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性认同概念发展的历史.ppt
投射性认同概念发展的历史,一,简纲(Sandler,1986),第一阶段:克莱因的早期定义,投射性认同被认为仅仅是一个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现实的客体并没有被影响,投射和认同的过程仅仅发生在一个人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之间。,第二阶段:强调投射性认同中的人际互动的一面。发现现实的客体,比如说分析师,实际上认同了投射出来的自体或客体表象,并且形成了反移情的反应。这主要是klein后期,Bion等人早期的工作成就。,第三阶段:主要标志是W.R.Bion的容纳者模型(the container model),认为投射性认同是自体或内在客体的某些部分的外化,然后直接地进入外在客体中。外在客体,比如说母亲或者分析师,容纳了这些不可忍受的情感体验,并且把这些体验调整为更为可耐受的模式,这样再次被婴儿或患者内投射。,二,Klein之前历史,Freud的两个概念:认同和投射1认同:(1)Klein 1955提到的,Freuds 在1921年的 Group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the ego(1921),中认同的观点对她的观念来说很重要。,错误(Steiner,R.1989)“在与他父亲这种认同的同时或稍后,男孩开始按依恋情感依恋形式形成向他母亲真正的客体贯注。”Freud 说,(G.W.XIII,p.115)Gleichzeitig mit dieser Identifizierung mit dem Vater,villeicht sogar vorher,hat der Knabe begonnen eine richtige Objektbesetzung der Mutter nach der Ahnlehnungstypus vorzunehmen,英文标准版的译Strachey把他翻译成“At the same time as this identification with his father,or a little later,the boy has begun to develop a true object cathexis towards his mother according to the attachment(anaclitic)type.但是把 vorcher 翻译成 later是完全错误的,应该翻译成 earlier。也就是说,孩子对母亲进行客体灌注可以发生在与父亲认同之前,而不是之后,这样,其实弗洛伊德的观点和客体关系的观点是一致的。,(2)弗洛伊德对克莱因的另一个影响:自恋性认同。1946年,克莱因说投射性认同所形成的客体关系是一种“自恋性的客体关系。”,(3)投射偏执-妄想1911,Freud,施列伯Schreber案例。“偏执狂症状形成过程中最显著的特性可以被称为投射。内在的知觉受到了抑制,而相反的,其内容,在经历了某种程度的歪曲后,以外在知觉的形式进入了意识。在被害妄想中,歪曲是由情感的转换组成的。应该在内心被感觉为爱的情感被察觉为外在的恨。首先,投射并不是在所有形式的偏执狂中都扮演相同的角色,其次,投射不仅仅在偏执狂中表露出来,在其他心理条件下也会表露,而且在我们对待外在世界的态度中,投射具有它命定的通用特性。当我们把某些感觉的原因指向外在世界,而不是在我们内心寻找(就像我们在其他情况下一样),这个正常的过程,也可以称为投射 p.66.”,Anna Freud:“利他性屈从”altruistic surrender(1936),p.20),和后来所说的投射性认同有很大的重叠。克莱因的分析师训练:在柏林接受的分析师的训练,观念都受到了亚伯拉罕和Ferenczi的影响,(亚伯拉罕是克莱因的分析师),二,Klein 学说,1,1946年前(1)1929年,她追随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的观念,klein,1929,freud,1920)认为在生命的早年死本能就开始起作用。为了逃避被自己的内在的摧毁欲望摧毁,机体的自恋利比多强迫毁灭冲动向外或并且指向外在客体。与此同时,内在的防御被调动起来对抗不能被外化的死本能的残余。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以婴儿自我过多的紧张为结果,被感知为焦虑。而且造成了本能层面的分化,自我的一部份反抗另外一部份。这些早期的防御形成了早期的婴儿的超我。,(2)1935:随着孩子的发展,孩子应用投射和内投射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开始,自我(the ego)就在对好客体和坏客体进行内投射,客体成为坏客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孩子把他的攻击性投射到了这些客体上。因此,客体变成了危险的迫害者因为他们会攻击和吞没孩子。对这些投射性的、歪曲的客体的内投射,让孩子们在自我中建立起内在的迫害者。,随后,通过投射,对这些内在迫害者进行再次外化(re-externalize)。,这个过程让孩子的自我既要防备外来的迫害者,又要防备内在的迫害者。偏执-妄想态(the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此外,孩子还渴望所爱的客体,这相应的造成孩子害怕失去这些所爱的客体,对所爱客体的内投射让孩子产生了对好客体被坏客体以及其毁灭冲动毁坏的担心和哀伤。抑郁态(the depressive position).为了逃避抑郁态所带来的痛苦,自我会到好客体那里寻求避难,或者是逃入一个好的、内化的客体,过度的信仰这些内化客体的慈爱和保护的能量,(其结果可能是严重的精神病性的否认).或者是逃入好的外在客体,导致理想化或者过度依赖这些客体,相应的结果是自我的弱化。(Klein,1935).,早期总结:主要是使用投射和内投射以及它们的互动关系来描述早期客体关系的。一直到1945年,她还提出,“内投射的每一步都和把内心形象投射到外在世界保持对应,而这种互动支撑着和现实双亲的关系,以及超我的发展。(Klein,1945,p.409).,2,1946年:提出投射性认同。论某些精神分裂的机制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Klein,1946).,在偏执-妄想期,(paranoid-schizoid phase),婴儿对母亲乳房的口欲-施虐冲动会逐渐扩展到母亲的身体,他会想要吮吸、咬住、掏挖、且夺走母亲身体上好的部分。口欲-施虐冲动的幻想的一个主题就是把母亲体内所有自己想要的、好的东西都掏空。这时候的内投射形式和口欲期合并的幻想有关。除此以外,来自肛门和尿道的冲动也起到了一定影响,就是把有毒的、危害的物质从自体中排出,并让它们进入母亲。顺着排除有毒的物质,婴儿会把自体的坏的部分分割开,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从而把自体中坏客体消除,因为这个坏客体有毁灭自身的危险。坏客体是死本能的心理表象,他们之所以要被投射,是因为婴儿要控制和占有这些客体。,母亲这时候容纳了这些投射出的部分,母亲“不仅仅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人,而且也感觉到是那个坏的自体。”(klein,1946,p.8).,接着,克莱因在历史上第一次用到了投射性认同这个词,“很多针对自体的成分的仇恨现在指向了母亲。这导致了一种特殊的认同形式,它建立起了一种攻击性客体关系的原型。我建议对这些过程使用术语投射性认同”。(klein,1946,p.8).,理解克莱因的理论概念的关键在于它使用的介词是“(project)into(投射)入”,而不是”project onto”(投射)到”,她使用这个介词意味着这个过程发生在婴儿刚刚开始用词语思考的时候。这也意味着,如她所说:“投射过程的另一个方面,如我们所见到的,意味着通过自体的成分有力地进入客体,并且控制住客体。,好的冲动也可以投射到客体。在此意义上,排泄物被幻想成具有珍贵礼物的意义,所以被自我排除和投射的、带着排泄成分的部分代表着自体好的和可爱的部分。这在客体关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且导致了自我更健康、更整合的发展。如果这个过程发展的过分,这些人格成分的好的部分就会在投射的过程中丧失在客体那里,于是客体被理想化,从而代表着自我理想(the ego ideal).结果是造成了自我发展的贫乏,或者过度的依赖别人。(Klein,1946).,31946年后(1)1952年,对好的冲动的投射也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在焦虑提高的情况下,孩子有可能更加理想化好客体,所以他可以:1通过以来外在的理想化客体而逃避焦虑;2通过求助于内在的好客体作为逃避迫害性客体的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理想化的客体之所以被爱和崇拜是因为它提供了自体的好的部分。所以这时候的客体关系有很大的成分是自恋的。,(2)1955年,论认同On Identification(Klein,1955).Julian Green的故事名叫如果我是你魔鬼赋予英雄一个能力,让英雄随时可以离开自己的身体,进入和控制其它任何人的身体。克莱因认为,这个过程反应的就是投射性认同的过程,把自己投射到另外一个人那里,控制别人但是同时又没有失去自身的感觉。就像到别人那里做了一趟旅行,但是旅途永远改变了自我。如果被投射的部分没有被成功的再次内化的话,投射性认同的过程就会耗尽投射者的心理能量,让投射者筋疲力尽。她提出,通过不断的处理外在客体和内在客体的体验,孩子能够从偏执-妄想态发展到抑郁态,对客体的看法和感受能够比较整合起来(Klein,1955).,(3)1957年,对好客体和病理性的理想化客体的区分。在好客体占优势的时候,自我的分裂能够允许自我整合并认同客体,憎恨能够得到减轻,抑郁态能够得到修通。而病理性理想化客体的基础是病理性分裂,这种分裂不是把好客体和坏客体分开,而是分裂为理想化的客体和极坏的摧毁性客体,,(4)1958年,对外的投射是由死本能支配的,而内投是由生本能决定的(Klein,1958).(5)1959年,定义扩展“内投和投射的双重过程对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间的互动作出了贡献。这种互动在生命的每个阶段持续存在。内投和投射以同样的方式持续整个生命周期,而且在成熟的过程中被改进,但是它们从来没有失去它们在个体和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中的重要性。因此,即便是在成人中,对现实的判断也从来没有脱离其内心世界的影响。”(klein,1959,p.250).,三克莱因之后,1Bion1957年,Bion(1957)主要强调的是精神病患者的病理性投射性认同中的攻击性成分。他认为,精神病患者对攻击性的控制能力较弱,从而这些攻击性就显得非常强大,精神病患者甚至能够把爱转换成虐待。,1959年,Bion 在一次治疗中,观察到他的患者试图把死亡的恐惧强加给比昂,这时Bion的想法是如果这些恐惧能够在分析师这里停驻一阵子,它们就会以修正的形式被重新内投。如果分析师不能够接受这些投射的感受,患者就会把这些感受强加到自己身上,这些感受的强度和暴力性都会提高。,投射性认同是个别治疗和集体交流中最重要的互动形式。通过投射性认同,分析师会感到受到了操纵,不得不在别人的幻想中扮演起一个角色。比昂一直都坚持,投射性认同除了是一种幻想外,还是一种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操纵,是一种人际交流模式。,1962年前后,大转变容纳者(the container)和被容纳者(the contained)。婴儿会幻想着把毁灭性冲动投射入母亲而母亲接受了这种投射,容纳它,并且修正它,这样它的毁灭性就得到了中和,让孩子可以再次内投所投射的东西。婴儿再次内投的内容是否变得能够忍受并可以整合,取决于母亲这个客体对投射的内容进行修正和代谢的能力,Meissner(1980)对此批评说,在比昂那里,投射性认同变成了一种比喻,被随便翻译成了容纳者和被容纳者 的术语体系,而这个术语体系几乎可以用到任何人际关系或认知现象。,2Herbert Rosenfeld:投射性认同和内投性认同通常同时发生 上述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造成基本的混淆并且无法区分主体和客体。无法区分现实和幻想,因而也无法区分真实客体和其符号表象(symbolic representation,3Hanna Segal,投射性认同产生了符号等式。符号一开始是从偏执-妄想态形成的,孩子这时候对母亲身体的利比多和攻击性制造出了焦虑和内疚,让他不得不把兴趣转移到环境中,并且赋予环境符号(象征)意义。在从偏执-妄想态向抑郁态转化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使用符号。抑郁态时,通过符号的建立,孩子开始使用内在客体来代表丧失的客体,但是两者并不等同。,然而,如果符号是通过投射性认同建立的话,符号就不仅仅是代表客体,而是被看作客体本身,从而否认了主体和客体的分离,Segal 称为“符号等式”symbolic equation(1957).例如,一个精神病院的病人声称他不能拉小提琴,因为他拒绝在公众面前手淫。Segal分析说,自体的部分(阴茎)投射进入了客体(小提琴),这便是符号等式。,4Harold Searles:在治疗的某个退行阶段,治疗师要允许自己感受到患者的感受,或者说在投射性认同的过程中接受患者的投射。这种“感受-参与”(feeling-participation)不是说治疗师完全变得像患者一样,因为除了接受投射以外,治疗师还要对投射进行处理,把它整合到人格中去,让这种被整合的体验供患者再次内化时使用。1975年,作为分析师的治疗师的患者,在处理投射性认同的过程中,随着治疗师逐渐能够让自己对患者的投射性认同开放,治疗师自身的人格得到了成长。,5Malin and Grotstein(1966);投射性认同有三个基本成份:投射,把投射出去的自体和外在客体创造成一个融合体,再内化,6Odgen,1979:投射性认同的三阶段。Greenberg,1979,投射性反认同,7Kernberg:在研究边缘性人格障碍,时,把投射性认同、分裂、原始理想化、否认、全能化等量齐观。(Kernberg,1967)在投射性认同中个体还是维持了与被投射的部分的共情(empathy),并且能够诱发客体的相应的内在体验。而在投射中,对被投射的部分出现了批判的态度,而且并不会引起诱发客体的压力感。,对肯伯格来说,投射性认同发生在投射者内部,他通过和他投射的客体共情,认同了他投射到客体身上的不想要的部分。,8 Zinner and Shapiro:使用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来描述家庭系统中的个体动力和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他们写到“投射性认同在个体和人际心理学之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桥梁,因为我们对这个机制的认识可以让我们用发生在个体内部的个体动力冲突来理解人们之间的互动。“(Zinner and Shapiro 1972p.523).,9Meissner 1980)提出废除投射性认同这个术语,至少限制定义。理由(1)概念不准确;(2)没有新意(3)应用上的混乱(4)完全可以用其他术语代替。他认为投射性认同本质上是循环反复的投射和内投射。他认为这个定义应该回到克莱因本来的定义上,用这个术语来描述精神病心理过程的内在的防御机制,投射进入的不是真实客体,而是客体表象。,10,Hamilton(1986)正性投射性认同(Positive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正性投射性认同是指把自体好的部分投射入另一个人,同时部分地体验到这些被投射的表象是自体的部分。和正性投射性认同相联系的驱动力是力比多,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被用来分裂愤怒、嫉妒和其他情绪,但是Hamilton主要强调的是力比多和整合。,他提出,文献中把投射性认同看作是把自体“坏”的部分投射出去的看法是不购充分的,投射性认同中也有“好的品质。他建议把投射性认同分为正性和负性两个成分。这样的划分也能让我们更容易地注意到精神病患者虽然在客体关系中存在明显的敌意,但是仍然存在建立良好客体关系的能力,Hamilton也提出,在使用正性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的时候,不能割裂力比多和攻击性的辩证关系。比如说,他的一个临床案例中,一个精神病患者把所有人都看作是洋娃娃,认为他们很可爱。在这种力比多的投射中,其实也有潜在的攻击性,即毁灭他人做个人类的存在。Hamilton说,实际上,好的部分能够被投射,用来消除攻击性行为引起的内疚和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正性投射性认同用来服务于攻击性驱力。同样的,对坏的部分的投射可以用于服务于让攻击冲动最小化的目的,从而保护好客体。”,故Hamilton提出精神分析师要注意,不要把伦理判断加到学术概念上,比如说,认为正性投射性认同就是好的,负性投射性认同就是坏的。或者认为爱本能就是好的,死本能就是坏的。他说,“实际上,很多人确实认为爱在道德上是正确的,而恨是错误的,虽然明显的事实是,爱和恨的相互作用对最终建立起成熟的关系是必要的。”,11Michael S.Porder 1987 其中有两层移情/反移情结构。表层是常见的移情/反移情结构,即分析师作为强有力的父母,患者作为无助的孩子,更深一层的结构是,患者扮演了支配性的父母的角色,而分析师体验到了患者作为孩子体验到的情绪。,他的投射性认同的定义中更多强调了其中适应和满足超我需求的一面。他的这个定义其实比较符合防御的基本概念,即防御结构是一种妥协形式,这个概念一开始是Brenner(1981),后来由Abend(1981),Willick(1983),以及Porder本人得到发展。(Abend,Porder,and Willick,1983).,附:投射性认同临床注意事项,1在治疗师发现患者的投射性认同时,治疗师应该,或者说可以做些什么?Ogden:治疗师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他努力和他心中感受到的患者投射过来的感受共存,而不试图否认这些感受,或者竭力要消除这些感受。也就是说,治疗师试图让自己开放,能够接受这些投射的感受。,治疗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容纳患者的感受。有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当患者抱怨治疗没有希望,没有母亲般的温情,没有爱意,没有治疗效果的时候时候,治疗师会感到挫败感、自卑感、无望感,这时候可以试着和自己的这些感觉共处,忍耐这些感觉,但是同时不要通过结束治疗来排斥这些感受。(Nadelson,1976).,2如果治疗无效的话,还应不应该继续治疗下去”?治疗师要面对的问题不是此,而是如何接受一个绝望的治疗,一个绝望的患者,一个绝望的治疗师。患者对治疗的抱怨的“真实性”就在于他的情感是真实的,他觉得一个“恰好”(good-enough mother)的母亲必须能够分享他的情感,安慰他,给他力量。,3容纳患者的投射性认同需要治疗师有能力理解:我正在感受到什么,在我和我的患者之间发生了什么?而要具备这种能力,需要治疗师的接受良好正规的理论培训、个人分析、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不错的心理学头脑。,4投射性认同中解释的作用?解释的作用尤其重要。但是这时候的解释不是完全针对患者的,虽然对患者解释投射性认同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但是我们知道,对患者的解释需要等待最佳的时机。更重要是,在此时,治疗师需要对自己解释投射性认同,以便能够处理治疗师自己内心产生的感受。Spotnitz把这种解释称为“沉默的解释”,也就是说,这种解释在治疗师头脑中形成,但是并没有对患者说出来。这种沉默的解释不能说出来的除了时机不到之外,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解释中包含了大量的对治疗师自己的自我分析。在处理投射性认同中,治疗师自己需要持续的进行自我分析。,投射性认同中常见问题,1治疗师利用对病人的治疗来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比如说,自恋需要的治疗师可能会认同患者投射出来的好客体。这会造成患者幼年期母子关系的重复,尤其是在那些幼年有着自恋的父母的患者中这种伤害会特别大,这时候治疗师就像一个自恋的母亲,在母子关系中几乎只注意到自己的需要。(Ogden,1974,1976,1978,1979),2在处理投射性认同中最常见、最根本的失误便是治疗师没有充分地处理患者投射过来的成分。这种失误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1认同了患者处理投射性感受的方式2治疗师依赖自己以前惯用的防御机制。治疗师常常会依赖于使用否认、分裂、投射、投射性认同来对抗他内心通过投射在他内心产生的感受。Langs认为,无论上述那种情况,都会形成”不当治疗联盟therapeutic misalliances,这时候治疗师和患者在他们的关系中需要对彼此的满足,并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关系(Langs,1975)这时候治疗中往往会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患者每次来做治疗都会感觉如沐春风,治疗师也会感觉到患者十分优秀,治疗似乎也按部就班就像教科书一样的在进行,但是一出治疗室的门,患者的所有问题又回来了。,这种情况下,Ogden认为,治疗师为了维持自己的防御,往往会背离治疗技术,有时候甚至违反治疗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原则,比如说和患者发展除了治疗关系以外的其他社会关系,如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恋人关系等等,或者送礼物给患者,或者鼓励患者给自己礼物,违反治疗的保密性原则,在非督导场合下讨论患者的情况等等。,这些行为的出现是因为治疗师内心使用了两种防御模式:或者是严格地防备自己觉察到自己内心由于患者的投射造成的感受,或者是允许这些感受或者自己的防御转化为行为及动作。而这两种方式都没有充分地处理投射性认同本身,更谈不上容纳投射性认同了。治疗师这样的反应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是,患者再内化(re-internalizes)投射出来的感受的同时,也内化了治疗师对这些感受的恐惧和不完全的处理方式。患者自身的恐惧和病理性防御机制得到了强化和扩展。而且,患者可能会对治疗的前景感到绝望,因为他发觉正在帮助他的治疗师和他有同样的心理病理问题。,3治疗师自己产生投射性认同治疗师自己也会使用投射性认同,让患者感到压力。治疗师会有杂乱的、多重的想要患者变得“更好“地愿望,治疗师的这种全能幻想(omnipotent fantasy)经常会把患者变成一个治疗师”想要的患者”(wished-for patient).治疗师经常会给患者加压,让患者按照自己想要的、治疗好的那个理想患者行事。形象地说,治疗师树立了一个“好病人”典型供患者学习和认同,而这个所谓的好病人“也许是治疗师自己想成为但是又成为不了的,或者是治疗师自己很讨厌的。比如说,治疗师可能会希望患者对自己言听计从,像个孝子,而治疗师自己很讨厌或者很盼望自己成为一个言听计从的孝子。,相对来说比较健康的患者经常会觉察到这种压力,他们会提醒治疗师,“我才不会让你把我变成你的又一个成功的案例的!”Ogden提醒治疗师们,虽然患者的这种陈述也许有动作陈述,但是治疗师应该对此保持警觉,因为这种陈述也许表达了患者正处于治疗师的投射性认同中,而患者已经成功地处理了治疗师的投射。但是对患者和对治疗来说,很具有破坏性的事情往往是患者不能成功处理治疗师的投射,出现了两种情况(1)患者是在投射压力下屈从,变成了“理想的病人”(2)患者反抗投射的压力,出现很强的阻抗,或者结束治疗。,4治疗师的死本能。Winnicott(1947)提醒人们,治疗师或父母对他们的病人或孩子不仅仅有希望他们治愈和成长的愿望,而且也有憎恨的愿望,如攻击、屠杀、消灭患者或孩子的愿望。有时候治疗陷入僵局,病人保持长期的沉默,出现阵发的自我攻击和暴力行为,都可能提示着他试图顺从治疗师的攻击性。,Winnicott用近乎专制的口吻说,必须强制父母或治疗师能够整合他们的对孩子和病人的愤怒和杀戮的欲望,不让这些感受变成行为或者通过否认和投射来消除这些感受。,如果治疗师存在持久的、没有改变的投射性认同,那么这位治疗师需要认真的检查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去接受进一步的分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