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讲稿ppt(内容丰富 含示意图) (1).ppt
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独立柱基础钢筋计算,一、独立柱钢筋平法标注识图,1、独立基础集中标注内容,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1)独立基础编号识图,独立基础的类型包括普通和杯口两类,各又分为阶形和坡形。普通独立基础一般用于民用工程,杯口基础一般用于工业厂房,(2)独立基础截面竖向尺寸,普通独立基础的截面尺寸由一组用“/”隔开的数字表示,(h1/h2/h3),分别表示自下而上的各阶的高度。例:DJ1,200/200/200,表示阶形普通独立基础,自下而上的各阶高度为200.,(3)独立基础配筋示意图,杯形独立基础的截面竖向尺寸由两组数据表示,前一组表示杯口内(a0/a1),后一组表示杯口外(h1/h2/h3),杯口外竖向尺寸自下而上标注,杯口内竖向尺寸自上而下标注。例:BJ2,200/400,200/200/300,表示阶形杯口独立基础,杯口内自上而下的高度是200、400,杯口外自下而上各阶的高度为200,200,300.,独立基础 配筋,两向配筋不同,X表示横向钢筋,Y表示纵向钢筋,两向配筋相同,X表示横向钢筋,Y表示纵向钢筋,短向钢筋采用两种配筋,先注写较大配筋,在“/”后注写较小钢筋,较大配筋设置在长边中部,二、独立基础底部钢筋构造,独立基础底部钢筋施工效果图,1、独立基础一般构造,S:钢筋间距,第一根钢筋布置的位置距构件边缘的距离,min(75,s/2).钢筋计算公式:钢筋长度=X-2C钢筋根数=Y-2*MIN(75,S/2)/S+1,2、短向采用两种配筋构造,配置较大的短向钢筋布置在长边中部,布置长度=短边尺寸配置较小的短向钢筋布置在长边两端,布置范围=(长边尺寸-短边尺寸)/2,3、长度缩减10%的构造,当底板长度不小于2500时,长度缩减10%配筋,同时各边最外侧钢筋不缩减,除最外侧钢筋外,两向其他钢筋 缩减10%,分为对称和不对称两种形式,对称独立基础底板长度缩短10%构造,三、独立基础钢筋实例计算,X方向长度计算:2200-2*40=2120 根数计算(2200-2*75)/200+1=12根Y方向长度计算:2200-2*40=2120 根数计算(2200-2*75)/180+1=13根,X向外侧钢筋长度=基础边长-2C=3000-2*40=2920X向外侧钢筋根数:2根,一侧各一根,X向其余钢筋长度=基础边长-C-0.1LX=3000-40-0.1*3000=2660X向其余钢筋根数:=Y-2*MIN(75,S/2)/S-1=(3000-2*75)/200-1=13根,条形基础平法钢筋计算,一、条形基础分类,基础底板,二、条形基础的平面标注识图,条形基础的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集中引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内容,以及当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原位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各跨的尺寸和配筋,1、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1)集中标注:条形基础梁集中标注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集中引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A、基础编号,(1)基础梁标号表示方法:由代号、序号及跨数及是否有外伸三项组成JL:表示基础梁JQL:表示基础圈梁(A):表示一端有外伸(B):表示两端有外伸,JL01(3):基础梁01,3跨,端部无外伸JL02(5A):基础梁02.5跨,一端有外伸JQL03(4):基础圈梁03、4跨,端部无外伸JQL06(3B):基础圈梁06、3跨,两端有外伸,(B)、基础梁截面尺寸识图,表示梁截面宽度和高度,(C)、基础梁配筋识图,基础梁配筋识图(3项内容),箍筋 当具体设计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仅需注写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肢数写在括内)。当具体设计采用两种或三种箍筋间距时,先注写梁两端的第一种或第一、二种箍筋,并在前面加注箍筋道数;再依次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或第三种箍筋(跨中部的不需加注箍筋道数);不同箍筋配置用“/”相分隔。,底部贯通筋 先注写梁底部贯通纵筋(B打头)的规格与根数。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需要在跨中加设架立筋以固定箍筋,注写时,用加号“+”将贯通纵筋与架立筋相连,架立筋注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基础梁底部以字母“B”打头,顶部贯通纵筋以字母“T”打头如B:425;T420-底部贯通纵筋为425;,顶部贯通纵筋为420B:425;T620 4/2-底部贯通纵筋为425;,顶部贯通纵筋为620,其中上排4根,下排2根B:425+(214);T420-底部贯通纵筋为425;,顶部贯通纵筋为420,梁底架立筋为214。,架立筋,集中标注底部钢筋为225,底部端部原位标注为425,即表示端部有225的非贯通筋,而梁的箍筋肢数为4肢,因此,在梁底跨中区域就需要增设架立筋,用以固定箍筋,侧部钢筋,当梁腹板高度(梁高-板厚)hw450时,根据需要配置纵向构造钢筋。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注写,且对称布置。当基础梁一侧有基础板,另一侧无基础板时,梁两个侧面的纵向构造钢筋以G打头分别注写并用“+”相连。以G打头,注写梁两侧面对称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总配筋值拉筋不进行标注,按构造要求,8,间距是箍筋间距的两倍。,(2)条形基础基础梁原位标注识图: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各跨的尺寸和配筋。当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一边标注 A、梁端部及柱下区底部全部纵筋,B、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识图,上下两排,上排225是底部非贯通筋,下排425是集中标注的底部贯通纵筋,由两种不同直径钢筋组成,用“+”连接,其中225是集中标注的底部贯通纵筋,220底部非贯通纵筋注写,C、附加箍筋,当两向基础梁十字交叉,且交叉位置无柱时,应配置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直接在平面相应位置标注如图表示每边各加4根,共8根附加箍筋。,D、附加吊筋,基础梁钢筋,梁梁节点钢筋,2、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钢筋识图,(1)、条形基础底板集中标注示意图,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条形基础底板编号识图,条形基础底板编号识图,条形基础底板的代号由“TJB”表示,另加下标“J”和“P”以区阶形和坡形条形基础底板。,基础底板编号实例,TJBj01(2):阶形条形基础底板01,2跨,端部无外伸TJBp02(3A):坡形条形基础底板02,3跨,一端有外伸TJBj02(2B):阶形条形基础底板02,2跨,两端有外伸,条形基础底板截面竖向尺寸识图,坡形条形基础截面竖向尺寸,单阶形条形基础截面竖向尺寸,多阶形条形基础截面竖向尺寸,条形基础底板配筋识图,双梁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2)、条形基础的原位标注,注写条形基础底板的平面尺寸,三、条形基础钢筋构造,基础梁:纵筋底部贯通纵筋 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筋 顶部贯通纵筋 架立筋 侧部构造筋 箍筋基础底板受力筋 分布筋,(一)基础梁钢筋构造1、无外伸底部贯通纵筋构造,上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保护层+弯折+右支座-保护层+弯折,上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保护层+弯折+右支座-保护层+弯折,2、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构造,负筋长度=max(l0/3,1.2La+hb+0.5hc)+支座左(右)半部分-保护层+15d其中:l0为左跨l0i 和右跨l0i+1的较大值。hb为基础主梁截面高度 hc为沿基础梁跨度方向的柱截面高度,3、基础梁无外伸顶部贯通纵筋构造,4、基础梁箍筋构造,长度=2(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max(10d,75mm)+21.9d+8d 根数=左加密区根数+右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根数 加密区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注意:加密区范围与抗震等级有关,软件提供1.5倍梁高和2倍梁高两种情况,在计算设置里可以进行设置)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 端部支座内根数=(支座宽+起步间距50-加密区间距-保护层)/100+1 中间支座内根数=(支座宽+250-2加密区间距)/100支座内有箍筋,支座内的第一个箍筋与跨内箍筋的距离为一个箍筋间距,构造筋长度=梁净长+15d2拉筋直径为8mm,间距为箍筋间距的 两倍(与框架梁拉筋进行比较),(二)、条形基础底板钢筋构造,1、条形基础转角钢筋构造,交接处,两向受力筋相互交叉已经形成钢筋网,分布筋则需要切断,与另一方向受力筋搭接150MM,分布筋在梁宽范围内部不布置,条形基础大角钢筋,绑 扎,2、条形基础丁字交接,丁字交接时,丁字横向受力筋贯通布置,丁字竖向受力筋在交接处伸入B/4范围内布置,一向分布筋贯通,另一向分布在交接处与受力筋搭接150MM,分布筋在梁宽范围内不布置。,3、条形基础十字交接钢筋构造,十字交接时,配置较大的受力筋贯通布置,另一向在交接处伸入B/4范围内布置,一向分布筋贯通,另一向分布在交接处与受力筋搭接150MM,分布筋在梁宽范围内不布置。,条形基础钢筋,(三)、条形基础实例计算,底部贯通筋225=梁长-C+弯折15D(3600+4500+200*2+50*2)-2*30+2*15*25 伸到梁两端 保护层 两端弯折锚固=9290,底部贯通筋225=梁长-C+弯折15D(3600+4500+200*2+50*2)-2*30+2*15*25 伸到梁两端 保护层 两端弯折锚固=9290,顶部贯通筋425=梁长-C+弯折12D(3600+4500+200*2+50*2)-2*30+2*12*25 伸到梁两端 保护层 两端弯折锚固=9140,箍筋长度计算:外大箍计算(300-2*30+D)*2+(500-2*30+D)*2+24*D=1694MM内小箍计算【(300-2*30-25)/3+25+D】*2+(500-2*30+D)*2+24D=1407MM,箍筋根数计算:第一跨:两端各 5根12 中间箍筋根数:(3600-200*2-50*2-150*5*2)/250-1=6根5*2+6=16根,箍筋根数计算:第二跨:两端各 5根12 中间箍筋根数:(4500-200*2-50*2-150*5*2)/250-1=9根5*2+9=19根,箍筋根数计算:节点箍筋同第一种布置:400/150=3根 3*3=9根箍筋合计:15+19+9=43根外箍、内箍,底部端部非贯通筋2根25:长度公式=延伸长度L0/3+伸至端部并弯折15D=4500/3+200+50-30+15*25=2095MM,底部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筋2根25 长度=2*L0/3=2*4500/3=3000MM,底部架立筋2根14轴线尺寸-2*L0/3+2*150第一跨底部架立筋长度=3600-2*4500/3+2*150=900第二跨底部架立筋长度=4500-2*4500/3+2*150=1800MM,长度计算公式=净长+15D第一跨侧部构造钢筋长度=3600-2*(200+50)=3100MM第二跨侧部构造钢筋长度=4500-2*(200+50)=4000MM第一跨拉筋根数=【3600-2*(200+50)】/500+1=8根第二跨拉筋根数=【4500-2*(200+50)】/500+1=9根,条形基础底板钢筋计算实例,1、直转角,受力筋14150长度=条形基础底板宽度-2C=1000-2*40=920MM根数=(3600*2+2*500-2*75)/150+1=55根分布筋8250长度=3600*2-2*500+2*40+2*150=6580MM单侧根数=【(500-150-2*125】/250+1=2根,2、丁字交接,受力筋14150长度=条形基础底板宽度-2C=1000-2*40=920MM根数=(3600*2-75+1000/4)/150+1=51根分布筋8250长度=3600*2-2*500+2*40+2*150=6580MM单侧根数=【(500-150-2*125】/250+1=2根,3、十字交接,受力筋14150长度=条形基础底板宽度-2C=1000-2*40=920MM第一跨根数=(3600+500-75+1000/4)/150+1=26根第二跨根数=(3600+500-75+1000/4)/150+1=26根分布筋8250长度=3600*2-2*500+2*40+2*150=6580MM单侧根数=【(500-150-250】/250+1=2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