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拟批准三峡新能源平山发电平山光伏电站温塘兆瓦工程项目环评文件公示.d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2255430
资源大小:3.03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拟批准三峡新能源平山发电平山光伏电站温塘兆瓦工程项目环评文件公示.d环评报告.doc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平山光伏电站温塘10兆瓦工程建设单位三峡新能源平山发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雷增卷联 系 人李晓波通讯地址河北省平山县中山东路锦绣花园7-1-201联系电话13311525051 传 真邮政编码050400建设地点石家庄市平山县温塘镇后沟村立项审批部门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石发改新能源备字201497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15太阳能发电占地面积(平方米)266667绿化面积(平方米)56500总投资(万元)9766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63.4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12.30工程内容及规模:1、建设地点本项目站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温塘镇后沟村,站址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3°5700,北纬 38°1500,距离温塘二站约3km。拟建项目四周均为低山丘陵,厂址边界东侧紧邻后沟塘坝,东南距后沟村650m,西北距石家庄市地表水二级保护区883m。2、占地面积工程总占地面积26.6667hm2,可利用面积20.53hm2,开关站、进站道路、光伏支架及逆变升压单元基础、架空线路钢塔基础为永久占地,占地面积0.84hm2;光伏发电区(除去基础占地)、检修道路及进站道路两侧扰动区域、集电线路电缆沟及其扰动区域、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均为临时占地,占地面积19.68hm2。占地类型为灌草地。项目占地情况见表1。表1 项目占地情况表单位:hm2建设项目占地面积占地性质占地类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草地开关站0.570.520.050.57光伏发电区光伏架设区14.550.0314.5314.56逆变器及箱变0.040.020.020.04小计14.600.0514.5514.60道路检修道路2.802.802.80进站道路0.440.280.160.44小计3.240.282.963.24集电线路电缆沟0.920.920.92架空线路0.010.010.01小计0.930.930.93施工生产生活区1.201.201.20合计20.530.8419.6820.533、土石方平衡工程建设过程中共动用土石方总量11.18万m3,其中土石方开挖5.60万m3,土石方回填5.59万m3,内部调用0.04万m3,剥存表土0.01万m3,开关站土地平整机道路修筑等工程动用土石方量较大,整体来看,实现了项目内部的土石方的平衡,土石方平衡见表2,流向图见图1。表2 土石方平衡表单位:万m3建设项目土石方总量挖方填方调入调出表土数量来源数量去处开关站3.161.601.560.04道路光伏发电区光伏架设区0.600.300.30逆变器及箱变0.070.040.040.01小计0.680.340.34道路4.362.162.200.04开关站集电线路1.800.900.90施工生产生活区1.200.600.60合计11.185.605.590.040.01总量:11.18万m3填方:5.59万m3挖方:5.60万m3表土:0.01万m31.56万m31.60万m33.16万m3开关站光伏架设区0.60万m30.30万m30.30万m3光伏发电区0.04万m3逆变器及箱变0.07万m30.01万m30.04万m30.04万m3道路4.63万m32.20万m32.16万m3集电线路1.80万m30.90万m30.90万m3施工生产生活区1.20万m30.60万m30.60万m3图1 土石方流向图4、建设规模三峡新能源平山发电有限公司规划装机规模10MW,生产运营期25年。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为12294.754MW·h,年均利用小时数为1171h。5、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开关站、光伏发电区、集电线路、道路和施工生产生活区五部分。开关站内主要建(构)筑物包括:主控房、综合房、水泵房、深井泵房、材料室、消防水池。本项目自建35kv开关站,通过1回35kv线路接至35kv温塘二站的35kv侧母线,线路长度约3km。表3 工程组成表工程项目项目组成开关站位于项目区西南角,包括开关站及围栏外护坡排水沟,占地共计约0.57hm2,开关站内包括主控房548.1m2、综合房建筑面积505.6m2、水泵房及深井泵房164.32m2、材料室161.16m2、消防水池72m2。光伏方阵包括光伏架设区、逆变器及箱变,占地14.50hm2。本项目10MW光伏发电系统由7个1MWp方阵和5个0.63MWp方阵组成。进场及场内道路进场道路长400m,路面宽7m,检修道路长3.5km,路面宽4m,总占地3.24hm2。集电线路采用直埋与架空方式敷设,其中电缆沟长4.60km,架空线路100m,集电线路总占地0.93hm2。施工生产生活区包括临时生活及办公用房、综合加工场、材料仓库及光伏设备堆场,设计临时占地面积1.20hm2。6、主要设备及备品备件主要设备包括28644块255Wp多晶硅光伏组件和12958块265Wp单晶硅组件及支架、14个500kW逆变器、5个630kW逆变器、7台1000kvA双分裂升压变压器、5台630kvA双绕组升压变压器、1回集电线路等设备。备品备件包括:断路器、合闸线圈、电源模块、监控通讯服务器、防雷器、功率单元、风扇、直流防雷器、交流防雷器、防雷模块、熔断器座、汇流箱电源模块、光伏板接插件等。7、项目组成本期工程共建设12个光伏发电单元,包括7个1MWp(6个9.5931MWp,1个1.0494MWp)光伏发电单元,5个0.63MWp光伏发电单元。共设1891个光伏阵列,安装255Wp多晶硅电池板28644块、265Wp多晶硅电池板12958块。每1MWp光伏发电分系统配置1个集装箱式逆变器室(2台500kw逆变器)和1台1000kvA双分裂升压变压器,每0.63MWp光伏发电系统配置1个集装箱式逆变器室(1台630kw逆变器)和1台630kvA双绕组升压变压器。将12台箱式升压变压器分为1回接线,连接12台箱式变压器。经1回集电线路送至光伏电站内的35kv开关站。建设内容包括:开关站、光伏发电区、集电线路、道路和施工生产生活区五部分。8、项目布局本项目建设内容有开关站、光伏发电区、集电线路、道路和施工生产生活区五部分,项目总占地20.53hm2。开关站位于项目区西南角,主道路进出入口处,光伏发电区因地势布设,道路沿山脊线就近联通各功能区,集电线路沿道路敷设,施工生产生活区紧邻开关站布置,施工结束后进行绿化;总平面布置合理,贯彻了节约用地的原则。本项目占地类型为灌草地,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1)开关站开关站位于光伏发电区西南角一处山顶平台,开关站东西长74m,南北长70m,围栏内占地面积0.52hm2,围栏外浆砌石护坡及排水沟,占地宽约2.5m,占地0.05hn2。站区大门西开,进站道路从西侧进入站区。站区分为南区、北区,北区主要是主控房(548.10m2),35kV站用变压器和10kV站用变压器采用室内布置,布置在主控房南侧,无功补偿装置采用室内布置,将控制柜、功率柜、启动柜、变压器、断路器等均采用户内布置,布置在主控房南侧。南区主要是综合用房(505.60m2)、水泵房及深井泵房(164.32m2)、材料库(161.16m2)、消防水池(32m2)。综合用房主要用于存放备品备件,水泵房及深井泵房用于消防用水,材料库用于存放资料,消防水池存放消防用水。开关站建筑面积约1379.18m2,道路及广场面积1399.13m2,站内主路宽7m,支路宽4m,采用混凝土路面,转弯半径7m,满足消防和运行要求。站内的设计标高高出站外地面,站内的雨水沿道路自然排放站外浆砌石排水沟。开关站建筑物广场周围设置绿化措施,绿化面积0.24hm2,采用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平面布局图见附图4。(2)光伏发电区本期工程总装机容量10.6425MWp,光伏电场内共设置12个光伏发电单元,包含7个1MWp(6个9.5931MWp,1个1.0494MWp)光伏发电单元和5个0.63MWp光伏发电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光伏阵列、汇流箱、直流防雷柜、逆变器、升压变压器、开关柜及相应的监控、保护设备。逆变室及箱变位于方阵中间,紧邻施工检修道路,既减少电缆长度、降低直流损耗,也方便安装检修。每个1MWp光伏发电单元由2个500kW光伏发电单元组成,每个500kW光伏发电单元主要由1个500kw光伏方阵和1台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组成;每个0.63MW光伏发电单元主要由1个630kw光伏方阵和1台630kw光伏方阵和1台63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组成。项目共14个500kw光伏发电子单元,5个630kw光伏发电子单元。在每个光伏发电子单元中,太阳电池组件经串、并联后发出的直流电流经汇流箱汇流至各自相应的直流防雷配电柜,再接入逆变器直流侧,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12个逆变升压单元将光伏方阵输出的直流电压逆变升压至交流35kv输出,12个逆变单元高压侧并联合,通过1回35kv电缆线路接入35kv开关站35kv配电装置。场区分布在后沟塘坝西岸,坡度较缓,海拔在227.06-336.71m之间。光伏发电区占地14.60hm2,包括光伏架设区、逆变升压单元两部分。光伏架设区占地14.55hm2,逆变升压单元占地0.05hm2。光伏阵列垂影、逆变升压单元基础及周围施工扰动占地共计5.53hm2,阵列间距未扰动区域占地9.07hm2。全部占地为灌草地。光伏架设区本工程12个光伏阵列单元有3种形式,6个1MWp方阵由187个多晶电池组成组成,每个电池组串有22块255Wp多晶电池板;1个1MWp方阵由180个单晶电池组成组成,每个电池组串有22块265Wp单晶电池板;0.63MWp方阵由4组118及1组117个电池组成组成,每个电池组串有22块255Wp多晶电池板。本工程组件支架采用固定式支架,组串布置形式按竖向2行11列布置,考虑泄风组件串行间距为20mm,列间距为20mm。每个方阵有支架及基础各8个,6个1MWp多晶硅方阵单元共有1122个方阵,1个1MWp单晶硅方阵单元共有67个方阵,5个0.5MWp多晶硅方阵单元共有590个方阵,12个发电单元共计1779个方阵、14232个支架,支架最佳倾角为32°。每组光伏电板斜面宽3.32m,投影宽2.82m,长11.19m,冬至时平坦区域阵列前后排之间最长投影约8m,控制阵列南北间距在4m以上保证阵列间的通道宽度。不同坡度下阵列间距、组串及基本光伏方阵布置如下图:1MWp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支架采用高性能FRP型材支架,其余方阵采用普通支架。光伏阵列方阵单元支架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短桩基础,每个子方阵设8个桩基础,取桩径150mm,长度暂定1.50m,其中伸入土层长约1.20m,前后两排桩距2.16m,左右两桩距离3.10m;地面架设的方阵基础支架与基础的连接采用镀锌螺栓连接。表4 南坡坡度与间距示例(m)坡度0°5°10°15°20°25°30°间距86.55.54.74.14.04.0表5 坡度南向分量10°,东(西)向分量变化时坡度与间距示例(m)坡度0°5°10°15°20°25°间距5.56.07.08.310不采用图2 光伏方阵布置及安装图光伏架设区占地14.55hm2,其中光伏阵列垂影及周围施工扰动面积5.49hm2(包括支架基础永久占地0.03hm2),阵列间空地面积9.07hm2。全部占用灌草地。逆变器与箱变每个1MWp多晶硅光伏发电单元配备2台500kw逆变器与1台1000kvA箱式变压器,每个逆变器所配的直流配电柜汇集94个组串,配置6台16路汇流箱;每个1MWp单晶硅光伏发电单元配备2台500kw逆变器与1台1000kvA箱式变压器,每个逆变器所配的直流配电柜汇集90个组串,配置6台16路汇流箱;每个0.63MWp多晶硅光伏发电单元配备1台630kw逆变器与1台630kvA箱式变压器,每个逆变器所配的直流配电柜汇集118个组串,配置8台16路汇流箱。本工程光伏电站共配置14台500kw并网逆变器、5台630kw并网逆变器,7台1000VA双分裂升压变压器,5台630kvA双绕组升压变压器;将12台箱式升压变压器分为1回接线,连接12台箱式变压器。经1回集电线路送至光伏电站内的35kv开关站。组成10MWp并网发电系统,共建设逆变室基础12座、箱变基础12座。逆变器基础及箱变基础形式拟采用混凝土箱形基础,逆变器室采用单层砌体结构。单个逆变器室基础长2.90m,宽2.30m,埋深1.80m,占地6.67m2;估算每个逆变升压单元吊装场地占地20m2。逆变器室及箱变共计0.05hm2,基础永久占地0.02hm2,吊装场地临时占地0.02hm2。全部占地灌草地。(3)集电线路根据地形及方阵布局采用直埋电缆和架空线路想结合的敷设方式。电缆埋设主要采用直埋敷设的方式,至开关站附近时改为电缆沟内敷设,架空线路主要是9#、10#、11#、12#四个单元的集电线路穿越沟谷地段。集电线路占地共计0.93hm2,全部占用灌草地。光伏组件至汇流箱电缆采用光伏组件下敷设电缆槽盒及直埋(穿越通道时采用埋地穿管)的方式,汇流箱至箱变间的电缆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各汇集线路至开关站集电线路采用电缆沟直埋敷设电缆的形式。场区电缆沟长约4.60km,埋深0.80m,底宽0.60m,地形开挖宽1.00m,电缆沟沿检修道路敷设,机械作业带设在检修道路上,不重复计入占地,电缆沟另一侧沿线1.00m范围内由远到近依次堆放表土和其余土方,电缆沟施工占地宽度按3.00m计,占地0.92hm2。架空线路长约110m,采用2基终端角钢塔。2个钢塔建设在道路附近,组件运输不单设道路,钢塔采用高低腿基础形式,单个踏脚基础占地约1.00m2,单个钢塔组件安装扰动区域按21.00m2计,架空线路基础永久占地共计8.00m2,施工扰动临时占地共计42.00m2。架空线路占0.01hm2。(4)道路项目区道路由东北方向原有乡间道路接入,原有道路为山石路面,宽约5m,满足运输要求,道路两侧自然生长着柠条、酸枣等灌木。项目区道路包括进站道路和检修道路,均为新建道路,总占地3.24hm2,全部占用灌草地。进站道路:进站道路由原有道路向南修建进入开关站,采用混凝土路面,长度约400m,硬化路面宽度7m,两侧扰动各2m,共计占地0.44hm2。检修道路:检修道路均采用砂石路面,依据光伏阵列布置位置沿山脊布设,以能到方阵及逆变室并方便运输、检修、巡视、消防及分区管理为目的。估算检修道路两侧扰动各2m,路面宽4m,长3.5m,占地2.80hm2。(5)施工生产生活区本工程在施工期间集中设置一个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在开关站的东南角,靠近规划道路,方便施工运输。施工生产生活区集中设置钢筋加工场地、材料设备仓库等生产设施。混凝土商混购买,车运至开关站及光伏发电场。光伏电池钢支架就地组装,不集中设置堆放场地。施工生产生活区共占地1.20hm2,全部占用灌草地。9、施工组织与施工工艺9.1施工条件(1)交通运输本项目选址在石家庄市平山县温塘镇后沟村,位于平山县城西南方向约23km处,距石家庄市直线距离约50km。场址北侧约2km有S301省道,东行约10km有S071西柏坡高速,向北1km为平山县道,交通较为便利,建筑材料可用汽车直接运到工地。(2)施工供水、供电施工供水:施工用水由建筑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等组成。本工程高峰期施工用水量为30m3/d。施工期供水取自本工程提前建成的深井泵。施工用电:由后沟村已有电源点接入,距离约1km,由业主方出资建设,可满足施工、生活用电的需求。(3)施工生产生活区规划施工生活、生产场地1处,主要布置临时生活及办公用房、材料仓库、综合加工场、光伏设备堆场等。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面积约1.20hm2,紧邻开关站。工程不设置取土场和弃渣场。(4)主要材料及其来源砂石料砂石料拟从当地有合法开采手续的采砂、石场购买,利用汽车运输至建设区域。其他建筑材料本工程所需钢材、木材、油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均可从温塘镇或平山县采购,火工材料可从温塘镇采购。混凝土本工程混凝土主要需求量为光伏电池基础浇筑,且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较高。针对本工程施工区域的位置特点,本评价要求使用商品混凝土,因此在施工营地区内不设置搅拌站。商品混凝土由平山县合法的混凝土生产厂家由运输车运至各施工点。9.2施工组织及工艺根据施工过程,本工程的主要施工工序为:(1)施工准备期进行场内道路建设、施工场地临时建筑、场地平整、供水、电等,为全面施工做准备;(2)太阳能光伏面板基础,各类土建工程基座浇筑、开挖土方回填、各种建筑物建设;(3)场区电缆沟开挖、砌筑及电缆铺设;(4)太阳能光伏面板发电机组安装调试、试运行、投产。9.3施工工艺(1)开关站开关站位于山坡上,地势呈中部平缓,东侧较低,西侧较高,自然地面标高在278.14-291.45m,东西高差较大。场地东侧比西侧低,最大高差近13m,需西挖东填进行平整,挖填共涉及土石方约3万m3,采用挖掘机及压路机作业,级配砂石分层碾压至设计标高290m。主要建筑综合楼、主控用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综合房基础埋深-1.50m,主控房基础埋深-2.00m,外墙采用4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室、35kv屋内配电装置室、GIS室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埋深-1.80m,外墙采用400mm厚,内墙2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工艺流程:清理砼垫层钢筋绑扎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支模板清理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主体塔楼施工工艺:测量防线搭架、扎墙、柱筋支墙、柱模浇墙、注砼安装梁、板模扎梁、板钢筋安装预埋扎板负弯矩钢筋浇梁、板砼砼养护砼达到强度后拆架、模。站内其他建筑水泵房等其他建筑为砖混结构,有一层地下室。维护墙体采用非粘土实心砖,外墙490mm厚,内墙240mm厚。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埋深-4.50m。筏板基础开挖采用液压反铲挖土机挖土,人工休整的方法施工,配备翻斗汽车运送土石,推土机进行场内土方平整,临时堆土对于绿化区内。筏板基础施工工艺:土方开挖地基处理筏板垫层底板外防水处理筏板施工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地下室强身外防水土方回填。主体工程施工顺序是抄平防线摆砖立皮杆数盘角挂线砌筑砂浆勾缝清理主体工程验收。(2)光伏发电区本项目光伏组件基础采用固定式安装,混凝土灌注短桩基础。场地地基为冻胀强冻胀土,适合采用桩柱基础。混凝土灌注短桩基础工期快,施工方便,不需要水电,施工人员少,适合于大多数的地基情况,不需要场平,没有开挖回填。桩柱直径为150mm,长度1.50m,其中深入土层的长度约1.20m。桩柱基础的混凝土添加复合型防腐阻锈剂,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混凝土由运输车沿检修道路运至方阵前,用胶轮车分运至各个阵列基础位置,进行灌注。施工准备:场内道路通畅,安装支架运至相应的阵列基础位置,清理基础等。基础开挖:支架基础采用微机械钻孔,钻孔灌注桩直径0.15m,扰动地表程度轻微。施工工艺流程:桩位防线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桩养护。阵列支架安装:支架分为基础底梁、立柱、加强支撑、斜立柱。支架安装安装图纸要求,采用镀锌螺栓连接。安装完成整体调整支架水平后紧固螺栓。电池组件安装:细心打开组件包装,禁止单片组件叠摞,轻拿轻放防止表面划伤,用螺栓紧固至支架上后调整水平,拧紧螺栓。控制系统安装及调试:将所有电池组件的插接件安装串联的方式将所有的电池组件串联起来,防止出现空接或因此电池组件损坏。安装完毕后进行布线调试运。(3)逆变室及箱变基础逆变室施工采用小型挖掘机进行基础开挖,并辅以人工休整基坑边坡,基坑开挖完工后应将基坑清理干净,进行验收。然后进行垫层及基础混凝土的浇筑,埋深1.80m。当混凝土经过养护达到相应的强度后即可进行集装箱式逆变房及相关配套电气设备安装。逆变器由汽车运至现场,用50t汽车吊装就位,逆变器出入线做好防水措施。箱式变压器基础为箱式基础,工程施工包括场地平整、基础土方开挖和基础混凝土浇筑。场地平整采用反铲挖掘机辅助推土机进行场地清理,并修成一定的坡势;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开挖土石方沿坑槽周边堆放,以备回填。回填时分层回填、打夯机分层夯实,并预留沉降量。箱式变压器基础为混凝土箱式基础,基础体型为矩形,埋深1.80m。逆变升压装置位于光伏阵列内,本次共建逆变器基础12座,箱变基础12座。逆变器基础及箱变基础结构形式采用混凝土箱式基础,基础尺寸须待设备型号明确后再确定。基础中添加防腐阻锈剂。(4)集电线路施工电缆沟临近检修道路布设,可采用小型挖掘机并辅以人工开挖,电缆沟地面开挖1.00m,挖深0.80m,下侧铺厚度0.20m的防水砂浆。埋沟开挖与回填:采用小型挖掘设备并辅以人工开挖电缆壕沟,按设计要求深度开挖。开挖出的土石方就近堆放在埋沟走向的迎风侧,待电缆敷设好后,经验收合格,先用软土或砂按设计厚度回填,然后铺保护板,上部用开挖料回填至电缆沟顶部。直埋敷设的电缆引入构筑物,在贯穿墙孔处应设置保护管,且对管口实施阻水堵塞。电缆沟施工后立即进行场地平整,在电缆沟回填及周边扰动区域恢复植被。架空线路钢塔的基础埋深约-3.00m,采用小型基坑开挖机辅以人工开挖,开挖土石方置于基坑外的空地,钢塔临近检修道路,混凝土直接由运输车直至塔基前,浇筑完成后,填土石方逐层夯实,并预留沉降,回填土高出基坑地表30cm,最后架线。本次项目共建设2基钢塔,都在检修道路附近,施工时间短,施工和运输均采用小型机械或畜力车一次完成,无需新修施工道路。(5)道路施工根据项目区地形特点,在较平缓路段,将采用直接清基碾压的方式修建,在山区较陡路段,将采用半挖半填式设计,采用挖掘机挖填方,推土机取土、平整路面,开挖形成路堑坡面坡度为1:0.5,路堤坡面为1:1.5,开挖深度在0.5m以内。进站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挖掘机挖填方,推土机取土、平整。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基础准备:在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前,应将基层上的浮石、杂物、尘土等全部清除,保持表面整洁,并整理排水设施;模板:模板安装应顺直,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厚度相同;混凝土拌合与运输:混凝土混合料从拌合机出料后至浇注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由实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混凝土摊铺: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前,办好后的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器沿模板各表面在模板整个长度内及所有胀缝装置两边加以充分振捣,然后用振动整平梁振动整平;表面休整、接缝、拆模、养生和封缝,质量控制。检修道路共3.5km,均为砂石路面。根据项目区地形特点,采取直接清基碾压的方式修建。施工时,首先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全面清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场地清理完成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密实,铺设砂石30cm,密实度达规定的要求。(6)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施工生产生活区域集中设置生活管理区、砂石料堆放场、钢筋加工场及材料设备仓库等。施工生产生活区使用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实现高挖低填,清理地面杂物及植被,后进行职工宿舍和管理用临时住房的搭建,对材料堆场进行平整碾压后进行使用。施工生产生活区位于开关站东南角平缓山坡上,自然地面标高在282.16-288.74m,东西高差较大。施工生产生活区涉及土石方约6000m3,场地标高285m。采用挖掘机及压路机作业,级配砂石分层碾压。地上建筑为条形基础,埋深0.50m,砖混结构。9.4施工材料来源本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为商品混凝土、砂石料、钢材、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的主要来源详见下表:表6 主要原材料来源序号材料名称用量产地运输方式1商品混凝土250m3平山汽运2加气混凝土砌块50m3平山汽运3水泥5t平山汽运4砂石料30t平山汽运5钢筋23t平山汽运10、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分析10.1工程建设土石方情况工程建设过程中共动用土石方总量11.18万m3,其中土石方开挖5.60万m3,土石方回填5.59万m3,内部调运0.04万m3,剥存表土0.01万m3。开关站土方主要涉及站区土地平整,建筑基础开挖、修筑。开关站现状地面高程278.14-291.45m,设计标高290m。东西高差较大。场地东侧比西侧低,最大高差近13m,需西挖东填进行平整,据统计土地平整共涉及土石方约3万m3。综合楼、主控楼、材料库、水泵房等主要建筑物占地1379.18m2,基础埋深1.50-4.50m。开关站共涉及土石方3.16万m3,其中土方开挖1.60万m3,回填1.56m3,就近调运至道路0.04万m3用以土地平整,站内基本实现平衡,不涉及大量土石方征用或安置问题。光伏发电区主要是局部整地、支架基础、逆变室及箱变基础开挖土方。估算局部土地平整开挖土石方0.26万m3,回填土石方0.26万m3。单个支架基础孔径150mm,埋深1.20m,单个基础钻孔出土约0.03m3,14232个桩基础产生土方约384.26m3,支架基础钻出土方量小,分散面积大,随地铺散不集中收集。单个逆变器室基础占地9.9m2,埋深1.80m;箱变基础占地6.67m2,埋深1.80m。逆变升压单元共计挖方357.91m3,填方178.96m3,剥存表土72m3(堆放在吊装区不影响施工的一角,待完工后回覆),其余土方平铺于逆变升压单元周边,不产生待置土方。光伏发电区土石方开挖共计0.34万m3,回填0.34万m3。不涉及大量土石方征用或安置问题。道路涉及土石方量较大,主要是环山检修道路路基平整的挖填方工程。道路沿线较长,现状地面高程在227.06m-336.71m之间,部分路段沿山脊线修筑挖填土方量较小,部分路段环山坡修筑,采取半挖半填式取平,挖填土方量较大。道路共涉及土石方4.36万m3,挖方2.16万m3,填方2.20万m3,由开关站调运来0.04万m3用于垫路基,不产生余方。集电线路电缆沟开挖断面为倒梯形,上宽1.00m,深0.80m,底宽0.60m,总长约4.60km,部分沿线区域随道路一块整平,涉及土石方1.79万m3,挖方0.90万m3,填方0.90万m3;架空路线为两基钢塔,采用高低腿小开挖式作业,基础占地8m2,挖方24m3,全部平铺于建塔扰动区。集电线路共涉及土石方1.79万m3,挖方0.90万m3,填方0.90万m3,不产生余方。施工生产生活区主要是土地平整挖填土石方,共涉及土石方0.60万m3,填方0.60万m3,没有余方。综上,项目区土石方挖填基本平衡,动用土石方最大的部分是道路、开关站的土地平整、基础修筑。10.2表土收集及堆存规划本方案设计对项目区施工开挖区域施工前对可收集表土进行全部收集,工程收集表土进行分层临时堆存于扰动区域周边,后期直接覆于开挖区域表层,由于堆存时间较短,且堆存量不大,故不设置临时表土点。11、工程占地本项目总占地面积20.53hm3。永久占地0.84hm3,包括开关站0.52hm3、进站道路0.28hm2、光伏支架及逆变升压单元基础占地0.05hm2、架空线路钢塔基础占地8m2;其余为临时占地,工程临时占地19.68hm2。(1)工程建设以临时占地为主,临时占地19.68hm2,主要为光伏发电区(除去支架及逆变升压基础占地)、集电线路(除去钢塔基础占地)、检修道路及进站道路两侧扰动区域、施工生产生活区的占地。 (2)临时占地面积较大的为光伏架设区。施工期扰动面积较大,工程建设中应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表土扰动与植被的破坏,做好拦挡、排水等措施,施工结束后,尽快进行植被恢复,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地表扰动与植被的破坏。12、水土保持措施布置(1)开关站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开关站主要施工作业有基础开挖和回填、建筑物的修筑、场地平整等。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施工过程中注意临时防护,基础制作完成后及时回填,施工结束后绿化区域及时实施绿化。临时措施临时遮盖和拦挡:站址平台周边坡面用纱网进行遮盖,坡脚用草袋进行拦挡。临时排水沟和沉淀池:在站址平台周边坡脚施外围设置临时排水措施,采用土质排水沟方式,以减少雨季雨水的冲刷,在土质排水沟末端及在新打机井处设置沉淀池。(2)光伏发电区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光伏发电区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环节是设备安装,逆变室及箱变基础开挖、回填、设备安装等施工扰动在水里作用下产生水土流失。针对以上水土流失隐患,建议在施工过程中优化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结束后及时进行平整,并恢复植被。光伏架设区临近塘坝一侧加强工程防护,方案设计浆砌石围挡等对施工区进行拦护,对逆变升压单元进行表土剥存及回覆、基础坡面布设浆砌石护坡,并加强该区的植被恢复措施及临时防护措施。工程措施表土剥存:施工前对逆变升压单元基础开挖施工扰动地段进行表土剥存,清理的表土集中堆放至该区空闲地内,用于施工结束后植被恢复的覆土来源。覆土平整:施工结束后,场地机械粗平后,人工清理施工面杂物,覆土平整种植面,为后续植被恢复做准备。浆砌石护坡:在项目区临近后沟塘坝一侧,即4#、6#、7#、8#4个方阵单元的东侧边界下游修筑浆砌石挡墙,拦截项目区施工产生的松散土石。植物措施种草:对光伏发电区覆土平整区域及扰动区域采用人工种草的方式恢复植被。临时措施临时遮盖和拦挡:用纱网对逆变升压单元基础开挖临时堆土进行遮盖,临时堆土周边设置临时草袋拦挡措施。(3)道路水土保持措施布置进站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检修道路采用砂石路面。项目区所处山丘区,主体设计山坡上道路进行路基开挖回填休整,部分区域检修道路进行垫高或者下挖,碾压后铺装砂石,因此进站道路和检修道路两侧存在高陡路路堑或路堤等岩石或松散土石坡面,对此方案在坡面高于1.5m的路堑或路堤布设浆砌石护坡,在进站道路及长堤或陡坡检修路段修筑浆砌石排水沟,在进站道路和光伏架设区围栏外的检修道路路肩栽植灌木。工程措施浆砌石护坡:在项目区坡面高于1.5m的路堑或路堤修筑浆砌石护坡,防护土石边坡。浆砌石排水沟:在进站道路及长坡或陡坡检修路段修筑浆砌石排水沟,截留上游来水、排导路面雨水,防止路堤坡面产生冲蚀。植物措施穴状整地:施工结束后,对进站道路及光伏架设区围栏外检修道路路肩坡面规划栽植灌木的位置进行穴状整地。栽植灌木:对进站道路和光伏架设区围栏外的检修道路两侧非工程防护部分栽植灌木,人工恢复植被。(4)集电线路水土保持措施布置集电线路采用电缆沟直埋及架空形式,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环节是电缆沟的土方开挖、回填等施工扰动在水利作用下产生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施工工序,及时进行基础回填;施工结束后进行回铺、恢复植被。工程措施土地平整:电缆沟及塔基土方回填后,对周边扰动地表进行土地平整,以利于后期绿化。植物措施种草:施工结束后,对电缆沟及钢塔施工扰动后进行平整的区域以人工种草方式进行植被恢复。临时措施临时遮盖:用纱网对临时电缆沟及塔基开挖土堆土进行遮盖。截水沟:部分电缆沟在坡面上,上游有汇水面,在电缆沟上游沿线修建土质截水沟,保护电缆沟开挖面,防止雨水冲蚀。(5)施工生产生活区水土保持措施布置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1.20hm2,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堆放、机械碾压等施工过程碾压地表,占压水土保持设施,使得地表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在水力作用下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工程措施土地平整:工程完工后,拆除临建设施,对施工生产生活区全区进行土地平整,为后续植被恢复做准备。植物措施穴状整地:施工结束后,对全区规划栽植灌木的位置进行穴状整地。栽植灌木:对施工生产生活区土地平整的区域栽植灌木,人工恢复植被。种草:在施工生产生活区栽植灌木后的空隙区撒播种草。施工结束后,对该区域以种草方式进行植被恢复。临时措施临时遮盖:是施工区平台的东南两侧坡面用纱网对临时堆土进行遮盖。临时拦挡:在施工区平台的东南两侧坡脚用草袋装土进行拦挡。临时排水:在施工区平台的东南两侧坡脚临时拦挡外围设置临时排水措施,采用土质排水沟方式,以减少雨季雨水的冲刷。沉淀池:在临时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淀池。13、植被恢复(1)表土剥存:表土剥存采用推土机结合人工进行施工作业,清理厚度30cm,连同表土及地表植被一起进行清理。清理的表土堆放在逆变升压单元附近空闲地,并进行遮盖、拦挡和洒水保护。对于草皮生长茂密的表土剥离地段,进行草皮剥存和集中养护,用于后期植被恢复,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可快速达到植被恢复及保持水土的目的。(2)覆土平整:覆土平整采用推土机结合人工进行施工作业,将前期表土剥存的表土回铺于原地表,回铺厚度一般为30cm左右,回铺地表要保持平整。(3)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经土地平整后,选择适宜季节进行植被恢复措施,采取灌草结合的方式并辅以植被抚育措施。选择的苗木、种籽要求 级,并要求有一签(标签)三证(植物检疫证、质量检验合格证、生产经营许可证)以确保苗木、种籽质量。草灌种植设计如下:种草种草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进行种植,每公顷草籽用量50kg左右,种植前先要翻松土壤,种后要拍实、浇水、做好抚育工作。光伏区草种可选用低矮性、耐阴、耐寒、耐践踏的披碱草、早熟禾、狗牙根等。整地:播种前先要翻松土壤。种籽处理:播种前对种籽精选、去杂、浸种、消毒、去芒、摩擦,以利于种籽出苗,防止病虫害和鼠害。播种时经处理的种籽与化肥按1:0.5的比例拌合。播种技术:播种时要选好播种期,雨季播种,秋播不宜太晚,应保证出苗后有1个月的生长期。抚育管理:播种后视降雨情况,定期洒水,对缺苗地方及时补种。对于自然恢复植被的区域,施工结束后无大型机械扰动后,对原地表要定期洒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