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文档】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工作总结.ppt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2007年1月29日,综述:2006年我校日常外事接待达178批,总计1197人,比2005年增长56%;与国外大学或机构新签订15个协议;举办国际会议5个;授予各类国(境)外名誉学衔共25人;聘请长期外籍专家共23人次,同比增长30%,各类讲学的短期外籍专家53人次;因公派出300多人次,其中包括新启动的高级管理干部培训和双语教师培训;交换学生35人赴国境外交流学习。,一、推进“开放活校”战略,实施各类人员出国培训计划1.中层干部管理培训团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培训 2.双语骨干教师出国培训计划,中层干部在马里兰大学上课,中层干部管理培训团结业典礼,王迎军副校长访问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二、积极引进各类长短期外籍专家,取得成效1.短期专家:引进一流学者来校讲课、合作科研,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酒店与餐饮管理学院院长Dr.Moreo教授做学术报告,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副会长莫叙凯姆做学术报告,俄罗斯钢琴家、圣彼得堡钢琴天才阿列克谢沃洛丁专场演奏会,二、积极引进各类长短期外籍专家,取得成效2.引智项目:共有6个引智项目获资助,共获得资助经费111万元,二、积极引进各类长短期外籍专家,取得成效3.长期外教:博士及博士后共15人,硕士6人,本科2人,外教参观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外教欢送晚会,二、积极引进各类长短期外籍专家,取得成效4.名誉学衔:聘请国(境)外名誉教授3名,客座教授11名,顾问教授11名,泰王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校长大卫.霍尔顿授聘为我校名誉教授,原香港理工大学教授A.K.David博士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利物浦大学教授D.F.Williams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三、学生交换项目开展新模式,推动学分制度国际化 现有各类学生交换项目13项,2006年各类交换学生赴国外交流或学习的达35人 1、本科层次的学生交换项目增加新的模式(1)与美国纽约科技大学1+2+1本科双学位项目(2)与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1+2+1本科双学位项目(3)机械学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3+2双学位课程,已经开设了一个试行班,(4)与芬兰哈姆理工大学的学生交换交流项目(5)法国计算机与管理工程师学院的学生交换交流项目。,三、学生交换项目开展新模式,推动学分制度国际化2、继续深化原有学生交换项目(1)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研究生交换项目,(2)英国爱丁堡大学2+2项目、(3)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4+1项目、(4)利兹大学4+1项目,(5)法国南特大学研究生双学位项目、(6)法国萨瓦大学研究生交换项目、(7)法国CERAM商学院交流项目等。,四、启动港澳台奖学金,加强两岸四地的互动,深化人心工程 1、中央设立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和台湾学生奖学金。2、加强两岸四地间的学生交流,包括学生互访、学生交换等。3、与港澳台地区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4、与港澳台地区合作举办各类高层次研讨会,四、启动港澳台奖学金,加强两岸四地的互动,深化人心工程,香港城市大学交响乐团与我校青年交响乐团联袂演出“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音乐会”,我校与香港大学、IBM中国有限公司举行“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签署仪式,香港广东社团总会组团莅临我校访问,第二届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在我校隆重开幕,六、扩大日常外事接待的规模、层次与影响 外事接待人数多,规模大,层次高,共签订协议15项,泰王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访问我校,意大利“拉齐奥大区的设计传统、革新和创造”论坛在我校举行,国际大学生体联主席基里安先生莅临我校,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紧抓重点,分层开展1、机构申报:华南理工大学-纽约科技大学联合研究生院 2、项目申报:(1)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开展酒店与餐饮管理理学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与加拿大圣力嘉艺术与技术学院开展专科层次软件技术(计算机程序师方向)合作办学项目(3)与新加坡亚太管理学院开展工商管理专业专科合作办学项目,七、做好内部管理,因地制宜地制定新管理办法 1、修改外专外教合同及附件的相关条款2、制定并实施因公出国境教职工购买境外保险的管理办法3、制定在校学生因公出国的校内审批办法,八、承担社会组织团体工作,兢业服务,赢得赞誉 承担广东省高教学会高校外专工作委员会会长单位,举办各类活动。,召开第一届政策法规研讨会,广东省高校外事口译培训班,组织广东省高校外事科级干部组团访问华东高校,06年工作的不足之处:1、因人力及资源不足,无法对学校英文网站的内容进行实时更新2、985二期国际交流的各类资助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理顺管理,鉴于初次管理与使用,且该笔资金为政府授权支付款,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不少限制。,对学校工作的1-2点建议:我校国际化进程需依靠各学院各学科的力量,以教师、学生作为主体,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不发挥学院的组织作用,国际化的很多工作都难以落实。因此,从机关部处到各学院,都应明确本单位在学校国际化进程中的角色、职能,有相应的负责人、联系人,配合学校的整体工作。争取我校开设的课程、学分和学历的国际认可。截至2006年9月,中国政府已经与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爱尔兰,瑞典,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魁北克省等2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位学历互认协议。尽管中美双方政府在学位学分互认上还未达成正式协议,但我校已经在交换学生项目中自发地进行了学分互认的尝试。今后随着交换项目的进一步扩大,必然要求我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国际化改革,如编写英文版的培养方案,设立灵活的学分互认机制等,以便能更好地为学校发展作好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