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解读.ppt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解读,吴宗之,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011年10月28日,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意义,明确“十二五”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领域、主攻方向以及保障措施做出具体要求,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坚持安全发展理念,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巩固“三项行动”、“三项建设”成果,夯实筑牢安全生产基层基础防线,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到2020年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具体实施是“十二五”时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监管和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指导文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意义,是“十二五”时期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生产行为的重要依据,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内容框架,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全面加强“三项建设”,全国安全生产状况保持了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二)“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1.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总量依然很大,死亡人数仍在8万人左右,重特大事故尚未有效遏制,一、现状与形势,(二)“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2.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能源、原材料等需求居高不下,安全保障面临严峻考验轨道交通、隧道、超高层建筑、城市地下管网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凸显,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一、现状与形势,产业布局与结构不尽合理,行业集约能力与水平较低,(二)“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3.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及应急救援能力亟待提升,一、现状与形势,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技术支撑能力不足,救援力量仍较薄弱,应对重特大事故灾难的大型及特种装备较为缺乏,重大事故致灾机理和安全生产共性、关键性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突破,(二)“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4.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健康权益面临繁重任务,一、现状与形势,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望不断提高,广大从业人员“体面劳动”观念不断增强,对加强安全监管、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业安全健康权益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众安全素质不够高,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内容框架,(一)指导思想,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化“三项行动”、“三项建设”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以规范生产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强基础建设,加强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管,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继续降低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减少职业危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二)基本原则,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三)总体目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全国安全生产保持持续稳定好转态势,为到2020年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奠定坚实基础,(四)目标指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1.“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构成,(三)规划目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2.约束性指标(15项),(三)规划目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2.约束性指标(15项),(三)规划目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3.预期性指标(20项,较“十一五”增加18项),安全发展类10项,(三)规划目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3.预期性指标(20项,较“十一五”增加18项),能力建设类10项,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内容框架,三、主要任务,完善6个体系,提高6个能力,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1.涵盖安全生产各重点行业领域,18.旅游,19.水利,20.公共安全,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2.总体要求:,瓦斯、水害事故是重点:2006-2010年煤矿重特大事故149起,其中:瓦斯及水害事故100起。,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3.煤矿: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3.煤矿: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完善煤矿地质勘探报告审查制度,完善小煤矿退出机制,提高小煤矿机械化程度,严格控制煤与瓦斯新改扩建矿井建设,建设完善“六大”避险系统,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4.道路交通:消减事故总量,遏制重特大事故,营运车辆是重点:2006-2010年发生重特大事故151起,其中营运车辆事故106起。,完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和管理制度 整治超载、超限、超速和酒后、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 完善客货运输车辆安全配置标准 建立完善车辆生产管理信用体系 加强车辆产品准入、生产一致性管理和监督 改善道路交通通行条件 加强事故多发路段和公路危险路段综合治理 推进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4.道路交通: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战略规划,制定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政策 推进重点地区和挂牌督办矿区资源整合重组 到2015年全国非煤矿山总量比2010年下降10%以上,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5.非煤矿山:深化安全整治,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规模分类表,小矿,48%,小型,45%,中型,4%,大型,3%,开展专项整治,重点防范冒顶片帮、坍塌、物体打击等事故 三等以上尾矿库全部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完善“六大”安全避险系统,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5.非煤矿山:深化安全整治,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6.危险化学品: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城市遭“化工炸弹”围城,地下管网交叉建设,底数不清、状况不明,2010年南京7.28丙烯管线挖穿泄漏爆燃事故,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6.危险化学品: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制定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开展城市化工产业布局调查 实施城区内安全防护距离不达标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及储存企业搬迁 推动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园入区”,实行化工园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估制度 建全区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联控机制,三、主要任务,(二)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安全监管网络不健全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执法部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装备不足依靠行政管制、人盯死守的传统监管监察方式和手段,已不适应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新形势新要求,三、主要任务,(二)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三、主要任务,(二)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理顺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关系 健全煤矿安全工作体系 落实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强化乡镇等基层监管机构建设,三、主要任务,(二)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完善监管监察执法人员培训、执法资格、考核等制度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安全监管监察实训体系,三、主要任务,(二)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推进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工作条件标准化建设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及执勤配套设施建设纳入高速公路建设体系加强农机安全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及装备建设,三、主要任务,(二)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实施“金安”二期工程建立民航安全信息综合分析系统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推进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渔船自动识别与安全监控系统建设,三、主要任务,(二)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完善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监控预警机制实施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援助与服务示范工程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核准制度健全工伤保险费率确定机制,三、主要任务,(二)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依法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拓宽和畅通安全生产社会监督渠道实行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完善有效举报奖励制度,三、主要任务,(三)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安全科技整体水平不高,对安全生产的引领支撑作用未得充分发挥,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的一些关键问题尚未取得突破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支撑安全科技研发的检测检验能力、试验能力、技术支撑平台能力建设相对滞后安全科技对提升监管监察能力的支持较弱,三、主要任务,(三)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三、主要任务,(三)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安全生产科技政策和投入机制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重大事故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科技攻关力争在重大事故致灾机理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原创性突破,推动安全科技创新,发挥科技支撑保障作用,三、主要任务,(三)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强职业安全健康专业人才和专家队伍建设实施卓越安全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立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使用管理配套政策加快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推动安全科技创新,发挥科技支撑保障作用,三、主要任务,(三)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国家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技术支撑机构推进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技术支撑机构工作条件标准化建设搭建科技研发、安全评价、检测检验、职业危害监测、安全培训、安标认证与咨询服务技术支撑平台,推动安全科技创新,发挥科技支撑保障作用,三、主要任务,(三)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评估、鉴定、筛选和推广机制建立多层次的安全科技基础条件共享与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机制定期将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推动安全科技创新,发挥科技支撑保障作用,三、主要任务,(三)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制定实施安全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防护、灾害监控及应急救援等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合理发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安全评估认证等咨询服务业,推动安全科技创新,发挥科技支撑保障作用,三、主要任务,(四)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提高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制约安全监管执法,法规与标准修订不及时,内容过时部分法规和标准缺失,跟不上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法规之间、标准之间衔接不够,部分内容重复交叉,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部分立法、标准质量不高,缺乏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执行困难,三、主要任务,(四)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提高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加快安全生产法相关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建立法规、规章运行评估机制和定期清理制度推动地方加强安全生产立法,根据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和特点,研究制定亟需的安全生产法规和规章,三、主要任务,(四)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提高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完善技术标准,健全安全生产法制,提高执法效力,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制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中长期规划 提高和完善行业准入条件中的安全生产要求 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审定发布相结合的标准制定机制 鼓励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先行制定地方性安全技术标准 鼓励大型企业率先制定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安全技术标准,三、主要任务,(四)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提高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完善技术标准,健全安全生产法制,提高执法效力,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全面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 强化对境外中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指导与管理 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累进奖励制度 严格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轮流现场带班制度,三、主要任务,(四)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提高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完善技术标准,健全安全生产法制,提高执法效力,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建立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现场执法与网络监控、全面检查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生产专项执法和联合执法机制推行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政务公开健全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事故查处分级挂牌督办制度强化事故技术原因调查分析;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三、主要任务,(五)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事故救援效果,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进展缓慢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不完善缺乏应对重大复杂事故的大型特种装备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应急救援技术支撑能力薄弱,健全省、市、重点县及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联合处置机制建立各地区安全生产应急预警机制,三、主要任务,(五)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1.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快矿山、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水上搜救、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国家、区域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鼓励支持化工企业和矿产资源聚集区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一体化示范建设加强紧急运输能力储备建立救援队伍社会化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三、主要任务,(五)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2.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救援实训演练 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 完善企业与政府应急预案衔接机制 建立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预案报备制度 推进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三、主要任务,(五)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3.完善应急救援基础条件,三、主要任务,(六)完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三、主要任务,(六)完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1.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建立国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中心推行安全生产教考分离制度强化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完善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过程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将安全生产纳入领导干部素质教育范畴,三、主要任务,(六)完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2.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将安全防范知识纳入国民教育范畴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开展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活动培育发展安全文化产业,打造安全文艺精品工程,促进安全文化市场繁荣,三、主要任务,(六)完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3.构建安全发展社会环境,建设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和主题街道加强安全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平安畅通县市、平安农机示范县、平安渔业示范县、文明渔港、平安村镇、平安校园等建设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内容框架,四、重点工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升,非煤矿山及危险化学品等隐患治理与监控,职业危害防治,道路交通安全生命保障,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安全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社区和安全文化建设,9个重点工程,以企业实施为主体,以政府实施为主体,四、重点工程,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要求,2011,2013,2105,煤矿企业,非煤矿山 危险化学品 烟花爆竹 工贸8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交通运输 建筑施工 工贸8行业规模以下企业,四、重点工程,2.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工程,1.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工程,2.煤层气地面开发利用示范工程,3.供电、井下运输、排水、提升等系统安全技术及防灭火工程,4.矿井水害治理工程,5.小煤矿安全改造工程,6.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四、重点工程,3.道路交通安全生命保障工程,四、重点工程,4.非煤矿山及危险化学品等隐患治理与监控工程,推进高危行业企业建设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 建设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城区安全距离不达标的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 建设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和危化品交易市场示范工程 开展建设工程起重机械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四、重点工程,5.职业危害防治工程,开展全国性职业危害状况普查建立国家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分析实验室与技术支撑平台实施粉尘危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苯等高毒物质和铅等重金属重大职业危害隐患防范治理工程,四、重点工程,6.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能力建设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国家级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实训基地建设省级安全监管部门考试考核工作条件建设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工作条件建设,安全监管部门应急指挥机构工作条件建设煤矿监察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工作条件建设,国家级监管监察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省级安全监管部门业务保障系统建设省级煤矿监察机构业务保障系统建设,实施安全生产典型关键技术和安全产业园区示范工程研究开发非煤矿山动力性灾害监测及预防控制、尾矿库在线监测、高含硫气田井喷事故监测预警、化工园区安全规划布局优化等技术装备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道路专用车辆,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全部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四、重点工程,7.安全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工程,建设7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14个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和1个实训演练基地建设一批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和区域危险化学品、油气田应急救援队建设矿山、矿山医学救护、危险化学品等救援骨干队伍和国家矿山医学救护基地实施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及应急救援能力工程,四、重点工程,8.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完善一批煤矿安全警示教育基地 实施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班组安全培训工程 推进安全社区建设 建设完善若干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四、重点工程,9.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社区和安全文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内容框架,强化政府投资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鼓励银行对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健全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监督机制推动高危行业企业风险抵押金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相衔接落实煤层气开发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五、规划实施与评估,完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健全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谢 谢,以下为附加内容,以下为附加内容,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20130507 陕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900-1000万。四川抽样调查:26%举家外出农户20%留守农户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陕西抽样调查:72%“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63%妇女8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四川抽样调查: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30%,70岁以上13%;妇女60%;初中及以下9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新生代农民工76%不愿再回乡务农85%从未种过地(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聚焦“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历史使命回答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解决有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解决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激活农民自身活力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者的过程,就是培育“三农”事业发展未来的过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世界性课题比如在英国,农场主平均年龄达到59岁。欧盟一直关注农民老龄化和培养青年农民问题,在CAP新一轮改革议案中提出,将2%的直接支付专门用于支持4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从事农业。,世界性课题法国经验 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留 加强农业后继者培养 重视农业劳动力教育培训,切实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予以推动落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事关13亿人的饭碗。,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将其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推动落实,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一)基本表述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二)主要类型生产经营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技能型: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跨区作业农机手、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