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调研成果兰溪市再生水在城市建设中的利用现状与必要性研究申报材料.doc
-
资源ID:2253867
资源大小:137.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共青团调研成果兰溪市再生水在城市建设中的利用现状与必要性研究申报材料.doc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共青团优秀调研成果(集体)申报表申报集体共青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委员会王志海 吴倩芸 张文潇 楼璇 申报作品类别理论研究申报作品标题兰溪市再生水在城市建设中的利用现状与必要性研究内容提要(500字以内)随着兰溪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用水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同时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兰溪虽地处东南,降水量充沛,但由于水量供需不平衡以及污染现象严重等原因,导致兰溪市水资源相对匮乏。本文立足于兰溪市水资源概况以及再生水利用现状,探究兰溪城市建设中再生水利用不足的原因,探讨再生水作为城市“第二水源”的必要性,希望能推动兰溪市再生水事业的发展,对解决兰溪市水资源问题及水质状况产生积极作用。学院意见盖 章:2012年 月 日校团委意见盖 章: 2012年 月 日本单位负责优秀调研成果申报协调工作的同志姓名:吴倩芸联系方式:18267908290/638290申报集体具体情况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王志海生化学院学工办一13868986294/626294吴倩芸生化学院化学102班18758915093/685093张文潇生化学院科学教育111班18267908163/661163楼 璇生化学院生物科学111班18267908290/638290申报作品目录篇名:兰溪市再生水在城市建设中的利用现状与必要性研究作者:王志海 吴倩芸 张文潇 楼 璇 单位:共青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委员会文章类别:理论研究文章目录:一、调查方法及内容(一)调查方法(二)调查内容二、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兰溪市水资源现状1.兰溪市水资源概况2.兰溪市水环境质量概况(二)市民对再生水的了解程度(三)再生水的利用现状(四)市民对再生水的支持程度与利弊分析1.市民对再生水利用的支持程度2.市民对再生水利用的利弊分析(五)市民对改善再生水利用现状的建议三、再生水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缺乏系统规划2.配套设施建设滞后3.制度、政策不完善4.公众的意识不强四、兰溪市再生水利用的必要性分析(一)兰溪市水资源匮乏,污染、浪费现象严重(二)再生水利用的优势1.社会效益2.环境效益3.经济效益(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五、总结2012年度浙江师范大学共青团优秀调研成果申报材料兰溪市再生水在城市建设中的利用现状与必要性研究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团委2012年8月25日【摘要】随着兰溪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用水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同时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兰溪虽地处东南,降水量充沛,但由于水量供需不平衡以及污染现象严重等原因,导致兰溪市水资源相对匮乏。本文立足于兰溪市水资源概况以及再生水利用现状,探究兰溪城市建设中再生水利用不足的原因,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探讨再生水作为城市“第二水源”的必要性,希望能推动兰溪市再生水利用事业的发展,对解决兰溪市水资源短缺和改变兰溪市水质状况产生积极作用。【关键词】兰溪市;城市建设;再生水;利用现状;必要性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国民经济的生命线。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用水量特别是工业用水量急剧增加,大量污废水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和水源,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面对这种情况,污水的再生利用,即再生水的使用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有效措施。再生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具有不受气候影响、就地可取、稳定可靠等优点,可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污水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具有客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水问题的首选。1兰溪市位于我国浙江中西部,地处钱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部边缘,境内江河皆属钱塘江水系。多年平均降水量1438.9mm,但由于地域分布差异、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等原因导致兰溪市水量供需不平衡,用水紧缺问题突出;又随着兰溪市及上游金华、义乌、东阳等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每况愈下,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2。因此,我们通过对再生水在兰溪城市建设中利用现状进行调查,证明污水处理得到再生水进行循环利用在城市建设中的必要性,缓解兰溪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以及维持兰溪市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一、调查方法及内容1、调查方法本次调研活动中,我们主要采取发放问卷、实地走访及人物访谈等方式,力求以真实全面的数据结合当地的再生水利用情况,准确客观地反映调研的结果。在调查中,我们以兰溪市居民主要对象,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980份,有效率为98.00%。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15.61%,20-29岁的占20.10%,30-39岁的占31.84%,40-50岁的占22.35%,50岁以上的占10.10%;按学历,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7.76%,高中学历的占34.49%,初中学历的占22.76%,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15.00%,其中调查对象涉及个体户、学生、私营业主、机关人员、工人、农民等。2、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问卷设计合理,采用单选题五道,多选题四道以及简答题一道的形式,通过科学、直观的数据,反映当地的真实情况。问卷的调查内容丰富详实,具体包括:(1)样本的构成调查,即抽样样本的年龄、职业、学历方面的构成情况调查;(2)关注度调查,即市民对再生水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的关注度的调查分析;(3)现状调查,即对再生水在城市建设中的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4)措施分析,即从如何解决和改善再生水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5)必要性分析,即再生水在城市建设中的必要性的分析。二、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兰溪市水资源现状1.兰溪市水资源概况兰溪位于浙江中西部,境内河流皆属钱塘江流域,主要河流为“三江”衢江、金华江、兰江;“五溪”游埠溪、赤溪、甘溪、梅溪、马达溪、大溪。兰溪市降水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38.9mm。但地域分布有差异,一般在1400-1500mm之间,以兰江两岸为最小,向东西两侧增加。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之比在2.5左右。兰江是兰溪市最大的过境河流,但水量年际变化大,最大年月297.4亿m³,最小年仅66.8亿m³;年内分配悬殊更大,最大月为最小月的8倍。通过走访的形式我们得出,兰溪市的用水紧缺问题比较突出,各水资源分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主要是一般农业用水和一些没有供水设施的乡村饮用水较为短缺。2.兰溪市水环境质量概况通过走访兰溪市环保局、水务局等相关部门,我们通过口头询问、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兰溪水环境质量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整理如下:兰溪市水功能区划总河长226.2km,基本覆盖兰溪境内三江五溪水域。游埠溪、赤溪以及金鹜兰五级水资源区的水资源相对紧缺。因乡镇的工业较为发达,地表水的水质较差,该区域的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主要取自地下水,部分来自水库供水,并没有单独划分引用水源区。3根据兰溪市水污染现状监测分析,全市水库总体较好,但富营养化在逐年加重。水污染相对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且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的河段,且农业和生活污染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例在逐步增大。水污染的趋势也由过去的城市污染为主逐渐向城镇、农村延伸和发展,干流污染殃及支流。因此,在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控制排放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治理及发展势态。(二)市民对再生水的了解程度图1 市民对再生水的了解情况由图1可以看出,对再生水了解的市民占调查总人数的33.01%,超过半数的市民只是听说过或是完全不了解,这样的结果不免令人担忧。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再生水作为城市的“第二水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市民对其的了解并不多,这可能会影响到日后再生水的进一步推广使用,需得到相关政府部门及广大群众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改善现状。(三)再生水的利用现状图2 再生水的利用现状图3 市民对再生水利用途径的预期看法通过走访兰溪市当地水务局、环保局以及自来水厂,了解到再生水在整个兰溪市城市建设所需的总用水量中只占3%左右,而且这部分再生水基本都是直排于境内地表径流。随着兰溪市的城市发展及节水型社会的推进,再生水的规模化利用必将成为一种趋势。我们通过文献的查找及网上资料的搜集,得出了再生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去向,并通过问卷形式对兰溪市民进行了调查,61.92%的市民觉得再生水可用于市政杂用,如:城市景观,绿化、道路浇洒,厕所、车辆冲洗等;19.87%的市民认为再生水可用于工业。总体来看,超过八成的市民认为再生水应用于对水质要求不过的工作,而对再生水用于农田灌溉、日常饮用等仍抱迟疑态度。这为今后兰溪市城市建设中再生水的规模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四)市民对再生水的支持程度与利弊分析1、市民对再生水利用的支持程度图4 市民对再生水利用于城市建设的支持程度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有很多市民对再生水并不是特别了解,绝大多数市民表示支持再生水在城市建设中的使用,占了调查总人数的75.12%,说明再生水在城市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得到大多兰溪市民肯定的,这为接下来再生水利用于兰溪市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此外,仍有9.86%的受调查市民对此持无所谓态度,15.12%的市民对此举并不支持,我们认为,政府部门在今后可以适当地对公众进行广泛的宣传及正确的引导,使再生水的利用更令人接受,更为普及。 2、市民对再生水利用的利弊分析图5 再生水利用的优势可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作,缓解用水压力 建立再生水回用的管道系统工程量小价格低廉,降低水费,产生经济效益 处理无处排放的污水,产生生态效益由图5可以看出,再生水利用最大的优势是可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作,缓解城市的用水压力,其中选择人数达64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5.61%;通过调查,市民认为再生水的第二大优势是通过再生水回用技术处理了无处排放的污水,可直观地产生生态效益;而认识到建立再生水回用的管道系统工程量小,节省了财力、物力,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被调查者有387人;认为再生水的水价低廉,降低了用户的用水费用,直观的产生经济效益的被调查者有306人。由此可分析出,大多市民对于再生水利用关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个人经济利益,更注重的是再生水给整个兰溪所带来的效益,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兰溪市民对再生水事业的支持。为了今后兰溪市再生水在城市建设中规模利用工作更好的开展,我们特地在问卷中设置了关于居民在再生水使用过程中最担心哪些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了“管道铺设与造价问题”、“安全性问题”、“市民心理接受问题”、“再生水水价高于预期”等方面,最终数据统计如下图: 图6 再生水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由图6可知,市民对再生水的安全性问题最为关注,选择人数达613人。这表明,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府需加强对再生水水质标准进行限定,尤其是用于农业及生活用水部分;此外,担心对再生水的使用会有心理接受问题的市民达411人,仅次于安全性问题,这说明今后对再生水的宣传工作应给予重视,达到对公众正确引导的作用;而管道铺设与造价问题及再生水水价高于预期等问题也广受关注。这都需要引起政府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或改善再生水在使用过程中的水质安全问题、再生水水价过高问题等。(五)市民对改善再生水利用现状的建议表1 政府在推动再生水的利用和发展过程中须加强的工作相关措施人数调查比例加强污水再利用的整体规划47848.77%出台鼓励污水再利用相关政策59760.92%正确评估污水再生利用对环境和公众健康影响的风险32633.26%合理设置水价形成机制18919.28%改善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建设33734.39%对公众进行适当的宣传、引导3954031%引入先进污水再生利用技术40341.12%其他262.65%由表1可得,597位市民希望政府可以出台鼓励污水再生利用的相关政策来推动再生水的利用和发展,占受调查人数的60.92%;也有部分市民认为加强污水再利用的整体规划以及引入先进污水再生利用的技术也是较为重要的工作,人数共达891人;同时,对公众进行适当的宣传、引导,改善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建设以及正确评估污水再生利用对环境和公众健康影响的风险等方面也是市民比较关注的方面。由此可见,政府在推动再生水的利用和发展过程中须加强的工作还有很多方面,进一步改善再生水的利用现状还有很多努力的方向。三、再生水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缺乏系统规划兰溪市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系统规划体系。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只要求达标排放,没有考虑再生水的规模回用,且兰溪市的排污企业的污水大多都是直排,只有较少部分企业设有污水处理系统。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未考虑铺设再生水回用的管道系统,限制了再生水的大量回用。因此,对再生水利用进行整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应当明确把再生水利用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并在近期建设规划中予以落实4。同时,在城市建设中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再生水管网系统,避免工程的重复建设和投资增加。城市再生水利用潜在用户广、涉及部门多、任务重,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高效有序的总做机制,统筹谋划好再生水工作。2、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前提,但兰溪市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市镇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数目少,且大多污水处理设施在近几年才刚刚建立,其设备运行以及技术问题仍需要逐步改善。所以,需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或者鼓励社会各资金介入再生水利用的工程建设,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使用。同时,因地制宜,根据兰溪市的现状合理增建一定数目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在城市建设的新地区或者改造地区建设适宜的城市污水管网系统以及再生水回用管道系统。3、制度、政策不完善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类似于再生水利用法、鼓励再生水利用法的法制法规,现有的规范性文件大多为行政法规,对再生水行业的发展指导性不强。兰溪市也并未出台类似于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办法等的相应地方性再生水利用的政策法规。出台再生水利用的地方性鼓励和强制相结合的政策,指定明确的再生水发展利用规划和目标,通过政府强制性法规的支持和约束,规定在城市各项用水中增加再生水的投入使用。鼓励和引导企业使用再生水;健全再生水市场化运营机制,合理规划再生水厂建设和再生水利用项目。同时,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再生水回用监督检查、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和社会评价和举报机制,保障再生水回用力度。54、公众的意识不强兰溪市广大市民对再生水回用于生产、生活存在顾虑,尤其是在居民生活中的推广使用。居民对再生水的信任和接受程度有限,害怕其存在安全问题,且对再生水的水源存在心理接受问题,短时间内,认为再生水的来源是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水也同样是脏水,不能使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长期和广泛的宣传再生水的使用价值,让公众更多了解再生水,提升公众对再生水水质以及再生水使用范围的认识,去消除人们对再生水的偏见,提高人们再生水利用的意识,从而使兰溪市民在行动上理解和支持再生水事业的发展。同时希望社会各界对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处理给予关注,为了子孙后代,呼吁社会各界投资支持再生水建设。四、兰溪市再生水利用的必要性分析(一)兰溪市水资源匮乏,污染、浪费现象严重兰溪的主要河流分为三江五溪,全市水域分为衢江北、金婺兰和兰江3个五级区。年降水量丰富,但水量年际变化大,因此居民用水紧缺问题仍较为突出,各水资源分区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同时,兰溪市现状水环境的污染程度比较突出。水污染趋势由城市污染为主逐渐向城镇、农村延伸。此外,城市居民用水不讲节约,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十分严重。水是生命之源,水已不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6因此,兰溪市水资源的紧张更迫使我们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同时增强城市居民的用水节约意识,采取措施缓解用水紧张问题,减少排污,实现再生水的利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再生水利用的优势1、社会效益再生水的利用对兰溪当地可产生的显著社会效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再生水利用可改善兰溪市当地的水环境,改善其投资环境,对引进外资,维持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2)兰溪本就是旅游胜地,再生水利用,减少污水的排放,使环境得到改善,美化了城市景观,推动兰溪旅游业的再次发展,不仅带来经济的繁荣,同时带动了兰溪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3)再生水可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充当部分用水单位的用水水源,缓解城市的用水压力;(4)再生水的利用能改善兰溪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减少因环境污染引发的不安定因素,保证了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2、环境效益再生水的利用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对改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兰溪市境内交通便捷,经济发达,主要产业用水量大,且生产废水大多未进行处理就直排于流经兰溪境内的衢江、金华江及兰江等河段,严重影响了沿江两岸的生态环境以及地面水、地下水环境,甚至影响了兰溪境内大部分地区的生态发展,加强再生水的利用促进了污水的处理,改变沿江两岸的生态环境。此外,兰溪是洪涝多发地区,污水处理对防洪排涝所带来的减灾效益同样是无法估计的,减少了洪涝灾害后对受灾地区的生态污染和破坏。3、经济效益再生水的利用对兰溪市产生的经济效益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再生水利用可减少用户的水费、污水处理费等费用的支出,降低了居民、企业的生活、生产成本,尤其是用水量大的企业,再生水成本比自来水低,可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再生水供水系统运行费用较低,再生水厂与污水处理厂相结合,可省去许多相关的附属建筑物,如配电系统,机修车间、化验室等。再生水与污水处理厂合作办公,节约许多管理人员,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提高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7;用低廉再生水代替自来水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作,如农业灌溉,绿化、浇洒道路,城市景观,公厕冲洗或车辆冲洗以及部分工业用水等,都可间接的产生经济效益。(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节水型社会是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而进行的一项制度建设,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产物。兰溪市的三江五溪水流域虽然给当地居民用水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一些地区的农业用水以及乡村饮用水仍有短缺现象,再加上工业逐年发展的同时污染物排放逐年的加重,当地的水资源紧缺状况不容小视。因此,如何改善当地水资源现状是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再生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用于生活、市政、环境等诸多方面,其水质比自来水水质差,比污废水水质好。由此可见,加强再生水在城市建设中的利用对改善当地的水环境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对改善居民生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很大的意义。五、总结经过十多天的社会实践,我们通过兰溪市环保局、水务局了解到了兰溪市再生水利用的具体情况。在分析了当地再生水利用率不高的客观因素、了解了当地污废水排放造成的影响以及积极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后进行再生水回用的利处之后,我们为兰溪市加快再生水利用于城市建设找到了一些良策。并通过调查走访和对调研结果的总结分析发现,兰溪市污水处理率不高,再生水的利用率不高,城市污水直排于境内的“三江”、“五溪”,致使境内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低、水质差,对当地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消极影响,甚至影响了部分沿江地区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与身体健康。不过,经调查发现,很多市民对于再生水的概念以及在城市建设中的用途不是十分了解,且对再生水的水源及水质安全存在心理接受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进行再生水利用的前期,应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市民比较关注的媒体途径加强宣传力度。只有通过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多方面努力,加大城市建设中再生水利用率,才能合理地利用了兰溪的水资源和保护了兰溪水生态环境,实现水在自然界的良性循环,可有效地解决兰溪水资源匮乏的现状,极大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兰溪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兰溪市水资源现状具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1元淑清,吕春光.浅谈如何发展城市再生水利用J.内蒙古水利.2009(6):100-1012童橄.兰溪市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05(4):18-203李燕群.城市再生水回用现状及利用前景D.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 27(12):1096-11004宋兰合.完善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的政策机制R.特别关注.2007(17):30-325朱卫东.兰溪市水环境容量评价J.浙江水利科技.2006(5):56-596梁学广.我国中水利用的现状及对策J.湖南农机.2007(7):109-1117吕立宏.再生水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N.科技创新导报.2011(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