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附图.doc
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1、 编制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编制目的 根据路堤与横向结构特过渡试验段施工总结,确定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以指导其它类型过渡施工。3、路基过渡段类型过渡段类型主要有路基与桥台过度段、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堑与隧道过度段等。4、过渡段施工方案4.1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要求过度段级配碎石应符合设计及下列要求:a:碎石颗粒中针状和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b:质软和易破碎的碎石含量含量不应超过10%。c:过度段用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要求:过渡段用碎石级配范围要求级配编号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比(%)50403025201052.50.50.0751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2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310095100306520501030210d:过度段用级配碎石也可选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并采用其相应的技术标准。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要求方孔筛边长(mm)0.10.51.77.122.431.545过筛质量百分率(%)011(5)73213464175679182100100级配碎石混料拌制前,应检查配料计量系统的工作状态,测定各种集料的含水率,根据测试结果和环境条件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级配碎石混合料出场时的含水率宜在工艺试验确定的填料出场控制含水率范围内。级配碎石出场前应进行最大干密度试验,施工单位每5000m3检验1次。过渡段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检验应符合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的要求。过渡段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1%。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倒梯形过渡,具体过渡形式按设计施工图执行。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3h内使用完毕。4.2 施工工艺过渡段基底处理基坑底部回填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分层、分区碾压养护4.3 施工方法4.3.1主要过渡段形式路堤与横向结构过渡段横断面填筑顺序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过渡段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填筑,水泥掺入量35(重量比)。填筑范围: L= 2h2×n,且不小于20m,H-原地面至台顶高度(m)路堑与横向结构过渡段横断面填筑顺序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横断面填筑顺序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过渡段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填筑,水泥掺入量35(重量比)。填筑范围:底部宽度a不小于5m;顶部宽度L= a(H-h1)×n、且不小于20m,H-原地面至台顶高度(m)n=3空心砖隔离层根部设直径为100 mm的软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排到路基外侧排水沟内,管周边用中粗砂回填以保证透水管不被损坏。路堑与桥台过渡段横断面填筑顺序示意图如下图所示4.3.2施工方法基坑底处理。涵身防水施工结束后,对涵壁附近的基坑底进行清理。清除涵洞施工时遗留的各种垃圾,排除基坑积水,清除基坑底的松土或被水泡软的土,整平基坑,使基底自路基中线向两侧不小于2%的横向排水坡。人工夯实后对原地面进行K30检测其承载力,应满足地基系数60MPa/m。按设计放出回填线,按设计要求人工采用小型打夯机按0.2m每层分层回填二八灰土或级配碎石,或浇筑C15混凝土。测量放样。回填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精测队根据涵路过渡段填筑范围大样图计算出过渡段坡脚线,放出过渡段填筑区域线。并在涵外壁的两端和中间,根据人工夯实厚度及机械压实厚度划出刻度线,作为级配碎石填筑厚度控制线。过渡段填筑。对涵洞的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试验检测,当涵洞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过渡段填筑施工。级配碎石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料量。为保证过渡段边缘的压实,边线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按自卸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卸料车数,以控制松铺厚度。涵洞两侧的过渡段同时对称填筑,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过渡段平整。先用装载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人工辅助整平。路基顶面做成两侧2%4%的横向排水坡。在涵背用红油漆标出每层松铺厚度控制线,以严格控制松铺厚度。过渡段碾压。采用YZ250D振动压路机,在涵洞两侧对称碾压施工。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先静压1遍,再弱振碾压1遍,再强振碾压4遍,最后静压1遍收光。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行与行轮迹重叠0.4m0.5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0.4m0.5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以保证无漏压,确保碾压的均匀性。靠近涵洞的部位在纵向碾压后,压路机改为平行涵洞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在大型压路机碾压完成后,人工挖出一半摊铺厚度的级配碎石,采用小型内燃冲击夯机进行碾压夯实。再将挖出碎石回填,同样采用小型内燃冲击夯机进行碾压夯实,即分二层人工小型机械碾压密实。压实检测。碾压完成后,分别采用K30平板载荷仪检测地基系数、Evd测试仪检测动态变形模量Evd、灌水法检测孔隙率n。4.4施工参数4.4.1含水量根据工艺批复的过渡段工艺总结,路基过渡段含水量为4.7%,含水量控制为最佳含水量±1%。4.4.2碾压方式根据工艺总结,路基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用25T压路机先静压1遍,再弱振1遍,再强振4遍,最后静压1遍收光。对压路机无法碾压的区域,采用Y100L-4夯实机夯填三次, 填料类型基床以下路基虚铺厚度29压实厚度25碾压方式1静+1弱+4强+1静5施工质量控制要点5.1、施工控制要点1、路基与桥台过渡段路基与桥台连接处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采用倒梯形,分层填筑掺入3-5%的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倒梯形底宽5m,过渡段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桥台基坑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二八灰土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机具碾压密实。桥台与过渡段间设置空心砖隔离层,引排路桥接缝处积水。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在2h内使用完毕。5.2、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一般地区横向结构物顶至路基面高度大于1m时,过渡段在横向结构物两侧,过渡段填筑掺入3-5%的PO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过渡段采用倒梯形,倒梯形底宽2m,过渡段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横向结构物基坑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二八灰土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机具碾压密实。3、路堑与隧道过渡段路堑与隧道连接处过渡段长度不小于20m,基床表层以下分层填筑掺PO3-5%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过渡段填筑与隧道进出口仰拱同时施工,将过渡段碾压至隧道内仰拱填充底面后再进行隧道进出口仰拱施工。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在2h内使用完毕。4、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时,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每级台阶纵向宽度不小于1m,挖入深度不小于1m,台阶高度0.6m。5、桥台基坑回填桥台基坑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二八灰土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机具碾压密实。5.3、质量控制措施1、对压路机碾压部位每层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厚度参照试验结果,小型机具压实部位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520cm。在桥台背部及横向结构物墙身的左右用红油漆标出每层松铺厚度和填层序号。3、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形。4、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其压实标准同相应路基部位压实标准。5、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并应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过渡段、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应与相邻的路堤按水平分层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6、横向结构物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及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水泥级配碎石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形;桥台后2.0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应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台后2.0m范围内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7、路堑过渡段施工时,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路堤与路堑连接处,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8、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6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过渡段填筑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基底地基系数K30H3m改良土 110 Mpa/m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2点,其中:距路基边坡线2m处1点,路基中间1点。2砂类土及细砾土130 Mpa/m3碎石类及砾石类土150 Mpa/m4H3m, 60Mpa/m5基坑混凝土回填,回填材料和混凝土等级检测符合设计要求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组混凝土时间标准养护28d抗压强度试验6基坑碎石回填,压实质量检测符合设计要求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组动力触探试验7基坑回填顶面高程±50mm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水准仪测量8水泥掺量试验配合比01%每填高90cm抽样3处,左中右各1处滴定法9填料分层压实15cm,30cm抽样检验6处,左、中、右各2处水准仪10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2000 m3为一批,1组/批料场抽样,室内试验11水泥品种、规格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200t为一批,1组/批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有关项目的试验12纵向填筑厚度不小于设计值每层抽样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13纵向填筑坡度不大于设计值每层抽样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计算14过渡段地基系数K30 (MPa/m)150每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平板载荷试验15动态变形模量Evd (MPa)50每填高30cm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3点,其中1点必须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Evd动态平板载荷试验16孔 隙 率n (%)28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n ,其中:距路基边线1.0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各3点;17中线距边缘距离+50,0mm每过渡段抽样检测3点尺量18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过渡段每检测层抽样检测2点尺量19横坡±0.5%每过渡段抽样检测2个断面坡度尺量20平整度不大于15mm每过渡段抽样检测5点2.5m长直尺量测21边坡坡率3%设计值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测6点坡度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