等。(5)技术灾害风险风险全面预防制度。该制度包括防御的内容、涉及参加的人员、采取的防御方式,以及发生问题后的紧急处理对策等内容。(6)警情发布与反馈制度。该制度规定警情发布的对象、方式、发布周期,以及相关部门、个人针对当前警情的反馈机制等内容。五、技术灾害风险的基本预控对策技术灾害风险预警管理中是一种“例外”性质的管理,技术灾害状态下,应采取以下一些基本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地恢复秩序,把灾害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点。1.迅速成立专门处理技术灾害危机的领导小组技术灾害事故爆发时,应迅速成立处理技术灾害危机的领导小组,并与预警管理系统中的常设机构一起,迅速投入工作,各司其职。处理灾害危机的领导小组应由当地政府最高领导者、企业主要负责人、地方安监局负责人、公安消防卫生等救援力量负责人等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应迅速将灾害危机发生报上一级政府办公厅和企业总部。2.隔离技术灾害危机、迅速了解技术灾害危机的总体情况和发生原因当技术灾害危机突然来临时,当事人应当冷静对待,并积极妥善地隔离灾害危机,力争不使事态蔓延扩大,以便迅速找出技术灾害危机的症结。此时,应该把保安全、保秩序作为灾害危机救援的前提。在技术灾害危机救援与其他有关作业发生矛盾时,必须以救援为主,一切为救援让路,减少灾害危机的影响和损失4。技术灾害危机事件的调查情况一般包括:事件种类,发生时间、地点,后果及影响,包括人员伤亡人数和程度、设施损坏程度、伤亡人员的身份情况、涉及物品的种类及可能的后果(如是否易燃易爆物、化学有毒物等),事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实施的效果如何,事态继续恶化的症结及解决办法是什么,何时才可能彻底控制灾害危机的发展并解决关键问题等。3.实施应急预案并根据具体情况快速对预案进行修订在我国高危企业中,都有一定的紧急救援预案。如果技术灾害危机的种类、事态的发展是预计中的,并制订了相应的应急预案,此时便可以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处理技术灾害危机,若有意外发生,则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做方案调整,直至控制和解决危机。倘若发生技术灾害危机与事前预计的差别较大,仅当地的力量无法解决危机,此时处理技术灾害危机的领导小组应按照救援的大原则,迅速确立一套请求上一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救援的灾害危机处理方案,请求的社会力量包括军队、专业工程队、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针对技术灾害危机的特殊情况,采取灵活的合作方案,共同解决危机。4确定对外发言人及时与外界沟通、公布事件真相在了解了技术灾害危机状况,迅速采取了各种有力措施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尤其是要向伤亡人员家属通报情况,邀请心理医生稳定他们的情绪,医治心灵的创伤。对社会影响重大的事件,还要通过媒体向公众说明事件的背景及救援的进展情况。对外发言人一般要由领导担任,且此人要有较好的社会信度,善于把握事件的重点和适当的语言技巧。对外界公布事件真相,一是向企业内部员工公布,让他们了解实情,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和恐慌,做好本职工作,统一认识,共度危机。二是要及时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和伤亡者家属说明情况,稳定他们的情绪,为以后的善后处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要及时向上一级政府部门和企业总部汇报技术灾害危机的状况及进展情况,不得瞒报、迟报,弄虚作假。四是要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在充分核实情况之后,向媒体说实话、道真情,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取得公众的信任,树立诚实可信的形象。5.及时公布技术灾害危机处理的结果并做好总结和改进工作技术灾害危机解决之后,可通过适当的渠道,把技术灾害危机的起因、过程、处理方法,以及今后的预防改进措施向外公布,对受到损失伤害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歉意和同情,平复他们的悲伤和不满情绪。技术灾害危机结束后,危机管理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参与技术灾害危机处理的人员还要认真总结本次救援方案的得失成败,修正、补充预案计划,为迎战以后的技术灾害危机做好更充分的技术准备和心理准备。参考文献1王绪本、董晓坡:矿山灾害预警与救助新技术体系J,煤矿安全,2007年第7期。2闫志壮: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刻不容缓J,中国减灾2005年第6期。3王超、佘廉;:公路交通灾害的致灾机理及预警管理系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4朱煌武:突发性地震灾害危机的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J,灾害学2004年第1期。作者简介:王睿,女,(1977),重庆梁平人,硕士,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参与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协作项目9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高军,男,(1975),四川西充人,博士,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主要从事风险管理、技术经济评价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协作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刘先涛,男,(1960),四川南充人,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联系电话:13540342391 邮箱:swpugaojun通讯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办公室 邮编6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