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与对策.ppt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与对策,产业发展主要特点,2010年,全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0826亿元,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0.0%。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为1946元,其中畜牧业纯收入398元,所占比重约为20%。,自2006年以来,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稳定在30%以上,在保障城乡畜禽产品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畜牧业已经成为一些地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产业集中:2010年,我国生猪、蛋鸡和奶牛优势省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2%、68%、88%。区域差异较大。生猪存栏量最多的7个省份依次是四川、河南、湖南、云南、山东、湖北、广西,共占到全国存栏总量的50%以上,其中四川省年末存栏量达5158万头,居全国之首;海南、天津、北京、新疆、上海、青海、宁夏、西藏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猪存栏量均不足全国存栏总量的1%,其中西藏自治区年末存栏量仅为30万头,约占全国总量的0.06%。养殖量相差上百倍。各地牛、家禽养殖状况同样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2010年畜禽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生猪、蛋鸡和奶牛规模养殖比例分别为66%、82%、47%,同比分别提高5%、3%、5%。2006至2010年,规模化养殖场的养殖量比重逐年升高,规模化养殖发展趋势明显。,一是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部分水体水质恶化重要污染源。畜禽粪污中含有大量的COD,氨氮、磷等物质,排入水体致使水体富营养化,溶解氧不足,直接威胁水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雨污不分离、冲洗式的猪舍,没有专门配置放粪便的场所,雨污不分离冲洗式的猪舍,二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人畜混居现象在部分农村地区仍较为普遍。畜牧粪便中含有的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极易孳生蚊蝇,影响村庄环境卫生状况。有关研究表明,年出栏量10万头的养猪场,污染半径可达4.55.0km。三是对土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畜禽饲料添加剂中的铜、铁、铬、锌、铬、镉、汞、抗生素、激素等物质,随着畜禽粪便进入水体和农田,长期累积,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有毒有害物质沉积,威胁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安全。有资料表明,畜禽粪肥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硝酸盐超标。,总体特征:畜禽养殖污染点多面广,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污染份额高,区域差异明显。全国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2010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户)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排放量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比例依次为95%、78%、74%,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例依次为45%、25%、58%。畜禽养殖是农业污染源之首。畜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为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3.23倍、生活源的1.18倍。,山东、河南、湖南、四川、广东、河北、湖北的畜禽养殖氨氮排放量较大,共占到全国的50%以上;海南、天津、甘肃、北京、云南、贵州、上海、新疆兵团、宁夏、青海、西藏畜禽养殖氨氮排放量较小,占全国的比重不足6%。,图1 2009年各省实际承载率(按照耕地、林地、草地、园地的总消纳能力计算),各省实际养殖量均处于有效承载容量之内,间接说明造成畜禽养殖污染的原因并非产业过剩,而是产业布局不合理与环境监管不到位。,图2 2009年各省实际承载率(按照耕地的消纳能力计算),成因分析,产业规划滞后 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技术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中应当合理规定畜禽养殖总量和区域布局。但是,养猪业发展规划严重滞后,养猪专业户盲目发展,养猪场未经科学选址,部分乡镇养猪场存在密度过大,无预留建设污染处理设施场地等问题,造成环境污染现象频发。,成因分析,政府监管不力规模化养猪场污染防治工作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归口管理不一,无法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作用,难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由于执法力度不够,把关不严,导致大部分规模化养猪场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中“科学核定载畜量”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先上车后买票”现象比较突出。部分规模化养猪场建成的环保工程或因容积不够、工艺不完善,达不到治理效果,或因运行成本高,无法正常运行,致使相当部分的环保设施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已建的污染治理设施未能把好“三关”,即立项关、过程检查关、验收关。目前福建按规范运作与管理的养猪场能源环境工程不足3%。,成因分析,违规现象突出中小养猪场违规偷排养猪污水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乱扔病死猪问题;未经审批盲目发展生猪养殖,特别是在禁建区、禁养区范围内违规建设养猪场的现象以及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不达标的问题比较普遍。,1、制度体系逐渐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明确提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总体要求。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2、标准规范日臻完备。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近年来,有关部门陆续制定发布了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GB/T 19525.22004)、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11682006)、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NY/T 11692006)、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2009)、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HJ 5882010)、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1号)、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HJ5682010)等。,3、资金力度不断加大。中央环保专项资金、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资金、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大中型沼气工程、农村清洁工程、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项目等,都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予以了倾斜。在环保部、农业部、科技部等有关基础科研项目中,设立和组织实施了一批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的课题。4、各地工作不断深入。浙江、福建、宁夏、四川、广西、山东等省份制订了省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或实施方案;广东、浙江、山东制订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宁夏制订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技术指导文件。浙江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方案将年存栏生猪100头以上、牛10头以上的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纳入防治工作的重点,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福建省开展了“六江两溪”重点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整治和执法监察工作。湖北省、广西省通过有机食品基地、有机肥补贴,推动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治理模式庭院循环经济型治理模式,治理模式 能源环境工程生态型治理模式,治理模式 能源环境工程能源型治理模式,治理对策,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在山地丘陵地区推广“猪-沼-果”生态型养猪模式 在新建或改建的大中型养猪场推广漏粪地面-免冲洗-低排放养猪模式 在技术条件具备的养猪场推广生物发酵垫料床模式,高床、全漏缝、免冲洗、人工捡粪的怀孕舍,污水量可以减少70%以上!,自动温控,自动通风换气,自动喂料,高床、全漏缝、免冲洗、尿泡粪的分娩舍,污水量可以减少70%以上!,高床、全漏缝、免冲洗、尿泡粪的保育舍污水量可以减少70%以上!,高床、全漏缝、免冲洗、尿泡粪生长肥育猪舍,减少污水量70%以上。,生物发酵垫料床模式,生物发酵垫料床模式,治理对策,综合利用沼液沼渣 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既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带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实现养猪场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双重目标。但不同农作物消纳沼液、沼渣的数量各不相同,应适量施用。,粪尿处理方法二:根据农作物需要,用罐车抽送到农田、山地施肥,粪尿处理方法一:根据农作物需要,用管道直接输送到猪场配套的农田、山地施肥。,粪尿处理方法三:用秸秆、锯末、食用菌渣吸附发酵生产有机肥,自用或出售。,猪场配套消纳沼液、有机肥种植的牧草,收割后打浆、喂猪!,猪场配套的果树,猪场配套的速生林,猪场配套的生态林,猪场配套的木薯、花生,治理对策,发展生态立体农业 福建丘陵山地面积大,适合发展不同形式的生态立体农业。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养殖业、沼气工程和周边的农田、鱼塘,使养猪业与种植业、水产业、林业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以生猪养殖为中心,集种、养、鱼、副、加工业为一体的立体农业生态系统。要积极引导新建中小规模养猪场发展养养结合(猪沼鱼、猪鱼等)、养种结合(猪沼果/林、猪沼加等)以及养养种结合、养种养结合等生态立体农业,利用食物链模式,实现养猪场粪污达标排放,有效化解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治理对策,加快农村沼气建设 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优质清洁的能源。利用猪粪尿发酵生产沼气,是实现资源循环再生利用,解决生猪排泄物和污水污染的有效措施。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把生猪养殖场(户)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公益性项目,以规模化养猪场(小区)为重点,按照污染防治、能源生产、生态农业发展的功能要求,大力推广统一建池、集中供气、综合利用的建设模式,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养猪场(户)发展农村沼气。,治理对策,加快农村沼气建设 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养猪场可重点引导发展沼气发电工程,建设100千瓦-1000千瓦的发电厂;年出栏5000头-10000头的养猪场可结合国家大中型沼气项目建设,引导发展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年出栏1000头-5000头的养猪场可重点发展“猪-沼-果”、“猪-沼-草”、“猪-沼-林”、“猪-沼-菜”等循环利用型模式;生猪养殖集中区联片建造的小规模养猪场或散养户,可统一建造大型或中型沼气池,推广粪污集中处理、集中供气(沼气发电)、综合利用等模式。,治理对策,推广专用有机肥料 有机肥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原料。猪粪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氮、磷及其它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是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有机肥原料。利用猪粪制作专用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有效治理畜禽粪便污染,而且可以实现猪粪变废为宝,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治理对策,推广专用有机肥料积极推广塔式发酵、槽式发酵、袋装式发酵等生猪粪便无害化生产有机肥料的关键技术,提高生猪粪便制作绿色有机肥的效率;加强对生猪干粪工厂化生产有机肥的工艺研究,鼓励、引导、扶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生猪粪便有机肥厂;在果园、茶园、农田等建立有机肥使用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有机肥的应用和推广,培育和壮大有机肥市场。,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基层管理人员缺乏1)技术推广力度不够,没有技术评估体系,成果转化率低,技术集成和推广不力,技术滥用、误用现象较多。2)从业人员缺乏污染防治技术培训,治理设施设备运行效率较低。,制度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机制不健全1)缺少更具效力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制度(如条例、法律)。2)政府有关部门间协同机制尚未形成。3)监管不到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有效治理和监管不到位1)污染点多面广、遗留问题多、基础薄弱,大部分畜禽养殖场所没有基本的污染防治。2)现有治理资金使用结构有待优化,多用于治理设施建设,用于推动种养结合、扶持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资金不足。3)缺乏信贷、补贴、税收等激励性措施,企业和农户治理积极性不足,自发投入乏力。4)农村环保监管能力薄弱,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能力不足。,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起草取得积极进展。2、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纳入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口径。3、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抓紧制订,统筹安排和指导“十二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4、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在修订,污染物监测和评估及其它污染控制标准等正在陆续拟订。,1、产业发展(总量增加、规模化水平提升)根据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到2015年,我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500万吨、2900万吨和500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升1015,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超过38%和达到50%。2、污染物排放(产污量增加)根据2005-2009年全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趋势分析,初步估算2015年末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单元的生猪(出栏量)、肉牛(出栏量)、奶牛(存栏量)、家禽(存栏量)养殖总量将达到7亿头(折算为猪当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预计将分别达到1260、80万吨左右。,四、“十二五”战略导向指导思想,以保障区域环境安全、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推动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为主线,以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较高地区为重点区域,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和散养密集区为重点单元,初步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基础支撑、分类管理、产业引导、科技支撑和环境监管体系,加快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四、“十二五”战略导向宏观目标,完成禁养区划定。其中,2013年要力争完成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范围内县(市、区)的禁养区划定污染减排能力建设达标。全国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较2010年分别减少8%、10%以上。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备污染防治设施的比例达到50%以上,形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140万吨、20万吨。突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得到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和政策逐步完善。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依据畜禽养殖总量、畜禽养殖单元数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情况等,确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养殖单元50头猪当量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单元散养密集区域。,四、“十二五”战略导向重点养殖单元,14项具体行动,5大优先领域,四、“十二五”战略导向重点任务,1、开展畜禽散养污染专项调查,完善农业污染源数据库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涉及省份的调查。散养密集区域调查,分散养殖集中分布区域,治理情况。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调查。了解环评、三同时执行情况,治污设施建设水平,技术模式应用,监测监察能力。2、制修订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健全环境标准体系组织相关标准制订工作。研究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技术体系。3、加快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建设制定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环境经济激励政策。联合有关部门拟订沼渣沼液利用、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使用加工等优惠政策;制定针对采用最佳可行技术、生态养殖模式、清洁生产技术的补贴政策;引入BOT、CDM项目运行管理机制,保障设施长期稳定运行。,4、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域组织开展畜禽禁养区划定工作。优先完成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范围内畜禽禁养区划定工作。关闭搬迁禁养区已有畜禽养殖场(小区)。5、实施重点区域集中整治重点省市组织编制省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及规划实施方案污染防治重点区县制定集中整治计划。6、实行分类环境管理对散养密集区域实施综合整治,实现人畜分离,畜禽养殖规模经营,废弃物集中处理。推动中小规模养殖单元废弃物集中处理处置。开展大规模养殖单元污染减排工程建设,推行种养平衡、种养结合、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7、完善环境准入制度强化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监管,健全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完善废弃物利用环境保护标准,防止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随沼液、沼渣、有机肥施用的造成土壤污染。8、严格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提高养殖场(小区)环评和“三同时”落实率,开展对产业规划的环评。9、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鼓励生物发酵床、种养结合、种养平衡等环境友好型生态养殖方式发展,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配合畜牧部门推进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完善污染防治基础设施。,10、加强技术攻关与集成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品种和周边环境条件的技术模式集成和推广。支持建立省级或区域性技术中心。11、开展技术评估与筛选,发布推荐技术名录研究建立技术评估方法。开展技术评估与筛选,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荐技术名录。12、建立技术交流平台,加快实用技术推广,13、完善监测体系建立监测体系。建立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人口集中聚居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监测点,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实现大型养殖单元排污口在线监测。到2015年,基本实现重点省份的有排污口的大型场在线自动监控系统与环保部门联网。14、提升执法能力强化执法监督。每年组织专项督查,各督查中心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日常督查力度。推动污染防治监管执法常规化。逐步形成常规与专项、定期与不定期、单部门与多部门联动相结合的多样化执法机制。提高监督能力。加强区县级基层环保部门监督能力建设,定期组织执法人员专项业务培训。,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立法情况,第一章总 则,第二章 预 防,第三章综合利用与治理,第四章激励措施,第五章法律责任,条例,第六章附 则,五、条例立法工作情况,适用范围:养殖场和小区的污染防治:养殖量达50头猪当量(其它品种按COD产生量)的养殖场所。规模以下场所的污染防治,由地方政府决定。基本思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以奖促治。职责分工:环保部门负责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农业部门负责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管理。,五、条例立法工作情况,监管措施: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的环保要求政府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划分禁养区、限养区项目环评,要求配备贮存设施,有综合利用设施或委托处置措施污染物产排量登记备案环保部门加强监测和监督检查,五、条例立法工作情况,综合利用和治理:支持粪肥还田、沼气处理鼓励种养结合、就近就地消纳利用处理处置过程污染防治还田利用无害化还田利用不过量不经有效处理,污水不得排放达标排放要合乎国家和地方标准,并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政府定方案,整理散养密集区域。,五、条例立法工作情况,激励措施改造和治理可申请中央和地方农村环保及其它资金支持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生产销售使用,享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有机肥运输和购买,享受不低于化肥的同类政策自愿提高减排标准和要求和要求,给予奖励相关综合利用设备购置,税收优惠;用电按农用电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