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党员教育活动中群众监督评价体系的建立.doc
-
资源ID:2273094
资源大小:2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论高校党员教育活动中群众监督评价体系的建立.doc
论高校党员教育活动中群众监督评价体系的建立焦伟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摘要:高等院校党员教育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建立群众监督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知情是做好监督评价的前提,参与是知情的最好途经。群众监督评价中,一要使群众有能够对照评价的标准,二要组建群众监督评价小组,在监督中评价,在评价中实现监督。关键词:高等院校;党的建设;评价体系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群众监督评价体系,就是整个活动请党外群众参与,征求群众意见,向群众通报情况,让群众监督,由群众用自己认可的标准来评价活动成效的系统运行过程。党员教育活动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教育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作风建设。当前,高等院校中仅从职工层面看,除了中共党员,还有部分民主党派成员,数量上以无党派知识分子为最多。因此,党员教育活动要想取得较好的成效,就更离不开广大党外群众的积极参与,就更需要建立群众监督评价体系。一、建立群众监督评价体系的必要性高校党员教育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最根本的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广大师生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尤其在当前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中,建立群众监督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只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才能找准存在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与群众联系紧密。群众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靠群众来查找,才能找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影响本系部、本单位管理、教学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进行整改,是确保党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只有问题查清了,才能“对症下药”,提出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第二,只有认真接受群众监督,才能推动活动开展。不受监督的活动,往往导致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只有在群众的监督下,才容易激发广大党员自我认识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觉悟、勇气和决心,帮助督促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从而有力推动教育活动较好的开展。第三,群众的正确评价是检验活动是否收到成效的标准。胡锦涛同志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时曾指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要接受群众检验,使之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实质上党员的每项教育活动最终目的都是要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最终都必须接受群众的检验,得到群众的认可。二、群众监督评价体系的建立(一)确保群众参与、知情。知情是做好监督评价的前提,参与是知情的最好途经。要确保党员的参与面,做到既覆盖全面党员,又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提高知晓率和参与度,把群众参与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比如在在抓好党员学习的基础上,组织部分群众一起参加集中学习培训、参观革命纪念地、参与党员教育活动中的一些讨论。通过广泛上门求征、座谈议征、书面函征、电话访征等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在党员和群众之间开展交流谈心活动,邀请群众代表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紧紧依靠群众帮助找准突出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组织群众参与查找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参与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的制定,参与党员教育活动中长效机制的建立。(二)提出群众认可的标准。群众如何监督评价,关键是要有套标准。这套标准是评价此次教育活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所要达到的标准。当然,不同院(系)、不同部门的评价标准会有所差别,但是,不管标准之间有何差别,但只要是群众认可的,通过这个标准可以达到活动所要求的目的,就可以说是一个好标准。这个标准最好是能够客观、量化、易于操作。如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教育活动中把对系(部)支部的评价划分为“学习教育深入与否、征求意见广泛与否、开展谈心活动到位与否、撰写剖析材料深刻与否、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与否、提出整改意见可行与否、通报整改情况真实与否、整改效果显著与否”八个环节,每个环节给出10-15分分值(八个环节共100分)和具体评分标准。主观的标准可以采取给分制,客观的标准可以采取扣分制。如,在广泛征求意见环节依据方案要求的内容,对少召开一个座谈会、每个支部发放意见表少于50份、不设征求意见箱、不开通热线电话、党组织不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领导班子不征求成员和分管科室意见等都要分别扣掉相应分值(直到本环节分值扣完为止),最后给出综合得分。(三)畅通监督评价的途径。一是采取评价标准上会、上网、上墙。接受监督的内容公开,使群众能够对照评价标准、岗位职责和党员的实际表现进行“对号入座”的监督评价。二是组建群众监督评价小组。如系党支部可邀请民主党派成员、退休老教师、不同年龄段的在职教师和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代表等参加,组成监督评价小组。由党支部定期召开会议向群众监督评价小组征求意见,再由每个监督评价小组成员分别征求所联系的10-20名以上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三是采取开座谈会、填写评议表、送达意见书、直接面谈等多种形式开展监督评价。然后由党支部和群众监督评价小组一同汇总结果,并向有关人员反馈。(四)强化监督评价效果。党员教育活动说到底是党员的自我教育,如果没有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任何监督评价都将成为形式。党支部要把群众对党员的评价作为制定具体要求的标尺,把群众的评议意见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依据,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制定、完善和落实整改措施的坐标。如在上述例子评价标准对活动的评价中,规定综合得分低于65分或单项低于60%分值的要重新“补课”。评价和监督要同时进行,要在监督中评价,在评价中实现监督。要建立群众监督评价记录,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评价结果作为充实和完善组织决策和措施的重要内容,作为此次教育活动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三、建立群众监督评价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注意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一是分层次确定不同参与群众。要根据评价主体和对象的知情度、关联度和责任度不同,确定不同的参与人员。二是确保参与监督评价的人数。为确保评价的广泛性和准确性,既要保证一定的群众覆盖面,又要防止随意扩大群众全程参与的人数,全程参与的群众占党员人数的20%较为合适。三是要把组织评价和群众评价相结合。尤其在对党员个人评价中,党组织要慎重对待党内群众和党外群众监督评价的差距,要在群众监督评价的基础上,给出党员一个恰切的组织评价。(二)监督评价公开进行。凡是群众提出应公开的,原则上都要公开进行,确属不宜公开的要向群众解释清楚。监督评价要按一定的程序在一定的范围内公开。对征求到的意见,除属于诬陷,人身攻击,发泄私愤的外,都要向党员本人反馈。为保证公平,评价中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但统计结果要公开公正。(三)对待群众监督评价的的态度问题。党组织和个人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不得对群众进行打击报复,也不能借群众监督评价,相互进行人身攻击,搞“群众运动”。也不能本末倒置,变成对群众的教育活动,脱离党员教育活动的初衷。参考文献:1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1)2 焦伟红.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06(44-46) 3 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 人民日报 2008-9-20(1)作者简介:焦伟红,(1977- ),女,河南渑池人, 硕士研究生,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联系地地址: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西市场.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联系电话:1383750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