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无线通信系统与技术培训教材.ppt

    • 资源ID:2264685       资源大小:8.23MB        全文页数:15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无线通信系统与技术培训教材.ppt

    无线通信系统与技术,教材编写:钱建辉日期:2011年3月1日,无线通信系统与技术,无线通信概述典型无线通信系统介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组成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系统与技术,无线通信概述典型无线通信系统介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组成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概述,有线通信介绍无线通信介绍无线通信技术历史回顾无线通信频谱无线通信应用,有线通信介绍,有线通信是指利用线缆线路(电线或者光缆)作为通讯传导来传送信号的通信方式。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相对。有哪些线?光纤网线(双绞线)电话线同轴电缆,无线通信介绍,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相对。无线通信技术是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通信技术。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通称为移动通信,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无线通信的特点:利用无线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占用无线频谱资源电磁波信号强度随着距离增加而不断衰减无线移动通信引起多普勒效应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环境的干扰无线信号间的干扰,电磁波,无线通信的基础-电磁波,无线通信技术历史回顾,1888,Rudolf Hertz 发现电磁波1920,K.Armstrong 提出调频(FM)理论1960,半导体取代电子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出现1970,美国Bell Lab提出“蜂窝”概念1983,美国Motorola:AMPS商用1984,英国:TACS;日本:JTACS1989,欧洲发布GSM Phase I 标准1992,美国FCC批准CDMA(IS95)1999,国际ITU对3G标准化,名词解释,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ITU: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国际电信联盟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高级移动电话系统 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全入网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无线电频谱,通信频谱,无线通信应用,全球星,GPS,小灵通,寻呼机,蓝牙,健康监控,RFID,卫星通信,对讲机,手机,WIFI,CMMB,无线通信系统与技术,无线通信概述典型无线通信系统介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组成无线通信技术,典型无线通信系统介绍,无线寻呼系统微波中继通信卫星通信/铱星/全球星/GPS无绳电话/小灵通蓝牙/ZigBee/WiFi/WiMaxMBWA/LMDS/MMDSRFIDCMMB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寻呼系统,传送简单信息的单向通信系统。系统组成:寻呼控制中心基站寻呼接收机(BB机/BP机)寻呼系统体制:GSC 格雷顺序编码,1973年,美国POCSAG POCSAG码,1975年,英国ERMES 欧洲无线信息系统,1992年,欧洲FLEX 通用寻呼系统,1993年,MotorolaAPOC 高级寻呼操作码,1994年,Philips,微波中继通信,微波波段分为分米波段(VHF)、厘米波段(UHF)、毫米波段(EHF)。微波传播的特点:直线传播(也称视距通信)微波中继距离约50公里,总通信距离长达数千公里。微波接力通信由终端站、枢纽站、若干个中继站组成。利用静止卫星充当微波中继站,使通信距离大为增加。微波通信经历了由模拟到数字的转变。微波数字传输系列:PDH SDH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准同步数字系统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系统,卫星通信,同步地球轨道卫星(GEOS,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 Satellite)卫星高度:35,786公里覆盖全球至少需要三颗卫星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INTELSAT的 I-V代卫星国际海事卫星组织 INMARSAT的 I-III代卫星移动卫星服务(MSS,Mobile Satellite Service)采用中轨道卫星MEOS和低轨道卫星LEOS卫星轨道高度分别为约10,000公里和800-1600公里多颗卫星完成移动通信的全球覆盖著名的低轨道卫星有:Motorola等公司的“铱”星(Iridium)系统Loral公司的“全球星”(Globalstar)系统TRW公司的奥德赛(Odyssey)系统,“铱”Iridium系统,Motorola公司于1987年提出的低轨全球个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现有通信网结合,可实现全球数字化个人通信。原设计为77颗小型卫星,分别围绕7个极地圆轨道运行。因卫星数与铱原子的电子数相同而得名。后来改为66颗卫星围绕6个极地圆轨道运行,但仍用原名称。极地圆轨道高度约780km,每个轨道平面分布11+1颗卫星。铱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空间段、系统控制段、用户段、关口站段市场定位:商务旅行者、海事用户、航空用户、紧急援助、边远地区提供业务:话音、传真、数据、定位、寻呼1998年11月1日宣布在全球投入商业运营。2000年3月17日铱公司宣布破产,停止提供“铱”服务。,全球星Globalstar,由美国劳拉公司(Loral)和高通公司(Qualcomm)倡导发起,2000年1月6日开通运营共48+4颗低轨卫星,卫星高度1414公里。在全球范围(不包括南北极)向用户提供无缝隙覆盖的、低价的卫星移动通信业务。业务包括:话音、传真、数据、短信息、定位等。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全球星不是把一个全球星用户与另一个用户直接相连,而是在用户经过卫星和关口站之间进行通信。如果被叫是全球星用户,就会通过PSTN与关口站链 接,再上星接通。双模手机:全球星/GSM,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目的: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GPS导航的基本原理卫星不断地发射导航电文。接收机收到导航电文时,提取出卫星时间,与自己的时钟做对比,得出卫星与接收机的距离。综合与多颗卫星的距离数据计算出接收机的位置。运用x、y、z、t 四个坐标数据解方程进行计算所以至少需要能接收到4颗卫星的信号GPS组成:空间卫星: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高度20200km。地面控制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用户设备:GPS接收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美国-GPS、欧盟-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中国-北斗,GPSOne(AGPS),GPSOne也叫AGPS,是美国高通公司推出的辅助GPS定位技术。结合GPS卫星信号和CDMA网络信号进行混合定位。在GPS卫星信号和无线网络信号都无法单独完成定位的情形下,GPSOne会组合这两种信息源,只要有一颗卫星和一个小区站点就可以完成定位,解决了传统GPS无法解决的问题。特点:定位精度能达到5-50米完成定位只需要几秒到几十秒在野外和室内都能定位普通手机可以集成GPSOne芯片,无绳电话系统,无绳电话是利用现有固定电话网的交换和中继设备的一种增值业务。无绳电话的发展(主要标准):CTO:1984年,美国FCC提出的第一代模拟无绳电话标准CT1:1987年,欧洲CEPT提出的模拟无绳电话标准CT2/DECT:1989年,英国提出数字无绳电话标准CT2首次提出远程站(Telepoint)概念,远程站相当于公用电话亭。在远程站附近几百米范围内可以象在室内一样使用无绳电话。若干个CT2手机可同时接入同一个远程站,互不干扰。低成本,”穷人的大哥大“。缺点:只能呼出不能呼入。1991年ETSI发布DECT数字增强无绳电话标准PHS/PACS1993年,日本提出第二代数字无绳电话系统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俗称“小灵通”。1995年,Motorola提出PACS(Person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PHS通信系统(小灵通),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采用日本RCR STD-28标准,采用数字空中接口。PHS使用 1900-1920 MHz频段。优点:硬件投资少,资费低。绿色环保,发射功率非常低,仅为10mW。待机时间长。缺点:只能应用于用户密集区域,通信距离短,不支持用户漫游。不支持快速移动(速度不能超过40公里/小时)。中国用户最多时达到9300万,全球用户超过1亿。由于使用的频段与TD-SCDMA相冲突,工信部要求小灵通在2011年前全部退市。,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比较,无线通信网络,WWAN,WMAN,WLAN,WPAN,IEEE 802.20(MBWA),IEEE 802.16(WiMax),IEEE 802.16(WiFi),IEEE 802.15(Bluetooth/ZigBee),3GPP3GPP2,WWAN: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无线远程网WMAN: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无线城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Network,无线个人网,Cellular(2G/3G/4G),RFID,IEEE 802无线标准系列,标准产业联盟,Bluetooth(蓝牙),蓝牙“Bluetooth”的名字来源于古代丹麦国王Harald Blatand,由于发音近似(Blatand 英文意思为 Bluetooth),起名者以此来寓意无线技术将人们联系在了一起。1998年,Intel、Ericsson、Nokia、IBM和Toshiba一起创立了名为SIG的合作组织,目的为共同制定出一个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蓝牙是一项适用于小范围的无线通信标准,使用使用IEEE802.15协议。蓝牙组成是微微网(Piconet),支持点到点和一点到多点的低功耗通信,距离为10米(增强功率的情况下可达到100米)。蓝牙通信技术可以提供高达1Mbps的传输率,并且支持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蓝牙系统结构,蓝牙使用无需申请许可证的 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频段,美国、欧洲、中国:2.4-2.4835GHz,日本:2.471-2.497GHz。蓝牙芯片将信息和语音信号调制到ISM频段上传输。建立微微网(Piconet),期间一台设备作为主机,其它设备作为从机。如果需要连接的设备地址码是已知的,就可以通过一个寻呼消息建立连接。蓝牙设备中属于同一Piconet的设备共享1MHz的带宽。,蓝牙发展史,蓝牙技术先后有V1.0/V1.1/V1.2/V2.0/V2.1/V3.0/V4.0版本。1999年7月份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推出蓝牙协议1.0版,将其推向应用阶段。V1.1 为最早期版本,2001年3月推出,传输率约在748810kb/s。因是早期设计,容易受到同频率产品的干扰,影响通讯质量。此版本现已淘汰。V1.2 在2003年推出,同样是只有 748810kb/s 的传输率,但加上了抗干扰的适应性跳频技术,改善信号质量。Bluetooth 2.0+EDR版本 是V1.2的改良版,2004年推出,传输率约在1.8M/s2.1M/s。EDR 即Enhanced Data Rate。它具有双工的工作方式,即一面作语音通讯,同时亦可以传输数据。Bluetooth 2.1+EDR版本是在2007年8月推出的,它的出现是为了改善之前的技术一直存在的功耗大的问题。2009年4月,蓝牙技术联盟正式颁布了新一代标准规范“Bluetooth Core Specification Version 3.0 High Speed”,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了大约24Mbps。2010年7月,蓝牙技术联盟正式宣布蓝牙核心规格4.0版本。蓝牙4.0实际是三位一体的蓝牙技术,它将三种规格:传统蓝牙、低功耗蓝牙和高速蓝牙技术 合而为一。,ZigBee,ZigBee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标准(IEEE802.15.4),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网络连接。它的字面意思为“嗡嗡(zig)的蜜蜂(bee)”,来源于蜜蜂用于传递信息的舞蹈。2000年12月IEEE成立了802.15.4工作组,2001年8月ZigBee联盟成立。主要特点:低速、低功耗、低成本、支持大量网络节点、低复杂度、快速、可靠、安全。ZigBee设备在使用电池驱动下,可以运行数月甚至数年,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市场:工业、家庭及医学等需要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通信应用。它工作于2.4GHz(全球)、868MHz(欧洲)及915MHz(美国)的ISM 频段。,ZigBee健康照顾系统,ZigBee工业仪表系统,WiFi,Wi-Fi 是英文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的缩写。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目前,WLAN的推广和认证工作主要由WiFi联盟完成,所以WLAN技术常常被称之为WiFi。802.11定义了两种设备: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提供无线与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无线终端,IEEE 802.11标准系列,WAPI,WAPI(Wireless 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是一种安全协议,同时也是中国无线局域网安全强制性标准。2009年6月在ISO/IEC JTC1/SC6日本东京会议上,WAPI获得包括美、英、法等10余个与会国家成员体一致同意,将作为无线局域网络接入安全机制独立标准形式推进为国际标准。中国推进WAPI是出于安全性考虑,也是出于利益方面的考虑。在认证保密方面,WAPI比WiFi强。为了保护WAPI,中国工信部明令禁止支持WiFi功能的手机在国内获得入网许可,洋品牌手机要想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必须摘除WiFi模块或屏蔽该功能。,WiMax,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的另一个名字是IEEE802.16,其工作频段在2-11GHz。IEEE802.16于2001年被批准成为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之一,是一种为企业和家庭用户提供“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无线连接方案。WiMax也被称为“3.5G”技术,于2007年5月成为3G的第4个标准。IEEE802.16标准系列包括:802.16、802.16a、802.16d、802.16eWimax的技术优势:采用OFDMA、MIMO、AMC、HARQ等先进技术传输距离长(典型6-10公里,最大50公里)传输速率高(最高达75Mbps)系统容量可灵活扩展(信道带宽可在1.25-20MHz之间变化),IEEE 802.16 标准系列,MBWA(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移动宽带无线接入2002年12月IEEE成立了MBWA工作组,开发802.20(Mobile-Fi)标准。802.20任务是为高速移动用户开发一个支持在3.5GHz频带中进行高可靠性和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标准。MBWA系统的优势:工作于3.5GHz下频段,容易得到频率资源高速数据速率(1Mbps)支持高达250Km/h的运动车辆小区覆盖范围相当于城域网全面支持Internet802.20发展前景不明朗高通垄断来自3G和WiMax的竞争,LMDS,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s System,本地多点分配系统一种微波宽带无线固定接入技术,利用高容量的点对多点微波传输,提供双向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业务。工作频段10-40GHz,工作距离3-5公里,传输速率可达155Mbps。LMDS被认为是最后一公里光纤的灵活替代技术。LDMS网络由骨干网、基站、用户端设备及网管系统四部分组成。LDMS局限性:覆盖范围较小,不适合远程用户使用。基站设备价格贵,只适合于人口集中地区。工作频率高,通信质量受天气影响大。,系统组成,星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MMDS,MMDS:Microwave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ystem,微波多点分配系统一种通过微波传输有线电视信号,并提供宽带业务的点对点分布系统。MMDS也称做无线的有线电视系统,是有线电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频段2.5-3.5GHz,覆盖半径50公里,可传送100对数字电视信号。MMDS与有线电视网一样,可采用加/解扰技术,计算机管理用户,实现可寻址收费。MMDS与光纤网一样,可实现双向传送话务和数据信息,视频点播、电视会议等。MMDS特点:设备重量轻、体积小,方便安装调试适合中小城市或郊区有线电视覆盖不到的地方。,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数据管理系统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应用:零售、物流管理 高速公路收费及智能交通电子票证动物跟踪和管理资产追踪管理门禁管理/人员管理防伪识别生产自动化及过程控制,RFID(射频识别系统),RFID电子标签结构,RFID工作原理,CMMB,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从2006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利用S波段信号实现“天地”一体覆盖、全国漫游。支持25套电视节目和30套广播节目。支持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小型接收终端,接收视频、音频、数据等多媒体业务。CMMB也是数字电视技术的一种,采用先进的编码、压缩、调制等数字技术。国外手机电视技术主要有:美国的MediaFLO、欧洲的DVB-H、韩国的T-DMB等。,移动网,无线通信系统与技术,无线通信系统概述典型无线通信系统介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组成无线通信技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介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模拟蜂窝移动通信(1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2G/3G/4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演进,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第一代(1G):模拟移动通信系统(80年代)AMPS/TACS/JTACS/NMT第二代(2G):数字移动通信系统(90年代)GSM/GPRS/EDGECDMA(IS95)/CDMA2000 1xD-AMPS(IS-136)/PDC第三代(3G):宽带移动通信系统(2000年)WCDMA/HSDPA/HSUPA/HSPA+1xEVDO(Rel.0/Rel.A/Rel.B)TD-SCDMA/TD-HSDPA/TD-HSUPA/TD-HSPA+第四代(4G):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LTE FDD/LTE+TD-LTE/TD-LTE+WiMax/WiMax II,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移动通信始于1921年的美国警察移动通信系统。1946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电话网。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了AMPS(Advance Mobile Phone Service 高级移动电话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可以随时随地的大容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983年,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AMPS在美国投入商用。1984年,英国根据AMPS提出了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全接入通信系统)。1984年,日本提出了JTACS(Japan 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日本全接入通信系统)。198x年,瑞典、挪威和丹麦的电讯管理部门提出NMT(Nordic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北欧移动电话系统)。1987年,中国第一个TACS制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建成商用。,蜂窝结构,蜂窝系统“小区制”系统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 度在1-10km左右。在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蜂窝结构的优点:采用小区复用系统,频谱利用率高。实现大地理区域的移动性,覆盖范围大,可以覆盖全国甚至全球。用户容量大,基本上不受限制。公用蜂窝系统的网络与PSTN相连,移动电话可以方便地与任一用户通话。用户终端功率小,因此体积小,辐射小,电池使用时间长。蜂窝结构的缺点:系统结构复杂,需要涉及越区切换、漫游、位置登记、更新和管理以及系统鉴权等技术。需要建很多基站,人口密集区域之外有盲区。蜂窝分类宏蜂窝(Macro-cell):2-20km微蜂窝(Micro-cell):0.42 km微微蜂窝(Pico-cell):400m,蜂窝体系架构,在蜂窝系统中,移动终端通过空中接口与基站(BS)建立通信连接。BS通过光缆线路或微波线路连接到移动交换中心(MSC),移动交换机可以连接到其它网络。与无绳电话系统不同的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自己独立的交换机MSC,而不是使用有线电话网络的交换机。,BS=BSC+BTS,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性能比较,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移动通信采用的数字技术包括:语音编码信道编码与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调制/解调数字控制信道和数字数据信道保密与认证数字移动通信的优点:提升容量提高语音通话质量和通话安全性抑制干扰和噪音增加数据业务能力降低用户和运营商的费用,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演进,GSM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主流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数字化语音编码和数字调制技术采用TDMA/FDMA复用方式以语音业务为主,也支持无线的数据业务使用最广,用户数最多的移动通信系统超过200个国家超过20亿用户在发展的过程中,GSM系统的功能不断得到丰富。短信息服务(SMS)提供了一种新颖、便捷、廉价的通讯方式。1994年,GSM实现了基于电路交换的数据业务和传真服务。1999年,WAP协议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2000年后开始商用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使得GSM系统能够以效率更高的分组方式提供数据通讯。2003年,EDGE技术开始商用,提供了接近3G的数据通讯能力。,GPRS,GRP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原有的GSM网络上进行扩充,以提供分组无线业务的系统。是为使GSM满足移动数据通信业务的发展而引入的。特点:可以向用户提供从9.6Kbps到高于150Kbps的接入速率。支持多用户共享一个信道的机制(每个时隙允许最多8个用户共享),提高了无线信道的利用率。支持一个用户占用多个信道,提供较高的接入速率。是移动网与IP网的结合,可提供固定IP网支持的所有业务。在技术上提供了按数据量计费的可能。,EDGE,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ricsson公司于1997年向ETSI提出了EDGE的概念。EDGE于1998年1月被批准。2003年才开始大规模应用。EDGE是一种从GSM到3G的过渡技术(GPRS俗称2.5G,EDGE俗称2.75G)。它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GSM资源。采用现有的GSM频率。利用大部分现有的GSM设备,不改变GSM网的结构,也不引入新的网络单元,只是对BTS进行简单升级,并对网络软件及硬件做一些较小的改动。它主要是在GSM系统中采用了多时隙操 作和8PSK调制技术,使每个符号所包含的信息是原来的3倍。最高速率可达 384kbps。看手机的网络图标就能知道自己的手机是否正在使用EDGE网络。EDGE 是一个小“E”,而GPRS 是一个小“G”。使用EDGE必须达到两个要求:你所在范围覆盖有EDGE网络你的手机支持EDGE,CDMA(IS-95),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IS-95,是由高通公司(Qualcomm)提出的第一个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蜂窝标准。基于 IS-95的第一个品牌是cdmaOne,由CDG(CDMA发展集团)申请。CDMA的优势:系统容量大(在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情况下,CDMA网比GSM网要大4-5倍。)建网成本低(在CDMA规划中,CDMA的站间距一般较GSM稀疏。)网络绿色环保(功耗小,平均发射功率:CDMA手机是GSM手机的1/60,2毫瓦)通话质量更佳(CDMA的支持13kb的语音编码器,而TDMA最多支持8Kb;CDMA采用软切换技术,TDMA采用硬切换)。系统容量的配置灵活,频率规划简单。1995年,第一个CDMA商用系统(IS-95)在美国运行.CDMA在北美、南美和亚洲等地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在美国和日本,CDMA成为主要移动通信技术。中国联通于2002年1月8日正式开通了CDMA网络并投入商用,2008年10月1日后转由中国电信经营。,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 System-2000,国际移动电话系统-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早于1985年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当时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1996年更名为IMT-2000。系统工作在2000MHz频段最高业务速率可达2000kbps预期在2000年左右得到商用全球统一标准,使用共同的频段,实现高频谱效率的频谱分配。具有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特别是支持Internet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第三代无线传输技术(RTT)提出了支持高速多媒体业务。高速移动环境:144kbps 数据速率低速移动环境:384kbps 数据速率静止环境:2Mbps 数据速率,IMT-2000标准,2000年5月,ITU-R年会批准、通过了IMT-2000的无线接口技术规范。IMT-2000分为CDMA和TDMA两大类共五种技术,其中主流技术为以下三种CDMA技术:IMT-2000 CDMA-MC,即CDMA2000。IMT-2000 CDMA-DS,即WCDMA。IMT-2000 CDMA TDD,即TD-SCDMA。,3G标准化格局,ITU,日本 韩国 中国 美国 欧洲 美国,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2:由美国TIA、日本ARIB/TCC、韩国TTA和中国CWTS构成。,3GPP:由欧洲ETSI、日本ARIB/TCC、美国ANSI下的T1P1、韩国TTA和中国CWTS构成。,CDMA2000,CDMA2000是一个3G移动通讯标准,是IMT-2000标准认可的无线电接口。CDMA2000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CDMA2000的发展:CDMA2000 1x也称CDMA 1x或1xRTT,使用一对1.25MHz信道,最高数据速率153.5kbps。通常被认为是2.5G或者2.75G技术。CDMA2000 1xEVDO1xEV-DO(Evolution-Data Only)在CDMA2000 1x上附加了高数据速率(HDR)能力。是CDMA2000 1xEV发展道路上的第一阶段。先后有Rel.0/Rel.A/Rel.B/Rel.C 版本。CDMA2000 1xEV-DV1xEV-DV(Evolution-Data and Voice)可以在一个CDMA载频上同时支持话音和数据。是CDMA2000 1xEV发展道路上的第二阶段,但已经被停止发展。,CDMA2000标准家族演进,HRPD:High Rate Packet Data,高速分组数据,又被称为1xEVDO。AIE:Air Interface Evolution,3GPP2的空中接口。,CDMA2000 1x,CDMA 1x在IS-95的基础上升级了无线接口,既可以为用户提供传统的话音业务,也可以提供数据业务。CDMA2000 1x通常被认为是2.5G或者2.75G技术。CDMA2000 1x的数据传输峰值速率为153.6kbps。由于所采用的基本技术始终为CDMA,单个载波信道占用的带宽始终为1.25MHz,所以从IS-95到CDMA 1x及1xEV,无论移动终端还是基站,均能够前、后向兼容,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平滑过渡。在网络设备上,IS-95到CDMA1X只要进行适当的升级。IS-95的终端可以在CDMA2000 1X甚至1XEV网络中漫游,1x的终端也可以在IS-95网络中正常使用。,CDMA2000 1x网络结构,1xEVDO,1xEV-DO是一种高频谱利用率的CDMA无线通信技术,它可在1.25MHz带宽内提供峰值速率达2.4Mbps的高速数据传输服务。为了在不影响现有网络话音通信的前提下支持高速数据业务,1xEV-DO 采用了将语音信道和数据信道分离的方法。2000 年1x EV-DO 标准发布,2002 年1x EV-DO产品开始进入商用阶段。1xEV-DO与 IS-95及CDMA2000 1x网络兼容,很好地保护了运营商的现有投资。1xEV-DO的码片速率、功率需求、信道带宽与 IS-95及CDMA2000 1X相同;1xEV-DO可沿用现有网络设备,基站可与IS-95或CDMA2000 1x合并,成本低廉。先后有Rel.0/Rel.A/Rel.B/Rel.C 版本。Rel.0在2000年10月发布,其峰值数据速率可达到2.4Mbps(下行)/153.6Kbps(上行)。Rel.A在2004年3月发布,其峰值数据速率可达到3.1Mbps(下行)/1.8Mbps(上行)。Rel.B在2006年5月发布,使用多个信道(最多15个,20MHz带宽),其峰值数据速率可达到73.5Mbps(下行)/27Mbps(上行)。Rel.C在2007年4月发布,目前还没有商用。,UMTS(3GPP),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在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开始为3G标准征求技术方案,并把3G技术统称之为UMTS。宽带CDMA(带宽5MHz)是其多种方案之一。1998年,日本和欧洲在宽带CDMA的关键参数上取得一致,使之正式成为UMTS体系中FDD频段的空中接口的入选技术方案,并通称为WCDMA。WCDMA、TD-SCDMA都是UMTS,但是现在说的UMTS一般就特指WCDMA。2000年,UMTS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全球3G标准之一。UMTS标准至今有6个版本:R99:UMTS的第一个版本,定义了全新的宽带无线接入网以及从GSM演化而来的核心网。R4:核心网采用IP承载方式的软交换技术,承载与控制分离;支持EDGE升级。R5:引入IMS(IP多媒体子系统),引入HSDPA技术,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到10M以上。R6:增强了IMS标准(包括QoS改善);引入HSUPA,核心网向全IP网演化。R7:采用64QAM和MIMO技术,峰值速率达到28Mbps。R8:HSPA+phaseII 或LTE(准4G)演进,峰值速率达到42Mbps或更高。,WCDMA,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宽带码分多址WCDMA是一种由3GPP具体制定的,是基于GSM MAP(移动应用部分)核心网,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WCDMA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频分双工(FDD)方式,码片速率为3.84Mcps,载波带宽为5MHz。基于R99/R4版本,可在5MHz的带宽内,提供最高384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静止环境可达2Mbps)。2001年,日本NTT DoCoMo公司的FOMA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运营WCDMA服务。中国联通于2009年5月17日开始商用WCDMA。截止到2009年底,WCDMA商用网络突破290个,覆盖国家和地区达到120个,用户数超过4亿。,HSDPA,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一种3G移动通信协议,和HSUPA一起被称为3.5G技术。是3GPP UMTS在R5协议中为实现WCDMA网络高速下行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技术。不改变现有的WCDMA网络结构,大大提高下行数据速率(最高可达14.4Mbps)。新增三条物理通道:HS-DSCH:下行,共享信道,用于数据传送HS-SCCH:下行,共享控制信道,用于下行控制信息传输HS-DPCCH: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用于状态反馈和控制信息传输使用的关键技术: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根据信道质量的信息反馈,自动选择调制方法和编码速率。调制方法:QPSK vs 16QAM;编码速率:1/4 vs 3/4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对收到的传输块进行解码,检查是否有CRC错误有错误,不抛弃错误块,请求重传,重传块与错误块进行合并Fast Scheduling,快速调度 给每个用户匹配相对比较好的信道进行数据传送。,HSUPA,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为满足用户对上行传输的性能需求,3GPP在HSDPA规范之后又发布了HSUPA。HSUPA技术规范是在3GPP UMTS R6版本中制定的,峰值上行传输速率可达到5.76Mbps。HSUPA可以在HSDPA网络基础上升级,也可以直接从WCDMA R99/R4进行升级。技术特点:增加了新的传输信道E-DCH。空中接口上新增五条物理信道来支持物理层快速重传、软合并以及NodeB分布调度。下行公共物理信道E-HICH、E-AGCH、E-RGCH上行专用数据信道E-DPDCH上行专用控制信道E-DPCCHHSUPA采用了三种主要的技术:物理层混合重传(L1 HARQ)基于NodeB的快速调度(NodeB Scheduling)2msTTI短帧传输,UE,Node-B,HSPA+,HSPA是HSDPA与HSUPA的综合缩写,HSPA+是在HSPA基础上的演进。俗称为3.75G。HSPA+是一个全IP、全业务网络,其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11/42Mbps(上行/下行)。HSPA+保留了HSPA的特征和信道,向下完全兼容HSPA技术。HSPA新技术:AMC、HARQ、快速调度、2msTTI短帧传输HSDPA新增信道:HS-PDSCH、HS-SCCH、HS-DPCCHHSUPA新增信道:E-DPCCH、E-DPDCH、E-RGCH、E-AGCH、E-HICH、F-DPCH为了支持更高的速率和更丰富的业务,HSPA+也引入了更多的新技术。MIMO(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分组数据的连续传输下行64QAM高阶调制/上行16QAM高阶调制增强的CELL_FACH层二增强HSPA+后向兼容原有R99/HSPA网络以及相应的终端,因此HSPA+的网络部署不会带来旧用户终端的更换,较好地保护了用户的原有投资。,TD-SCDMA,TD-SCDM

    注意事项

    本文(无线通信系统与技术培训教材.ppt)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