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地理人教必修第一册ppt课件:第六章 自然灾害 单元复习.ppt
第六章,自然灾害,章末整合提升,网 络 构 建,专 题 突 破,真 题 演 练,网 络 构 建,专 题 突 破,1非工程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2)加强监测与预报,建立健全法规体系。(3)完善灾害预警体系,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等。(4)调整农业结构,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旱灾)。(5)参加防灾保险。,专题一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分析,2工程措施(1)修建各种减灾防灾的工程,如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护坡工程等,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2)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3)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4)修建排水、分洪、堤坝等水利工程,裁弯取直。(5)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6)兴建水库等水利设施,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旱灾),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7)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8)修建避难场所(地震、台风等)。,某年9月到次年3月,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例题 1,典例展示,(1)此次旱灾()A重旱区主要位于云、桂两省(区)B主要由夏季风登陆晚造成C将对云南花卉、油菜产量造成严重影响D属突发性灾害,给监测预报带来困难(2)为防范旱灾,该地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兴建蓄水工程推广人工增雨技术改进灌溉技术实施跨流域调水ABCD,C,B,(3)能旱涝兼治的工程措施是()A加强监测预报 B改变水循环模式C疏散重灾区人口D兴修水利工程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此次旱灾重旱区主要位于云南、贵州两省,A错误;根据材抖信息可知,此次旱灾发生的时间在9月到次年3月,发生在夏季之后,不是夏季风登陆晚造成的,B错误;严重的旱灾将对云南花卉、油菜产量造成严重影响,C正确;旱灾不属于突发性灾害,D错误。,D,第(2)题,本题考查防范旱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西南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岩层多裂缝,地下多溶洞,保水性差,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差;且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属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为防范旱灾,该地区可兴建蓄水工程和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正确,故选B。第(3)题,本题考查旱涝灾害治理的工程措施。旱涝灾害属于气象灾害。降水变多、河流水量大,易发生洪涝灾害;降水变少、河流水量小,易发生旱灾。兴建水利工程能在河流丰水期蓄水,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且可以在河流枯水期放水,减轻旱灾危害。故选D。,专题二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如图所示圆圈为台风系统,该系统分成四个区域,短箭头表示风向,长箭头表示台风整体移动方向。据此探究下列问题。,例题 2,典例展示,(1)图中甲、乙、丙、丁是四艘轮船的逃生路线,比较合理的是哪条路线,请说明理由。(2)台风普遍带来暴雨和大风。但是在不同地区,还会形成其他自然灾害,请举例说明。(3)试分析广东、福建等地多台风的原因,并列举两项预防台风的措施。,解析第(1)题,台风的危害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组成,台风的危害性极大。台风逃生应远离台风的控制区域,远离台风中心位置,不能和台风的移动方向一致。图中台风移动的方向为自东南向西北移动,丙沿着台风移动的方向,甲、丁向着风力最大的台风中心方向,都极具危险;乙路线远离台风中心,比较合理。第(2)题,注意不同灾害发生的关联性和具体条件。台风带来的灾害在沿海地区形成风暴潮,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峻和暴雨的冲刷力强容易形成泥石流和滑坡,在地势低洼处容易积水易形成内涝(涝灾)。第(3)题,从广东和福建的位置分析。加强监测预报、及时远离台风区等,回答合理即可。,答案(1)乙路线。乙路线远离台风中心,有利于脱离危险。甲、丁向着风力最大的台风中心附近方向,丙沿着台风移动的方向,均不利于逃生。(2)在沿海地区形成风暴潮,在山区容易形成泥石流和滑坡,在地势低洼处易形成内涝(涝灾)。(3)原因:广东、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离台风源地较近。措施:利用卫星和雷达加强监测、及时发出警报;远离台风登陆经过的地区;紧闭房屋门窗等。,真 题 演 练,1(2018浙江)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GIS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完成下题。,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解析由材料可知,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要注意题目和选项中的6个图比例尺是不完全相同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做题方法是将题目中两图十字星重合,将重叠的图的比例尺统一,可得出D项正确。,D,(2017江苏地理卷)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下图为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回答23题。(双选),2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A甲B乙C丙D丁3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B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AC,BD,解析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距离此次沙尘暴发生地太远,B项错误;从图中沙尘暴的分布范围可知,此时盛行风向最可能为偏西风、偏北风,故其沙源最可能来自甲地和丙地;丁地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排除D项。第3题,扬尘、沙尘暴导致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加重大气污染,影响大气能见度,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流感病毒传播与扬尘天气无关;扬尘及沙尘暴中的颗粒物呈碱性,可以中和大气的酸性,降低酸雨危害。,4(2016全国卷)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如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读图,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答案分布特征为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数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数相对较少。原是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解析从图中明显看出,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是北多南少,原因是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相对较小。,5(2016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如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答案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工程(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解析防治洪涝灾害,主要从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回答:工程性措施主要包括修建防洪堤坝、修建水库和排涝设施,开挖新河,疏浚河道等;非工程性措施包括建立灾害的预测和预警机制,完善防洪抢险的应急体系,加强防灾减灾教育等。,6(2016全国卷)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暴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答案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季节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且有大量冰川分布,夏秋季节因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同时,夏秋季节降水十分丰富,导致该季节水量巨大;材料中给出了松散堆积物数量巨大,且中游河谷狭窄、坡度大,从而导致发生泥石流的规模大、强度大,所以破坏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