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专项技术交底.doc
-
资源ID:2180530
资源大小:708.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专项技术交底.doc
3#、13楼及第1、4段地下车库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专项技术交底一、 工程概况中铁置业西安3#、13#楼及第1、4段地下车库工程由西安中铁长丰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工程位于西安市高新区。本工程地下车库一层,层高4.5米(局部3.9米),覆土层厚1.8米(局部2.4米)。3#、13#楼为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楼,地下一层层高3米,地上层高均为3米,其中3#楼一单元地上29层,二、三单元地上33 m层,建筑总高度分别为87.3m、99.3m。13#楼一单元19层、二单元27层、三单元33层,建筑总高度分别为57.3 m、81.3 m、99.36 m。本工程总建筑面积80879,为一类建筑,设计耐火等级为一级;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式筏形基础(13#楼一单元为梁板式筏形基础),筏板厚度250mm1600mm。二、施工准备配合比在混凝土浇筑前申请,并提供混凝土标号、本次浇筑方量、抗渗性能等要求。混凝土开始浇筑前三天通知搅拌站,作好混凝土供应的工作协调安排。所有机具(如混凝土泵)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保证混凝土施工正常进行,并与搅拌站事先联系好,确保充足的混凝土供应及足够数量的运输罐车。在混凝土浇筑前,掌握水电供应信息,保证水、电在混凝土施工中不中断,并备有人工捣固工具,另外要配备发电机等设备,以防临时停水停电。在混凝土施工前,掌握好天气的变化情况,物资部准备好防雨布,以防突然时下雨及时防护。各专业工程师要认真检查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水、电预留、预埋,必须及时与钢筋绑扎协调穿插进行,不能任意割断钢筋,水电主管工程师要组织验收,作好隐蔽验收记录。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底板、基坑内木片、刨花、锯屑、泥土和钢筋上的鳞落的锈皮杂物及其它垃圾清除干净。钢筋工程经自检、复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进行钢筋工程隐蔽验收,经监理同意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并作好钢筋的隐蔽验收记录。10.各专业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收到项目部签发的混凝土浇筑令后才能浇筑混凝土。三、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浇水浇筑减石子砂浆混凝土浇筑钢筋修理调整养护弹线剔凿进入下一道工序。(一)、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西安市的气温较高,初凝时间相对较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也影响很大,再加上采用泵送混凝土,因此在安排罐车数量上主要根据运输距离和泵送速度来考虑,尽量做到不压车,保证混凝土泵送料口有足够混凝土,以免造成施工堵塞或施工冷缝,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泵管(采用)由混凝土泵布设至施工作业地点,要求路线短,混凝土泵送前,先开机用水或水泥砂浆湿润管道,再正式泵送混凝土,速度由慢至快,直至正常速度。泵送应连续进行,前后台之间有专人联络,必要时可借助塔吊运输,如遇特殊原因不能连续输送混凝土,时间间歇超过45分钟,若超时须拆管清理防止阻塞泵管。混凝土运输车在放料前,应用中、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拌合均匀,避免混凝土出料时分层离析。在混凝土浇筑现场,要有专职的技术人员在场,特别是对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浇筑要协调指挥。2.混凝土施工工艺(1)主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因主楼筏板混凝土体积大,为防止水化热高,聚集在内部不宜散发,使内外形成较大温差,产生裂缝,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本工程3#、13#楼地下室筏板各分3个区浇筑,每个区段混凝土一次性按三层连续浇筑留设水平施工缝,每层水平厚度不得大于500mm,混凝土要求坍落度1618cm,混凝土供应必须连续,中间不得停歇,以避免冷缝的出现(具体间混凝土浇筑路线图)。在混凝土浇筑现场,选派专职的技术人员在场,特别是对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浇筑要协调指挥。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一个坡度,一次到顶,层层推进。浇筑斜面坡度约为1:5。见下图为确保不出现冷缝,采用1台HBT80混凝土泵浇筑。按浇筑宽度1.5m,混凝土初凝时间2小时考虑,每台泵每小时混凝土泵送量保证在20m3以上即可满足要求。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时,应将振动棒插入前层混凝土中,进行二次振捣,振捣深度为2030,以保证两层混凝土之间的有较好的粘结。根据上述的分层要求,浇捣时均匀布料,覆盖完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振捣,避免混凝土的收缩及微裂缝,振捣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程度以混凝土浆上浮,不出现气泡为合适。振捣器的振捣间距按50cm梅花状振捣,采用自后向前的振捣顺序,振捣器垂直插入下层混凝土,使上下两层混凝土完全融合。在底板面混凝土初凝前两小时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太早则振不密实而且浮浆太多;太迟则会破坏混凝土拌合物的凝聚力使骨料分离,影响了混凝土浇筑质量。平板振捣器一般为2540秒,移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之间的相互搭接为35cm。对混凝土振捣中产生的泌水,根据各区段浇筑顺序,在合理的部位留设集水坑,混凝土泌水采用人工排除。(2)框架柱、混凝土墙混凝土浇筑1)、墙柱浇筑混凝土前应先浇水湿透后再浇筑30-5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严禁多浇,应先把砂浆放在灰槽里。2)、墙柱混凝土采用分层的浇筑振捣方法,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不超过500,用一根带有500mm高刻度的钢筋每层进行控制,用红油漆进行标明刻度。3)、混凝土浇筑时,上层振捣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4)、振捣时振捣棒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空洞。5)、掌握好振捣的时间,过短不易振实,过长能引起混凝土分层离析现象,一般应以混凝土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流出灰浆为准。6)、振捣点可采用“交错式”,每次移动距离为400mm。振捣时不得振捣模板,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上层振捣时应伸入下层不少于5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7)、浇筑时按模板和钢筋上的标高线进行控制标高,墙柱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层高-梁高+30mm(剔槽层为27mm)。8)、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墙、柱施工缝留设在梁底往上5mm,混凝土在剔凿前,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不能低于1.2Mpa。剔凿前,应弹线后用云石机进行切割,深度为5-8mm,然后进行剔凿。剔凿后应比梁底高3mm,以便模板的支设.剔凿后用水将杂物冲净。浇筑前先浇一层30-5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应保证砂浆厚度均匀且控制在初凝前浇筑砼,浇筑时应仔细振捣。(3)梁板混凝土浇筑清板面洒水湿润甩浆布砼振捣复振找平压实楼梯处一次搓平二次压面扫毛养护1)、清板面:砼浇筑之前,将模板表面上所有钜沫、绑丝、布尘杂物等清净,并用水冲洗,不得留有泥印等污痕,防止预拆模后板底颜色不一现象。2)、施工缝处理:顶板与墙体、梁与柱施工缝的清理:根据标高控制线,弹一道墨线,用云石机沿墨线切缝隙,深35mm再将其上部砼的浮浆层,清除干净,用水冲净,露出坚实砼层。此项工作要在支模前完成。 3)、洒水湿润:砼浇筑前,将施工缝处洒水充分湿润,一次洒水不要过大,随浇筑随进行,板面上不得有积水。4)、甩砂浆:先进场的砂浆(与砼同配比)先置于灰槽内,用塔吊吊至施工处。用扫把甩浆,使其均匀分布在砼接搓处,不得一次面积过大,要随砼浇筑随进行,特别注意梁柱节点和顶板与墙交接处的砂浆不少于30-50mm厚。每根柱头浇筑2桶砂浆,每1米墙体浇筑一桶砂浆,应随浇筑混凝土之前浇筑。严禁早浇多浇。5)、布料:(1)布料口下端距模板300mm左右,垂直距离不得大于1m。(2)布料不得其中,要在3m范围内均匀布料,布料口周围 人专门负责分布砼,用铁锹等工具进行。(3)为防止水泥浆大面积流淌,先用铁锹锄几铣砼限位阻挡。6)、振捣:(1)顶板厚度有120、140、200mm。(2)顶板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振捣。(3)墙体中间部位、楼梯处采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移动间距400mm左右,依次进行不得漏振。(4)平板振捣器:移动时成排依次前进,前后排搭接5cm,逐排移动不得漏振。(5)振捣时间:每一振点,1530S左右,以砼表面出现浮浆,不再下沉,并不冒气泡为准。(6)预留洞位置,振捣器与模板的边缘的距离,不得大于150mm,并不得振捣模板,防止跑位。7)、复振:间隔20分钟左右,进得第二次振捣,要求同上,二次振捣在左右砼初疑前进行。8) 、找平:按墙体立筋上红胶布上口,找小白线,向下返590mm为板表面标高。(1)小房间内拉小线找平。(2)使用铁插尺,随时检查板厚。用大刮杠找平,用木抹子搓平,压实两遍。注意:墙体和柱子根部100mm范围内必须保持水平,采取用水平尺检查的措施,确保模板的支设。9)、第二次压面:(1)第一遍木抹子搓平:砼振实后用木抹子搓平,并根据水平控制线随时用刮杠检查平整。(2)第二遍压光:木抹子压平后,立即用铁抹子压抹,把上层砼压实,压光,并把凹处填平,表面压平、压光。9) 、扫毛:砼终凝前用塑料拉毛刷,顺同一方向扫毛(上人后不下沉为宜)扫毛方向顺最上层钢筋走向。楼梯砼施工:楼梯段砼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下段平台处的砼,达到踏步时,再与踏步 一起浇筑,不继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用铁抹子压光,注意楼梯梁处振捣密实,振捣间距400mm。踏步一次成活,对其进行压光处理。(二)、主楼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段划分: 3#楼筏形板按设计图纸后浇带划分为3个水平施工段,浇注流向如下图所示。13#楼筏形板按设计图纸后浇带划分为3个水平施工段,浇注流向如下图所示。三、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通过工程概况我们确定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我们从混凝土配合比上对混凝土水化热进行调整。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46小时左右,初步按标高用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铁滚辗压数遍,再用木抹子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约1214h后,其上覆盖毡垫进行覆盖,防止被风吹开、水分蒸发、温度降低。在覆盖养护期间,应设置测温孔进行测温,并作好记录,随时观察混凝土构件内外温差。待水泥硬化热高峰期过后(温差不大于25)即可将毡垫撤掉,进行自然保护,由专人负责浇水,养护期不得少于14昼夜。(3)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考虑底板厚度较深,体积较大,所以需要在底板中设置测温孔组,以监控底板温度的变化(如下图)。为保证测量准确,每组测温孔内要注满水。测温管竖向布置图地下室测温孔按约100一组,在底板混凝土较深的部位布置,具体位置见测温点布置图。测温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专人严格按要求设置,要求试验人员做好测温记录。混凝土浇筑第一天至第五天,每2小时测温一次;第六天至第十五天,每4小时测温一次;第十六天至第二十天,每八小时测温一次;第二十一天至第三十天每两天测温一次;严格控制混凝土内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25,如温差过大,加强浇水覆盖、保温保水。测温孔布置如下图所示:(4)试验要求: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普通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前两天向搅拌站申请配合比,抗渗混凝土提前三天申请配合比。由于混凝土使用泵送运输,坍落度要求160180mm,底板混凝土初凝时间为4小时,掺加缓凝剂,普通混凝土无要求,按常规拌制。现场试验人员要经常不定量抽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并作好记录,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技术部与搅拌站有关人员联系、处理。混凝土试块留量:同标号、同次浇筑的混凝土每100m3留置一组,不足也留置一组;有抗渗要求的,要留置抗渗试块。四、混凝土的养护 基础筏(底)板、车库顶板及主楼楼层板混凝土终凝后要进行洒水湿润养护,采用覆盖草帘子并进行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墙柱柱模以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坏为标准,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养护,采用塑料布包裹并进行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五、混凝土浇筑时注意事项: 1、润滑混凝土泵管的减石子砂浆不得集中浇筑在柱子内,应分散浇筑且应在砂浆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2、浇筑过程中派专人修理钢筋,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位置,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浇筑。3、浇筑过程中不得随意挪动钢筋,要经常加强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查及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准确。4、两班人换班时必须明确已振捣的地方,以防漏振。5、所用机具等不得乱扔乱砸,以防伤人。6、混凝土浇筑时,不得集中下料或冲砸钢筋骨架,应安浇筑顺序均匀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应设125mm的串通使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大于2M。六、混凝土结构观感质量:1、结构工程保持拆除模板后的原貌,无剔凿、磨、抹或涂刷修补处理痕迹。2、结构整体质量:混凝土密实整洁,面层平整,阴阳角的棱角整齐平直。无漏浆、无跑模和涨模,无烂根、无错台、无冷缝、无夹杂物、无裂缝、无蜂窝、麻面和孔洞,无气泡或每平方米面积不大于30cm2,且气泡分散、气泡最大直径小于10,深度不大于2。3、保护层准确,无露筋;预留孔洞、施工缝、后浇带洞口整齐;预埋件底部密实,表面平整;预埋螺栓垂直、外露丝扣有保护措施。七、成品保护1、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2、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踏,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3、侧模拆除以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为标准。4、模板拆除后应用阳角木板对柱子阳角进行保护。5、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对预埋件、预留洞做好保护,严禁乱拆,乱挪。6、浇筑混凝土时,严禁硬扳、硬撬钢筋,并应在墙柱钢筋上部包裹塑料布,以防污染钢筋。八、混凝土浇筑安全要求:1、浇灌车库框架结构梁柱板混凝土时,应用脚手架搭设相互连通的通道,宽度不小于1.2M,并护身设栏杆,高度不小于1.2M,通道应满铺脚手板并用8号铁丝绑牢,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2、浇水养护时应注意楼面上的障碍物和孔洞,拉移胶皮管线时不得倒退行走。3、浇灌砼使用的溜槽或串筒节间必须连接牢固,操作部位应有护身栏,不准站在溜槽帮上操作。4、用塔吊料斗浇筑时,指挥扶斗人员与塔吊司机应密切配合,防止碰头和料斗碰人坠落,指挥人员应严格按照“信号指挥人员安全技术交底”进行。5、使用振捣器必须装有漏电保护装置,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胶鞋,以防触电。6、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精力集中,不得嬉戏打闹。7、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8、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严禁穿拖鞋,登高人员应穿防滑鞋。9、严禁随意拆除或损坏防护栏杆、拉杆、安全网、跳板、脚手板、支撑等防护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