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技能常识培训教材.ppt
1,中国南车PPT课件标准图示库,2,电气安全技术常识,电是使用最广泛最便利的能源,已成为当代人生产生活的重要依赖。但是,由于不懂用电安全常识和缺少安全防扩护措施,或由于安全管理缺位和运行维护不当等,电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给人们带来伤害。,3,电气安全技术常识,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一、触电事故基本知识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及其转换成的能量造成的事故。为了更好地预防触电事故,我们应该了解触电事故的种类、方式与规律。,4,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一)触电事故的分类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分为电击和电伤。1、电击通常所说的的触电指的是电击。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前者是触击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后者是触击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5,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电伤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造成的伤害。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伤害。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电弧温度高达8000,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的烧伤,甚至烧焦、烧毁四肢及其他部位。(二)、触电事故方式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6,电气安全技术常识,1、单相触电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图1 单相触电,7,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两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图2双相触电,8,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跨步电压触电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电位分布时,若人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图3跨步电压触电,9,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三)触电事故规律为防止触电事故,应当了解触电事故的规律。根据对触电事故的分析,从触电事故的发生率上看,可找到以下规律:,10,电气安全技术常识,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统计资料表明,每年二三季度事故多。特别是69月,事故最为集中。一是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二是这段时间多雨、潮湿,地面导电性增强,容易构成电击电流的回路,而且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降低,容易漏电。,11,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统计资料表明,低压触电事故远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远远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比与高压设备接触的人多得多,而且都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应当指出,在专业电工中,情况是相反的,即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多。,12,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统计资料表明,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其主要原因是这些设备是在人的紧握之下运行,不但接触电阻小,而且一旦触电就难以摆脱电源;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设备和电源线都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此外,单相携带式设备的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容易接错,也会造成触电事故。,13,电气安全技术常识,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统计资料表明,很多触电事故发生在接线端子、缠接接头、压接接头、焊接接头、电缆头、灯座、插销、插座、控制开关、接触器、熔断器等分支线、接户线处。主要是由于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接触电阻较大、绝缘强度较低以及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14,电气安全技术常识,5、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统计资料表明,有85以上的事故是由于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安全教育不够、安全制度不严和安全措施不完善、操作者素质不高等。,15,电气安全技术常识,6、不同行业触电事故不同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由于这些行业的生产现场经常伴有潮湿、高温、现场混乱、移动式设备和携带式设备多以及金属设备多等不安全因素,以致触电事故多。7、不同年龄段的人员触电事故不同中青年工人、非专业电工、合同工和临时工触电事故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人是主要操作者,经常接触电气设备;而且,这些人经验不足,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其中有的责任心还不够强,以致触电事故多。,16,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从造成事故的原因上看,很多触电事故都不是由单一原因,而是由两个以上的原因造成的。但触电事故的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在一般情况下是成立的,但对于专业电气工作人员来说,情况往往是相反的。,17,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二、防触电安全技术(一)、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绝缘、屏护、间距等措施都是防止直接接触触电电击的防护措施。,18,电气安全技术常识,1、绝缘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电气设备的绝缘应符合其相应的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电气设备的绝缘不得受潮,表面不得有粉尘、纤维或其他污物,不得有裂纹或放电痕迹,表面光泽不得减退,不得有脆裂、破损,弹性不得消失,运行时不得有异味;绝缘的电气指标主要是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测量。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 Q,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19,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屏护屏护是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应与带电体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遮栏与低压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O8 m;网眼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低压设备不宜小于O15 m,10 kV设备不宜小于035 m。屏护装置应安装牢固。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应可靠接地(或接零)。遮栏、栅栏应根据需要挂标示牌。遮栏出入口的门上应根据需要安装信号装置和连锁装置。,20,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间距 间距是将可能触及的带电体置于可能触及的范围之外。其安全作用与屏护的安全作用基本相同。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树木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环境条件和安装方式等因素。架空线路的间距须考虑气温、风力、覆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 m。,21,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二)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最基本的措施,正确掌握应用,对防止事故的发生十分重要。,22,电气安全技术常识,1、IT系统(保护接地)T系统的字母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所谓接地,就是将设备的某一部位经接地装置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保护接地的做法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间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配电网经高阻抗接地,电气设备外壳接地,23,电气安全技术常识,其安全原理是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以保证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电机和配电装置)在运行、维护和检修时,不因设备的绝缘损坏而导致人身事故。,24,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在这类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R4。当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容量不超过100 kVA时,要求R100。,25,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TT系统这种配电网能提供一组线电压和一组相电压。中性点的接地RN叫做工作接地、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叫做中性线也叫做工作零线。TT系统的第一个字母T表示配电网直接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配电网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壳接地,26,电气安全技术常识,TT系统的接地RE也能大幅度降低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但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因此,采用TT系统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并优先采用前者。TT系统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27,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TN系统(保护接零)TN系统分为TNS,TNCS,TNC三种类型。TN系统中的字母N表示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亦即与保护零线之间紧密连接。,图4 TNS系统,TNS系统的安全性能最好,有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TNS系统。,28,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保护接零的安全原理是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形成该相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元件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设备电源断开,消除电击危险。,图5 TNCS系统,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TNCS系统。,29,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三)其他电击预防技术 1、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双重绝缘指工作绝缘(基本绝缘)和保护绝缘(附加绝缘)。前者是带电体与不可触及的导体之间的绝缘,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和防止电击的基本绝缘;后者是不可触及的导体与可触及的导体之间的绝缘,是当工作绝缘损坏后用于防止电击的绝缘。加强绝缘是具有与上述双重绝缘相同水平的单一绝缘。具有双重绝缘的电气设备属于类设备。类设备的电源连接线应按加强绝缘设计。类设备在其明显部位应有“回”形标志。,30,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不危及生命安全的电压。具有安全电压的设备属于类设备。安全电压限值是在任何情况下,任意两导体之间都不得超过的电压值。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50 V。,31,电气安全技术常识,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额定值有42V、36V、24V、12V和6V。凡特别危险环境使用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凡有电击危险环境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应采用12V安全电压;水上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32,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电气隔离电气隔离指工作回路与其他回路实现电气上的隔离。电气隔离是通过采用l1,即一次边、二次边电压相等的隔离变压器来实现的。电气隔离的安全实质是阻断二次边工作的人员单相触电时电流的通路。电气隔离的电源变压器必须是隔离变压器,二次边必须保持独立,应保证电源电压U500V、线路长度L200m。,33,电气安全技术常识,4、漏电保护(剩余电流保护)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防止间接接触电击和直接接触电击。漏电保护装置也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测一相接地故障。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以漏电电流或触电电流为动作信号。动作信号经处理后带动执行元件动作,促使线路迅速分断。,34,电气安全技术常识,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分为0.006,0.01,0.015,0.03,0.05,0.075,0.1,0.2,0.3,0.5,1,3,5,10,20A等15个等级。其中,30及30 mA以下的属高灵敏度,主要用于防止触电事故;30 mA以上、1000及1000 mA以下的属中灵敏度,用于防止触电,35,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事故和漏电火灾;1000 mA以上的属低灵敏度,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视一相接地故障。为了避免误动作,保护装置的额定不动作电流不得低于额定动作电流的12。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指动作时最大分断时间。快速型和定时限型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36,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三、静电危害及安全防护技术静电事故是工艺过程中或人们活动中产生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它是火工、化工、石油、粉碎加工等行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也是亚麻、化纤等纺织行业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事故隐患之一,还是造成人体电击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37,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一)静电的危害静电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引起火灾和爆炸、静电电击、静电妨碍生产。,38,电气安全技术常识,1、引起爆炸和火灾 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出现静电火花,在有可燃液体的作业场所,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在有气体、蒸气爆炸性混合物或有粉尘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爆炸。此外,在带电绝缘体与接地体之间产生的表面放电导致着火的概率亦很高。,39,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静电电击 静电造成的电击,可能发生在人体接近带电物体的时候,也可能发生在带静电电荷的人体接近接地体的时候。电击程度与所储存的静电能量有关,能量愈大,电击愈严重。但由于一般情况下,静电的能量较小,虽然不会直接使人致命,但会在电击后产生恐惧心理,工作效率下降。3、静电妨碍生产 在某些生产过程中,如不消除静电,将会妨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40,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二)设备设施静电防护技术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为防止静电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静电的防护技术经常采用下列几个措施。1、环境危险程度控制 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条件之一是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为了防止静电的危险,可采取取代易燃介质、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减少氧化剂含量等控制所在环境爆炸和火灾危险程度的措施。,41,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采用工艺法控制静电的产生工艺控制法就是从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达不到危险的程度。比如,限制输送物料流速,选用合适的材料,改变灌注方式,加速静电电荷的消散方式等。,42,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泄漏导走法防静电措施泄漏导走法即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空气增湿、加抗静电添加剂、静电接地和规定静止时间的方法,将带电体上的电荷向大地泄漏消散,以期得到安全生产的保证。,43,电气安全技术常识,4、采用静电中和器静电中和器又叫静电消除器。静电中和器是能产生电子和离子的装置。由于产生了电子和离子,物料上的静电电荷得到异性电荷的中和,从而消除静电的危险。静电中和器主要用来消除非导体上的静电。5、加强静电安全管理静电安全管理包括制订关联静电安全操作规程、制订静电安全指标、静电安全教育、静电检测管理等内容。,44,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三)人体防静电人体防静电主要是防止带电体向人体放电或人体带静电所造成的危害,人体静电的防止,既可利用接地、穿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等具体措施,减少静电在人体上积累,又要加强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教育保证静电安全操作,具体措施如下:,45,电气安全技术常识,1、人体接地 在人体必须接地的场所,应装设金属接地棒消电装置。工作人员随时用手接触接地棒,以清除人体所带有的静电。2、工作地面导电化采用导电性地面是一种接地措施,不但能导走设备上的静电,而且有利于导除积累在人体上的静电。用洒水的方法使混凝土地面、嵌木胶合板湿润,使橡皮、树脂和石板的粘合面以及涂刷地面能够形成水膜,增加其导电性。,46,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确保安全操作在工作中,应尽量不做与人体带电有关的事情,如接近或接触带电体;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如钥匙、硬币、手表、戒指等,也不许穿带钉子鞋等进人现场。,47,电气安全技术常识,四、雷电危害及安全防护技术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大气放电现象。当雷电电流流过地表的被击物时,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可达数百万伏至数千万伏,电流达几十万安,造成人畜伤亡,建筑物炸毁或燃烧,线路停电,电气设备损坏及电子系统中断等严重事故。(一)雷电的种类从危害角度分类,雷电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包括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和雷电侵入波三种。,48,电气安全技术常识,1、直击雷。直击雷是带电积云接近地面至一定程度时,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直击雷的每次放电含有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三个阶段。大约50的直击雷有重复放电特征。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至数十个冲击。一次直击雷的全部放电时间一般不超过500 ms。2、感应雷。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由于雷电流的强大电场和磁场变化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造成屋内电线、金属管道和大型金属设备放电,引起建筑物内的爆炸危险品或易燃品燃烧。,49,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雷电侵入波雷电侵入波是指雷电在架空线路、金属管道上会产生冲击电压,使雷电波沿线路或管道迅速传播。若侵入建筑物内,可造成配电装置和电气线路绝缘层击穿,产生短路,或使建筑物内易燃易爆物品燃烧和爆炸。根据雷电的不同形状,大致可分为片状、线状和球状三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线形雷。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从电学角度考虑,球雷应当是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50,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二)雷电的危害雷电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均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它会造成设备或设施的损坏,造成大面积停电以及生命财产损失。1、火灾和爆炸强大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将转换为大量热能,产生的高温会造成易燃物燃烧,或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爆炸。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二次放电、巨大的雷电流、球雷侵人可直接引起火灾和爆炸;冲击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等破坏可间接引起火灾和爆炸。,51,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触电积云直接对人体放电、二次放电、球雷打击、雷电流产生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可直接使人触电;电气设备绝缘因雷击而损坏也可使人遭到电击。雷击时产生的火花、电弧,还可使人道到不同程度的烧伤。,52,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设备和设施毁坏雷击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伴随的汽化力、静电力、电磁力可毁坏重要电气装置和建筑物及其他设施。雷电放电产生极高的冲击电压,可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电气设备和线路,可能导致大规模停电。(三)防雷技术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对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侵入波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53,电气安全技术常识,1、直击雷防护对建筑物的易受雷击部位,遭受雷击后果比较严重的设施或堆料,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等,应采取防直击雷的措施。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是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2、二次放电防护 为了防止二次放电,不论是空气中或地下,都必须保证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与邻近导体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在任何情况下,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要满足要求,不能满足间距要求时应予跨接。,54,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感应雷防护 为了防止静电感应雷,应将建筑物内不带电的金属装备、金属结构连成整体并予以接地。为了防止电磁感应雷,应将平行管道、相距较近的管道用金属线跨接起来。,55,电气安全技术常识,4、雷电冲击波防护为了防止雷电冲击波侵入变配电装置,可在线路引入端安装阀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上端接在架空线路上,下端接地。,56,电气安全技术常识,(四)人身防雷 1、雷暴时,应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在户外或野外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迸人有宽大金属构架或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汽车或船只。,57,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雷暴时,应尽量离开小山、小丘、隆起的小道,应尽量离开海滨、湖滨、河边、池塘旁,应尽量避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以及旗杆、烟囱、宝塔、孤独的树木附近,还应尽量离开没有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或其他设施。3、雷暴时,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动力线、电话线、广播线、收音机和电视机电源线、收音机和电视机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金属设备。4、雷雨天气,应注意关闭门窗。,58,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五、电磁辐射防护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59,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一)常见的电磁辐射源影响人类生活环境的电磁辐射源可分天然的和人为的两大类。1、天然的电磁辐射天然的电磁辐射是某些自然现象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雷电,除了可能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而且会在广大地区从几千赫到几百兆赫以上的极宽频率范围内产生严重电磁干扰。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天然的电磁辐射对短波通信的干扰特别严重。,60,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人为的电磁辐射人为的电磁辐射主要有:(1)脉冲放电。例如切断大电流电路时产生的火花放电,其瞬时电流变率很大,会产生很强的电磁干扰。它在本质上与雷电相同,只是影响区域较小。(2)工频交变电磁场。例如在大功率电机、变压器以及输电线等附近的电磁场,它并不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但在近场区会产生严重电磁干扰。,61,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射频电磁辐射。例如无线电广播、电视、微波通信等各种射频设备的辐射,频率范围宽广,影响区域也较大,能危害近场区的工作人员。目前,射频电磁辐射已经成为电磁辐射环境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62,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二)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1、热效应人体中的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63,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64,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多种频率电磁波特别是高频波和较强的电磁场作用人体的直接后果是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人的精力和体力减退,容易产生白内障、白血病、脑肿瘤,心血管疾病、大脑机能障碍以及妇女流产和不孕等,甚至导致人类免疫机能的低下,从而引起癌症等病变。,65,电气安全技术常识,(三)电磁辐射的防护电磁辐射传播途径有:一是通过空间直接辐射;二是借助电磁耦合由线路传导。防护措施主要有电磁屏蔽、接地等。1、电磁屏蔽电磁辐射的防护手段是在电磁场传递的途径中安设电磁屏蔽装置,使有害的电磁场强度降低至容许范围以内。电磁屏蔽装置一般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封闭壳体。一般地说,频率越高,壳体越厚,材料导电性能越好,屏蔽效果也就越大。,66,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接地所谓接地,就是在两点间建立传导通路,以便将电子设备或元件连接到某些通常叫作“地”的参考点上。接地和屏蔽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解决大部分电磁干扰问题。,67,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其它措施 控制电磁辐射,除采用上述电磁屏蔽措施外,还应积极采取其他综合性的防治对策。例如改进电气设备,实行遥控和遥测,减少接触高强度电磁辐射的机会等。,68,电气安全技术常识,六、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是最常用的小型电气设备,也是发生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用电设备。手持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手砂轮、冲击电钻、电锤、手电锯等各种工具。移动式设备包括振捣器等电气设备。,69,电气安全技术常识,1、触电危险性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是触电事故较多的主要原因是:(1)这些工具和设备是在人的紧握之下运行的,人与工具之间的接触电阻小,一旦工具带电,将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同时,操作者一旦触电,由于肌肉收缩而难以摆脱带电体,也容易造成严重后果。,70,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这些工具和设备有很大的移动性,其电源线容易受拉、磨而损坏,电源线连接处容易脱落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3)这些工具和设备没有固定的工位,运行时振动大,而且可能在恶劣的条件下运行,本身容易损坏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71,电气安全技术常识,2、安全使用条件(l)手持电动工具按电气安全保护措施分类、类、类共三类。类、类没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要求,类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措施。(2)使用类设备应配用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等安全用具。,72,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的安全,应选用类工具,装设漏电护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或站在绝缘垫上。(4)在潮湿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类或类设备。在锅炉内、金属容器内、管道内等狭窄的特别危险场所,应使用类设备。,73,电气安全技术常识,(5)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或地线)不应单独敷设,而应当与电源线采取同样的防护措施,即采用带有保护芯线的橡皮套软线作为电源线。,74,电气安全技术常识,(6)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插座和插销应有专用的接零(地)插孔和插头。其结构应能保证插入时接零(地)插头在导电插头之前接通,拔出时接零(地)插头在导电插头之后拔出。(7)专用电缆不得有破损或龟裂、中间不得有接头。电源线与设备之间的防止拉脱的紧固装置应保持完好。设备的软电缆及其插头不得任意接长、拆除或调换。,75,电气安全技术常识,3、使用安全要求(1)辨认铭牌,检查工具或设备的性能是否与使用条件相适应。(2)检查其防护罩、防护盖、手柄防护装置等有无损伤、变形或松动(3)检查开关是否失灵、是否破损、是否牢固、接线有无松动。,76,电气安全技术常识,(4)电源线应采用橡皮绝缘软电缆;单相用三芯电缆、三相用四芯缆;电缆不得有破损或龟裂,中间不得有接头。(5)类设备应有良好的接零或接地措施,且保护导体应与工作零分开;保护零线(或地线)应采用规定的多股软铜线,且保护零线(地线)最好与相线、工作零线在同护套内。,77,电气安全技术常识,4、使用注意事项工具外壳不能破裂,机械防护装置完善并固定可靠;插头、插座开关没有裂开;软电缆或软线没有破皮漏电之处;保护零线或地线定牢靠没有脱落;绝缘没有损坏等。工具在接电源时,应由专业电工操作。并按工具的铭牌所标出电压、相数去接电源。长期搁置不用的工具,使用时应先检查转动部分是否转动灵活,后检查绝缘电阻。,78,电气安全技术常识,工具在接通电源时,先进行验电,在确定外壳不带电时,方可使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工具使用说明书操作,还应注意轻放,避免击;防止损坏外壳或其它零件;移动时,应手握工具的机体,严禁拉电绑软线移动,以免擦破、割破和轧坏电缆软线;操作电钻、砂轮机工具时,不易用力过大,以防过载,凡遇转速异常时,应立即放松压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和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工具完说离电源之后,才能进行详细的检查。按要求佩戴护目镜、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用品。工具的软电缆或软线不宜过长,电源开关应设在明显处,且周无杂物,以方便操作。,2023/1/31,79,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