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最新课件.ppt
,骨 质 疏 松 症,目录 Contents,PART 01概念,PART 02流行病学,PART 03疾病筛查,PART 04治疗方法,PART 05健康管理,概念,第一部分,骨质疏松症定义,骨质疏松症分类,骨质疏松症定义: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摘要:2001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概念,分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概念,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概念,第二部分,老龄化趋势,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骨质疏松症骨折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骨质疏松症伴随老龄化如期而至,国际上通常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老龄化定义,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为参考,此指标由2002年的7.3%上涨至2012年的9.4%。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到1.27亿,我国现状,老龄化,老龄化,20,2016年公布的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5年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至2014年达到14434万,老龄人口还在以每年800万人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计,至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3。,2005-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变化趋势图,“静悄悄的”流行病,2007年研究,2002年研究,2009年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展了多项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我国6个地区8142名2089岁女性骨密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女性任何部位检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5059岁为15.5%,6069岁为42.2%,7079岁为58.9%,8089岁为80.8%。,5059岁男性,腰椎为5.7%,股骨颈为2.1%,而80岁以上分别达到14.6%和17.8%;5059岁女性,腰椎为5.0%,股骨颈为5.2%,而80岁以上分别达到32.3%和53.3%。,亚洲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费用和负担白皮书显示,中国骨质疏松症的患病人口达6940万,骨量减少的人口近2亿。,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发病率,2010 年,中国大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达233 万例次,其中髋部骨折 36 万例次,椎体骨折111 万例次,其他骨质疏松性骨折 86 万,标签文字,骨质疏松必然伴随骨折高危因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髋部、椎体和腕部,骨质疏松症骨折流行病学特征,预测中国大陆2030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年发生436万例次,至2050年达599万例次,相应的医疗支出达178亿美元和254亿美元。,患病率持续增加,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13%)高于前列腺癌。,骨质疏松症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如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比例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并造成沉重的家庭、社会和经济负担。骨质疏松性骨折再发风险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骨质疏松症骨折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数据表明,发生一次髋部骨折后再发髋部骨折的风险将增加2.5倍,发生一次椎体骨折后再发椎体骨折的风险将增加5倍,其他部位骨折风险增加23倍。髋部骨折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第三部分,高危人群,自我测试,骨密度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流程,疾病筛查,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饮过多咖啡、体力活动缺乏、制动、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高危人群,临床上采用风险评估方法来作为初筛工具,自我测试,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1分钟测试题,自我测试,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2.您的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强的松、可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4.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6.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7.您经常患腹泻吗?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绝经?9.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经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怀孕期间除外)?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其中有1道题回答结果为“是”,即是骨质疏松症易患人群。结果为“是”的题目越多,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越大。,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自我测试,此工具基于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绝经后妇女的研究,收集多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并进行骨密度测定,从中筛选出11个与骨密度具有显著相关的风险因素,再经多变量回归模型分析,得出能最好体现敏感度和特异度的2项简易筛查指标,即年龄和体重。,OSTA指数计算方法是:(体重-年龄)0.2:,自我测试,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指标是:发生了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口前尚缺乏直接测定骨强度的临床手段,因此,骨密度或骨矿含量测定是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以及评估疾病程度的客观的量化指标。因目前尚缺乏较为理想的骨强度直接测量或评估方法,临床上采用骨密度(BMD)测量作为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体积密度)或者是单位面积(面积密度)的骨量,二者能够通过无创技术对活体进行测量。骨密度及骨测量的方法也较多,不同方法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疗效的监测以及骨折危险性的评估作用也有所不同。,骨密度检查,临床上骨密度测定方法:1、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2、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pDXA)3、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骨密度检查,金标准,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骨密度检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是基于DXA测定骨密度通常用 T值或Z值表示T值=(测定值一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Z值=(测定值一同龄人骨密度均值)/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T值用于表示绝经后妇女和大于50岁男性的骨密度水平Z值用于儿童、绝经前妇女以及小于50岁的男性,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测定指证:,骨密度检查,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建议行骨密度测定: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论是否有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有脆性骨折史或/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回答结果阳性;OSTA结果-1,骨密度诊断,骨密度检查,骨密度诊断,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查,https:/www.sheffield.ac.uk/FRAX,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WHO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可用于计算10年发生髋部骨折及任何重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中文版、简单操作中国大陆流行病学资料尚不完善,FRAX计算模型数据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关注任何影像学骨质的改变,影像学检查,X线(A)示双手诸骨骨质矿化不足,拇指末节假性骨折X线正位片(B)示右手第2-4掌骨、近节指骨骨质疏松,骨膜下骨吸收,骨结构模糊。,关注任何影像学骨质的改变,影像学检查,二度骨质疏松出现骨小梁脆而疏松,三度骨质疏松出现骨折、微骨折,骨质形态发生改变,性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尿钙和磷、甲状腺功能、肿瘤标记物,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清蛋白电泳,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常规了解是否有贫血、炎性疾病、蛋白尿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通常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值在正常范围,当有骨折时血碱性磷酸酶值水平有轻度升高。如以上检查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转至相关专科做进一步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酌情进行检查,除外其他疾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实验室检查,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就是骨组织本身的代谢(分解与合成)产物,简称骨标志物(bone markers)。骨转换标志物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前者代表成骨细胞活动及骨形成时的代谢产物,后者代表破骨细胞活动及骨吸收时的代谢产物,特别是骨基质降解产物。有条件的单位可选择性做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以指导临床决策。,实验室检查,骨质疏松诊断流程,第四部分,基础措施,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关注事项,康复治疗,治疗方法,调整生活方式,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适当户外活动和日照,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各种关节保护器)等。,基本补充剂,钙剂: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人推荐量800 mg(元素钙)是获得理想骨峰值。推荐量为1000 mg。目前的膳食营养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 mg,故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600 mg。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有益。,基础措施,抗骨质疏松药物有多种,其主要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或以抑制骨吸收为主、或以促进骨形成为主,也有一些多重作用机制的药物。,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关注事项,钙剂及维生素D作为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用药,不建议同时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每6-12个月系统地观察中轴骨骨密度的变,有助于评价药物的疗效,外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pDXA)和定量骨超声(QUS)等评价外周骨骼骨密度或骨质量的方法,不能反映脊柱及髓部对于药物治疗的反应,因此不适于监测药物的疗效。,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以在药物治疗后1-6个月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测量其变化情况,可以了解骨吸收抑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的作用效果。,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依从性,良好的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抗骨质疏松药物降低骨折的疗效。,运动是保证骨骼健康的成功措施之一,不同时期运动对骨骼的作用不同,儿童期增加骨量,成人期获得骨量并保存骨量,老年期保存骨量减少骨丢失。,个体原则:由于个体的生理状态和运动机能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评定原则:每个体在选择运动方式时应进行生理状态包括营养、脏器功能等方面的评估。实际生活能力评定包括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等。环境评定包括居住环境、居住区的地理状况等。,产生骨效应的原则:负重、抗阻、超负荷和累积的运动可以产生骨效应,抗阻运动具有部位的特异性,即承受应力的骨骼局部骨量增加。,负重运动,抗阻运动。例如:快步走,哑铃操,举重,划船运动,蹬踏运动等。每周4-5次,抗阻运动每周2-3次。强度以每次运动后肌肉有酸胀和疲乏感,休息后次日这种感觉消失为宜。,康复治疗,第五部分,大众普及,医务人员认知,慢性病管理,分级诊疗,健康管理,意义重大,骨质疏松症的罹患人数众多,危害严重。有效地防控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意义重大,知识普及,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尚未普及,隐形杀手,骨质疏松症不一定有特异性症状,缺少主动就医以及良好的依从性,一旦发病往往后果很严重,大众普及,专业知识欠缺,缺乏专业知识培训,未将骨质疏松症当做疾病看待,缺少主动积极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慢,见效慢,医务人员缺少积极性,缺少专业诊察设备,双能X线检查未能广泛普及,超声检查误差较大,多学科交叉,骨质疏松症涉及内分泌科、骨科、关节外科、心血管多个科室,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甚至出现互相推诿,医务人员认知,骨质疏松症如同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一样,均列为重大慢病,治疗时间长,老年骨质疏松需要终身诊治,继发性骨质疏松治疗也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骨质疏松症往往是可控不可治愈的,花费巨大,用药时间长、费用大,部分药物不在医保报销范围,或者使用受限,患者无法负担过高医药费用,骨折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缺乏,骨质疏松骨折往往重视骨折手术,忽视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甚至出现年年骨折,年年手术的怪相,慢性病管理,家庭,家人的配合与支持家庭环境的改善,社区,骨质疏松科普宣传,高危人群转至上级医院诊治慢性病药物发放,部分化验复查,综合医院,骨质疏松症的确诊及诊治方案,评估疗效,病情平稳转社区行慢性病监控,专科医院,骨质疏松症骨折的手术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关疾病诊治,分级诊疗,社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家庭,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节日PPT模板: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优秀PPT下载:PPT教程:Word教程:Excel教程:资料下载:PPT课件下载:范文下载:试卷下载:教案下载:PPT论坛:,THANKS,2023/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