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防诈骗的相关知识课件.ppt

    • 资源ID:2176671       资源大小:1.89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防诈骗的相关知识课件.ppt

    安全品质科二一五年十二月十七日,防诈骗知识,1,ppt课件,提 纲,一、前言二、案例三、骗术大曝光四、受骗心理分析五、防范措施,2,ppt课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在现代通信技术日益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功能多、使用方便的手机及住宅或网络电话,甚至银行卡、互联网也日益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犯罪分子抓住群众贪利、惧损避害、花钱消灾等不同心理弱点,诈骗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既有传统的接触式诈骗,也有利用网络、信息、电话等工具实施的非接触式诈骗,极大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预防和控制诈骗犯罪,最关键的是需要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重在自我防范。现针对目前常见的几种骗术,结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揭露各类诈骗犯罪伎俩,以此警示、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共同创造平安、和谐的家园。,前言,3,ppt课件,发生在大家身边的案例,诈骗类型包括:网络诈骗、电话诈骗、冒充亲戚朋友、购车退税等。,4,ppt课件,案例封建迷信诈骗,替你消灾:“不好,你有血光之灾。”当一貌似神婆或者算命者故作惊讶地出现在你面前时,你千万不能相信他们的鬼话。这些骗子会以替你消灾为由,让你将钱用红纸包好,故作玄虚地比划一阵后,将你的钱调包。,5,ppt课件,假冒高科技:在车站码头,有人找你询问科委或者某医院怎么走,并透露自己手中有一个“高科技电脑芯片”急于低价脱手时,你要特别留意,这时另外一名骗子会马上出现,假意收购并鼓动你一起购买,达到诈骗现金的目的。,案例假冒高科技诈骗,6,ppt课件,案例捡钱分钱诈骗,丢包诈骗:如遇到一个在你面前“无意”丢下一包东西,被丢的包里往往装满假钞票、假金首饰,另一个人上前假意与你一起发现被丢的包,要求平分你拾到的东西,并花言巧语让你得大部分,但要你拿出身上的钱或佩戴的金饰抵押。这时请你不要贪图小利,应将拾到的东西送交派出所或打110报警。,7,ppt课件,案例冒充警察办案诈骗,冒充警察办案,恐吓受害人涉嫌洗钱实施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外地公检法机关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谎称在办案中发现用受害人身份证开户的银行卡涉嫌为犯罪分子洗钱,需将以其身份开户的所有银行账户冻结,进而要求受害人将存款转入骗子指定的所谓安全账户,以达到诈骗的目的。,8,ppt课件,案例虚构购车退税诈骗,虚构购车退税实施电信诈骗。犯罪分子以税务局、财政局或者车管所的工作人员名义,通过电话或者短信联系受害人,告知其购买的汽车等高档商品可以退税,要求当事人先交纳一笔“手续费”。并让受害人按照要求通过ATM柜员机操作退还税额,转走受害人银行卡存款。,9,ppt课件,案例路上奇遇诈骗,路上奇遇。犯罪分子通常以老人、女性为下手目标。通过向受害人阐述自己急需用钱的状态,急于将自己手中的高价值物品卖出,而且中整个行骗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个托儿,用以证明急于脱手的高价值物料属于正品。只要受害人有贪图便宜的心理,最后拿到的高价值物料往往是一些一文不值的赝品。,10,ppt课件,案例兑换外币诈骗,兑换外币行骗。犯罪分子通常会向受害人阐明自己急于用钱,而附近又没有什么可以兑换外币的地点或者说自己没带证件无法在银行兑换外币,与此同时,犯罪分子通常会有个托儿,以此证明外币是货真价实的,在受害人逐渐信以为真的情况下,犯罪分子就会偷梁换柱将真实的外币换为备好的假钱。,11,ppt课件,案例借用手机诈骗,借用手机打电话。犯罪分子通常会对受害人说自己手机没电或者没钱,而向受害人借用手机,在借用的过程中,犯罪分子会将身上某些东西抵押给受害人,受害人往往会因为有抵押物在手而放松警惕,这是犯罪分子通常会乘机溜走,而此时受害人会发现自己手中抵押物都是一堆废品。,12,ppt课件,盗用qq诈骗。犯罪分子首先通过网络盗取受害人亲戚朋友的qq号,然后用盗用的qq号给受害人发送信息,一般都是急用钱的信息,然后告知受害人将钱汇往何处,受害人往往会因为关心亲戚朋友的心理,而急于将钱汇出去。,案例 QQ诈骗,13,ppt课件,案例恐吓威胁诈骗,虚构绑架受害人子女实施电话诈骗。犯罪分子给受害人打电话,慌称其子女被绑架要求向指定账户汇钱赎人,并播放“其子女”在电话中呼喊求救,受害人往往因惊慌失措,救子心切而上当受骗。,14,ppt课件,案例冒充亲朋好友诈骗,冒充受害人亲友生病或出车祸实施电话诈骗。犯罪分子打电话让受害人“猜猜是谁”,然后便冒充其外地朋友或同学与其攀谈,并慌称近日要来受害人处游玩。第二天再次拨打受害人电话,以在高速公路出车祸或在来沈途中生病等为由向受害人借钱,诱骗受害人向其指定帐户汇钱。,15,ppt课件,受骗心理分析,一般的说,受害人所具有的一些不良的或幼稚的心理意识,是诈骗分子所以能轻易诈骗得手的关键。(一)爱贪占便宜的不良心理意识。贪便宜,想发财,发大财,不假思索,头脑发热,认为“天上能掉馅饼”,往往使诈骗犯罪分子轻易得手。(二)严重的封建迷信思想。相信世界上有鬼神,相信“风水”说,或急于摆脱疾病的折磨和贫困的困扰,认为“画符作法”能除邪消灾,逢凶化吉,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人们这种愚昧无知的思想,暗中调换走受害人用来“镇邪作法”的金银首饰和现金。(三)轻率、轻信、麻痹的思想。受害人认为在自己眼皮底下,在自己的跟前,不会出什么事,也没想到会出事,毫不在意,无所警惕,轻易的相信别人,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人们这种短暂的思想麻痹时机,快速的作案得手。(四)易受暗示、易受诱惑的不良心理品质。容易接受犯罪分子的暗示,经受不住诱惑;诈骗犯罪分子有针对性、试探性的抛出“诱饵”,受害人不自觉的被诈骗犯罪分子所设计的发财之道所吸引,甚至自己先入为主的设想好发财之道。,16,ppt课件,不法之徒在实施诈骗犯罪时常常利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特定身份,在受害人被叫电话上来电显示成任意的号码,甚至可显示“110”、“120”、“119”等特殊号码,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在此提醒员工一定要提高警惕。第一招、要注意避免个人资料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尽量不要在ATM机上操作,应到柜面直接办理。第二招、要慎接陌生人的电话,当接到陌生人的电话,特别是冒充亲属、朋友的电话,凡涉及借款、汇款、存款、转款等事项时,要仔细分析对方的意图,经多方核实再采取行动。第三招、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尤其是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不要轻易汇款,应第一时间告知家属商量解决;同时不要轻信好事,贪图便宜,避免因贪念或好奇心理作祟蒙受经济损失。第四招、接到上述电话、短信或不良信息,要主动向属地公安机关或电信监管部门举报,积极举报线索。总之,任何诈骗行为归根结底都是向受害人要钱,只要谨记凡是最后找你要钱的都是骗子。除了自己不上当受骗,还要告诉家人和亲戚朋友,让他们也不上当受骗。,防范措施,17,ppt课件,谢谢大家,18,ppt课件,

    注意事项

    本文(防诈骗的相关知识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