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五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ppt.ppt

    • 资源ID:2215431       资源大小:36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五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ppt.ppt

    第五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主讲:张莹,P256-P260,一、王守仁的生平和教育活动,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一、王守仁的生平和教育活动,曾被贬至贵州龙场驿(今贵阳市修文县境内),驿馆破败不可居住,乃居于馆旁山洞,其洞因而得名阳明洞,是贵阳名胜古迹之一。其学说世称“心学(继承陆九渊之心学并加以完善)”。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今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的“阳明祠”就是为了纪念“王阳明”先生而修建的。,一、王守仁的生平和教育活动,他十岁就能作诗,表现出非凡的想象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年轻时他出游边关,练习骑马射箭,博览各种兵法秘笈,遇到宾客常用果核摆列阵法作为游戏。1517年,他平定江西,后又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王守仁总督两广军务,击溃瑶族和僮族等少数民族的地方武装。两广役后,阳明肺病加疾,上疏乞归,于1529年元月9日(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守仁在归途中病逝于江西省南安舟中。,二、王守仁的教育主张,(一)论教育的作用(二)论道德教育(三)论儿童教育,(一)论教育的作用,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在“心”中,“心即理”。他还认为“良知即天理”,即是“心之本体”。“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在他看来,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还有来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P256-257,(二)论道德教育,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他把“明人伦”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道德教育和修养的方法上,王守仁以“知行合一”思想为指导,提出了“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省察克治”“贵于改过”四个主张。,P257-259,(三)论儿童教育,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3.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4.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P259-260,王守仁的名言,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2、“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9、“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1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11、“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1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对后来者的影响,作为士大夫,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阳明先生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到读书人的敬仰,可见其巨大之人格魅力。可能是因为王阳明的唯心主义学说的原因吧,在教科书上没有什么关于他的介绍。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王阳明)者。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诸葛亮、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王阳明的学说深深影响了明代中晚期的官员、学者,后来心学流派一分为七,但“王学”到了清代就落没了,因为竟然还有人将明朝的没落归到王阳明的“心学”上。但“王学”对日本、朝鲜等国的思想界影响极大,现在每年都有一些日本学者前来阳明洞朝圣参拜,日本三岛毅博士的一句诗“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东乡平八郎有句名言“一生俯首拜阳明”。只可惜墙内开花墙外香。,明史评价,赞曰: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矜其创获,标异儒先,卒为学者讥。守仁尝谓胡世宁少讲学,世宁曰:“某恨公多讲学耳。”桂萼之议虽出于媢忌之私,抑流弊实然,固不能以功多为讳矣。,请思考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和朱熹、二程思想的区别。,二程: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仁论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也是天理的反应。朱熹:“理气论”,与二程相似。“心性论”,认为性无不善,情也应当从善。人们要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王守仁: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创立“心学”宣扬“宇宙变实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 核心“致良知”的学说,仅供参考,谢谢观赏,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五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ppt.ppt)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