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等6个基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2291884
资源大小:249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庆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等6个基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建设项目环保审批许可公示我局于2013年4月23日受理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提交的“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等6个基站建设工程”环评审批申请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内容公示如下:建设项目名称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等6个基站建设工程建设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渝中区等2个区县。建设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单位重庆宏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建设规模和内容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等6个基站建设工程内容包括6个基站,分布在涪陵区、渝中区等2个区县,本项目建设的基站为GSM基站和WCDMA基站两种类型,标称功率(GSM: 60W,WCDMA:40、60W),天线增益有13、17、17.5、18.3dBi。排放标准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所规定的电场强度12V/m、功率密度0.4w/标准限值。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措施:(1)公司应设立兼职的环保人员,全面负责该基站的环保管理。 (2)对环保人员、基站维护人员上岗前应进行电磁辐射基础、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及有关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3)加强该基站的运行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对基站机房设备、抱杆及天线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以确保基站系统的正常运行。评价结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建设的“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等6个基站建设工程”通过预测和电磁辐射现状监测,本工程的6个基站在现额定功率及天线增益情况下,现场监测和预测均达标。在建设单位在认真落实了本环评提出的各种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后,工程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满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的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项目建设运行是可行的。公众可以在2013年5月9日前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我局受理中心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89031731传 真:89031710电子邮件:cqfsz联系人:寇绍平 张健评联系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12号邮编:400015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等6个基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单位:重庆宏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二0一三年三月 重庆目录一、建设项目概况5(一)项目背景5(二)工程概况5(三)项目符合性81、规划相符性分析82、国家产业政策8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9(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91、电磁环境质量现状9(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9电磁辐射9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0(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10(二)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10(三)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21、电磁辐射影响分析及评价12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评价12(四)环境风险分析131、环境风险识别132、环境风险防范及处置措施13(五)污染防治措施131、 环评建议的环保措施132、今后应落实的环保措施14(六)经济损益分析15(七)环境管理制度151、 环境管理152、 环境管理计划163、环境监测计划16四、公众参与18(一)环评公众参与方式181、向公众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182、现场发放公众意见征询表20(二)调查结果211、本次公众参与疑惑意见的采纳25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7六、联系方式28(一)工程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28(二)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28一、建设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联通公司)全面负责运营重庆市境内的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在重庆通信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为适应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增加通信网络的承载能力和信号质量,扩大重庆移动通信网络在重庆的覆盖率,提高通信质量的可靠性,重庆联通公司在重庆市涪陵区广场环路联通公司老办公大楼、渝中区枇杷山后街70号(重庆市第五十中学校)和渝中区桂花园路无线电话公司住宅楼顶分别建设了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协信花园W基站、五十中900基站、五十中1800基站、五十中W基站桂花园900基站共6个基站,为该地区的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可靠的保障。为了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保证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活动与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须就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提出污染防治措施,以确保基站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满足国家规定的电磁辐射标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通知书渝(辐)环评通201337号的要求,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形式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委托重庆宏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等6个基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二)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等6个基站建设工程建设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建设地点:重庆市涪陵区、渝中区建设性质:已建重庆联通公司在重庆市2个区(重庆市涪陵区、渝中区)建设的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等6个基站建设工程共建设基站6个,其中包含2个WCDMA基站、4个GSM基站。WCDMA基站和GSM基站均采用小站距布局、低功率运行的方式,一般分别设置2-3个扇区,以定向天线的形式形成无缝网络覆盖。WCDMA基站运行频率2100MHz,涪陵协信花园W基站输出功率60W,天线增益为17.5dBi,五十中W基站WRFU的输出功率40W,配置3个载波,每个载波最大输出功率10W,天线增益为17dBi。GSM基站运行频率为900MHz、1800 MHz,标称功率均为60W,天线增益分别为13dBi、17dBi、18.3dBi。基站的具体参数情况见表1-1。表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涪陵协信花园1800等6个基站资料单序号基站名称地理位置地理经度地理纬度设备型号设备数量标称功率(W)工作频率(MHz)天线型号天线数量天线增益(dBi)天线尺寸(mm)天线方位角(°)天线下倾角(°)天线架设高度(m)天线挂高(m)天线架设类型1涪陵协信花园1800涪陵区广场环路联通老办公大楼107°2321.529°4223.2 中兴B80181601800ODV-065R18K18K217.51310×320×11090/2302/41010.51.01.5抱杆2涪陵协信花园W涪陵区广场环路联通老办公大楼107°2321.529°4223.2 中兴 R88402602100ODV-065R18K18K217.51310×320×11090/2302/41010.51.01.5抱杆3桂花园900桂花园团结新村无线电话公司旁家属楼楼顶106°3204.829°3321.9中兴B8018160900APXV9065112131260×310×11660/2300/235.25.2抱杆4五十中900枇杷山后街70号五十中教学楼楼顶106°3324.729°3315.2中兴B8018160900APXV9065112131260×310×116320/1004/629.72.7抱杆5五十中1800枇杷山后街70号五十中教学楼楼顶106°3324.729°3315.2中兴B80181601800APX186516-0T2318.31320×200×11035/160/2551/6/731.94.9抱杆6五十中W枇杷山后街70号五十中教学楼楼顶106°3324.729°3315.2华为BTS39001402100AM-X-ID-17-65-00T3171310×346×720/100/2005/8/731.24.2抱杆(三)项目符合性1、规划相符性分析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建设的“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等6个基站建设工程”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当地通讯系统结构,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该项目的建设符合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7号)、关于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意见(工信部联通2010106号)以及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的相关的文件精神要求,是中国联通规划建设的一部分,是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划的。2、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GSM基站、WCDMA基站的建设属于信息产业类,为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建设项目,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二、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电磁环境质量现状本工程所属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进行。重庆市辐射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受我公司委托,对基站进行现场监测,本环评利用其监测数据对本工程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现状进行评价。共布设18个测试点,平均每个基站布设3个测试点。每个测点的测量值按照数值的大小归类,无超标点位存在。监测结果范围为0.00040.0486 W/m2,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标准要求,各基站监测情况详见表2-1。表2-1 基站监测点位及监测结果统计序号基站名称监测点位(个)合格点位数(个)监测结果范围(W/m2)1协信花园1800660.0025-0.02932协信花园W3桂花园900330.0004-0.00184五十中900330.0107-0.04865五十中1800330.0107-0.04846五十中W330.0036-0.0214合计18180.0004-0.0486(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电磁辐射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1996)、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YD 5039-2009)、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的相关规定以及通信基站的特点,并考虑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标称功率(GSM: 60W,WCDMA:60W、40W)均远小于100kW的特点,确定本项目基站评价范围为定向天线在辐射主瓣方向天线为中心500m范围,本评价重点关注在辐射主瓣方向天线为中心50m范围全部敏感点,50m500m范围重点关注医院、居住区等敏感点。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基站一般由室内和室外两部分组成。室内部分有控制器、收发信机、功率放大器、耦合器、合路器、双工器及馈线等信号收发设备以及电源柜和备用电源等辅助设备,这些设备在设计和制造时已采取了较好的屏蔽措施,一般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辐射影响。室外部分有馈线、收发天线、空调外机等,基站运行时,其发射天线向周围发射电磁波,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但同时使周围环境电磁辐射场强增高,有可能带来电磁辐射污染。基站备用电源选用免维护密封蓄电池组,杜绝了漏液现象,机房地面不需要水冲洗,使用时也不散发硫酸雾,因而不存在废水、废气的环境污染。基站无人值守,无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运行期间室外天线不会产生噪声污染。室内部分的各种设备包括基站、电源、空调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声,但由于各设备在选型时就选择了优质低噪声设备,空调的内外机噪声分别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因此,设备噪声对周围的声环境基本没有影响。(二)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基站周围环境敏感区指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本项目在重庆2个区共建设WCDMA基站2个、GSM基站4个,根据现场调查,本次评价基站均分布在敏感区,敏感区包括居住区、办公区、学校、商业区。本项目各基站分布情况及评价范围内敏感点统计见表3-1,周围环境照片图见报告书附图二。表3-1 基站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序号所属区域基站名称天线位置天线主射方向基站周围环境概况敏感点位分布区域备注方向敏感点分布1涪陵区协信花园涪陵区广场环路联通老办公大楼4楼平台90°/230°东面和西南东60m处为易家坝广场住宅楼7栋,商住楼2栋商业区共址站合路天线东北10m处为平房门面,约13m处为住宅小区,有4栋住宅楼,层高8层南26m 处为商住楼1栋西南68m处有商住楼1栋西42m处与平台相连的协信花园高层住宅1栋西北与平台相连的协信花园高层住宅2栋2渝中区桂花园桂花园团结新村无线电话公司家属楼10楼顶60°/230°东北和西南北沙滨路住宅楼4栋,办公楼1栋居住区单基站东与李子坝派出所紧邻,高差约15m东南27m处有居民楼1栋西南50m处有居民楼1栋西24m处有住宅楼1栋3渝中区五十中枇杷山后街70号五十中教学楼9楼顶30°/330°/0°北67m处有居民楼1栋住宅楼5栋,教学楼1栋学校共址站100°/100°/160°南面10m处有住宅楼1栋,高差约13m,13m处有住宅楼2栋,高差约10m200°/250°西面38m处有居民楼1栋(三)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电磁辐射影响分析及评价根据预测,基站在各种工况下运行时,沿天线主瓣水平方向或者垂直平面内远场区中与天线主瓣轴向偏离表3-2的达标距离外的任何位置,其辐射电磁波的功率密度都满足0.4W/m2评价限值的要求。本次环评的6个基站周围敏感点均能满足水平或垂直防护距离的要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满足标准要求。表3-2 各工况下修正后的达标距离统计表基站工 况水平达标距离L (m)垂直达标距离备注功率(W)增益(dBi)频率(MHz)预测距离(m)修正值h(m)修正后距离H(m)1涪陵协信花园18006017.5180025.72.51.85.5共址站,天线合路涪陵协信花园W6017.521002桂花园900601390021.82.10.84.6单基站3五十中900601390027.82.83.47.9共址站 五十中18006018.31800五十中W40172100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评价每个基站均选用免维护密封蓄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该免维护密封蓄电池组杜绝了漏液现象,使用时也不散发硫酸雾,因而不产生废水和废气。本次工程每个基站(共址站在此算作一个)配备2个免维护密封蓄电池组,每组废旧蓄电池重约60kg。蓄电池使用寿命一般为2年。2年后达到寿命要求的蓄电池和久未使用的废旧蓄电池共计约0.18t,则平均每年产生的废旧蓄电池约0.09t。废旧蓄电池是危险废物必须交有相关处理资质单位处理。废旧蓄电池转移按国家危险废物相关管理要求进行,并实行五联单管理。各基站产生的废旧蓄电池由建设单位立即交有相关处理资质单位处理,不设暂存点,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建设单位应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危险废物回收处理协议,保证危险废物全部转移到合法渠道,从而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四)环境风险分析1、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预测这些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身安全和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的防范、应急和减缓措施。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使用危险的爆炸品和化工产品,产生环境风险的可能性很小。在本项目运行期间,基站的实际运行工况不会超过额定工况,可能的风险事故为天线塔杆倒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此外,如果设备运行发生异常或设备的屏蔽不够完善会造成电磁波的泄漏和不必要的损耗,对设备安装和维护人员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2、环境风险防范及处置措施在基站的设计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证天线塔杆的稳固,防止塔杆倒塌。在运行过程中,还应加强基站巡视,即时消除隐患,同时加强移动通讯保护宣传,避免人为破坏事件发生。因设备为最先进的通讯设备,发生泄露的事故概率很小。而设备泄露会造成网络天线信号大幅度降低,网络覆盖明显减小,这在移动公司总控制室既可观察到,另外移动公司制定了一定巡检制度,定期对各基站进行巡检。因此,发生设备电磁辐射泄露并造成人身伤害的概率极低。对于此类风险事件,主要从管理措施上进行防范,加强设备的检查与维修,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减小事故发生几率。若一旦发生电磁波泄漏,则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及时维修或者更换发生异常的设备,对造成一定身体伤害的设备安装和维护人员进行治疗。(五)污染防治措施根据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第18号局令)和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要求,重庆移动应加强对移动通信基站的辐射安全管理,以实现其运行过程中环境保护的规范化,在其电磁辐射影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贯彻“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1、 环评建议的环保措施在移动通信基站的规划、选址、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重庆联通公司应采取各种措施来尽量减小对周围环境中敏感点的影响。(1)针对不同的区域和保护目标的分布特点,合理选择基站发射功率、载频数、发射天线半功率角、下倾角、架设高度、朝向。(2)合理控制基站天线发射功率,在满足信号覆盖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基站发射功率。当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电磁辐射影响不能满足要求时,采取建隔离墙或金属屏蔽等措施减小电磁辐射影响。在敏感区建站,事前应进行评价计算或参考本工程评价的安全距离,建成后应进行验收监测,保证居民的居住环境电磁辐射场强不超过国家标准。(3)对于重庆联通与其他移动通信运营商无线网基站等共址的基站,应尽量考虑适当远离敏感建筑物。(4)高层居民楼里抱杆天线的下倾角度要确保发射的电磁波主瓣不会辐射到居民住宅楼窗户。2、今后应落实的环保措施在今后的基站建设运营中,重庆联通除继续落实好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1)配备相应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仪器,在今后基站选址阶段应事先调查当地电磁辐射环境背景情况,避免在电磁辐射环境背景值较高处建设基站。(2)加强移动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必须定期检查基站设备及附属设施的性能,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发生电磁辐射泄漏(传送电缆发生破损),确保移动通信网络和基站的安全可靠运行。(3)建设单位在基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须规范建设行为,加大对电磁辐射环境的管理力度,除了严格执行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外,还应加强电磁辐射有关方面的研究、科普教育及宣传解释工作,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消除部分公众对安装天线的心理顾虑,取得广大公众的理解与支持。(4)机房内的各设备选型上选用噪声小、震动小,减少对周围居民住户的影响。(5)机房空调选用低噪声设备,外机不朝向居民住户,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 (6)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环境保护法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对该基站进行环境保护验收,保证基站周围环境和敏感点处的辐射环境满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的要求,建议每年一次定期监测。 (7)基站运行时,重庆联通公司不得随意调整天线发射方向和俯仰角。如需更改,应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敏感点进行监测,确保各敏感点处的辐射环境满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的要求。(六)经济损益分析重庆联通公司是中国联通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容量超强,实现了重庆全地区所有县(市)和主要乡镇的全覆盖;对高话务区域实现了立体覆盖;主要交通干道实现了无缝覆盖。数字移动电话全国联网和自动漫游,并开通国际自动漫游。重庆联通公司自开通第一部移动电话以来,一直是移动通信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并始终保持在领先行列。目前公司移动电话网络规模和客户总数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为了实现成为世界一流通信运营企业的目标,重庆联通公司努力从通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运营商转变。在数据服务和信息化提升上寻求突破,实现以移动信息化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构想。本项目实施后的环境损失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期间将产生轻微噪声环境影响,此类影响随着施工和安装活动的结束而消失;本项目运行期间对周围产生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经过现场测量、理论计算可知,这类环境影响程度较小,范围有限。国资委2010年8月20日发布的央企2009年度分户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表披露了129家央企中108家央企2009年经营情况,其中,中国联通利润总额为29.5亿元。从以上可以看出,本项目建成运行后,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提高移动通讯能力和和移动通讯的可靠性,改善通讯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重要作用。(七)环境管理制度重庆联通公司应对公司的移动通信基站制定相应的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制度。1、 环境管理(1)由重庆联通设立兼职环保人员,全面负责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安全管理(电磁辐射投诉、监测、环评),制定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重庆联通所有功率超过国家规定豁免水平的一切电磁辐射项目,必须向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并接受监督和管理。(3)新建国家规定豁免水平以上的电磁辐射项目,重庆联通必须事先向环境保护部门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4)建设项目的规模(如移动通信基站的载频和功率等)发生变化,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重新编制,报批。(5)重庆联通必须保证基站实际运行的发射功率和频率与申报的运行功率和频率相符合,否则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第十二条规定,建设项目的规模(如移动通信基站的频率和功率等)发生变化,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重新编制,报批。(6)重庆联通应积极申请验收,及时办理基站的合格证。(7)如果居民对基站的电磁辐射进行投诉,重庆联通应对投诉情况和处理意见进行答复。2、 环境管理计划环境保护管理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重庆联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由运行部经理分管,并设立一名兼职的环保工作人员,负责本公司移动通信基站运行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其主要职责为:(1)贯彻执行国家与地方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制定可操作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2)负责本公司移动通信基站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3)作好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工作和环保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正常有效实施;(4)向当地的居民及附近单位宣传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配合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环境管理;(5)负责环境方面纠纷的调查和处理。3、环境监测计划(1)验收监测建设单位应及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本工程的基站进行验收监测,及时办理合格证。(2)日常监测建设单位还应每年应抽取部分基站(位于敏感区的、有投诉的等)周围环境敏感点进行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四、公众参与我们生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电子技术更是在飞速前进。高频与微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甚至深入到家庭生活之中,例如高频淬火、冶炼、焊接、热合、广播电视、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卫星接收站、电磁炉、微波炉、无绳电话及其他家用电器等等。因此,随着众多电器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莫大利益的同时,亦难以避免地会使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受到电磁辐射的污染,受其影响和直接接触的人员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当前这些设备的逐步增多、频率日益增宽的情况下,电磁辐射已经构成了威胁直接接触人员和居民健康的一种物理性有害因素。近几年,移动通信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城市,很多基站建在高楼林立的高层居民楼的顶层或楼顶,引起附近居民的不安。同时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加强,对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进一步了解,部分公众已意识到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通信基站的建设应当慎重。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本基站建设的看法和意见(建议),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以及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进行公众参与调查。(一)环评公众参与方式(1)重庆联通公司将环评的信息公布在基站所在点以广泛征求所在地区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意见。(2)现场走访调查,同时也发放填写调查表,被调查对象为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按照有关规定,移动通信台(站)确需在敏感区域建设,建设单位必须事先征得建筑物产权单位或所住居民的同意。重庆联通公司所建基站地已与业主达成了移动基站用房(场地)租房协议,具体协议见附件册所示。1、向公众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1)第一次公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重庆联通公司于2013年3月5日在基站所在处进行了第一次公示,有效期为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公示照片见附图四,向公众公告的内容了下列信息: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表4-1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告知内容项目名称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等6个基站建设工程建设及营运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承担环评单位重庆宏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组成6个基站(WCDMA基站2个,均为与GSM共站址;GSM基站4个,仅1个GSM单基站)。工程地理位置2个区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项目的实施对重庆市通信行业的影响。 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对项目的建设的意见、建议。公众意见反馈方式按以下联系方式:拨打以下单位电话;写信;发邮件重庆联通联系人:徐正荣联系电话:18602345381重庆宏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联系人:游洋联系电话:67570891邮箱:cqhwhp(2)第二次公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环评单位在编制报告书的过程中,向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上报审批前,重庆联通公司于2013年3月21日在基站所在点进行了第二次公示,第二次公示有效期为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公示见附件四,向公众公告的内容了下列信息: 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2、现场发放公众意见征询表第二次公示后,建设单位根据基站的特点在现场发放了“公众参与调查表”,实地征询公众意见。“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基站所在位附近居民。公众参与调查名单见公众调查表附件册。(1)现场调查范围和代表性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现场调对象主要基站所在位置附近的居民,即为本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对他们进行调查能够充分反应出基站所在位置附近居民的意见,因而具有代表性。(2)现场调查内容本工程所属基站共6个,公众参与调查工作由重庆联通公司在各区的分公司负责。各分公司在基站现场开展了相应公众参与调查工作。在向参与者介绍工程概况、环境影响情况及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发放调查表,充分征求了当地居民意见。调查人员采用询问、笔录等多种方式取得公众意见。(3)现场调查本评价分析重庆联通公司本次公众参与现场调查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为100%,收回的调查表见附件册,被调查对象基本覆盖了受基站电磁辐射影响的区域,基本代表了作为环境保护目标的各居民家庭的意见,发放公众参与调查时间为2013年3月21日后。通过调查,了解到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前期,项目部分基站存在当地居民投诉,投诉情况详见表4-2。公众参与调查意见统计结果见表4-3。4-2 各区县公众参与投诉处理情况被投诉基站名称投诉方基本情况投诉理由现场处理情况涪陵协信花园投诉人为基站附近居民张女士和石女士,担心受到电磁辐射,投诉到涪陵区环保局和市长办公室。担心电磁辐射影响向区县环保局和市长提出投诉环评单位、监测单位、涪陵区环保局及建设单位多次与投诉人沟通并对基站电磁辐射影响做出解释,投诉者在获知基站附近监测值与标准值后,仍然不放心自己家中所受电磁辐射大小,要求监测人员在其家中监测,监测人员在部分居民家里进行了监测并将监测值告知居民,监测值均远远小于标准值。但投诉人仍然表示不同意基站建设,并拒绝填写公众参与调查表。表4-3(1) 涪陵协信花园1800基站和涪陵协信花园W基站公众参与调查意见统计表调查项目调查内容及影响程度占百分比,%1.移动通讯是否给生活带来方便是100否0从不用手机0不知道02.该项目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大气污染37.5地表水污染0噪声污染7.5电磁辐射污染17.5生态环境污染10无影响27.5不知道0其他03.本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能否有效阻止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或电磁辐射能85有一定作用15不能04.本工程所采取的降低电磁辐射污染的措施是否得当是90不是7.5一般2.5不知道05.该项目的选址建设是否合理是65一般22.5不知道12.5否06.满足国家标准防护要求的前提下,是否同意其建设同意62.5可接受35不同意0不知道2.5从表4-3(1)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都认为移动通讯给生活带来方便,说明手机已经相当普遍;27.5%被调查对象认为项目对周围环境无影响,17.5%的调查对象认为对环境的影响为电磁辐射,37.5%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大气污染,7.5%的调查对象认为i主要影响为噪声污染;8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本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能有效阻止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说明公众对电磁防护的意识已经很强;2.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本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对阻止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有一定的作用; 90%被调查对象认为本工程所采取的降低电磁辐射污染的措施得当;7.5%无被调查者认为本工程所采取的降低电磁辐射污染的措施不恰当;6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该项目的选址合理,22.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该项目的选址一般,公众未提出选址不合理的意见;97.5%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同意基站建设或可以接受,2.5%的公众是不知道的意见。由于协信花园基站为投诉基站,且反对建站者均不愿意配合填写公众参与调查表,因此,调查表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公众意见,但通过现场调查可知,该基站存在部分反对者,反对者反对理由是:认为基站电磁辐射大,对人体健康存在威胁,坚持认为只要存在辐射,即对人体有影响。表4-3(2) 桂花园900基站公众参与调查意见统计表调查项目调查内容及影响程度占百分比,%1.移动通讯是否给生活带来方便是100否0从不用手机0不知道02.该项目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大气污染0地表水污染0噪声污染0电磁辐射污染75生态环境污染0无影响25不知道0其他03.本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能否有效阻止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或电磁辐射能30有一定作用70不能04.本工程所采取的降低电磁辐射污染的措施是否得当是55不是0一般15不知道305.该项目的选址建设是否合理是30一般45不知道25否06.满足国家标准防护要求的前提下,是否同意其建设同意30可接受65不同意0不知道5从表4-3(2)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都认为移动通讯给生活带来方便,说明手机已经相当普遍;25%被调查对象认为项目对周围环境无影响,75%被调查对象认为是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表明大多数公众对基站电磁辐射污染有较清楚的认识;3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本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能有效阻止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7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本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对阻止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有一定的作用,说明公众对电磁防护的意识已经很强;55%被调查对象认为本工程所采取的降低电磁辐射污染的措施得当,15%的调查对象表示污染防治措施一般,30%的调查对象表示不知道,无被调查对象认为本工程所采取的降低电磁辐射污染的措施不恰当;3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该项目的选址合理,45%的被调查对象表示一般合理,25%的调查对象表示不知道该项目选址是否合理;30%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同意基站建设,65%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可接受项目选址,有5%的公众表示不知道。主要是担心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表4-3(3) 五十中900基站、五十中1800基站、五十中W基站公众参与调查意见统计表调查项目调查内容及影响程度占百分比,%1.移动通讯是否给生活带来方便是91.6否8.4从不用手机0不知道02.该项目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大气污染0地表水污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