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试点地区IPTV 集成播控分平台实施方案建议书.ppt
三网融合试点地区 IPTV 集成播控分平台实施方案建议书,目,录,1.2.3.4.5.,三网融合 IPTV 集成播控平台总体架构.25IPTV 集成播控平台内部功能.272.1.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272.2.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292.3.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与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之间的接口.302.4.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对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授权管理.30IPTV 集成播控平台与传输分发系统的接口.323.1.接口方案.323.2.关键业务流程.333.2.1.开机认证流程.333.2.2.业务鉴权及 EPG 侧产品订购流程.353.2.3.内容注入传输网络和播放流程.363.2.4.用户管理及产品受理流程.373.2.5.计费.37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实施方案.384.1.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外部对接实施方案.384.2.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部署配置.39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实施机房要求.475.1.机房建筑要求.475.2.机房温度要求.475.3.机房湿度要求.485.4.机房温度变化率要求.485.5.机房洁净度要求.485.5.1.灰尘粒子浓度要求.485.5.2.气体浓度要求.4823,5.6.机房电磁干扰要求.485.7.机房噪声要求.495.8.机房静电干扰要求.495.9.机房承重要求.495.10.机房交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及接地电阻值要求.495.10.1.机房交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495.10.2.接地电阻值要求.515.11.机架规格.515.12.安全要求.525.13.其他说明.52,6.7.,项目实施进度表.53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实施建设流程.547.1.项目建设的流程图.137.2.项目各阶段的具体工作.147.2.1.工程准备阶段.147.2.2.工程规划设计阶段.567.2.3.工程实施阶段.157.2.4.工程收尾阶段.1524,试点地区运营商BOSS系统,监管接口,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X系列接口(非标准化),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A系列接口,B系列接口,本方案为三网融合 IPTV 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技术方案,包括总体架构、技术规范、参数标准、平台配置、实施计划、项目管理、工程准备等事宜,这些要素的有效贯彻是项目实施的成功关键。1.三网融合 IPTV 集成播控平台总体架构三网融合 IPTV 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实行全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管理。IPTV 集成播控平台实行两级构架,中央设立 IPTV 集成播控总平台,由中央电视台组织建设;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联合建立试点地区 IPTV 集成播控分平台。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与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共同构成了完整统一的 IPTV 集成播控体系。两级平台采用统一的技术方案、系统软件、统一的 BOSS 管理系统、计费管理系统和 EPG 管理系统。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和分平台的技术方案、系统软件由中央电视台组织开发、提供。IPTV 集成播控平台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内容服务平台内容提供IPTV集成播控平台,监管接口C系列接口,网络传输分发系统D系列接口用户终端图一 IPTV 集成播控平台总体架构25,26,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负责全国性的内容管理、产品管理、EPG 管理、数字版权保护、增值业务管理系统以及运营数据统计。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向上对接全国内容平台,接收内容平台提供的内容,向下对接多个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分发内容、产品、增值业务、EPG 信息等,并收集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运营数据。,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在各个试点地区当地分别建设,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软件系统由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统一负责安装和授权,供各分平台使用。,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向上对接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接收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下发的全国性内容、产品、增值业务、EPG 信息等,并向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同步运营数据。,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向下对接电信运营商,通过电信运营商的传输,网络将节目信号传输到由集成播控平台所管控的用户机顶盒。,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直接为终端用户提供 EPG 浏览服务和认证、鉴,权、计费服务。,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还需要与电信运营商的 BOSS 系统有接口,以,实现完整的运营支撑。,IPTV 集成播控平台的相关接口包括:,X 系列接口: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与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接口,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向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分发内容、产品、EPG信息,并收集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运营数据。X 系列接口为 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内部接口。,A 系列接口: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与电信运营商传输网络之间的接口,主要实现内容文件注入和直播流注入功能,传输网络向播控平台输出用户观看记录。,B 系列接口: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与电信运营商的 BOSS 系统之间的接口,用于实现运营支撑。,27,C 系列接口:用户终端与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接口,包括 EPG 访问接口(HTTP)和认证鉴权计费接口。此系列接口遵从的中国电信 IPTV业务规范 V2.0,以便于多厂商机顶盒的引入。,D 系列接口:用户终端与电信运营商传输网络之间的接口(RTSP/RTP)。内容平台导入接口: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可与全国内容平台之间建立内容导入接口,供内容平台导入内容。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可与本地内容平台之间建立内容导入接口,供内容平台导入内容,此接口可按需求定制开发。,2.IPTV 集成播控平台内部功能,IPTV 集成播控平台的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二 IPTV 集成播控平台内部结构示意图,2.1.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包括如下功能模块:,28,全国内容平台引入功能:实现将覆盖全国的第三方内容平台节目、应用、专题、EPG 页面等内容引入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式进行内容平台的引入。1、接口引入方式,主要通过在第三方内容平台与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之间建立数据接口,来实现节目、应用、专题、EPG 页面等内容的引入。在数据引入后,第三方内容平台可以通过接口对其引入的内容进行导入、修改等操作。2、模板引入方式,由第三方内容平台按照集成播控平台提供的模版制作规范进行节目、应用、EPG 页面等数据的生产,在集成播控平台内进行统一内容导入。第三方内容平台使用其对应的账号,对其引入的数据进行导入、修改等操作。,统一内容管理系统(CMS):统一管理全国性 IPTV 内容,提供内容的元数据管理、海报管理、媒体文件管理和内容编排功能,并向各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分发内容。支持多码率、多格式的媒体文件管理,支持分权分域管理。,产品管理:定义全国性内容的产品打包、定价策略,并向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分发。,EPG 管理:创建维护全国性 EPG 模板,并向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分发。,增值业务管理:提供全国性增值业务的内容管理、产品定价管理。统计分析:按统一格式接收存储不同终端用户、不同业务系统的运营数据,如订购记录、观看记录、浏览记录、开机记录等。提供基础的统计分析功能,并可扩展定制满足各种统计分析需求。DRM:提供全国性内容源的加密和密钥管理。,试点地区分平台授权管理:用于对各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操作功能进行授权管理。,网管系统(NMS):为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的所有网元提供配置管理、告警管理、性能统计等网管功能。,29,2.2.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试点地区内容平台引入功能:实现将覆盖地方的第三方内容平台节目、应用、专题、EPG 页面等内容引入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内容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提供接口接收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下发的内容、内容编排、内容打包、产品定义等数据。同时提供管理界面允许试点地区分支机构上载和管理本地内容。内容管理系统还负责向传输网络注入内容。,产品管理:定义试点地区内容的产品打包、定价策略。,EPG 管理:创建维护试点地区 EPG。管理功能与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EPG 管理类似。,增值业务管理:提供试点地区增值业务的内容管理、产品定价管理。统计分析:接收存储终端用户的运营数据,如订购记录、观看记录、浏览记录、开机记录等。提供基础的统计分析功能,并可扩展定制满足各种统计分析需求。,DRM:提供试点地区内容源的加密和密钥管理。并与认证鉴权计费服务器配合完成密钥授权功能,需要在终端设备集成 DRM 客户端。,网管系统(NMS):为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所有网元的提供配置管理、告警管理、性能统计等网管功能。,以下功能模块为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特有的模块:,EPG 服务系统:EPG 服务系统直接为终端用户提供 EPG 浏览、交互服务。支持分布式部署,可平滑扩展支持大规模用户,支持高可靠性部署。认证鉴权计费服务:认证鉴权计费服务提供终端用户的认证和业务鉴权功能,并接收处理来自 EPG 侧的用户订购请求,可生成订购话单。支持分布式部署,可平滑扩展支持大规模用户,支持高可靠性部署。用户管理:进行终端用户的开户、销户、产品套餐转换、产品订购、产品退订、产品状态变更等管理。提供操作界面和 SOAP 接口两种方式,可与 BOSS/CRM 系统对接。,详单转换输出模块:负责收集、转换、输出系统的各种运营数据,如用,30,户订购记录、观看记录、浏览记录、开机记录等。输出的数据可供 BOSS系统用作计费依据或供统计系统进行统计分析。,2.3.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与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之间的接口,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与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之间的 X 系列接口为 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内部接口。该系列接口包括:,X1 接口: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向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分发内容、内容编排、内容打包、产品定价信息。,X2 接口: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向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分发 EPG 模板。,X3 接口: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向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上传运营数据,如用户订购记录、观看记录、浏览记录、开机记录等。,2.4.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对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授权管理,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软件系统由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统一开发、安装,和授权。,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对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授权管理原理如下图所,示:,授权管理控制服务器,授权管理控制客户端,授权文件下发,授权信息(产品管理、内容管理、用户管理、EPG管理、有效期等),省市平台公钥PK,+,授权文件,带数字签名的授权文件,中央平台私钥,客户端用中央平台公钥验证授权文件数字签名,用本地平台私钥 SK解密授权文件获取相应授权,并对本地播控平台作相应,授权控制图三 授权管理原理在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需部署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权限配置系统,中央管理员利用该系统为各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创建授权文件。授权文件中包含了总平台对分平台的操作授权信息,如内容管理、产品管理、EPG 管理、增值业务管理、网络管理等均可分别进行权限配置。授权文件在经过加密和数字签名后,可通过实时下发、离线传送等多种方式下发到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权限配置系统。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所有操作界面,均需先访问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权限配置系统,校验各个功能模块是否经过总平台授权,只有授权的情况下才允许做相应管理操作。中央总平台按期向试点地区分平台进行授权管理,具体周期可以结合监管系统的实施、当地业务的发展情况而定。31,+,定义省市平,台操作授权,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试点城市集成播控分平台,32,3.IPTV 集成播控平台与传输分发系统的接口,3.1.接口方案,IPTV 集成播控平台与电信运营商的接口如下图所示:,图四 接口示意图,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与电信运营商没有直接接口。上图所示的相关接口均为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与电信等运营商系统进行对接。包括如下接口:A1 接口: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内容管理系统通过该接口向运营商的传输网络注入媒体内容、直播流及直播流录制节目单。,A2 接口:传输网络向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输出用户播放记录,播控平台进行格式转换后输出给 BOSS 系统或统计系统。,B1 接口:用户管理接口。运营商的 BOSS/CRM 通过该接口对用户的IPTV 业务进行开户、销户、产品套餐转换、产品订购/退订等管理操作。B2 接口:详单同步接口。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将运营数据同步给BOSS 系统,可用于计费、客服、和统计等用途。运营数据包括用户的订购记录、观看记录、浏览记录、开机记录等。,33,C1 接口:EPG 访问接口。用户终端通过该接口浏览 EPG,进行互动操作。电信运营商如向 IPTV 集成播控平台提供节目和 EPG 条目,须经IPTV 集成播控平台审查后统一纳入集成播控平台的节目源和节目菜单(EPG)。,C2 接口:用户终端与 IPTV 认证鉴权计费模块的接口,用于开机认证、获取频道列表和机顶盒的业务入口地址列表。电信运营商可根据此接口与 IPTV 集成播控平台协商参与 IPTV 用户端和计费共享系统的管理。D1 接口:用户终端与网络传输系统的 RTSP/RTP 流播放接口。,此外,EPG 与 IPTV 认证鉴权计费模块之间还存在业务鉴权和产品订购接口,此为播控平台内部接口。,表一 各接口规范文档列表,3.2.关键业务流程,3.2.1.开机认证流程,开机认证流程。如下图所示:,34,开机认证流程各步骤说明如下:,1)用户终端向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发送认证请求;,2)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根据帐号产生 EncryToken,并返回给用户终端;3)用户终端将 Password 加密、生成认证字符串,再上传给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4)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向用户终端返回认证结果;5)用户终端向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请求获取频道列表;6)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给用户终端返回频道列表;,7)用户终端向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请求获取业务入口地址;8)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给用户终端返回业务入口地址。,35,3.2.2.业务鉴权及 EPG 侧产品订购流程,业务鉴权与 EPG 侧产品订购流程,其流程如下图所示:,业务鉴权和 EPG 侧产品订购各步骤说明如下:1)用户在 EPG 上浏览节目,请求播放。,2)EPG 向 IPTV 认证鉴权计费模块请求业务鉴权。,3)若用户未订购相关产品,则鉴权不通过,IPTV 认证鉴权计费模块返回,该用户可订购的、包含了该节目的产品列表。,4)EPG 呈现用户可订购的产品列表。5)用户选择产品请求订购。,6)EPG 转发订购请求到 IPTV 认证鉴权计费模块。,7)IPTV 认证鉴权计费模块记录订购关系,并生成订购记录,供 BOSS 系,统计费或统计。,8)IPTV 认证鉴权计费模块返回订购成功响应。9)EPG 提示用户订购成功,允许播放。,36,3.2.3.内容注入传输网络和播放流程,内容注入传输网络和播放流程如下图所示:,各步骤说明如下:,(,1)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内容管理系统向电信运营商的网路传输系统注入媒体内容。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内容也通过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向传输网络注入),2)传输网络返回内容点播的 URL,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需要存储该,URL。,3)EPG 从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数据库获取节目信息进行展示。4)用户浏览节目,请求播放。此后会发起业务鉴权流程,参考前面章,节。,5)EPG 返回该节目内容播放的 URL,并在 URL 中携带 EPG 的数字,37,签名。,6)用户终端通过 RTSP 请求向传输网络请求播放内容。7)传输网络校验 EPG 的数字签名,以防止非法的盗链点播。8)传输网络提供流服务。9)播放结束。,10)传输网络生成观看记录,由播控平台定期采集,可用于计费和统计分析。,3.2.4.用户管理及产品受理流程,两种产品类型,一种是在电信运营商营业厅来进行订购的,主要包括各种套餐包的订购,一种是通过 EPG 进行的订购,主要是按次计费节目的订购。,用户开户有两种方式:,1)运营商 BOSS 系统通过 B1 接口通知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用户管,理模块开通 IPTV 业务。,2)直接操作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用户管理界面进行开户,一般仅用,于测试用户。,用户销户、产品订购、退订与上述开户方式相同。按次计费节目的订购只能,从 EPG 侧进行。,3.2.5.计费,计费功能通过电信运营商的 BOSS 系统与 IPTV 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B 系列接口完成。,1)产品定义,IPTV 产品的定义需要在上述双方的系统中协同进行,但侧重点不同。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主要负责定义 IPTV 产品的结构,即 IPTV 产品与 EPG 栏目、节目之间的关系,也负责定义 IPTV 产品在 EPG 上呈现的计费策略(仅用于提示用户)。而 BOSS 系统主要定义 IPTV 产品的帐务规则、优惠规则、多业务捆绑优惠等信息。双方需要保持产品代码配置一致。,2)出帐,对于包月类产品,出帐资费由 BOSS 系统的产品定义决定(需按试点地区集,38,成播控分平台要求配置),并由 BOSS 系统负责周期性产生帐单费用。对于按次付费类产品,播控平台提供一次批价话单,BOSS 系统可直接采用或进行二次批价后进入用户帐单。,3)产品订购,对于包月类产品,用户可以从营业厅侧或 EPG 侧进行产品订购或退订。营业厅侧的产品订购/退订,BOSS 系统通过 B1 接口同步到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EPG 侧的产品订购/退订,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通过 B2 接口同步给 BOSS系统。,对于按次计费节目类订购,只能从 EPG 侧进行,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通过 B2 接口同步给 BOSS 系统。按次计费节目订购节目不能退订,在租期到期后订购关系自动取消。,4.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实施方案,4.1.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外部对接实施方案,图五 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外部接口,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实施涉及到与试点地区直播管理系统、点播媒资管理系统、增值业务内容提供、电信运营商 BOSS 系统、中央集成播控系统和用,39,户终端的对接。其中,与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的对接为整个播控系统中的上下游对接,属于内部私有接口,对接实施不会存在问题。而与其它系统之间则需遵循共同约定的接口规范实施对接。,IPTV 集成播控平台与电信运营商协商参与 IPTV 用户端和计费共享系统的管理。电信运营商如向 IPTV 集成播控平台提供节目和 EPG 条目,须经 IPTV 集成播控平台审查后,根据内容性质统一纳入总平台或分平台集成播控平台的节目源和节目菜单(EPG)。,与试点地区直播管理系统对接的接口规范参见附录四IPTV 播控平台直播节目单引入接口规范,与试点地区点播媒资管理系统对接的接口规范参见附录五IPTV 播控平台点播节目引入接口规范,与试点地区网络运营商 BOSS 系统对接的接口规范参见附录二IPTV 播控平台用户管理接口规范、附录三IPTV 播控平台用户行为日志规范与网络传输分发系统对接的接口规范参见附录一IPTV 集成播控平台与网络传输系统接口规范,与机顶盒的接口可参见附录六引用的中国电信 IPTV 业务规范 V2.0。,4.2.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部署配置,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部署应该考虑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下发的节目内容规模,进而对本地机房环境、存储硬件等设备进行设计。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计划发布节目内容的规模及技术参数如下表,具体的存储规模以及机房建设建议见表五、表六。,40,表二 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发布节目参数,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节目内容参数,表三 标清直播点播编码规范,标清点播离线编码规范,41,表四 高清直播点播编码规范,高清点播离线编码规范,42,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各子系统中,包括统一内容管理、产品管理、EPG管理、增值业务管理、DRM 系统、统计分析子系统、用户管理子系统、认证鉴权计费子系统、EPG 服务等子系统。,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负责接收中央总平台发布的内容及相关元数据信息,并集成本地直播、点播、互动增值内容;同时,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负责与下游网络传输系统进行接口对接,实现对节目的本地管理、发布及运营,对本地用户的认证、鉴权、计费,并同步网络传输系统的运营数据。,43,图六 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网络结构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各子系统的硬件配置如下:(1)文件中心存储,模块NAS 中心存储服务,硬件型号NAS 中心存储服务器,共 150T 的存储空间,数量150T,备注支持 2M、6M、8M 码率,1,器维护 PC(2)中央数据库,备注1,通过 Varitas 做 HA2,支持 50 万用户规模,硬件型号内核不低于 16 核,内存不低于 16G容量不低于 2T,模块中央数据库数据库磁盘阵列维护 PC,数量211,(3)统一内容管理子系统,备注,模块内容管理,硬件型号内核不低于 4 核,内存,数量2,44,(4)产品管理子系统(5)EPG管理子系统(6)统计分析子系统(7)增值业务管理子系统(8)NMS网络管理系统,模块,硬件型号,数量,备注,45,(9)DRM子系统,(10)用户管理子系统,(11)认证鉴权计费子系统,(12)EPG,试点地区的建设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本地存储。根据表 2 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的节目参数,按照分平台与总平台的内容比为 2:8,分平台应具备 150TB 的存储容量,分平台可根据实际,46,情况按照周期或策略对存储内容进行更替。,2、集成播控分平台。按照 10 万在网用户规模建设,集成播控分平台的硬件部署共需 38 台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其中 EPG 应用服务器及认证鉴权计费服务器需根据用户规模进行配置,按照 30%的并发用户数,每台 EPG应用服务器能够承载 5000 并发用户计算,EPG 应用服务器应需配置 8 台,认证鉴权计费服务器需配置 2 台。,3、增值业务系统。增值业务应用服务器根据分平台增值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和用户规模进行部署。,表五 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硬件部署配置,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硬件部署配置,47,5.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实施机房要求,机房环境主要包含通信机房的温度、相对湿度、温度变化率、电磁干扰、洁净度、噪声、静电干扰、机房承重、机房接地电阻值等环境条件要素指标。,5.1.机房建筑要求,为维护和管理上的方便,电源等配套设备,一般要求安排紧凑。,总体布局应满足通信线、电源线及维护工作的要求,使线路短捷,力避迂回,,便于维护,既减少线路投资,又利于减少通信故障,提高工作效率。(1)机 房 地 面 负 荷:每 平 方 米 不 小 于 600Kg;机 房 外 的 地 方 不 低 于,300Kg/m2。,(2)机房净高:机房高度指梁下和风管下的净高度,建议上走线时不低于,3.00 米,下走线时不低于 2.70 米。;,(3)机房门高应大于 2 米、宽大于 1 米,单扇门即可。要求门、窗必须加,防尘橡胶条密封,窗户建议装双层玻璃并严格密封;,(4)各种沟槽应采取防潮措施,其边角应平整,地面与盖板应缝隙严密,照明与电力管线应尽量采用暗铺设;机房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应满足布放各种电缆的要求,并符合工艺设计的要求,尺寸为 400 mm400mm。,(5)机房地板,一般要求机房内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单元活动地板系统电阻值应符合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米水平误差应不大于 2mm。没有活动地板时,应铺设导静电地面(体积电阻率应为 1.01071.01010)。导静电地面或活动地板必须进行静电接地,可以经限流电阻及连接线与接地装置相连,限流电阻的阻值为 1M。,5.2.机房温度要求,温度控制在:1035推荐温度值:2125,注意:机房温度宜保持恒温,核心机房一般采用专用空调,边远接入机房,48,一般采用常规的柜式空调。,5.3.机房湿度要求,湿度控制在:10%90%(温度25)推荐湿度范围值:40%70%,5.4.机房温度变化率要求,温度控制在:小于15/小时,推荐温度变化率:小于5/小时,5.5.机房洁净度要求,5.5.1.灰尘粒子浓度要求,灰尘粒子浓度控制在:直径大于 0.5 微米灰尘的浓度小于 18000 粒/升;直径,大于 5 微米灰尘的浓度小于 300 粒/升,推荐灰尘粒子浓度控制在:直径大于 0.5 微米灰尘的浓度小于 350 粒/升;直,径大于 5 微米灰尘的浓度小于 3.0 粒/升,5.5.2.气体浓度要求,气体浓度要求控制在下表范围内:,5.6.机房电磁干扰要求,机房内的电场强度和电磁强度分为四级,其数值如下:,在机房中,至少要求满足 D 级别电磁干扰标准。5.7.机房噪声要求一般情况下,机房背景噪声不大于 60dB。5.8.机房静电干扰要求静电电压绝对值应小于 200 V静电保护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10 欧姆5.9.机房承重要求对于一般的设备机房,机房承重要求为:600Kg/m2(最普遍的承重要求)对于传输等设备机房,机房承重要求为:450Kg/m2对于有蓄电池的设备,机房承重要求为:800Kg/m2 及以上5.10.机房交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及接地电阻值要求,5.10.1.,机房交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应当引入相互独立的两路市电作为中心机房设备一次电源的基础电源,并与照明、空调设备的供电系统分开设置。交流供电系统的变压、配电、保护设施和供电线路应可靠、稳定。为确保系统设备连续、可靠地工作,除市电外,还应配置发电机作为交流电的备用电源。对交流电源的要求直接与一次电源设备的技术指标有关。不同厂家的一次电源模块或设备可能有不同的指标限制,设备购买方应根据购买的电源设备来满足。交流供电系统的供电功率必须满足机房内一次电源设备、UPS、操作维护终端正常工作的需要,并要求留有 20%30%的余量。1)电压、频率:49,电压:203228V频率:50+/-0.5Hz2)瞬间变动电压:瞬间变动电压不能超过 220V+/15%,且必须在 0.5 秒内恢复至 220V,对于计算机系统则必须在 0.06 秒内恢复正常。3)总谐波:不高于 5%。4)要求采用不间断电源 UPS 为其供电,且 UPS 能提供的容量应适量大于小型机的用电量(按 30%的余量计算),并建议使用油机作为备用。5)在中心机房,鉴于安全性,不推荐用一台大容量 UPS 同时为小型机供电。6)建议为每套小型机双机提供单独的两台 UPS 并联供电,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保证小型机的安全可靠运行。此时,两台 UPS 在其中一台发生故障时,另外一台 UPS 应能单独为双机供电,其容量应满足相应要求。7)地线系统:接地线必须和任何导线完全隔离及绝缘接地线线径至少为 3.5mm接地线不是零线,必须和零线分开系统接地电阻在电源插座零线与地线间测量时不大于 2 欧姆(用接地阻抗测试器测量)在电源输出座所测零线和地线间电压必须小于 1V不能使用铁管代替接地线在接地线的接地端测的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8)电源配线:符合中国国标*G,*N,*L,L:火线,N:零线,G:地线,空调系统不能和计算机系统公用同一电源照明系统不能和计算机系统公用同一电源对于主要的设备如主机、外设等使用独立的电源开关和插座50,9)网络设备供电要求: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集线器等均安放于网络机柜中,该网络机柜附带交流分线框,为安放于机柜中的设备提供交流供电。建议采用两台 UPS 采用并联方式为网络机柜提供交流电源,也可同小型机设备共用 UPS,此时 UPS 的容量应相应增加。注:各主机的维护终端及仿真终端同样建议局方提供相应容量的 UPS 为其供电,各局点可根据实际配置选用相应容量的 UPS,建议留有设备实际用电量 30%的余量。,5.10.2.,接地电阻值要求,对于核心机房,一般要求机房接地电阻值1 欧姆对于边远机房,一般要求机房接地电阻值3 欧姆对于接入机房,一般要求机房接地电阻值5 欧姆5.11.机架规格关于机架的详细说明:属于标准的 19”机架;机架为焊接装配结构,各部件之间完全导通,达到接地要求;机架两侧的装置条上有带螺纹的定位孔,定位孔的间距为 1U,为设备上架时定位提供方便;每两个定位孔之间有三个安装方孔,可与 M6 上架螺母配合,用于固定各种上架设备;顶盖和底盖均可卸装,4 扇门(前门,后门,侧门)也都可拆卸,且都通过地线连接到机架架体上;出线口采用了 3 种面积成倍数关系的盖板覆盖,可根据实际需求拆下若干盖板来走线,以达到良好封闭机架的目的;51,52,机架具有高密度网孔的前门和后门(前门有标牌),通透率为 57%,顶部和底部的通透率为 37%;,机架可附带车轮,并有伸缩型的定位螺杆,移动、定位方便。,5.12.安全要求,机房必须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如有感烟感温等告警装置,性能应良好。机房内不同的电压插座,应有明显标志。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楼板预留孔洞应配有安全盖板。,5.13.其他说明,走线架上走线方式:走线架高度大于或等于 2700mm。每机架电源功率不小于 4440 瓦。建议机房内部署直流电源 DC-48V。,如没有直流电源,必须提供相应的交流支流转换器。,设备接地要求:设备应通过地线直接与通信机房的地线排相连,避免连接到其它设备的地线排,以免互相影响。同时,应实现相关设备间的共地(一点接地)。,表六 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机房建设需求,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机房建设需求,4,噪声要求,不大于 60dB,5678910,静电干扰要求承重要求机架规格交流电压要求接地电阻值要求机房建设面积,静电电压绝对值静电保护接地电阻一般设备机房传输设备机房蓄电池设备机房尺寸规格安装高度电压频率瞬间变动电压总谐波核心机房边远机房接入机房本地节目 10 路本地节目 20 路本地节目 40 路,小于 200 V不大于 10 欧姆600Kg/m2450Kg/m2800Kg/m2650mm(W)1100mm(D)2200mm(H)47U203228V50+/-0.5Hz不能超过 220V+/15%不高于 5%接地电阻值1 欧姆接地电阻值3 欧姆接地电阻值5 欧姆不小于 50m2不小于 70m2不小于 100m2,6.项目实施进度表本实施计划是对于三网融合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建设的建议。表七 项目实施建议进度表53,54,备注:,1.设备安装和调试周期可根据试点项目的设备节点数/容量等进行调整;2.工程实施需要各试点项目分支机构和系统承建方密切配合和推动,特别是,机房准备条件以及城域网的配合,3.具体工期可以根据各个试点项目的实际情况协商,7.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实施建设流程,一个完整的项目的建设需要经过项目准备、工程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和工程,收尾四个阶段,下面为项目建设的总体执行流程。,7.1.项目建设的流程图,项目建设流程图如下:,55,准备项目,准备情况,硬件安装部分:,12,机房位置确定各节点电源走线确认及交、直流提供方式,已提供已提供,未提供未提供,项目准备阶段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工程收尾阶段项目建设流程图7.2.项目各阶段的具体工作7.2.1.工程准备阶段此阶段主要为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建设项目(后简称“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安装调试做准备,主要完成如下工作:成立项目组:系统承建方将针对该项目成立项目组,任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将全权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建设工作,同时也是系统承建方的项目接口人。制定工程实施计划:项目经理将根据合同的要求,并在与分支机构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负责制定工程实施计划,工程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进度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以确保项目的如期完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三网融合试点 IPTV 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工程项目涉及到分支机构多方面的准备工作,确保分支机构准备工作的充分和资源到位的及时,是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3456,设备机架底座机房设备安装人员及工具网络时钟源准备光口类型,涉及到中心节点、边缘节点之间实际传输距离确定交换机光口类型及功率,已提供已提供已提供已提供,未提供未提供未提供未提供,软件调测部分:,12,IP地址确定(小网段划分服务器)带宽(如果提供2M码流的节目,用户端的带宽为3M以上;如果提供1.5M码流的节目,用户端的带,宽为2M以上),已提供已提供,未提供未提供,城域网路由片源、EPG电子节目导视确认DNS域名,3456,已提供已提供已提供已提供,未提供未提供未提供未提供,配合工作17.2.2.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现场工程勘测:在分支机构确定设备安装机房后,系统承建方的工程设计人员将会同分支机构设计部门共同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并完成节点现场勘查报告。工程勘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确定系统安装场所;了解安装现场的供电、接地、走线情况以及配线架、传输等系统辅助设备的情况;确定系统开通所需要的相关安装材料的数量、规格;确定系统建立所需要的各种现场信息,如网络拓扑结构、上联接口类型等。56,57,网络规划设计:工勘完成后,网络设计工程师进行工程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包括网络规划、网管方案、IP 地址规划、VLAN 规划、防火墙规划、机房平面图和设备上架图等,并输出工程安装调测文件(设计)的网络规划分册和工程设计分册,以规范和指导工程人员的正确实施。,7.2.3.工程实施阶段,工程实施阶段,主要完成工作如下:,硬件安装:硬件设备安装,包括立架、设备上架、各种线缆的布放、设备上电等。如果工程质量有问题,则硬件安装督促工程施工人员对工程进行整改,直到达到工程安装调测文件(设计)中的要求。,系统调试:硬件安装完成后,将由系统承建方根据软件调试指导手册和工程安装调测文件(设计)进行参数配置和系统调试。调试完成后,系统承建方还会根据系统数据配置检查表对节点的软件配置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数据配置进行调整。,系统测试:系统调试完成后,系统承建方和分支机构技术人员共同对已完成安装、调试的设备依据工程安装调测文件(设计)、系统验收测试手册进行测试,并输出系统验收测试报告。,7.2.4.工程收尾阶段,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并通过系统验收测试后,工程进入收尾阶段。现场技术培训:主要的培训包括:硬件安装规范培训;基础知识及产品技术,培训;产品维护培训。,系统初验:系统初验是对整个系统的全面检测,包括工程质量、系统功能等。系统初验由系统承建方与分支机构共同来完成,并出具验收测试报告。试运行:从初验结束时刻起,整体网络系统进入为期 X 个月的试运行阶段。整体网络系统在试运行期间主要进行系统优化,可以开放用户。试运行由系统承建方与分支机构共同执行。,终验:设备安装和调测完毕并进行初步验收后,经过 X 个月的试运转正常,,由系统承建方与分支机构共同执行终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