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
她怎么了?,李小宝,10个月,因“皮肤黏膜渐苍白2月”来院就诊。询问病史患儿系早产儿,母亲在孕期曾患缺铁性贫血。生后一直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患儿面色苍白,精神差,肝肋下2.5cm,脾肋下1.0 cm,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2.51012/L,白细胞10109/L。,缺铁性贫血,儿科护理学,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在小儿贫血中最常见。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铁的代谢-铁的分布,30%,5%,64%,合成肌红蛋白及含铁酶,贮存铁,合成血红蛋白,血浆中铁,1%,铁的分布,来源,铁,铁,铁,铁,铁,铁,铁的代谢-铁的来源,来源,铁,铁的代谢-铁的来源,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 空肠上部形式:Fe 2+酸性环境下易吸收,铁的代谢-铁的吸收,由转铁蛋白运输,利用,铁,骨 髓,幼红细胞,+,珠蛋白,血红蛋白(Hb),铁的代谢-铁的利用,血红素生成不足,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胞浆少,红细胞数量减少不明显血红蛋白减少明显,红细胞体积变小,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发病机制,缺铁,喂养不当及疾病影响,缺铁性贫血,铁贮存不足,生长发育快,铁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铁丢失过多,病因,早产儿,孕期贫血,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铁贮存不足,主要原因,单纯母乳、牛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挑食、偏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铁摄入不足,早产儿,婴儿期,青春期,生长发育快,食物搭配不合理: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等还原物质可促进铁的吸收;植物纤维、茶、牛乳、钙剂等影响铁的吸收。疾病:消化道畸形、慢性腹泻,吸收利用障碍,长期慢性失血 每失血1ml=丢失铁0.5mg 饮用未经加热的牛奶、钩虫病、肠息肉、溃疡病、鼻出血、少女月经紊乱等,铁丢失过多,1、一般贫血表现2、骨髓外造血表现 3、非造血系统表现,临床表现,1、一般贫血表现 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疲乏无力,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年长儿可诉头晕、耳鸣等。,贫血与正常儿童,2、骨髓外造血表现 肝、脾、淋巴结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肿大愈明显。,3、非造血系统表现,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腹泻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异食癖,神经系统烦躁、易激惹或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心血管系统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 心脏扩大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合并感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指甲薄脆不光滑甚至反甲(舟状指),1、血象(1)末梢血中血红蛋白量较红细胞数减少更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MCV、MCH、MCHC,实验室检查,1、血象(3)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4)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白细胞、血小板正常,正 常,IDA,2、骨髓象 涂片可见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均较小,骨髓可染铁明显减少。,治疗,1、祛除病因2、补充铁剂:治疗本病特效药。(1)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2)注射铁剂:右旋糖酐铁等。3、必要时输血治疗,常用铁剂,指导正确应用铁剂,观察疗效和副作用()口服铁剂 1)制剂 常用硫酸亚铁、富马酸 亚铁、葡萄糖酸亚铁。2)用量 口服元素铁剂量为每日 46mg/kg,分23次口服,注意事项!,(1)小剂量 全量(2)两餐之间服用。(3)可与稀盐酸、VitC、氨基酸、果汁等酸性物质同服。(4)禁与牛奶、咖啡、茶、钙、蛋类等同服。(5)液体铁剂可使牙齿染黑,应用吸管或滴管直接将药液送到舌根。(6)告知家长服用铁剂后,大便颜色会变黑或柏油样,停药后恢复,消除紧张心理。,()注射铁剂(慎用)1)常用制剂:右旋糖酐铁:im、iv,2)注意事项 精确计算剂量。分层深部肌注、不同针头、更换部位。首次注射后应观察1h,面色潮红、头痛、关节痛、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3)疗效观察:网织红细胞 23天后,57天达高峰 23周后 渐至正常 血红蛋白 2周后,34周正常 4)疗 程:血红蛋白正常后再用2个月,贫血预防宣教 孕期保健:大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和母亲孕期及哺乳期营养的重要性,指导孕妇及哺乳期母亲应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患贫血应及时治疗。,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强调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饮食的意义。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宜自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足月儿4个月后应加维生素C及含铁较多的绿色蔬菜汤、水果汁;也可在粥、米糊内加蛋黄、鱼泥、肝泥、动物血等含铁多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铁缺乏的预防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