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合成反应ppt课件 第4章汇编.ppt
药物合成反应课件-第4章,一、中枢神经系统与相关疾病:,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药物:失眠 镇静催眠药物 癫痫 抗癫痫药物 精神失常 抗精神病、抗抑郁、抗焦虑、抗狂躁药物 疼痛 阿片样镇痛药物 中枢神经抑制、脑功能衰退 中枢兴奋药物,二、镇静催眠药物 Sedative-Hypnotics,1.镇静催眠药物:可以使服用者处于安静或者思睡状态,或者引起类似正常睡眠的药物。镇静与催眠药物无本质区别。小剂量 镇静作用 较大剂量 催眠作用 大剂量 麻醉、抗惊厥2.镇静催眠药物的发展 十九世纪初 巴比妥类药物 十九世纪 60年代 苯二氮卓类药物 十九世纪 90年代 唑吡坦及类似药物,三、镇静催眠药物地西泮 Diazepam“安定”,1.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化学结构靶点:与苯二氮卓受体(g-氨基丁酸受体的亚结构单元,通过 GABA 激活时可以降低神经活跃度,Cl-通道)结合,强化GABA的作用。2.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三、镇静催眠药物地西泮 Diazepam,3.地西泮的化学命名,1-甲基-5-苯基-7-氯-1,3-二氢-2H-1,4-苯并二氮卓-2-酮,三、镇静催眠药物地西泮 Diazepam,4.地西泮的逆合成分析,三、镇静催眠药物地西泮 Diazepam,5.地西泮的化学合成反应,三、镇静催眠药物地西泮 Diazepam,6.地西泮的合成反应机理:Delepine 伯胺反应,四、镇静催眠药物唑吡坦 Zolpidem“安必恩”,1.唑吡坦的作用机制与优点靶点:与苯二氮卓受体w1亚型结合。优点:镇静催眠作用强,较少抗焦虑、肌肉松弛、抗惊厥作用;剂量少,极少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2.唑吡坦及类似药物的化学结构,四、镇静催眠药物唑吡坦 Zolpidem,3.唑吡坦的化学命名:无特定名的稠杂环母核,N,N,6-三甲基-2-对甲苯基-咪唑并1,2-a 吡啶-3-乙酰胺,四、镇静催眠药物唑吡坦 Zolpidem,4.唑吡坦的逆合成分析,四、镇静催眠药物唑吡坦 Zolpidem,5.唑吡坦的化学合成反应:亚胺正离子中间体,第二节、抗癫痫药物,一、癫痫 Epilepsy1.癫痫的病理学原因:大脑局部神经元过度兴奋,产生阵发性放电导致的慢性、反复性和突发性的大脑功能失调。2.癫痫的临床表现:突然意识丧失,继之先强直后阵挛性痉挛。常伴尖叫、面色青紫、尿失禁、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后痉挛发作自然停止,进入昏睡状态。3.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巴比妥类、苯并氮杂卓类、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卤加比、丙戊酸,二、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 Phenobarbital,1.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化学结构靶点:与GABA受体结合,作用于网状兴奋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阻断脑干的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质的细胞兴奋性降低。2.常见的巴比妥类药物:课后自修解离常数 pKa 内容,二、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 Phenobarbital,3.苯巴比妥的化学命名与逆合成分析,5-乙基-5-苯基-2,4,6-(1H,3H,5H)-嘧啶三酮,二、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 Phenobarbital,4.苯巴比妥的化学合成反应,二、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 Phenobarbital,5.苯巴比妥的合成反应机理:Claisen 缩合反应,三、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 Sodium Phenytoin,1.苯妥英钠的化学命名:环内酰脲类抗癫痫药物 靶点:与细胞膜作用,阻断电压控制的Na+通道;增加5-羟 色胺(5-HT)和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神经递质)课后作业:2.苯妥英钠的化学合成方法3.苯妥英钠的合成反应机理,5,5-二苯基-2,4-咪唑烷二酮钠盐,四、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1.卡马西平的作用机制和类似药物:二苯并氮杂卓类药物 靶点:结构与作用均类似苯妥英钠,四、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2.卡马西平的化学命名与逆合成分析:,5H-二苯并b,f-氮杂卓-5-甲酰胺,四、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3.卡马西平的化学合成反应:光气与三光气,五、抗癫痫药物卤加比 Halogabide,1.卤加比的作用机制及类似药物:拟GABA类药物 靶点:激动GABA受体,五、抗癫痫药物卤加比 Halogabide,2.卤加比的化学命名与逆合成分析:,4-(4-氯苯基)(5-氟-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丁酰胺,五、抗癫痫药物卤加比 Halogabide,3.卤加比的化学合成反应:,五、抗癫痫药物卤加比 Halogabide,4.卤加比的合成反应机理:路易斯酸诱导的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指在一定反应条件下,有机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发生迁移或分子内碳原子骨架发生改变,形成新化合物的反应。,第三节、抗精神病药物,一、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大精神疾病,症状为思考方式及情绪反应出现崩溃。常见病征包括幻听、偏执、异常妄想及杂乱的言语与思考,并出现社会或职业功能退化。2.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基础:脑内多巴胺(DA)过多有关。3.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DA受体拮抗剂 吩噻嗪 噻吨类 二苯氮卓类 丁酰苯类,二、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 Chlorpromazine,1.吩噻嗪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二、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 Chlorpromazine,2.氯丙嗪的化学命名与逆合成分析,2-氯-N,N-二甲基-10H-吩噻嗪-10-丙胺,二、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 Chlorpromazine,3.氯丙嗪的化学合成反应,二、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 Chlorpromazine,4.氯丙嗪的合成反应机理:Ullmann式反应,二、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 Chlorpromazine,4.氯丙嗪的合成反应机理:吩噻嗪的氧化环化,三、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 Haloperidol,1.丁酰苯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类似吩噻嗪类药物,三、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 Haloperidol,2.氟哌啶醇的化学命名和逆合成分析,1-(4-氟苯基)-4-4-(4-氯苯基)-4-羟基-1-哌嗪基-1-丁酮,三、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 Haloperidol,3.氟哌啶醇的化学合成反应,课后作业:请写出以下两个片段的合成方法,四、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 Olanzapine,1.奥氮平及类似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结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靶点:多巴胺受体作用较弱,主要作用于其他神经递质受体,2.奥氮平的化学命名和逆合成分析,四、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 Olanzapine,2-甲基-4-(4-甲基-1-哌啶基)-10H-噻吩并2,3-b1,5苯并二氮杂卓,3.奥氮平的化学合成反应,四、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 Olanzapine,4.奥氮平的合成反应机理:Gewald 反应,四、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 Olanzapine,第四节、抗抑郁药物,一、抑郁症 Depression1.抑郁症: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2.抑郁症的病理基础: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不足。抗抑郁药就是通过抑制神经系统对这两种递质的再摄取,使得浓度增加而发挥作用。3.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NRIs 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 SRIs,二、抗抑郁药物丙咪嗪 Imipramine,1.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 NRIs,二、抗抑郁药物丙咪嗪 Imipramine,2.丙咪嗪的化学命名与逆合成分析,3-(10,11-二氢-5H-二苯并b,f氮杂卓基)-N,N-二甲基丙胺,二、抗抑郁药物丙咪嗪 Imipramine,3.丙咪嗪的化学合成反应,三、抗抑郁药物氟西汀 Imipramine,1.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 SRIs,三、抗抑郁药物氟西汀 Imipramine,2.氟西汀的化学命名与逆合成分析,N-甲基-3-苯基-3-(4-三氟甲基苯氧基)丙胺,三、抗抑郁药物氟西汀 Imipramine,3.氟西汀的化学合成反应,第五节、阿片样镇痛药物,一、麻醉性镇痛药物:管制药品毒品 1.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既是疾病的症状,也是一种病症。2.阿片样镇痛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与阿片受体结合,选择性的抑制痛觉,主要用于剧烈疼痛,镇痛作用强。但由于抑制呼吸,成瘾性强导致戒断症状,又被称作麻醉性镇痛药。3.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物:吗啡生物碱类 半合成类 全合成类,二、阿片样镇痛药物吗啡 Morphine,1.吗啡生物碱及半合成类药物:m 受体激动剂(k,d),三、阿片样镇痛药物哌替啶 Pethidine“杜冷丁”,1.哌啶类镇痛药物的化学结构,三、阿片样镇痛药物哌替啶 Pethidine,2.哌替啶的化学命名与逆合成分析,1-甲基-4-苯基-4-哌啶甲酸乙酯,三、阿片样镇痛药物哌替啶 Pethidine,3.哌替啶的化学合成反应,四、阿片样镇痛药物芬太尼 Fentanyl,1.芬太尼的化学命名与逆合成分析,N-苯基-N-1-(2-苯乙基)-4-哌啶基丙酰胺,四、阿片样镇痛药物芬太尼 Fentanyl,2.芬太尼的化学合成反应:还原氨基化反应 Reductive Amination,五、阿片样镇痛药物美沙酮 Methadone,1.美沙酮的化学命名与逆合成分析,4,4-二苯基-6-二甲氨基-3-庚酮,五、阿片样镇痛药物美沙酮 Methadone,2.美沙酮的化学合成反应,五、阿片样镇痛药物美沙酮 Methadone,3.美沙酮的合成反应机理:乙撑亚胺离子与亚胺水解,五、阿片样镇痛药物美沙酮 Methadone,3.美沙酮的合成反应机理:Friedel-Craft 烷基化反应,第六节、中枢兴奋药物,一、中枢神经抑制/衰退与相关药物1.各类中枢神经兴奋药物 大脑皮层兴奋药物:精神兴奋 呼吸中枢兴奋药物:抗呼吸衰竭 大脑功能恢复药物:促智和抗老年痴呆2.大脑和脊髓兴奋药物的问题:安全范围窄,易导致过度兴奋和惊厥;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临床观察。3.按照药物结构分类 生物碱 苯乙胺 酰胺类,二、生物碱类中枢兴奋药物咖啡因 Caffeine,1.生物碱类药物: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cAMP分解,提高大脑皮层兴奋。,二、生物碱类中枢兴奋药物咖啡因 Caffeine,2.咖啡因的化学命名与逆合成分析,1,3,7,-三甲基-3,7-二氢-1H-嘌呤-2,6-二酮,二、生物碱类中枢兴奋药物咖啡因 Caffeine,3.咖啡因的化学合成反应,三、苯乙胺类中枢兴奋药物苯丙胺 Amphentamine“安非他命”,1.苯乙胺类中枢兴奋药物:一级/二级精神管制药物-毒品 增加神经递质(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触突活动。,四、酰胺类中枢兴奋药物吡拉西坦 Piracetam,1.酰胺类中枢兴奋药物:作用于大脑皮层,促进大脑能量供应和乙酰胆碱的合成,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无精神兴奋作用,无成瘾性。,四、酰胺类中枢兴奋药物吡拉西坦 Piracetam,2.吡拉西坦的化学命名与逆合成分析,2-(2-氧代-吡咯烷-1-基)乙酰胺,四、酰胺类中枢兴奋药物吡拉西坦 Piracetam,3.吡拉西坦的化学合成反应,第四章教学内容总结,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与各种神经递质 各种疾病的生物学本质及治疗原理:失眠、癫痫、精神分裂、抑郁、疼痛、嗜睡、老年痴呆等二、六大类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物:16 种药物的结构与命名 地西泮,唑吡坦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卤加比 氯丙嗪,氟哌啶醇,奥氮平 丙咪嗪,氟西汀 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 咖啡因,吡拉西坦,第四章教学内容总结,三、药物合成涉及的化学反应、概念和机理化学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除、缩合、氧化、还原 命名反应:Delepine 伯胺反应,Claisen 缩合反应、Ullmann 式反应、Gewald 反应,还原氨基化反应、Friedel-Craft 烷基化反应、概念:互变异构、反应平衡移动、亚硝化、苯环取代基定位效应、离去基、亚胺水解、羰基a-H的酸性、前药、无特定名的稠杂环、重排反应、脱羧反应、解离常数 pKa反应试剂:环氧化物、活泼亚甲基、乌洛托品、对甲苯磺酸酯、单质硫、光气与三光气、亚胺正离子、乙撑亚胺正离子、烷基化试剂、路易斯酸官能团:自己总结!,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