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总论.ppt
第一章 经络总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经络及经络学说的含义2.熟悉经络学说的形成。3.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4.掌握十二经脉的含义及特点。5、掌握奇经八脉的含义、特点及作用。6、熟悉十五络脉的含义、特点及作用。7、熟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含义、特点及作用8.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的含义。9.熟悉经络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掌握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支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经络是“经”和“络”的统称。经脉:“经”,即路径、主干,经脉是纵行于人体上下,有一定的循行路线,有一定的数目,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络”,即网络、分支,络脉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网络周身,数目繁多,是经络系统的分支。,经脉和络脉的主要区别,经络系统和经气,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所谓经气,即经络之气,包括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尤其在针灸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经络学说的形成,1.对针灸等刺激的感应和感觉传导现象的观察,2.对腧穴功效的总结 3.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4.受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5.气功练习者的“内景隧道”体验,三、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络脉两大部分组成,概括为“四十二,一十五,奇经八脉浮孙数”。“四十二”指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一十五”指十五络脉。,(一)十二经脉,1、概念 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又称为“正经”。,2、经脉的命名,以阴阳、手足、脏腑来命名,如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手太阴肺经)。A脏腑 十二经脉与内部脏腑有特定的联系,用“属”、“络”来概括。B手足 根据十二经脉循行主要经过上肢或下肢,分为“手经”“足经”。C阴阳 脏为阴,腑为阳;内为阴,外为阳。,“阴阳”再分为“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与“阳明”、“少阳”、“太阳”。“三阴”“三阳”之间有对应关系,即太阴与阳明、少阴与太阳、厥阴与少阳。,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1、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2、躯干部:,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四肢部:,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手足三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通过经别、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其分别络属于互为表里的脏腑,从而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十二经脉名称、循行分布规律及表里络属关系,5、十二经脉走向和交接规律,灵枢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三阳)头,(手三阴)胸,(手三阳)手,(足三阴)足,腹,走向规律,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互为表里的经脉(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相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相交接;,6、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流注-人体气血流动不息,向各处灌注。十二经脉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人体气血在其中流动不息,循环灌注,分布于全身内外上下,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十二经脉气血循行系统。,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图,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食指端,鼻旁,大趾端,小指端,目内眦,小趾下,无名指端,目外眦,大趾背,心 中,胸 中,肺 内,十二经脉的主要特点,1、有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共6组。2、经脉与脏腑直接联系。3、有比较完整的病候记载。4、有五行属性。5、均有本经自己的腧穴。,6、与脏腑的联络关系,特点,1、联系脏腑最多的经脉是肾经(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2、与胃有关的经脉有胃经(属胃)、脾经(络脾)、肺经(还循胃口)、小肠经(抵胃)、肝经(夹胃)共五条。3、与肺有关的经脉有肺经(属肺)、大肠经(络肺)、心经(上肺)、肾经(入肺中)、肝经(注肺)共五条。4、与心有关的经脉有心经(属心)、小肠经(络心)、脾经(流注心中)、肾经(络心)共四条。,经脉与五官的联络关系,到达眼部的经脉有6条: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胆经、肝经。到达舌部的经脉有2条:脾经、肾经。到达耳部的经脉有3条:膀胱经、三焦经、胆经。,(二)、奇经八脉,1、概念 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2、奇经八脉的特点:,奇经与脏腑不发生直接络属联系。奇经八脉虽别道奇行,但它有一定的整体性。奇经无表里配合关系,但却阴阳互根。除任、督2脉外,无自己的专穴。,“一源三歧”、“十四经”,“一源三歧”: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十四经”:任、督2脉各有其所属腧穴不同,后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3、奇经八脉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统率、主导作用。主持生殖、影响衰老。,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颈后会合于督脉。,阳维脉,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阳跷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阴跷脉,调节六阴经经气调节六阳经经气,阴维脉,涵蓄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冲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带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督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故称“阴脉之海”,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任脉,功能,循行分布概况,脉名,(三)、十五络脉,1、含义 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2、特点:肘膝关节以下分出,走向表里经。沿经的分布性、广泛的分布性、表里的相对性。,十五络脉,3、作用 十二经别络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统属全身络脉的作用。,(四)、十二经别,1、含义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2、特点: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离、入、出、合。六合:十二经脉按照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称为六合。,3、别络与经别的区别,十二经别的作用,4、作用 加强了十二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加强了阴经经脉同头面部的联系。扩大了十二经经穴的主治范围。拓宽了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途径。,(五)、十二经筋,1、含义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2、特点 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而走向头面躯干,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分为:刚筋(阳侧)与柔筋(阴侧)。,十二经筋,3、作用 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充实了十二正经在体表的部位。病候记载都属于筋肉方面的疾病。,(六)、十二皮部,1、含义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2、特点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四、经络的标本、根结,1、标本的含义“标本”主要是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标”代表人体头面胸背部,“本”代表人体四肢下端。2、根结的含义“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根”指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头、胸、腹部。,经络的标本、根结,四根三结: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为结,称为四根三结。“标本”、“根结”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标本”、“根结”理论的应用,经络的气街、四海,3、“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气街”的生理功能有三:一为汇聚气血,营养脏腑二为纵横联系,沟通表里三为调节经气,溢蓄代偿,经络的气街、四海,4、四海的含义“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是十二经脉气血从产生、分化到汇聚的四个部位。脑为髓海、胸部(膻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五、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体表与体表之间的联系 脏腑与脏腑间的联系 脏腑与体表之间的联系 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经络的生理功能,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4)传导感应,(二)、经络的病理变化,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失调时,经络系统发生的相应变化或出现的特殊现象称为经络的病理变化。其一,成为传注病邪的通路。其二,反应内在病候。,六、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1)说明病理变化 2)指导辨证归经3)指导针灸治疗 循经取穴 病在经络、内脏者,可取皮部 经络郁滞者取之络,4)养生和预防保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