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广州市花都区六花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评公众参与2153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2255568
资源大小:1.21M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广州市花都区六花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评公众参与2153环评报告.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 广州市花都区集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广州市花都区水务建设管理中心 编制日期:2015年10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终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1、项目基本情况.12、工程内容及规模.1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14、环境质量状况.185、评价适用标准.216、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27、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58、环境影响分析.279、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防治理效果.3710、结论与建议.39附件1 委托书;附件2 国土资料;附件3 规划资料;附件4 投资计划表;附件5 全本公示;附件5 建设项目监测数据表;附件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州市花都区集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水务建设管理中心法人代表戴良松联系人张工通讯地址广州市花都区宝华路34-8号 联系电话15521235320传真/邮政编码510800建设地点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集益村集益水库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7921 水库管理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795.9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评价经费(万元)1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集益水库位于花都区西部赤坭镇集益村、县道X284 线培正大道集益村路段以西一带丘陵区内,距赤坭镇1.44km,属白坭水的二级支流黄坑河的中游,集雨面积17.5 km2 ,总库容313万m3 ,是一座以灌溉、防洪效益为主的小(1)型水库。集益水库建于1962年。集益水库建库运行四十多年,虽多次维修加固,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第二副坝存在渗漏现象,没有设置防洪公路,放水闸陈旧老化等。2009年9月,由广州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广州市花都区集益水库大坝安 全鉴定报告集汇编, 同年9月广州市水务局组织技术力量对集益水库进行了安全鉴定,此鉴定报告已经通过审批。安全鉴定结论:集益水库大坝质量评价为不合格,运行管理综合评价为较好,防洪安全等级为 B 级,大坝结构安全评价为 B 级,渗流安全等级为 B 级,金属结构安全性定为 B 级,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和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 )的规定,综合大坝各专项安全性级别,确定本水库大坝评定为二类坝。 在大坝进行除险加固前,制定保坝应急措施,并限制运行。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为了消除水库安全隐患,确保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设本工程是必要的和重要的。项目现状如图1-1到1-6所示: 图1-1 主坝坝顶道路及防浪墙 图1-2 主坝大坝下游 图 1-3溢洪道上部结构 图1-4溢洪道闸前淤积 图 1-5 第二副坝坝脚棱体 图 1-6 第三副坝灌溉闸上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家环保部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本)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A 水利-4、防洪治涝工程”,本项目不是新建大中型水库,因此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广州市花都区水务建设管理中心的委托,由东方环宇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环评技术人员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踏勘、技术资料收集等工作,在对项目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政策相符性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第二项水利第8小项“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为鼓励类项目;属于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第二项水利第8小项“病险水库和堤防除险加固工程”,为鼓励类项目;属于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本)中的广东省优化开发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第二项水利第8小项“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为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三、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广州市花都区集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总投资:795.92万元建设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水务建设管理中心建设地点:花都区赤坭镇集益村建设内容:本工程为集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实施大坝加固(主坝、第二副坝、第三副坝)、主坝溢洪道及灌溉闸改造、第三副坝排洪灌溉闸重建、完善大坝监测设施等。本次设计总库容313万m3 ,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本工程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为等。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四、工程总布置及建筑物1、工程等级和标准集益水库工程水库总库容313万m3,设计灌溉面积5800亩。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及防洪标准(GB 50201-94),工程规模属小(1)型,工程等别为等。主要建筑物按4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 2、洪水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本工程永久水工建筑物的挡水高度小于15m,上下游水位差小于10m,其永久性挡水和泄水建筑物所采用的设计洪水标准为 5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3、地震基本烈度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勘察范围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类场地地震特征周期值为0.35s。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 203-97)中1.0.2的的规定,设计烈度为6度时,可不进行抗震计算,本工程未进行抗震计算。4、大坝部分加固改造本次大坝部分改造包括坝体、坝后坡。坝顶道路宽度4.0m,坝顶路面改造为C25砼路面,局部重建防浪墙。迎水侧砼护坡保留,修补坝面裂缝。大坝背水坡进行修坡处理,坡比1:2.25,坝后坡面采用草皮护坡。本次设计拆除重建棱体排水,排水体顶高程为114.50117.50m。棱体排水体采用干砌石,高度为 1.5m,在排水体上游面放置级配碎石、土工布,级配碎石的厚度为0.2m。水库大坝坝体和坝基渗漏严重,采用水泥粘土锥探灌浆对坝体和坝基进行防渗处理。增设大坝安全监测设施。 5、溢洪道及灌溉闸加固改造原有启闭机排架剥蚀、露筋严重,闸房破旧,启闭设备陈旧老化,经多年运行闸前淤积严重,泄水时闸室边墙存在渗漏。本次对闸室上部结构及跨溢洪道交通桥进行重建,闸室右岸上游翼墙重建;本次加固更换闸门及启闭设备;对闸室上游清淤至设计高程。 6、输水涵改造现有的输水涵位于左右两灌溉闸底板下方,已淤堵失效,本次对现状涵管疏通处理,并在涵管进口加装两块钢板闸门。 7、第二副坝大坝部分加固包括坝顶路面、坝前坡、坝后坡。坝顶道路宽度3.5m,坝顶路面改造为C25砼路面,保留原防浪墙。迎水侧砼护坡保留,迎水坡坝脚修建C25素砼挡墙,修补坝面裂缝。大坝背水坡进行修坡处理,坡比 1:2.4,坝后坡面采用草皮护坡,保留现状排水体。第二副坝防汛路整治长度总长574.5m,宽3m,采用200mm厚石粉路面,每隔100m设置错车平台。 8、第三副坝大坝部分加固本次除险加固包括坝顶路面、坝前坡、坝后坡。坝顶道路宽度 3.5m,坝顶路面改造为C25砼路面,保留原防浪墙。迎水侧砼护坡保留修补坝面裂缝。大坝背水坡进行修坡处理,坡比1:2.5,坝后坡面采用草皮护坡,新建坝脚棱体排水,排水体顶高程为 116.30m117.30m。棱体排水体采用干砌石,高度为 1.5m,在排水体上游面放置级配碎石、土工布,级配碎石的厚度为0.2m。9、第三副坝灌溉闸重建原有启闭机排架剥蚀、露筋严重,闸房破旧,启闭设备陈旧老化,经过多年运行闸前淤积严重。本次对闸室及上下游段连接段进行重建;本次重建更换闸门及启闭设备;对闸室上游清淤至设计高程。五、施工条件及施工组织设计1、自然条件 集益水库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西部赤坭镇集益村,属珠江支流。本工程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低纬度亚热带季风气侯区,气候特点是全年气温较高,湿度大,夏季高温湿润,冬季不严寒,无霜期平均为341 天。2、对外交通条件 公路交通:现有 S114 省道、X284县道和 X749乡道就在施工现场附近。可利用的现有道路有S114 省道和 X284 县道,这些道路均互相贯通。所需的土料、砂石料、块石、水泥等建筑材料均可通过 S114 省道、X284 县道途经水库防汛路运输进入施工现场。3、水电、建筑材料供应条件 本工程所用天然建筑材料主要为粘性土料和石料,土方开挖量都用于回填,不足土方可开挖位于主坝库区南部的1 号土料场;2 号土料场位于第二副坝的北部;3 号料场位于第三副坝西部。石料、砂砾料等直接从当地建材市场购买。施工生活用水及生产用水采用当地自来水或水库水。施工用电可就近使用水库现有电网或者民用电网。4、施工组织 根据工程量和资金计划进行本工程的施工安排,初步确定花都区赤坭镇集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工期为:2015 年12 月 1 日到 2016 年的9 月31日,工程总工期确定为 10个月。 工程建设年限为 20152016 年。六、施工总布置本次除险加固工程由主坝大坝、第二副坝、第三副坝、主坝溢洪道、第三副坝灌溉闸等组成,工程项目已定,建筑物分布集中。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及机械设备可通过现有的公路运抵施工现场,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相对较为集中,工区不大,因此建筑材料应分批运至施工现场,场内的交通简单,仅需布置少量的施工道路。 表1 集益水库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本次除险加固成果安全鉴定成果备注一、水文1、集水面积km217.517.5坝址以上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万m31838-3、多年平均径流深mm1050-4、代表性流量正常运用(设计)洪峰流量(P=5%)m3/s164-非常运用(校核)洪峰流量(P=1%)m3/s218-施工期洪峰流量(P=20%)m3/s39.8-施工期设计洪水洪量(1天/3天)万m361/89二、水库工程1.水库水位校核洪水位m118.29118.291985国家高程系统设计洪水位m117.99117.90正常蓄水位m117.40117.40死水位m115.21115.002.水库库容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库容)万m3313312兴利库容万m3194.80195死库容万m330.818.8三、下泄流量1.设计洪水时最大泄量m3/s98.5-2.校核洪水时最大泄量m3/s112112四、工程效益指标1.灌溉面积亩580058002.保护设施省道S114、三和庄、三和中学、沙湾村、赤坭村五、主要建筑物1.挡水建筑物(主坝大坝)型式均质土坝均质土坝地震基本烈度度66坝顶高程m119.60119.90最大坝高m6.17.26大坝长度417.46433地基特性粉质黏土-2.挡水建筑物(第二副坝大坝)型式均质土坝均质土坝地震基本烈度度66坝顶高程m119.70119.533最大坝高m5.47.0大坝长度89.13约90地基特性粉质黏土-3.挡水建筑物(第三副坝大坝)型式地震基本烈度度66坝顶高程m120.60120.731最大坝高m5.36.0大坝长度47.2约50m地基特性粉质黏土-4.泄水建筑物(主坝溢洪道)型式堰顶高程m115.15溢洪道堰顶净宽m15.0最大流量m3/s112闸门数量、型式扇5扇平面钢闸门闸门净尺寸 m3.0m×2.8m启闭机数量、型式台5台QL-100-SD地基特性中粗砂5.放水建筑物(主坝 1#灌溉闸)闸门数量、型式扇1扇平面钢闸门闸门净尺寸 m3.0m×4.5m启闭机数量、型式台1台QL-100-SD6.放水建筑物(主坝1#灌溉闸)型式闸门数量、型式扇1扇平面钢闸门闸门净尺寸 m3.0m×3.6m启闭机数量、型式台1台QL-100-SD7.放水建筑物(第三副坝灌闸闸)堰顶高程m115.50溢洪道堰顶净宽m7.5闸门数量、型式扇3扇平面钢闸门闸门净尺寸 m2.5m×3.3m启闭机数量、型式台3台QL-100-SD地基特性残积土六、施工1.主体工程数量5565.36土方开挖m32761.95土方填筑m31068.81模板m35422.51混凝土m31494.422.主要建筑材料用量柴 油t11.67水 泥t1180.91钢 筋 tt68.46块 石t2550.04碎 石t2390.19砂 子t1506.38总工日万工日9401施工期限月10七、经济指标1.项目总投资万元795.92工程部分总投资万元793.92建安工程费万元519.1设备购置费万元85.59独立费用万元141.89基本预备费万元37.33专项部分投资万元12水土保持治理费万元7.00环境保护补偿费万元5.002.经济指标效益费用比1.12经济内部收益率%10.07经济净现值万元147.49七、施工总进度工程施工总进度根据国家及地方建设单位的投资能力,工程的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全面考虑、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以使工程尽早发挥效益。 施工总工期为10个月,施工准备期2个月,此间要为主体工程开工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新建施工用房屋,完成施工区内“三通一平”等相关准备工作。主体工程施工期7 个月,主坝大坝防渗处理、第二副坝坝脚挡墙重建、溢洪道加固、第三副坝灌溉闸重建等安排在2月到7月份施工,大坝上下游的施工互不干扰,可以同时开工。2016年的1月开始大坝溢洪道进水口施工,主坝、第二副坝、第三副坝大坝下游坝坡施工,对坝坡进行修整,然后草皮护坡,主坝及第三副坝重建棱体排水,计划在第二年4月底完成下游坝坡的施工。防渗灌浆施工安排在 2016 年57 月,坝顶路面的施工安排在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安排在2016 年9月内完成。工程收尾1个月。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施工总进度图见表2。表2 施工总进度图201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无污染情况。主要环境问题如下:主坝上游护坡混凝土质量较差,坝坡块石少量翻起,下游草皮护坡表面有凹陷;排水棱体块石松动,且排水体高程与坝脚垫塘在同一高程,影响正常排水;未发现白蚁活动迹象。 溢洪道尚能正常运行, 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影响行洪泄洪, 闸室边墙质量较差。 第二副坝上游护坡混凝土破碎,裂缝较多,底部有轻微淘空现象。 第三副坝上游护坡混凝土面板破碎,裂缝较多,底部有轻微淘空现象,右岸灌溉排洪闸老化现象严重,闸室淤积严重。 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不足,不能实时的反应大坝运行状况以及坝体内部安全性态,监测大坝安全。 上坝公路路面窄,坑洼不平,路况差,影响抗洪抢险。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花都区位于广州市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地处北纬23°1457至23°3718,东经112°5707至113°2810,北回归线横贯境内。东部和东北部与从化市交接,西部与佛山市三水区相连,西南部和佛山市南海区接壤,南部紧靠广州市白云区,北部与清远市毗邻。全区总面积969.12km2。既是珠江三角洲交通交汇之地,也是沟通珠三角与内地的桥梁和枢纽,拥有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105、106、107三条国道和机场高速、广清高速、京珠高速、广州北二环、北三环高速五条高速公路交汇之处。京广铁路线穿境而过,广州火车北站就位于花都。赤坭镇地处花都区西北部,距广州市中心城区 35 公里,东与花都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新华镇相距13公里,北与清远市接壤,西南与佛山市三水区相连,其它周边与本区的狮岭、炭步两镇毗邻。赤坭镇交通便利,京广铁路、广清高速公路并列从东侧穿过,原107 国道(广清公路)贯穿南北全境,北可通湖南、江西等省,山前旅游大道由东至西直通三水、佛山等地区,培正大道紧接南出口。北江支流巴江河由西向东南横穿境内。 赤坭镇总面积 160.03 平方公里,是花都区面积最大的镇。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集益村,东经 113°4,北纬 23°24。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二、地形地貌花都区地形呈东北向西南倾斜的长方形。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呈阶梯式倾降;北部丘陵绵亘,海拔在300-500之间,属南岭九连山余脉;中部是浅丘台地;南部位于广花平原,最低处海拔5米左右;境内最高峰牙英山,海拔581米。依形态划分,花都地貌有平原、岗地、低丘陵和高丘陵4类;按形态成因划分,可分为12个类型,没有高峻崎岖的山地,也没有低洼的湿地,所有地貌类型均可利用。全境大致为“三山一水六平原”。本项目所在地工程地质概况如下:1、地形地貌 工程区四面环山,属于丘陵地貌,山顶高程一般为35m55m,坡度一般为10°40°,植被较为发育。山谷主要山麓缓坡地带,一般为表层为洪积、堆积物,下部为残积土和基岩风化带。区内地形起伏,总体地貌格局受地层岩性和大地构造所控制。山形成多与构造线方向一致,背斜轴部成山、向斜轴部形成阶梯状台地。2、地层岩性 区域地层上部发育有第四系冲积层,分布于山间沟谷中,以砾石、砂砾、砂、黏土质砂、粉土、粉质黏土、黏土夹泥炭土、淤泥质土、淤泥质土质土和残积土等。第四系坡残积层(Q4edl):分布于山坡表层,主要成分为黄、灰白色,可塑至硬塑状粉质黏土、黏土。 岩浆岩主要分布在集益水库芙蓉嶂水库新庄水库九湾潭水库一线以北地带,以燕山三期()的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 基岩主要发育有泥盆系、石炭系、侏罗系及下第三系。现从老到新将本区发育的基岩分别描述如下: 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t):为青、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泥质灰岩。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为黄、灰、灰绿等色细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及泥质页岩互层夹铁质页岩及粗砂岩。 石炭系(C)包括:大寨坝组(Cds)、石磴子段(Cs)、测水段(Cc)、测水段(Cc)、曲江组(Cq)、壶天群(CH);大寨坝组(Cds)为深灰色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及粉砂岩互层;石磴子段(Cs):为深灰色厚层状灰岩、 泥质灰岩及粉砂岩互层; 测水段 (Cc):为灰白、紫灰色厚层状砂砾岩、砂岩与粉砂岩、泥质页岩互层,下部夹炭质页岩及无烟煤层。曲江组(Cq)为深灰色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及粉砂岩互层;壶天群(CH)为深灰色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及粉砂岩互层。 侏罗系上统花山(J3H)和高桥(J3G)单元:为灰白色砂砾岩、砂岩与灰黑色页岩夹炭质页岩,砂质页岩及无烟煤层。 下第三系宝月组(Eby):下部为深灰、褐灰色钙质泥岩与钙质粉砂岩互层夹细砂岩;中部紫灰色粉砂岩、细砂岩夹含砾砂岩及泥岩;上部为紫红、棕红、浅灰色砂砾岩,含砾砂岩与砂岩、粉砂岩互层夹泥岩。3、水文地质条件松散岩类孔隙水:广泛分布于河谷平原,由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和地表水的侧向迳流补给,含水层主要为冲积砂和砂砾石层,厚度约 320m,水量丰富中等。 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主要赋存于广花盆地隐伏岩溶地区,一般由地表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含水层主要为石磴子段灰岩和壶天群白云质灰岩,水量丰富。 基岩(红层、层状、块状)裂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富水性差异较大,红层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下第三系砂砾岩,水量贫乏;层状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泥盆系、石碳系、侏罗系砂页岩和砂岩中,水量贫乏中等;块状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燕山期中粗粒花岗岩,水量中等丰富。4、震动系数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勘察范围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类场地地震特征周期值为0.35s。三、气候气象花都区地处北回归线两侧(北占2/3,南占1/3),北区中部偏南处(花都区回归线之南占1/3)。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量充足,温暖湿润。根据花都气象站多年的观测统计资料,花都风向季节性明显,主导风向秋冬为偏北风,春夏偏南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年平均风速为2.6m/s。年平均气温21.9,历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9.3,历年极端最低温度为0.6。本年平均日照1822.6小时,最大年降雨量为2750.7毫米,最小为1074.8毫米,年平均降水量1699.8mm,集中在4至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78%。灾害性天气有春季低温阴雨,夏季“龙舟水”,夏秋季台风,秋末“寒露风”和干旱。表3 花都区气象站近20 年的各月平均风速表(单位:m/s)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平均平均风速2.42.12.12.22.12.12.32.32.22.32.42.52.6四、水文 花都区境内多为中小河流,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有6条,包括流溪河、白坭水、芦苞涌、国泰水、新街河、天马河。本工程属于白坭水流域。 白坭水水系位于花都区西部,干流河长53km,总集雨面积 788km2,包括白坭水、 国泰水、大官坑水、新街河等主要干支流。白坭水从北江芦苞水闸起,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沿三水长歧进入花都,流经西莲塘,出白坭圩与国泰水汇合,而后,河流由北转向南,在赤坭段汇入大官坑水,在炭布段又汇入新街河,最后流经广州白云区鸦岗汇入珠江。 集益水库座落在白坭水的二级支流黄坑河的中游,地理位置:东经113°4,北纬 23°24。黄坑河发源于丫髻岭,自东北向西南流经赤坭镇汇入白坭水。库区位于集益村,距离赤坭镇2km。区内地貌以高丘-低山为主。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7.5km2,干流河道长 9km,河道平均坡降0.005。位于黄坑河上游的皇母水库,建成于1978年是一座以向集益水库供水为主的水库。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花都位于广州北大门,是南北交通要道,素称“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花都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是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在改革春风吹拂下,花都焕发蓬勃生机,从一个欠发达地区一跃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繁荣、初具现代规模的城市,被外界誉为“花之都”。花都区全区总面积969.12km2,下辖新华、秀全、花城、新雅、花东、狮岭、炭步、花山、赤坭、梯面四街六镇。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花城街,距广州中心城区22km。户籍人口63万,是著名侨乡,有港澳台及海外侨胞约30万人。花都区的社会各项事业随着经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第三次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模范区”和“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全省双拥模范区”等荣誉称号。1、经济状况根据花都区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8.78亿元,同比增长10.6%,比年度计划增速(10%)高0.6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高4.5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42.9%,落后时间进度7.1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程度比去年同期低1.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1.34亿元,同比增长12.7%,比年度计划增速(12.5%)高0.2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高8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47.65%,落后时间进度2.3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54亿元,同比增长14.3%,比年度计划增速(10%)高4.3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高4.1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48.59%,落后时间进度1.41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程度比去年同期低1.8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1.73亿元,同比增长14.6%,比年度计划增速(14%)高0.6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49.79%,落后时间进度0.21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程度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00.67亿元,同比增长5.6%,比年度计划增速(15%)低9.4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低7.5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37.85%,落后时间进度12.15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程度比去年同期低7.17个百分点。外贸出口总额20.58亿美元,同比增长34.96%,比年度计划增速(4%)高30.96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高26.36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56.9%,比时间进度提前6.9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程度比去年同期高10.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97%,比年度计划增速(0%)高14.97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低4.63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34.26%,落后时间进度15.74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程度比去年同期低26.84个百分点。从广州市考核我区的三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进度来看,与时间进度要求还有差距。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考核目标(1010亿元)的42.45%,落后时间进度7.5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考核目标(268亿元)的37.56%,落后时间进度12.44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考核目标(70.05亿元)的47.88%,落后时间进度2.12个百分点。2014年上半年,三次产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其中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农业经济总体平稳。“三驾马车”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增长,外贸出口、利用外资实现两位数增长,消费市场保持稳步增长。三大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表现在汽车产业基地实现新突破,临空产业逐步壮大,机车修造基地建设顺利推进。此外,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加快,财政收入继续好转,金融存、贷款健康发展,同时也存在着重大项目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2、交通条件陆路交通:高速公路方面,本区有广清高速、京珠高速、新机场高速、北二环高速、环珠三角高速等五条高速公路,经广清高速或新机场高速20-25分钟可达广州市中心;经广清高速往南50分钟可达佛山,往北30分钟可达清远;经京珠高速往南90分钟可达珠海,往北60分钟可达韶关;经北二环转广深高速40分钟可达东莞,60分钟可达深圳。国道方面,有105、106、107国道三条国道南北贯穿花都,使花都成为珠三角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区内交通道路方面,区内有两条六车道公路通往各镇,与105、106、107国道、京珠高速形成"井"字形的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铁路运输:广州北站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可达全国各铁路站点。拟建的广州铁路集装箱结点站位于花都区狮岭镇,计划年货运量为1700万吨,是目前在华南地区规划最大的物流中心项目。 航空交通: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和花都区交界处,花都区市中心至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6公里,约10分钟车程。 海运交通:本区有花都港,提供海运方便,年吞吐能力为10万标准箱和85万吨散货,520米口岸线场地5万平方米,水深4米,可同时停泊八艘千吨级货轮。码头有5-45万吨岸吊6台,45吨集装箱重叉3台,50吨汽车吊一台,2.5-7吨叉车11台,拖车90台。曾起吊单重70吨以上机械设备。可行船600-1000吨,旱期600吨,通往香港10-12小时(108海里),通往黄浦港4小时(80公里),属国家二类口岸。并设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机构。目前正在进行河道和码头的扩建,2007年吞吐能力达到30万标准箱。 出口条件方面,花都区设有海关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4小时通关,为企业提供快捷的通关服务;设有港澳货柜车检查场,主要出运港为花都港。3、卫生、文化(1)医疗、卫生花都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为373个。其中区级三甲医院2间,区级二甲医院2间,民营医院4间,外驻厂企职工医院2间,武警部队医院1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间,卫生监督所1间,慢性病防治所1间,血站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各镇另有乡镇卫生院9间,农村卫生站197个,全区共有社会个体诊所、门诊部114间,厂矿、企业、学校医务室32个。(2)文化教育全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加大,资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2所,安排奖补资金969万元;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比例达到100%,全区9所公办高中学校全部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并荣获优秀等级,引进广雅中学来花都区合作办校,雅居乐中学、黄冈中学广州学校(二期)等4所学校投入使用,秀全中学新校区建设顺利推进;现代教育装备信息化加快,建成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2所、广州市教育e时代实验学校2所;建成计算机室207间,学生计算机11712台,教师计算机6987台;语音室50间;建成多媒体电教平台2638套、校园网88个。全区4903名应届高三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比去年增加101人,本科以上上线率43.4%,专A以上上线率71.1%。4、文物保护花都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旅游景区之一。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新华官禄布村),有省级旅游景点芙蓉度假村。其它名胜古迹、游览地有:冯云山故居、花县城遗址、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旧址、花县农会旧址等。本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无文物保护目标。本项目拟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4 项目所属功能区区划分类表序号功能区类别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1水功能区集益水库为类水体,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项目位于非水源饮用保护区。2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区,环境空气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浓度限值3环境噪声功能区2类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名胜保护区否6水库库区是7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否8管道煤气干管区否9是否允许现场搅拌混凝土否10是否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范围否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根据广州市花都区环境保护规划(2013-2020年)中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6)可知,项目所在地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现利用广东万德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2015年10月9日10月15日)对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其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表5 空气监测统计结果 (浓度标准ug/m3)名称/SO2NO2PM10监测值24 小时均值1130196328841小时均值9421176/执行标准24 小时均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