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的意义与实施路径.doc
-
资源ID:2290131
资源大小:1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刍议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的意义与实施路径.doc
刍议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的意义与实施路径 摘要:本文阐述了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特点,指出了实现农村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金融服务;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惠农工程;全覆盖 为了加快改善湖北省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全覆盖,2013年4月16日,湖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在全省推广实施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13年7月2日至4日,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又专门在黄冈召开了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专项工作推进会,推进全省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工作。这是省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解决县以下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不足问题的创新举措,市、县、乡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该充分认识省政府推广实施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以下简称“联系点”)的重要意义,并积极组织实施推进。 一、建设“联系点”意义重大 “联系点”是金融惠农工程的重要抓手,主要任务是面向一个行政村(组)范围的村民,提供基础银行服务,提供“三农”保险及“三农”期货信息收集与咨询服务,是联系农民与金融部门之间的服务纽带。 “联系点”是金融服务向“三农”延伸的窗口,是我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程,基础金融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的创新举措。它切实解决了全省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与乡镇、村(组)以下增设金融机构网点成本费用高的矛盾,是一项真正的惠农利民工程,是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设置成本高的替代品。 曾几何时,农村老百姓为了一笔小小金额的社保金,还要跑到乡镇乃至县城去取,要取的钱甚至还抵不上打车的成本,十分不合算。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的社会意义大过经营赢利的意义,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到这一创新举措的社会意义,切实将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密度,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安全、便捷、丰富、高效的金融服务,共享农村经济和金融改革发展成果。 二、“联系点”的特点 “联系点”是依托转账电话支付终端实现的。无论农业银行的“惠农通”,还是农信联社(农商银行)的“卡乐付”、邮储银行的“商易通”固定电话支付业务等等,都是利用了固定电话(无线电话)功能,完成转账支付功能,实现了银行网点柜面业务的延伸。这也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向企业和社会受众提供便捷支付结算渠道,扩大银行服务对象,吸引客户和汇集资金的重大业务创新。但是我们所推行的“联系点”却不仅仅在于此,应该说,“联系点”是利用转账电话支付终端这个工具,实现了乡镇以下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惠民功能,它更多考虑的是将现代金融发展的成果惠及万村千乡,让乡村老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现代金融发展带来的服务便利。 一是赋予了新的内容。“联系点”提供的基础银行服务内容不仅包括:通过转账电话的小额现金取款、非现金转账汇款、公共事业费用代缴、账户查询等内容,同时还赋予了“联系点”假币鉴别、小额零辅币兑换、金融知识宣传等职能。具备条件的“联系点”在与设点金融机构协商并签订合作协议后,还可以将服务内容适当延伸到收集农户贷款、“三农”保险服务和农业期货服务的需求信息等领域。但特别强调,“联系点”不是金融机构,不得办理存款业务。 二是服务受众有所不同。“联系点”不同于各行(社)的转账电话服务点,它的服务受众更多的是为一个行政村(组)范围的村民,提供基础银行服务,提供“三农”保险及“三农”期货信息收集与咨询服务,是联系农民与金融部门之间的服务纽带,而不是某一农村企业和某一个人。当然,也不否认各行(社)的转账电话服务点服务受众也是大部分为广大群众服务的职能,但是,“服务点”更强调的是要为大多数村民服务。 三是布局和布放场地选择上有严格的要求。指导意见规定,“联系点”布局要合理。各县(市、区)要按照“布局合理,疏密有度,竞争有序”的原则,统筹金融机构在行政村(组)设立联系点的分布。设点金融机构可以自愿选择合作的农村商户,原则上一个村设“联系点”不超过三个。“联系点”的选址必须是在行政村(组)有固定营业场所、公共服务比较集中的地方。 这一规定与各行(社)布放转账电话支付点(服务站、点等)的布放选址要求明显不同。各行(社)给有需求的农村企业、个人布放转账电话,不受指标和地点限制,理论上可以任意布设,甚至可以布设在每家每户,厂矿企业财务室等,目的就是为企业、个人提供更方便的支付结算服务,同时作为布放者也可以更好地留住客户、汇集资金,是一项互惠互利的好事。 而“联系点”的选址和布放,由于服务受众的不同,必须要方便农村广大居民,同时又要防止过度竞争,因此在布局上一个村组原则上联系点不超过3个,选址上必须是村组有固定营业场所、公共服务比较集中的地方。 三、正确认识县域转账电话布放的成绩与差距 经过2年多的支付结算便利化建设,特别是2013年,襄阳市启动转账电话等支付机具行政村布放“扫盲工程”后,全市农村支付结算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行“惠农通”,农信社(农商行)“村村通”已遍及县域城乡,目前,全市转账电话普及率已达到3.34部/村,行政村覆盖率已经实现100%全覆盖,但是离省政府对“联系点”建设要求相差甚远。 一是不规范,环境差。“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标示牌不明显,还是原来的“助农取款点”格局,操作环境差,有些点服务范围、操作流程、风险防范制度没有上墙,选址不规范,有的甚至布放在村干部家中,不能起到很好的便民服务作用。 二是没有与村委会签订合作协议。目前所有站、点都只是布点金融机构与选定商户签订了协议,没有与村委会签订协议,风险防范缺乏有效保障。 三是审批备案不及时不规范。目前“联系点”依托农村支付结算便利化建设工程建设推进,网点的备案主要是转账电话、特约商户的备案,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联系点”的审批备案,导致一些已备案的转账电话商户联系点不符合“联系点”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规范升级或撤并。 四、完成“联系点”建设目标任务的路径和措施 按照省政府要求,2013年年末,“联系点”要实现90%的乡村覆盖率,到2015年年末实现全覆盖,彻底消除村级惠农金融服务盲点。各级政府和部门、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件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要舍得下大力气,舍得人财物投入来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是规范建点。要以“布点整体推进,功能逐步完善”的目标要求,以“布局合理,疏密有度,竞争有序”为原则,统筹金融机构在行政村(组)设立联系点的分布, 按照“县市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一家银行主办、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参与,职能部门协调支持,乡镇村组配合”的工作模式,建设规范化的“联系点”。以“涉农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联系点+农户”为模式,设点金融机构与村委会、联系点签订三方合作协议,设点金融机构与联系点签订代办协议、风险提示与防范责任书,以“联系点”店主为主要责任人面向农户代办约定的各项服务功能。 二是明确分工。各县(市、区)和乡镇政府要加强对“联系点”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出台实施方案,认真推动、规范开展联系点建设。各县(市、区)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办要发挥牵头作用,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乡镇、村组及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形成合力共建的良好氛围。 没有设人民银行、银监办的市辖区,要由各区政府办(金融办)牵头,实现“联系点”在市辖区农村村(组)的全覆盖。 三是资源整合。各县(市、区)要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将地方财政、工商、公安、电信、金融等部门纳入共建单位,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建立长效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 四是考核推动。省政府已将“联系点”建设纳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评指标体系。各县(市、区)要将联系点的建设推广工作与金融信用县(市、区)创建、乡镇政府绩效考核等有机结合,乡镇政府要将“联系点”建设作为信用村(组)、信用乡镇创建的重要内容,建立落实层层部署、层层考核的有效机制。 年终,市金融生态办将推动市政府对积极响应“联系点”建设的金融机构和“联系点”建设规范、推广成效好的乡镇和村委会进行评选、表彰并给予一定奖励。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襄阳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