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经典课件.ppt
目 录,1,2,3,4,5,城市与城镇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乡规划体制,城市规划价值观,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控制性详细规划,6,7,8,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规划实施,9,第六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1,市政设施配套控制,5,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与管理,6,第一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与方法,一、西方国家城市用地区划概况(一)用地区划的概念与目的1、用地区划(Zoning):将城市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划分成不同的用途区,并规定每一用途区的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一种方法措施。2、目的确定各用地的使用性质确定各用地的使用强度和人口密度保证有适宜的公益服务设施确保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在控制的同时,通过各种鼓励措施,促使开发商提供公益设施和遵循城市设计的准则。,(二)用地区划的起源、发展及其背景德国、美国:1916年纽约建立“用地区划条例”(三)德国的区划法采用一套比用地区划更为严格,弹性更小的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立法体系。通过城市规划以及联邦建筑法、建筑使用限制条例等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控制。公共建设、建筑红线法标志德国规划法的诞生,(四)美国的区划法,1、规划体系概况综合规划区划条例2、区划法产生的背景(1)早期的区划控制消极控制(1916-1960)建筑高度限制建筑物退缩限制建筑物使用限制,美国区划的几项典型控制技术容积率天空曝露面空地率操作标准规划单元奖励性区划空中开发权转让,(2)20世纪60年代后的用地区划积极引导,3、区划原理:将其所辖的地区在地图上划分成不同的地块,对每个地块制定管理的规划。确定具体的使用性质或允许某种程度的土地使用的混合;确定新开发的物质形态方面的标准或控制指标。4、区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确定土地利用的性质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利用区、特殊用途区、有限开发区、集合建设区、鼓励建设区(2)确定土地容量开发强度用地大小、建筑密度、建筑后退、建筑物的高度和体量(3)确定环境容量城市设计,5、区划法的编制形式(1)条例文本规划土地用途规划人口指标确定建筑指标确定交通指标(2)区划地图用地分区图将文字条款中阐述的分区界限、使用性质在地图上标示出来6、区划的执行手续和程序政府和业主双方都要遵守只能通过法定的程序进行修改不同意或不满意可以向法庭提出诉讼,(五)英国:一系列规划许可证1、结构规划:战略性规划2、地方规划:实施性规划,为开发控制提供依据地区规划或总体规划近期发展地区规划专项规划(六)日本:城市规划法和建筑基本法与道路有关的规制土地使用性质规制与建筑面积、高度和用地规模相关的规制防火规制,(七)香港城市规划体系及开发控制1、规划体系概况全港发展战略规划、次区域发展策略地区规划(分区计划大纲图)2、地区图则分为法定图则和内部图则3、租约控制土地的开发利用 内容包括租期、出租价值、可续和不可续地契的续期、地契条款、修订及政府对土地的收回等。,(八)国外及港台地区类似控规阶段的立法,(一)基本类型分析1、规划主导型英、法、德该模式以集权制政体为政治形式,其特点是立足于规划,在立法中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2、区划主导型北美国家该模式的政治基础是分权制政体。该模式以区划法规为核心,其特点是把规划转变为法律,转译成区划法规。3、综合控制型香港该形式将规划控制和法规控制结合在一起,对城市土地的使用进行综合控制和调节。,(二)立法经验,立法是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的关键区划是规划图则与法律的结合对城市土地的使用实现控制和调节需要一个完善的操作系统具有严肃性外,要保持灵活性与应变能力世界各地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使用控制技术在进一步自身完善的基础上,逐步走向交融和综合。,二、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1、城市规划建设的新形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多元化体制增加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活力,2、新形势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要求(1)城市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城市用地管理上的转变城市开发改建方式的转变(2)新形势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要求适应规划管理工作的要求要求规划具有弹性要求下一层次规划符合总体规划的意图要求具体体现城市设计的构想,3、传统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1)规划依据不足(2)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有一定的矛盾(3)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不够,(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第一次编制土地出让规划,1982,第一次规范化,1991,1995,1980,1982,1980s,1990s,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美国女建筑师协会来华访问,上海虹桥开发区规划,上海规划设计院清华大学中规院,1、从产生到规范,美国的土地规划管理?,2、不断的变革和探索,3、新时期的发展趋势,(三)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1、实施情况可以实现规划管理的最简化操作。可以满足开发商在土地开发的定性和规模上的要求。已成为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基本依据和地价测算的主要依据。将抽象的规划原则和复杂的规划要素进行简化和图解化,再从中提炼控制城市土地功能的最基本要素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规划的“可操作性”。提高了规划的弹性。,2、存在问题,(1)有些地方,控规的编制由开发商委托、控制和决定,成了局部利益服务的工具。(2)在编制程序上控规延续了规划体系内部化操作方式,加深了规划与公众之间的隔阂。(3)缺乏法律保障,对市场的公平性产生负面影响。(4)在编制内容上,控规过分追求可操作性,对城市美学和人的行为环境较少涉及。,(四)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立法,1、国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立法现状 目前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术语规划部门编制的技术文件,其审批也是由各城市人民政府进行,尚达不到法律条文的地位。2、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立法要求(1)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支撑(2)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体制支撑 规划的公众参与 规划工作的体制(3)增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支撑(4)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程序支撑,3、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立法构建,(1)采取“法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综合控制方式(2)在城市规划条例中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及编制审批修改和公众参与的方式(3)制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作为地方法规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4)法定图则与工作图则相互支撑法定图则是对城市发展进行管理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法规文件。工作图则是规划管理部门日常进行规划实施管理的工作依据。,4、控制性详细规划今后发展建议,(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制化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技术成果,它必须经过审批程序变成工作图则,不是法律,供内部掌握。(3)对不同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采取不同深度、做法和要求,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4)进一步研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问题(5)对土地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的决定应更严肃慎重(6)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是规划设计单位制定,法定图则应由政府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7)必须通过公众参与使其更加公开.公正.公平,(五)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1、城市规划编制层次,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06-2020),福大怡山校区,农大,橘园洲大桥,大学城,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海峡都市报,被喻为政府重振楼市信心的榕城七幅宝地,自本月22日流拍后,其挂牌出让的成功率有多大引发业界极大关注。昨日,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发出第二道公告,上调其中两幅地块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而在一周前的第一道公告,已上调另一幅地块的容积率上限。,宗地200810号地块(原台江电影院用地),该地块总面积为2309平方米(合3.46亩),为商业金融业用地、社会停车场(库)用地。容积率从原来的1.3上调至2.3;建筑密度从原来的26%,上调至31.5%;绿化率则从原先的30%,下调至25%。另外,建筑底层的规划指标也调整为“可作为绿化广场并对外开放,但不计入容积率”,昨日,大地块依然是大开发商拼抢的目标。刚开拍,2011-01号地块就上演了由北京首都开发和中庚组成的联合体与融信的对决,双方价格咬得非常紧。最终,该地块经42轮竞价,以23亿元,被北京首开和中庚联合竞得,楼面地价6807元/平方米,亩单价1270万元,溢价27%。,2008年08月30日,2011年02月11日,2、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五)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强化规划设计和,管理、开发的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图则,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对具体地块的土地使用和建设提出控制指标。,(五)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使用,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强化规划设计和,管理、开发的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以土,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三、编制程序,(一)任务书的编制1、任务书的提出由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主体制定编制任务书。2、任务书的编制受托编织方的技术力量要求,资格审查要求规划项目相关背景情况,项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意图要求、规划时限要求评审方式及参与规划设计项目单位所获设计费用等事项,(二)编制过程和工作要点1、工作阶段划分项目准备阶段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成果编制阶段上报审批阶段,四、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确定方法,1、城市整体强度分区原则法根据微观经济学区位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确定城市开发总量和城市整体强度,建立城市强度分区的基准模型和修正模型,进行各类主要用地的强度分配,为确定地块容积率、制定地块密度细分提供原则性指导。(1)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密度分区研究,(2)武汉市主城区用地建设强度研究,2、人口指标推算法,即通过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确定的分区人口密度和地块环境容量等来确定规划区内的规划人口总量,并以人口总量与人均用地指标的乘积来推算地块的建筑总量,从而确定该地块的容积率的方法。(1)环境容量推算法根据建筑条件、道路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状况及可能的发展规模和需求,按照规划人均标准推算出可容纳的人口规模及相应的容积率等各项指标。建设用地面积=现状或规划用水量/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人口容量=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建筑总量=规划人均建筑面积*人口容量,(2)分区人口密度推算法规划范围内居住用地总面积=人口容量人均居住用地面积按功能分区组织要求划分地块,分配居住用地地块人口容量=地块居住面积/近期人均居住面积地块居住建筑量=地块人口容量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地块容积率=地块建筑总量/地块面积地块停车位个数=地块建筑量停车位配置标准,(3)典型实验法根据规划意图,进行有目的的形态规划,依据形态规划平面计算出相应的规划控制指标,再根据经验指标数据,选择相关控制指标,两者权衡考虑,用作地块的控制指标。(4)经济测算法根据土地交易、房屋搬迁、项目建设等方面的价格与费用等市场信息,在对开发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合适的容积率,使开发建设主体能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5)类比法通过分析比较与规划建设在性质、类型、规模等方面具有相类似特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案例,选择确定相关控制指标。,五、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2、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成果及深度要求,规划用地位置图规划用地现状图土地使用规划图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工程管线规划图环卫、环保规划图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图五线规划图空间形态示意图城市设计概念图地块划分编号图地块控制图则,图则应表达的内容:地块的区位各地块的用地界限、地块编号规划用地性质、用地兼容性及主要控制指标公共配套设施、绿化区位置及范围,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的位置及保护范围道路红线、建筑后退线、道路交叉点控制坐标、标高、转弯半径、公交站场、停车场、禁止开口路段、人行过街地道和天桥大型市政通道的地下及地上空间的控制要求其他对环境有特殊影响设施的卫生与安全防护距离和范围城市设计的要点注释,3、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基本内容要求,(1)总则(2)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规划结构(3)土地使用(4)道路交通(5)绿化与水系(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7)五线规划(8)市政工程管线(9)环卫、环保、防灾等控制要求(10)地下空间利用规划(11)城市设计引导(12)土地使用、建筑建造通则(13)其他,4、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的基本要求,(1)前言(2)概况(3)背景、依据(4)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功能定位、规划结构(5)土地使用(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7)道路交通(8)绿化与水系(9)市政工程管线(10)环卫、环保、防灾等控制要求(11)地下空间利用规划(12)五线规划(13)地块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配套设施,行为活动,用地面积,用地边界,用地性质,土地使用兼容性,容积率,建筑密度,居住人口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建筑间距,建筑体量,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空间围合,建筑小品,市政设施,公共设施,交通活动,环境保护规定,噪音,水污染物排放量、浓度,废弃污染物排放量,其他,交通方式,出入口方式数量,其他交通设施,停车泊位,第二节规定性控制要素,一、土地使用控制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作出规定。其控制内容为土地使用性质、土地使用兼容性、用地边界、用地面积。1、用地面积:是规划地块划定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单位为公顷,一般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用地面积征地面积用地面积确定的原则:与用地边界范围有关根据用地性质确定与城市区位有关注意用地的使用要求过小的独立地块适当调整,(2)用地边界:是规划用地和道路或其他规划用地之间的分界线。包括空中和地下空间的竖直的三维界面。地块边界划分的一般原则严格根据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来划分以单一性质划分建议一边和城市道路相邻结合自然边界、行政界线划分考虑地价的区位级差土地大小应和土地开发的性质规模相协调对于文物古迹风貌保护建筑及现状质量较好、规划给与保留的地段,可单独划块,不再给定指标规划地块划分必须满足“专业规划线”的要求规划地块划分应尊重地块现有的土地使用权和产权边界满足标准厂房、仓库、综合市场等特殊功能要求,适应建筑群体组合和城市设计需要。地块划分可以根据开发模式和管理要求在规划实施中进一步重组。,黄,(3)用地性质: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土地使用兼容用地的兼容性:(1)指不同土地使用性质在同一地块中共处的可能性。(2)指在某地块用地使用性质确定之后,为适应城市建设灵活性的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地块用地性质变更的特性土地使用兼容的原则:促进相关功能建筑的集中布置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减少环境干扰确保非营利实施、市政设施用地不被占用保持土地使用的有限灵活性土地使用兼容应注意其宽容度和灵活性,同时不违背总体规划,二、环境容量控制1、容积率:是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之和与地块面积的比值。英文缩写:FAR确定容积率考虑的因素:根据总规、分规宏观要求,合理划定容积率分布区根据用地性质不同要求来确定根据土地区位级差来确定地块的基础设施条件人口容量地块的空间环境条件根据开发建设的经济效益来确定城市设计的要求,容积率的相关问题(1)容积率与城市开发(2)容积率与永续发展(3)容积率的奖励(4)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的关系 容积率=建筑密度平均层数(5)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对容积率的影响(6)容积率与地下空间开发的关系,2、建筑密度:指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占该块用地面积的比例建筑密度控制考虑的因素:用地性质要求容积率因素环境质量要求,3、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地块用地面积的比例。规划控制其下限。,绿地率=(A1+A3)/S100%绿化率=(A1+A2+A3)/S100%公共绿地率=A3/S100%绿化覆盖率=(A1+A2+A3+A4-1)/S100%,三、建筑建造控制,建筑建造控制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物之间的群体关系作出必要的技术规定。其控制内容为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等。1、建筑限高(1)概念建筑限高:是指地块内允许的建筑最大高度。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平屋顶)或屋面面层(坡屋顶)的高度。平均层数: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基底之比,(2)建筑高度的确定:平屋面建筑坡屋面建筑突出屋面的附属建筑相邻两栋建筑室外地坪存在高差同一单位内两栋建筑首层均为架空层时,建筑限高的确定:以上海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例在飞机场、气象台、电台等设施周围要符合净空高度限制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沿路一般建筑的控制高度H不得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W加建筑后退距离S之和的1.5倍建筑高度计算沿路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控制视线分析方法,2、建筑后退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建筑外墙后退城市道路红线最小的垂直距离。建筑后退用地红线距离:建筑外墙后退建筑使用土地边界线最小的垂直距离。(绿线、蓝线、紫线、黑线)建筑后退距离的确定: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四十条 建筑控制线或建筑红线退让用地红线的距离按以下规划控制,但退让红线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一)各类建筑退让用地红线距离按表(七)规定的建筑高度的倍数控制,且应满足消防通道的最低要求。,(二)各类建筑应在其建设用地范围内满足防火、防爆、环境保护以及其它特殊退让用地红线的要求。(三)建筑控制线或建筑红线退让用地红线或其它规划控制线时,按其相互间最近距离计算建筑退距。(四)相邻地界的建设项目为住宅建筑,并已经批准完成建设的,除应符合表(七)的规定外,须同时符合本章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五)相邻地界的建设项目为文、教、卫建筑或其他非住宅建筑,并已经批准完成建设的,各类建筑后退用地红线距离按表(七)中文、教、卫建筑或其他非住宅建筑的退距控制。同时符合本章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六)相邻地界为公共绿地的,各类建筑的退距按表(七)中其他非住宅建筑的退距控制。(七)住宅建筑的退距应计算底层架空层的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用地红线距离控制指标,表七,第四十七条 沿河道规划蓝线(经福州市城市规划局审定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河道规划线)两侧所建建筑物,其建筑控制线后退河道规划蓝线的距离,除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8m。建筑控制线退让道路隔离带控制线、绿地绿线的距离不得小于3m(不包括居住小区级及以下绿地)。建筑控制线退让轻轨控制线的距离不得小于5m。建筑控制线原则上允许压电力规划黑线,但建筑物任何部分一般不突入电力规划黑线范围内。,3、建筑间距:指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日照间距侧向间距消防间距通风间距生活私密性间距,第三十一条 低层、多层及中高层住宅建筑的间距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包括两建筑夹角30)。(二)垂直布置时的间距(90两建筑夹角60)。(三)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的建筑最小处间距:(四)低、多、中高层住宅建筑的山墙间距,(五)不规则平面的住宅建筑,按建筑的最凸出的外围线和周围建筑的最近距离计算建筑间距。(七)位于同一裙房之上的几幢建筑,计算建筑间距可扣除裙房的高度;计算与相邻建筑间距时,应包括裙房高度。(八)同一建设用地内,底层设有架空层的住宅建筑相邻时,其间距计算不含底层架空层的建筑高度;底层设有架空层的住宅建筑与非住宅建筑或未设架空层的住宅建筑间距计算应含住宅建筑底层架空层的建筑高度。,四、行为活动的控制,行为活动的控制是从外部环境要求出发,对建设项目就交通活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提出控制规定。1、交通活动:(1)交通运行组织:道路的走向、路网形式、道路线形和道路断面、道路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交叉口形式(2)交通出入口方位、数量,规定允许出入口方向,民用建筑设计通则:1、与大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口起不应小于70米;2、与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3、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4、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5、当基地通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6、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应按当地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3)公共交通组织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应与总体规划紧密衔接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km/km2。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1.5;中小城市不应大于1.3.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40分钟的行程。,(4)配建停车位规划地块内规定的停车车位数量,包括机动车车位数和非机动车车位数。对社会停车场进行定位、定量、定界控制对配建停车场进行定量、定点控制各地块内建筑面积或使用人数配套建设机动车停车泊位数(5)其他交通设施包括大型社会停车场、公交站点停保站、轻轨站场、,第三节 引导性控制要素,一、城市设计引导与控制1、建筑体量、建筑形式、建筑色彩(1)建筑体量:指建筑物在空间上的体积。建筑体量一般从建筑竖向尺度、建筑横向尺度和建筑形体三方面提出控制引导要求,一般规定上限。,低层、多层建筑体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的体积大小、凹凸、外墙面宽、高度等内容。,高层建筑体量控制高层建筑塔楼外墙控制线高层建筑塔楼平均楼板面积和建筑高度比高层建筑裙房的位置和高度,(2)建筑形式,(3)建筑色彩建筑色彩一般从色调、明度和彩度上提出控制引导要求。建筑主体的色谱(如墙面、墙基、屋顶的主要颜色)点缀色谱:指与建筑主调相配合的建筑体的其他因素(如门、窗框、栏杆等)组合色谱:指建筑主体色谱与点缀色谱相配合的谱系,法国:自然人文因素共同作用 20世纪7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率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的色彩。1961年和1968年,法国巴黎规划部门完成了对大巴黎区规划的两次调整。今日巴黎的米黄色基调就是形成于那个时期。日本:通过立法进行色彩规划 日本建设省于1981和1992年分别推出了“城市规划的基本规划”以及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城市空间的色彩规划”法案。规定色彩专项设计作为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必须得到由专家组成的委员会的批准,整个规划或设计才能生效、实施。,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鹅黄色,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橙红色,美国夏威夷的白色,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色彩,2001年,温州市确定中心城区建筑的整体主色调为淡雅明快的中性色系为主,辅以冷灰、暖灰色;其中把中心城区划分成:特色区(老城区、中心区、杨府新区、过渡区、扩散区)和廊道系统。2003年,武汉市色彩规划方案为城市提供了分区色谱,并编制了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2004年,南京就城市主色调进行专家讨论。通过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居民意见,浅绿色成为城市色彩基调。2006年,杭州市将灰色系定为杭州的主色调,并总结出了“城市色彩总谱”,作为今后城市建筑用色的指导。2006年,重庆完成城市色彩规划,主城区的城市色彩将以淡雅明快的暖灰为主,辅以局部冷灰色调。,北京市要求对城市建筑物外立面定期清洗粉饰,建筑物外立面粉饰主要选择以灰色调为主的复合色,以创造稳重、大气、素雅、和谐的城市环境。哈尔滨市对建筑物外立面实行色彩规划时,把米黄色和白色作为推荐色武汉市推荐城市建筑色谱为:冷灰、暖灰、中灰、重彩和淡彩等5类色系,同时推荐了300多种建筑外观用色。,主色调不是一种颜色的意思,是一定明度、纯度范围内的色调或色系。,2、建筑组群空间组合控制一般通过建筑组群空间组合形式、开敞空间的长宽比、街道空间的高宽比和建筑轮廓线示意等达到控制城市空间环境的空间特征的目的。,3、建筑小品对绿化小品、商业广告、指示标牌等街道家具和建筑小品的引导控制一般是规定其布置的内容、位置、形式和净空限界例:大同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对户外广告标识的位置、色彩、净空高度、大小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4、居住人口密度:指单位建设用地上容纳的居住人口数居住人口的确定考虑的因素:根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要求,划定各区人口分布密度,这是确定允许居住人口的基础。用地区位开发强度城市建设政策,5、环境保护规定(1)噪声振动等允许标准值噪音超过90dB,人的听力将受到损伤;噪音超过70dB,人就不能正常工作;噪音超过50dB,人就难以入睡;(2)水污染允许排放量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3)固体废弃物的控制生活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第四节 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一、公共设施配套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和商业服务业等配置要求。1、城市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要求2、不同性质用地上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要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确定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模的确定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定位控制,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求1、高中及其他教育设施高中:36班,3公顷其他教育设施(中专、工技、高等学校):不以人口或土地的比率形式来确定。2、图书馆深圳:市图书馆藏书百万册以上,按5-10座/万册设阅览席区图书馆藏书50万册以上,按10座/万册设阅览席,3、影剧院深圳:每区至少设一座1000座规模的综合性多功能影剧院4、老年福利院无偿福利机构提供收费服务的5、综合医院按病床数量计算建设规模,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求,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控制指标1、千人指标2、用地控制必须要求独立用地的应尽量独立用地对用地无专门要求,第五节 市政设施配套控制,一、市政设施配套控制的工作流程1、现状资料分析2、源的控制3、场站控制4、市政管线控制: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管底标高、沟径等。,二、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给水工程: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计算输配水管渠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及水压;选择管材。排水工程:对污水排放量和雨水量进行具体的统计计算;对排水系统的布局,管线走向、管径计算复核;确定管线平面位置,主要控制点标高供电工程:计算用电负荷;选择和布局规划范围内变配电站;规划设计10kv电网;规划设计低压电网通信工程:计算规划范围内的通信需求量;确定邮政电信局所等设施的具体位置、规模;确定通信线路的位置、敷设方式、管孔数、管道埋深等。,燃气工程:计算燃气用量;规划布局燃气输配设施,确定其位置、容量和用地;规划布局燃气输配管网;计算燃气管网管径。供热工程:计算规划范围内热负荷;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计算供热管网管道管径。管线综合:各种管线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布置,尤其要解决好交叉口处管线的三维关系。环卫工程:估算固体废弃物、环卫设施布置(废物箱、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公厕、环卫管理结构)防灾规划:消防、防洪、人防、抗震,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