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连锁经营的起源与展望.ppt
第2章 连锁经营起源与发展,连锁经营的产生国内外连锁经营发展趋势中国连锁经营发展概况,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http:/,零售业的演变,零售 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商品及相关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零售针对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它出售的商品是用作直接消费而非生产加工或专卖。零售活动不仅向最终消费者出售商品,同时也提供相关服务。零售活动不仅可以在零售店铺中进行,也可以通过无店铺方式进行。零售的对象不仅是个人或家庭购买者,也包括集团消费者,非生产性购买的社会集团也可能是零售顾客。零售业 指以向最终消费者(包括个人和社会集团)提供所需商品及其附带服务为主的行业。零售业是一个国家最古老和最重要的行业之一(行商坐商)零售业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现代零售业是高投资与高科技相结合的产业,西方零售业四次革命,西方零售业的四次革命,零售业第一次革命:百货商店零售业第二次革命:超级商店零售业第三次革命:连锁商店零售业第四次革命:无店铺销售,第一次革命百货商店,世界第一个百货店 1852年,巴黎,A布西哥,Bon Marhe(本.马尔谢商店)销售方式上的变革自由出入、明码标价、任意挑选、不满意退货经营方式上的变革部门化、职能化、专业化;规模大、品种多、服务好组织管理变革按商品系列分部门、分层次、分工合作、“贱买贵卖”的封建小商人经营“等价交换”的大商人经营城市化进程,享乐阶层,解决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问题特征选址在繁华区或交通要道规模大,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经营服装、家庭用品为主设施豪华、环境典雅、店面外观明快柜台销售与自选销售相结合明码标价,可以退货服务功能齐全,第二次革命超级市场,背景 经济危机是超级市场产生的导火线。生活方式的变化促成了超级市场。技术进步为超级市场创造了条件。特点开架售货方式流行。人们购物时间大大节省。舒适的购物环境普及。促进了商品包装的变革。,第三次革命连锁商店,连锁商店是现代大工业发展的产物,其实质就是通过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化经营效益目的。特征:标准化管理 专业化分工 集中化进货 简单化作业。1859年,世界所公认的第一家直营连锁商店建立,目的是集中直接购买、减少中间环节、分散销售。这种经营方式十分有效,到1865年,这个公司的连锁分店发展到25个,1880年达到100个,1936年已经扩张到5000多家分店。传入欧洲。1862年,英国第一个连锁商店股份企业“无酵母面包公司”在伦敦宣告成立;法国兰斯经济企业联合会于1866年创办了法国第一家连锁集团。亚洲最早的直营连锁店出现在二战前的日本,并于6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期间得到大规模迅速发展。自由连锁组织的产生源于欧美。第一家自由连锁组织出现于1887年。当时美国由130家食品零售商共同投资兴办了一家联合批发公司,为出资的成员企业服务,实行联购分销,统一管理,各成员企业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20世纪60-70年代,是自由连锁发展的鼎盛时期,自由连锁在欧美各国保持优势地位的同时,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得到迅猛发展。特许连锁组织源于美国。1865年,胜家公司为推出新产品缝纫机,率先尝试以特许经营方式建立分销网络,结果成功地打开了零售市场。20世纪初,随着美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公司以及众多汽车厂商采用这一方式扩展销售网络,这种经营模式才得到迅速发展。一直到美国麦当劳和肯德基取得巨大成功,特许经营才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连锁形式。,连锁经营与传统单店经营,第四次革命无店铺销售,起源:1871年 美国蒙哥马利百货 邮寄销售发展:20世纪70年代 法律完善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步网络销售打破时空界限,降低选址(place)重要度销售方式变化,新型网络商店兴起零售商内部组织的重组人员、组织层次、门店减少管理幅度加大、虚拟组织盛行经营费用下降,零售竞争力提高消费者地位的根本性变化,连锁经营的发展条件社会稳定市场经济发达交通运输网络完善通信发达普及率高科技发达总部能提供管理、制度、品牌的支持消费水平高、消费观念新,美国中国,连锁经营最早产生于美国,迄今为止,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连锁经营大国。1.1859年的连锁经营萌芽期 1859年,美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家连锁店,“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新式快捷的交通工具和先进的通讯工具 大批量的进货 集中配送 低价格销售2.1859年至1930年的传统连锁创立期1859年,第一家直营连锁店大美国茶叶公司1865年,第一家特许连锁店胜家缝纫机公司 1887年,第一家自由连锁店美国食品批发公司到1900年,全美连锁企业以发展到58家,完成了美国传统连锁经营创立期 3.1930年至1950年的超级市场导入期 这一时期美国连锁店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连锁经营与超级市场的结合。1930年8月在美国经济危机中,具有几十年经营食品经验的美国人迈克尔库仑在美国纽约长岛的牙买加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超级市场。,4.1950年至1980年的现代连锁期 1954年,今日麦当劳的真正缔造人克罗克得到了为麦当劳发展连锁店的权利,从此麦当劳呈现出高速、高效的发展势头,在全世界产生了一场商业革命。连锁经营逐步进入成熟、规范的轨道。5.1980年以后的全面国际化连锁期迈入了新的“连锁加盟时期”经营手法多样化行业多样化速食餐馆食品零售业酒店业不动产业商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落户,连锁概念才被中国认同和接受。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连锁是在1990年底,东莞虎门镇出现了国内第一家连锁超市佳美超市。1991年发展到10多家。1993年开始,连锁经营从超市、快餐店开始向其他业态渗透,并成功的尝试了特许经营。此外一些服务行业如冲印店、干洗店、房地产中介所等开始尝试连锁经营。1996年,全球第一大零售连锁集团沃尔玛进入深圳;1995年,全球第二大零售连锁集团家乐福进入北京;1996年,全球第三大零售连锁集团麦德龙进入上海;1996年,世界第一家仓储式商店万客隆进入广州。2000年,上海联华超市销售额终于超过上海第一百货名列中国零售企业榜首,标志着中国商业开始真正步入现代化的行列。,影响中国连锁企业的20个时刻,2010年中国连锁企业前十强销售额和门店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2011年3月28日发布2010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名单。,调查显示,2010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个百分点。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到15万个,同比增长9.8%。百强企业销售额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与上年基本持平。苏宁电器集团以1562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居中国连锁百强榜首,国美电器、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分别以1549亿元、1037亿元、862亿元、718亿元的销售业绩排名第二至第五位。百强最后一名的销售额为22亿元,比上年提高37%。“2010中国连锁百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销售规模快速增长 外资平均增速高于本土企业 百货店发展速度高于超市 网上零售初具规模 经营成本大幅上涨,2011年中国连锁企业前二十强销售额和门店数,2011年中国连锁企业前二十强销售额和门店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2012年5月7日发布2011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名单。,行业稳步增长,热点不断呈现2011年连锁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销售规模稳步增长,按同口径相比,增幅超过20%;各个业态(特别是超市和百货)都在寻求差异化发展;来源于成本上升和销售增幅减缓的压力明显提高;高端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网络零售、购物中心、三四线市场等成为发展热点。总体上看,行业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前几年转变主要由竞争压力带来,2011年以来的行业转变,更多的是由于消费者的变化带来的。城镇化步伐加快、80后和90后逐渐成为消费重要力量、中产阶层数量的扩大,都要求企业有应对的策略。,销售规模快速增长,2010年,百强企业的销售规模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达到21.2%,分别比2009年的13.5%和2008年的18.4%高出7.7和2.8个百分点。有18家企业销售增幅超过30%,其中大部分是区域型连锁企业。2010年,百强企业的店铺数量增幅9.8%,是2006年以来增幅最低的一年(2006年到2009年,百强企业开店数量同比增幅分别为26%、17%、24%和19%,总体呈下降趋势)。有18家企业的店铺数量增幅为零或负增长(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7家和16家)。虽然开店数量增幅下降,但销售规模上升明显,显示出百强企业营运质量的提升。统计显示,百强企业可比店铺2010年销售额平均增长10%左右,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依然有小幅增长。,外资平均增速高于本土企业,百强中的外资企业主要经营大型超市业态,在该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主要5家外资大型超市新增店铺140家,新开店数比上年增加了22%。外资企业总体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且开店和销售增幅基本保持同步。2010年,店铺增幅超过20%的外资企业达到6家(2009年为2家)。内资企业的开店速度和销售增长普遍低于外资。但部分企业在2010年发展速度抢眼,销售或开店增幅超过40%。,百货店发展速度高于超市,2010年,以经营百货为主的连锁企业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百强席位。35家主营百货的连锁企业的销售额和店铺数量平均增幅分别为23.2%和18.5%,明显高于超市连锁企业。并购成为百货企业扩张的重要方式,为数不少的百货企业在2010年进行了并购。以超市为代表的快消品百强,2010年的销售规模和门店数量增幅分别为13.8%和4.5%(剔除个别特殊情况),店铺增幅低于2009年,但销售增幅比2009年有所提高(2009年分别为10.2%和 9.5%),显示出经营质量的改善。,网上零售初具规模,统计显示,2010年,百强企业中有34家开展了网络零售业务,实现销售规模约30亿元。访问量和销售额较大的网店主要集中在家电和百货企业所营运的平台。此外,农村市场和社区商业逐渐成为零售发展的重要市场。百强企业积极参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新增门店很多是纳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农村店。一些社区超市和便利店通过增设服务设施,延长营业时间,增加服务功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百货店也在强化其社区渗透能力,开发社区型购物中心。,经营成本大幅上涨,2010年,百强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经营成本的提高,包括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对优质网点资源的竞争、房地产价格飙升带来房租的大幅度上涨,企业租金成本明显提高,有限的利润被租金吞食,也造成企业新开门店数量的减缓。统计显示,2010年,连锁企业续约房租成本平均上涨约30%。人工成本上升的直接体现是员工工资和福利的增长。对百强企业的抽样统计显示,2010年,人工成本平均上涨15%。此外,人员流失率高以及因此造成的招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也明显增加。2010年,连锁企业尽管遭受了诸多的压力和挑战,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包括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在新的一年,整体经济环境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市场的繁荣,包括工资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机制的改善;同时,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导向将促使更多流通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包括即将发布的“内贸十二五发展规划”,必将有力地推动连锁经营的发展。,1、第一家连锁超市开业 1990年12月26日,广东东莞糖烟酒公司创办的中国第一家连锁超市东莞美佳超市的第一家门店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开业。这是国内第一家统一采购、统一形象、统一管理,走连锁发展路线的超市,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认可的第一家连锁超市,它的成立标志着“连锁经营”在中国正式问世,之后不久,上海联华、北京希福等连锁超市陆续涌现,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从此拉开序幕,并逐渐成为中国商业领域主要的经营形式。2、政府主管部门首次召开连锁经营会议 1994年3月,原国内贸易部与国家经贸委在广州召开连锁商业座谈会。这是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召开的第一次研究发展连锁经营的会议,标志着中国连锁商业正式全面启动。1995年和1997年,原国内贸易部与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又召开两次全国性会议。一直到2000年,政府大力推进连锁业发展,现行的连锁经营政策大多是这个时期制定的,明确了发展连锁经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发展规划、任务及措施,为连锁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3、家乐福入华盈利模式受追捧1995年,欧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零售巨头家乐福进入中国,成功地开设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超级购物广场北京创益家店。其新型的经营理念成功地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专业管理技术和迅速盈利的业绩得到了中方合作伙伴的积极肯定。家乐福的“食利型”盈利模式被缺乏资金的国内零售商和急于低成本扩张的其他外资零售商纷纷效仿,并逐渐成为国内零售业的交易规则,影响深远。4、央视举办连锁经营与管理电视讲座1996年3月,原国内贸易部与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了连锁经营与管理电视讲座,直接培训万余名学员,约10万人收看了电视讲座。连锁经营与管理的教材也同时出版,这是国内首次大规模普及连锁知识的讲座。这期间,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培训。5、国务院首次批准中外合资连锁企业1996年4月,国务院首次批准两家中外合资连锁经营公司,分别是由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与日本伊藤洋华堂株式会社、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华糖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与荷兰SHVMAKRO公司、台湾丰群投资公司合资经营的“中土畜万客隆有限公司”。此前,地方企业与外资合资的连锁经营企业早已出现,例如1991年即已进入内地的华润超市。,6、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诞生 1997年11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成立,成为连锁经营领域唯一的全国性行业组织。至1997年底,全国已有连锁企业1000家,店铺15000个,年销售额420亿元。在此前后,各省连锁协会陆续成立。协会在导入连锁经营方式,运筹连锁营销管理,促进连锁业健康有序发展上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7、买断经营方式出现 1998年2月,上海华联超市公司、联华超市公司不约而同向生产厂商作出买断经营的承诺。这是连锁企业采购方式的重大变革。买断经营创造了零售商竞争优势。通过买断经营,企业能够大幅降低进价成本,管理费用水平,从而营造相对价格优势;同时引进风险机制,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国有大中型零售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8、连锁企业并购首例1998年7月,大连市大商集团并购抚顺、锦州、营口三市百货大楼,首开中国连锁企业并购先河。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取运营资源,例如市场资源、自然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品牌资源、生产资源等,实现企业的快速成长和低成本扩张。,9、国家内贸局连锁经营办公室成立1998年11月,国家内贸局连锁经营办公室成立,明确了连锁经营的政府主管部门,避免了“多头管理”或者各相关部门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10、马兰拉面进入欧洲市场 1999年底,马兰拉面第一家海外连锁店在美国洛杉矶开业,标志着中式快餐迈出了跨国经营的战略一步。2001年8月25日,马兰拉面与法国凯宾斯基饭店集团签约,3家分店陆续在巴黎开业。11、天客隆境外开店 1999年,北京天客隆莫斯科超市正式开业,这是第一家在中国境外开业的超市。中国超市首次走出国门。中国连锁企业远征成功的案例不多,天客隆最终兵败莫斯科。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失败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商业原因和非商业原因。前者主要有投资报价太低和市场环境变化,而后者主要包括政治性阻力、对于经济安全与资源安全的担心、与当地文化及法律相冲突、反垄断、相关利益团体反对等。其中,非商业因素的反对和干扰起到了主要作用。,12、华联超市借壳上市2000年9月,上海华联超市公司成功借壳“时装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传统百货业态以外的第一家新型零售业态的上市公司,标志着中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超市和特许经营股诞生。华联上市为华联的扩张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增加了领先同行的资本,同时起到了分散经营风险、抵御外资零售巨头的作用,为我国连锁企业经营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资本运作方式。直至2003年,以物美、国美等为代表的民营零售连锁企业相继在港上市,由此拉开了中国零售连锁业资本市场的大征途。13、联华登上中国零售业龙头宝座2000年,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数据:一直稳居中国零售业龙头地位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股份公司开始将“第一“的座椅让给了上海联华超市公司,上海联华以92.3%的增长率毫不留情地把增长率为-3.8%的上海一百远远甩在后面,这标志着中国零售业进入连锁经营时代,连锁经营的优势更好地得到验证。14、传统连锁商业首涉电子商务领域2000年9月25日,上海联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开通,这是一家由联华超市有限公司发起控股,上实联合和友谊股份两大上市公司以及上海IT业和邮政专递等知名企业共同投资5000万元的互联网企业。传统连锁商业步入电子商务领域。,15、外资零售被责令整改 2002年6月,国务院勒令家乐福进行全面整改,将其在华的27家店35%的股权出让给中方企业。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违规扩张,早已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1997年8月国务院就曾经下文,要求对合资零售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并禁止地方擅自批准这类企业的进入。2000年11月、2001年8月国务院更是连发两道禁令,在列出的需要整改的216家非试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名单上,家乐福、沃尔玛、百盛、八佰伴、好又多、伊藤洋华堂等零售业巨鳄赫然在列。16、“炒货风波”凸显工商关系2003年6月,上海炒货协会部分会员企业在进场费上与家乐福发生争执,指责家乐福收取不合理的进场费,部分炒货企业采取暂停向家乐福供货的行动,以示抗议。其他部分城市供应商及供应商组织采取多种形式表示声援。零供关系已经从流通焦点问题变成社会关注的焦点。17、国美系列并购、家电跃居连锁老大2006年7月25日,国美收购永乐案正式落幕,800亿家电连锁帝国亮相。2007年底,国美又以36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收购大中电器,再创并购金额历史新高。2008年2月,三联商社亦被纳入国美囊中。随着永乐、大中、三联商社被国美一一纳入囊中,家电连锁行业在短短几年中已经由过去的“战国时代”一下子发展到了如今的“两雄争霸时代”。家电连锁企业跃升为行业老大,这在世界零售业发展史上是一个特例。,18、步步高成为民营超市上市第一股 2008年6月19日,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民营超市第一股,这也是自2004年家电连锁企业苏宁电器上市之后的首家以民营连锁零售业为主体的上市公司。步步高的成功上市,一方面充分证明了区域为王战略的成效,另一方面也为民营超市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树立了一个样板。19、国内零售巨头跻身全球零售百强2009年全球零售百强名单中,百联、国美跻身全球零售100强,分别名列90、91位。2010年全球零售百强名单中,百联上升至70位,首次跻身亚洲区10大零售商之一;国美排名86,上升5位;在全球250家最大零售商中共有8家中国企业,显现出我国连锁零售业正在向现代零售市场体系的方向发展和完善。20、国美控制权之争2010年9月28日,国美控制权的“黄陈之争”以陈晓留任、否决增发授权的折中结果暂时落下帷幕。国美控制权之争是中国连锁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缩影,对于连锁企业大到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契约精神小到资本市场、公司治理、股东权益、职业经理人委托责任、品牌建设等,都具有难以估量的启蒙价值。2011年3月,陈晓辞职离开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