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环境卫生学绪论课件.ppt
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华中科技大学杨克敌,环境卫生学绪论,研究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和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一、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环境卫生学绪论,环境卫生学绪论,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所产生的反应-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环境是指作用于人类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环境卫生学绪论,环境?-影响人们生活、健康的物质和条件的总体(Surroundings,esp.those affecting peoples lives,health)-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environmental matrices)-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环境卫生学绪论,环境介质:三态(气、液、固)-空气、水、土壤、生物,Atmospheric sphere Hydrosphere Lithospherebiosphere,Environment,Natural environment,Living environment,Residential environment,amusement environment,public place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factor,such as cosmetics,环境卫生学绪论,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是指通过环境介质的载体作用,或参与环境介质的组成而直接或间接对人体起作用。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各种环境因素中既有对人体健康的有益因素,也有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空气,人,水,土壤、生物体,各种环境要素与人群健康的联系,环境卫生学绪论,环境卫生学绪论,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人对环境的适应性-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机体与环境辨证统一关系,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环境相关疾病或死亡,强度、频率,人,环境,修复损伤适应,机体-环境交互作用,环境卫生学绪论,环境卫生学绪论,环境分类:-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室内、室外环境)环境中诸多因素(有益、有害)-按属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环境卫生学绪论,环境化学污染物按其在环境中变化与否:-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s)-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s)Hg-Hg Methyl SO2-H2SO4,环境卫生学绪论,环境化学污染物研究热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上百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Stockholm Convention:21种,多数POPs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环境卫生学绪论,根据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有益因素;有害因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长江三峡,长江小三峡,环境卫生学绪论,-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1)人为环境(anthropogenic environment)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流导江,筑堰引水”科学办法,环境卫生学绪论,(2)生态环境破坏(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troy),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前,2010年8月8日泥石流发生后,环境卫生学绪论,(3)生产性废弃物(productive waste),环境卫生学绪论,(4)生活垃圾(living waste),环境卫生学绪论,环境污染危害(一)急性危害 污染事件、生产事故泄漏烟雾事件生产事故,环境卫生学绪论,(二)慢性危害-空气污染:亚洲48.7万人早死;-室内空气污染:102.5万人早死;-我国每年因城市空气污染和室内污染造成的超额死亡分别为17.8万人和11万人;-肺癌死亡率:我国1970年代7.17/10万;90年代15.19/10万;2006年30.84/10万。,环境卫生学绪论,全球性环境问题:-气候变暖(climate warming)-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酸雨(acid precipitation)-生物多样性锐减(species extinction),环境卫生学绪论,-大气棕色云团(atmospheric brown clouds(ABC)状如云团、以细颗粒物为主出现在对流层的大片污染物,东北亚地区大气棕色云团,环境卫生学绪论,(三)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 揭示环境相关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病机制;阐明人群易感性差异的生物学本质;为保护易感人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细胞水平(如细胞行为和功能、细胞信息传递和调控等)、蛋白质水平(如应激蛋白的形成、蛋白质的功能、代谢酶的多态性等)及基因水平(如基因的应答、损伤、修复与调控、基因的多态性等)上的相互作用,已筛查出622个候选环境应答基因。,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Gene injury,Signal transduction,DNA repair gene,Cell death&differen-tiation,Cell cycle gene,Environment response mechanism,机体对环境因素反应的机制,Repair response,Environmental exposure,Distribution&metabolism in the body,Injury&illness,环境卫生学绪论,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环境因素生物学效应的双重性,在浓度适宜时对健康有益,浓度过高则对健康有害。各种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复杂性。急性作用 慢性影响 早期效应 远期效应 生物标志(biomarker):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效应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易感性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Hormesis现象:“J”型剂量-效应关系,环境卫生学绪论,病原体与毒物的联合作用,环境卫生学绪论,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检测技术分子流行病学技术,环境卫生学绪论,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环境卫生监督 涉及法律、法规、条例、办法、标准等,环境卫生学则必须为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如环境卫生法规、环境卫生标准的制订、实施都需要环境卫生学提出具体的卫生要求和环境卫生基准作为监督工作中技术规范的依据。,环境卫生学绪论,二、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环境卫生工作与环境卫生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environmental hygieneenvironmental health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environmental sanitation,环境卫生学绪论,1.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传统环境危害、现代环境危害、二者的双重危害剂量反应关系、敏感特异的生物标志2.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生物监测新技术、快速灵敏的化学分析技术,环境卫生学绪论,3.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620154.农村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水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化学性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乡村建设规划:特别重视乡镇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污染企业不能上山下乡,环境卫生学绪论,5.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电子垃圾污染危害电磁辐射危害旅游环境卫生自然灾害环境卫生,环境卫生学绪论,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至5月22日10时有51151人遇难,29000多人失踪,上百万人受灾,大量建筑物损毁,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如何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从环境卫生角度应特别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