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安全教育及标准化作业课件.ppt
第五章 安全教育与标准化作业,第一节 安全教育,第二节 标准化作业,第五章 安全教育与标准化作业,管理不善和不安全行为是引起事故与损失的主要致因。美国NASA航空安全报告系统发表的22226份事故统计报告中有80以上的事故与人的差错有关。,我国有关资料分析表明,以人的失误为主要致因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一80。根据人机工程学与行为科学原理可知,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人的认识、判断、反应(即S-O-R)过程。,安全教育与人的行为控制就是提高人们对安全的思想认识,培养其安全需要与行为动机,提高其安全管理与操作的判断、反应能力,达到消除人的失误或差错而引起的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第一节 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之一,也是预防和防止事故的一项重要对策。安全教育是为增强企业各级领导与职工的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提高职工安全知识和技术水平、减少人的失误、促进安全生产所采取的一切教育措施的总称。,一、安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二、安全教育的内容,三、安全教育的种类和方法,四、安全教育的形式,第一节 安全教育,一、安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使各级领导、全体职工正确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懂得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和各项法令与规章制度,从而使其行为规范化、标准比,减少人为失误与差错。,目的,安全教育对于预防人为事故加强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义,一、安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二、安全教育的内容,三、安全教育的种类和方法,四、安全教育的形式,第一节 安全教育,二、安全教育的内容,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安全思想教育主要是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从思想认识、安全态度、法制观念等方面,提高其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认识,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增强其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安全思想教育实质上是清除人们头脑中对安全生产的错误认识,而灌输其安全生产的新的正确的思想。,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思想教育的对象,企业各级领导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及全员,安全思想教育的思想转变,要我安全,我要安全,转变,安全生产顺利进行,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教育;2)劳动纪律、安全法规教育;3)安全态度教育;4)典型事故案例剖析教育。,安全思想教育的内容,安全知识教育,广大职工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就具备了掌握安全生产知识的前提,就必然产生对安全知识了解的需要和动机。和生产技术知识一样,安全知识是人们在与自然作斗争、在生产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潜在的职业危害及其发展成为事故的规律;,安全知识教育内容,企业内部特别危险的设备和区域及其安全防范措施;,安全防护的基础知识和尘毒防治的综合措施,有关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工具等基本安全知识,厂内运输的有关安全知识,消防知识及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伤亡事故报告程序及发生事故时的紧急救护及自救措施等,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工业卫生规章制度等,安全技术教育,有了正确的安全思想,具备了安全知识、就为正确的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有着不同的专业安全技术,因此,还必须进行岗位安全技术教育。安全技术教育是指对从事各种作业的工人进行的安全操作技术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内容,(1)岗位操作规程,(2)专业工种劳动环境的改善、设备的安全、工艺操作的安全、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3)对特殊工种人员,如电气、焊接、起重、锅炉、压力容器、车辆驾驶、爆破、瓦斯检验以及从事新技术的工人,要实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操作训练。,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术教育,提高人们思想认识、使人们思想上产生安全的需要与动机,提高人们安全生产的判断能力,对人们安全行为规范的教育,安全教育实际上是对人们的行为过程,即 认识(S)判断(O)反应(R)全过程教育 S-O-R),一、安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二、安全教育的内容,三、安全教育的种类和方法,四、安全教育的形式,第一节 安全教育,三、安全教育的种类和方法,新进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四新”和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复工安全教育,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全员安全教育,安全专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对象不同,安全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厂长、经理,新进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新进人员包括学徒工、临时工、合同工、代培实习生及新调进来的工人、干部等。对他们的安全教育一般采取厂级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的三级教育形式,使新进人员从入厂之日起就逐步树立安全思想、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熟悉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操作技术,为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1)厂级教育,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企业生产性质、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企业内特别危险区域或设备以及安全防范的一般措施;,有关电气、机械工具、厂内运输、起重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消防常识及灭火设备的使用知识;工厂安全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教育;典型经验与事故案例教育。,2)车间级安全教育,本单位生产工艺、机电设备的特点、危险区域及其标志和防范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本单位纪律、安全生产制度及应注意的事项;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形式与负责人;主要危险因素及安全注意事项,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事故应急处理措施。,3)班组级安全教育,将要从事的生产工作性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职责;使用的机器设备、工具的性能、特点及安全装置、防护设施的性能、作用和维护方法;保持工作地点整洁的重要性、必要性事项;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本班组和岗位的作业环境、危险区域、设备状况、消防设施等;预防事故的措施及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与报告制度及事故教训举例;实际安全操作示范,以老带新,当面认师,分清师徒职责;岗位间的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所谓特种作业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1985年8月16日,国家标准局批准发布并于1986年3月1日实施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中对特种作业的定义、范围、人员条件和培训考核、管理都做了明确规定。,1)电工作业,2)锅炉司炉,3)压力容器操作,4)起重机械作业,5)爆破作业,6)金属焊接,7)煤矿井下瓦斯检验,8)机动车辆驾驶,9)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10)建筑登高架设作业,“四新”和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四新”和变换工种安全教育是指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制造新产品和调换工作时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介绍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的特点及操作方法;四新”投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方法;新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变换工种的安全教育,参照三级教育内容。,复工安全教育,复工安全教育是指职工因工负伤后,伤愈复工或职工经过各种假期后,在上岗前进行的安全思想教育。,(1)伤愈复工教育,(2)休假复工教育,复工安全教育,复工安全教育是指职工因工负伤后,伤愈复工或职工经过各种假期后,在上岗前进行的安全思想教育。,(1)伤愈复工教育,(2)休假复工教育,针对工伤者的事故案例进行剖析、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歇工3个月以上,由安全部门进行教育。歇工3个月以下,由车间安全员负责进行。,复工安全教育,复工安全教育是指职工因工负伤后,伤愈复工或职工经过各种假期后,在上岗前进行的安全思想教育。,(1)伤愈复工教育,(2)休假复工教育,在节假口、婚喜、产假、病、事假后,职工上岗前的收心教育,以稳定职工情绪,保障职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企业法定代表和厂长、经理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后方能任职。其教育内容如下:1)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2)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及安全文化,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厂长、经理,管理干部安全教育指对工段长以上的各级领导干部各职能科室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安全教育。,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2)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本部门、本岗位的安全卫生责任;(3)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识;(4)“五同时”、“三同时”和“四新”安全技术教育;(5)伤亡事故报告、处理,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等。,全员安全教育,全员安全教育是对企业全体职工进行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与安全操作技术的教育。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和考试,以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素质。,安全专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教育对象,安全管理人员安全专业技术人员,教育的目,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入手,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知识、工业卫生知识和各类安全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培训上岗,安全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才能上岗。如安全科、处长的岗位职务培训,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的各类技术训练。,培训内容,安全科、处长,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培训内容,安全科、处长,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国内外安全动态与发展趋势、安全管理方法、安全技术与工业卫生技术、工伤保险法律、法规等。,培训内容,安全科、处长,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事故调查处理、安全检查、安全教育、事故统计、报告、计算机应用等。,培训内容,安全科、处长,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起重、运输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噪声及振动控制安全技术、煤气安全技术、通风防尘技术等等。,一、安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二、安全教育的内容,三、安全教育的种类和方法,四、安全教育的形式,第一节 安全教育,四、安全教育的形式,安全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主要方式有:,(1)班前、班后会上交代安全注意事项,讲评安全生产情况;(2)开展安全日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装置的维护;(3)召开安全生产会议,专题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4)安全生产及事故现场会、总结推广经验,吸取事故教训、查明事故原因,确认事故责任者,制定防范重复事故发生的措施;(5)总结事故发生现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6)组织安全技术学习班、举办安全技术讲座;(7)举办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方面的展览,编印安全简报、刊物和书籍,放映安全知识方面的录像和电影;,(8)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利用广告、标语黑板报宣传安全生产,表彰好人好事;(9)举办安全操作方法的示范训练和座谈会、报告会;(10)传达贯彻上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指示,宣传贯彻本单位安全规程;(11)建立安全教育中心(室)和学校。,一、安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二、安全教育的内容,三、安全教育的种类和方法,四、安全教育的形式,第一节 安全教育,第一节 安全教育,第二节 标准化作业,第五章 安全教育与标准化作业,第二节 标准化作业,所谓标准化作业就是在对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作业过程中的每一操作程序和作业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安全顺利、准确无误、高效省力的优化作业方法。,1.标准化作业的内容与特点,2.管理活动标准化,3.行为动作标准化,第二节 标准化作业,1.标准化作业的内容与特点,内容,标准化作业的范畴从广义上来讲指工作标准化,凡企业内进行的一切活动均应实现标准化。,从狭义来讲指生产工人作业行为的标准化,包括检查维护、作业程序、操作动作、联络信号、安全意识等方面。,是实现安全作业的基础,但安全作业又受系统生产管理活动的制约,若企业基础管理标准化搞不好,也不可能实现岗位工人作业标准化。,劳动用品穿戴标准化,作业用语手势标准化,操作程序标准化,操作动作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工器具放置标准化,设备建筑标志标准化,材料码放标准化,管理信息标准化,作用,从系统安全管理而言,标准化作业是对系统规定的时间、空间状态的安全性、可靠性施于各种控制手段,使系统免于灾害,实现安全生产。,标准环境,安全行为,安全状态,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人的操作失误而发生的事故比例很大,人的失误主要是由作业方法和作业习惯两类因素造成的。,作业方法,作业习惯,作业方法,其一,企业生产作业技术主要是通过师父带徒弟的方式传授的,因而工人之间水平不一,方法各异;其二,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好经验,有些甚至是用鲜血换来的,但又未及时总结出来,致使作业方法长期得不到改进;其三,新工人进厂,教育训练末达标就仓促上岗,违章作业时有发生,因作业方法不当引起了很多事故。,作业习惯,由于职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长期以来形成了种种不良作业习惯,习惯性违章作业事故时有发生。,桥式起重机作业中的指挥信号,往往由于手势不标准(或不清),多人指挥,盲目起吊,致使上下配合不当而造成事故。据对某厂的统计,这类事故占行车事故的408。,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解决了“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问题,具体作业程序,“怎么干、先干什么、正常情况下怎么做,特殊情况下怎么做”,例如,桥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维护管理办法中规定,作业“轻起、慢放、稳准”,作业程序中则规定,落放重荷时“用下降6挡落至地面200300mm处23挡点初落地”,1.标准化作业的内容与特点,2.管理活动标准化,3.行为动作标准化,第二节 标准化作业,2.管理活动标准化,管理活动标难化,管理制度标准化,安全信息标准化,安全业务活动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1)安全检查制度;(2)安全教育制度;(3)事故调查制度;(4)事故分析制度;(5)隐患处理制度;(6)紧急事故处理程序;(7)职工安全准则;(8)班组安全工作制度。,安全信息标准化,安全信息标准化是对信息类型、格式、项目含义的理解,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方面符合统一规定。,安全信息标准化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信息准确、全面,适用范围广;(2)为信息加工处理创造条件;(3)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4)实事求是。,安全业务活动标准化,安全活动的程序、内容要求有较固定的模式和优化的方法。,1)PDCA方法,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工作方式,2)5W、1H工作方法,干什么(What)为什么干(why)何时干(when)何地干(Where)谁负责干(who)怎么干(How),3)5S的工作作风,整 理 整 顿 整 洁 整 齐 自身美,4)危险预知训练的四个循环,掌握 情况 查明 原因 提出 措施 规定 目标,(5)从全局出发、树立整体观念、实行分工衔接、技术重叠、关系渗透、部门协同;(6)推行自主管理活动;(7)推行全员生产维修;(8)推行全面质量管理;(9)推行点检工作制度。,1.标准化作业的内容与特点,2.管理活动标准化,3.行为动作标准化,第二节 标准化作业,3.行为动作标准化,1)作业动作的经济原则,2)作业工序标准化,3)指挥联络信号标准化,1)作业动作的经济原则,1911年美国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则”提出科学地研究工作方法来规定“公正而恰当的天工作量”,作为计件工资的基础,这是时间研究的基础。,时间研究的基础,美国吉尔布雷斯及其夫人研究了关于在操作中动作的不合理和浪费,将动作进行时间预定,利用影片进行分解,确定了17个动作名为动素,从而确立了动作研究的基础。,动作研究的基础,动作的经济原则,(1)舍去不必要的动作(数量);(2)应采用短距离的动作(长度);(3)动作的方向改变要平缓(方向);(4)应采用疲劳少的动作(疲劳)。,2)作业工序标准化,作业工序是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是使产品形成规定的质量要求或改变工作场所、更动使用设备的一段过程。如使产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搬运、检验等都属工序过程。工序标准化是用最简捷、最安全的途径,实现某一过程,减少转换的程序和层次,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3)指挥联络信号标准化,在生产中,工序的衔接、物科的流动、多人联合作业,均需要用一定方式沟通信息,如果信息受阻,或传递失误,就可能发生事故。,语言联络标准化音响信号标准化 手势标准化,指挥联络信号标准化的内容,习 题,1、安全教育概念及种类,2、标准化作业的运行流程,3、目前广泛采用的安全管理活动标准化方法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