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介绍.ppt
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介绍,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和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课程设置及说明,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分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分安排: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 毕业要求: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有兴趣、有潜能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学分,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必修学分必修模块,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模块与学分设置表,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高一年级教学情况 高一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基本保证每周2课时 多数学校在第一学期开设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二学期开设“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和“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一个模块。有个别学校压缩必修模块的教学时间,算法与程序设计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两个模块都开设,即学生要学三个模块。还有个别学校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算法与程序设计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两个模块都开设,实行学生选课走班制度。,模块开设情况:,高二、高三教学情况:,在高二或高三尝试开设另外三个选修模块的寥寥无几 以信息技术的高考复习为主,一、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1.信息技术学科必修学分的2个模块为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2.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部分内容不再作为单独教学内容,第三章第三节整合到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中,删除第六章第二节内容。3.信息技术基础中适当加强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的学习,用Visual Basic语言代替QBASIC。,变化一:模块调整,必修教学内容由3个模块调整为2个模块不再二选一教材不变,变化二:教学内容调整,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内容调整:一些已成为常识性的知识与技能不再重复教学:信息浏览、网上信息获取、浏览器的操作等减少了义务教育阶段已深入学习,且不常用的内容:网页制作义务教育阶段已深入学习,且比较实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字表处理适当加强了信息技术本体知识的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涉及到多媒体技术的部分内容整合到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的学习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总览,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总览,变化三:选修,选修课程的开设:信息技术被列入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实际上,信息技术在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等都可以开设相关选修课知识拓展类国家选修(网络技术、数据管理、人工智能等)、大学先修(计算机基础、C、JAVA等)、前沿课程(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职业技能类应用性课程,计算机动漫、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电子商务等兴趣特长类:信息学竞赛、机器人综合实践整合性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变化四:评价,综合素质测评:以必修教学为主学业水平考试:保留上机考时间仍然45分钟内容作相应调整每个学生有2次正式考试机会,变化五:课程实施,必修教学开课时间:高一还是高二?保证总学时每个模块36课时课程实施权在学校选修课开设完全取决于学校和教师,二、配套措施,教学指导意见修订2012版学生活动手册修订2012秋季入学开始使用选修课程试点学校培训:教研员全员培训(7月);骨干教师培训(8月)评价:学业水平考试、高考,三、教学建议,课程标准中的建议: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三、教学建议,考试评价改革:以教学指导意见、考试标准、考试说明、教材等为依据重知识,更重实践重技能,更重能力重情感,也重过程,课程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新课程的理念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体现,新课程实验需要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不断前进。,下半年工作:,小学、初中新教材备课活动(8.22-25,杭州)携手送教行动(9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温州)中小学信息技术优秀论文评比全国小学、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沈阳、大连),作业:,培训小结参加本次培训后的感想(收获、建议、对活动的评价等)下一步工作设想,可结合张丰主任的要求来写:积极研究,认真考虑和梳理课程改革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积极调研,认真培育和挖掘课程建设和实施中的经验和典型积极行动,认真开展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区域研修作业上交:市教研员收,批,评上传至浙江教育资源网:http:/信息技术协作组相应的活动中(跟贴形式)上交时间:7月15日前交市教研员,7月20日前评定成绩,谢谢!,魏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