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课件.ppt
,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职业防护安全是近来医务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职业暴露的危险大,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着许多职业感染机会,要有职业安全防范意识,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职业危害。,前言,前言,职业防护安全是近来医务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职业暴露的危险大,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着许多职业感染机会,要有职业安全防范意识,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职业危害。,护理职业的危害因素,生物性感染化学性感染物理性因素心理问题,护理职业的危害因素,生物性感染化学性感染物理性因素心理问题,生物性感染(感性认识),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病毒,形象地说,在一个标点符号里足以容下2.3亿个病毒。感染HIV只需1.4毫微升血液,HBV只需0.4毫微升血液。每毫升血液中含HBV病毒就有一亿个感染剂量,生物性感染(感性认识),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病毒,形象地说,在一个标点符号里足以容下2.3亿个病毒。感染HIV只需1.4毫微升血液,HBV只需0.4毫微升血液。每毫升血液中含HBV病毒就有一亿个感染剂量,你的世界,每年有数百万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和各种侵入性手术治疗。以许你就是这项技术的执行者。随着各项技术的执行,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液暴露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每年你所接触的大量病人以及你数以百次可能的被血液感染的潜在危险,其严重后果是什么?你想过吗?,你的世界,每年有数百万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和各种侵入性手术治疗。以许你就是这项技术的执行者。随着各项技术的执行,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液暴露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每年你所接触的大量病人以及你数以百次可能的被血液感染的潜在危险,其严重后果是什么?你想过吗?,每30秒钟,在你和你的同行中便会发生一次职业暴露。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护人员被污染的针头扎伤。每30秒钟一次也就是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发生。目前已经知道血液载体超过20种。自有医护工作以来,医护人员就不经意地暴露在这些病原菌地威胁之下。,每30秒钟,在你和你的同行中便会发生一次职业暴露。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护人员被污染的针头扎伤。每30秒钟一次也就是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发生。目前已经知道血液载体超过20种。自有医护工作以来,医护人员就不经意地暴露在这些病原菌地威胁之下。,以史为鉴(国外),有记载的医源性感染1924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白喉1949年,人第一例报道医务员感染肝炎1984年,美国首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HIV1987年,Italy首例ICU护士感染HIV1992年,美国Linda被留置针扎伤HIV1998年,报道感染HIVHCV2003年,报道实验室感染HIVHCV,以史为鉴(国外),有记载的医源性感染1924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白喉1949年,人第一例报道医务员感染肝炎1984年,美国首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HIV1987年,Italy首例ICU护士感染HIV1992年,美国Linda被留置针扎伤HIV1998年,报道感染HIVHCV2003年,报道实验室感染HIVHCV,回顾我国艾滋病流行的重要事件,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1989年发现经性途径感染HIV的国内感染者1989年从注射毒品者中发现HIV感染者1995年发现经卖血传播的HIV感染者1995年发现经母婴途径传播的HIV感染者2007年全国疫情估计目前我国估计现存感染者人数仍为65-100万,回顾我国艾滋病流行的重要事件,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1989年发现经性途径感染HIV的国内感染者1989年从注射毒品者中发现HIV感染者1995年发现经卖血传播的HIV感染者1995年发现经母婴途径传播的HIV感染者2007年全国疫情估计目前我国估计现存感染者人数仍为65-100万,艾滋现状(国际),全球快速蔓延 去年增500万人 联合国:去年300万人死于艾滋 亚洲数激增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有艾滋孤儿童7.8万 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超过84万 每天以感染1000个儿童的速度蔓延 全球每天16000人感染艾滋病 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儿童将超过3300万 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400万,我国现状,中国的艾滋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医院的医务人员接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也逐渐增多医院内医务工作者的HIV知识,尤其是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未普及医院中的医务工作者已成为因职业感染HIV的一个高危人群,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其中爱滋病病人8.5万人,占全人群的0.05%。卫生部通报:截至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其中可能有44万人不知晓自己已经被感染。卫生部:内地已有3.4万名艾滋病人死亡86.3%县市区报告艾滋病病例报告病例数排行前六位的省份,总病例数约占全国的80%,分别是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广东、四川。,目的和意义,说出常见的生物性职业危害的种类及职业暴露的途径解释标准预防,并说出标准预防的原则叙述常见的生物性职业危害的防护方法学会正确处理常见生物性职业危害的意外暴露后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对可能导致职业危害的医疗用具及环境进行适当的修改,我国在吸毒者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省份(1995年),TIBET,QINGHAI,GANSU,NEIMENGGU,HEILONGJIANG,JILIN,LIAONING,GUIZHOU,GUANGXI,GUANGDONG,HAINAN,HUNAN,JIANGXI,FUJIAN,TAIWAN,ZHEJIANG,JIANGSU,SHANGHAI,SHANDONG,SHAANXI,SHANXI,NINGXIA,XINJIANG,SICHUAN,HUBEI,HENAN,ANHUI,YUNNAN,HEBEI,BEIJING,TIANJIN,HONG KONG,MACAO,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什么是医院感染职业暴露?,人员: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情景: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途径: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黏膜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TIBET,QINGHAI,GANSU,NEIMENGGU,HEILONGJIANG,JILIN,LIAONING,GUIZHOU,GUANGXI,GUANGDONG,HAINAN,HUNAN,JIANGXI,FUJIAN,TAIWAN,ZHEJIANG,JIANGSU,SHANGHAI,SHANDONG,SHAANXI,SHANXI,NINGXIA,XINJIANG,SICHUAN,HUBEI,HENAN,ANHUI,YUNNAN,HEBEI,BEIJING,TIANJIN,HONG KONG,MACAO,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我国在吸毒者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省份(2001年),认识常见的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TIBET,QINGHAI,GANSU,NEIMENGGU,HEILONGJIANG,JILIN,LIAONING,GUIZHOU,GUANGXI,GUANGDONG,HAINAN,HUNAN,JIANGXI,FUJIAN,TAIWAN,ZHEJIANG,JIANGSU,SHANGHAI,SHANDONG,SHAANXI,SHANXI,NINGXIA,XINJIANG,SICHUAN,HUBEI,HENAN,ANHUI,YUNNAN,HEBEI,BEIJING,TIANJIN,HONG KONG,MACAO,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我国在吸毒者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省份(2002年),常见与护士职业危害有关的病毒,我国现状,中国的艾滋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医院的医务人员接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也逐渐增多医院内医务工作者的HIV知识,尤其是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未普及医院中的医务工作者已成为因职业感染HIV的一个高危人群,常见与护士职业危害有关的细菌,目的和意义,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了解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遇到事故后正确的处理程序和预防用药原则。预防艾滋病等职业暴露,保护医务人员安全。,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生条件,感染源 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护士自身环境储源传播条件经呼吸道传播(经飞沫传播,经飞沫核传播,经尘埃传播)接触传播经血液体液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经生物媒介传播易感宿主主要包括:医生、护士、技师、卫生保洁员、本课重点讲的易感宿主是护士,主要内容,一、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二、职业暴露的危险三、职业暴露的预防四、职业暴露后处理,当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构成感染链,将导致感染发生。护士生物性职业危害的感染源主要是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护士自身和环境储源也是不可忽视的感染源。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体液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及经生物媒介传播。易感宿主主要指护士。,职业暴露的方式,针刺 58.4%皮损 22.7%黏膜污染 11.2%割伤 7.7%,传播差异,如果你被感染HBV血液的针头扎伤而又未经免疫的话,你感染的几率为630;如果该病人乙肝e抗体呈阳性,你感染的几率为2743。有十四个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你被HIV污染的针头扎伤,受感染的几率是0.29。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重视职业性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危险。尽管你所接触的病人导致你感染的几率相当低,但是,一、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标准预防的概念:,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部位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我国在吸毒者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省份(1989年),TIBET,QINGHAI,GANSU,NEIMENGGU,HEILONGJIANG,JILIN,LIAONING,GUIZHOU,GUANGXI,GUANGDONG,HAINAN,HUNAN,JIANGXI,FUJIAN,TAIWAN,ZHEJIANG,JIANGSU,SHANGHAI,SHANDONG,SHAANXI,SHANXI,NINGXIA,XINJIANG,SICHUAN,HUBEI,HENAN,ANHUI,YUNNAN,HEBEI,BEIJING,TIANJIN,HONG KONG,MACAO,发现阳性吸毒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主要内容,职业暴露的危险职业暴露的预防职业暴露后处理,一、职业暴露后的危险性,感染率还是很低的(来源23项研究)粘膜暴露其感染率为0.09%皮肤暴露如针刺后,其感染率为0.33%职业暴露后的HIV感染与下列几方面密切相关暴露接触的 面积,大小,深度接触HIV污染物的多少污染物中HIV的含量针头刺伤的深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破了静脉和动脉;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高),艾滋病主要通过那些途径传播,有传染性的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羊水、胸水、腹水、心包液、滑膜液一切有可见的血液污染的体液目前研究表明,人体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感染HIV,隔离对象: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防护原则: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具体内容:正确洗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正确处理污染物品正确处理锐器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针刺伤,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护士是医务人员中最易接受血液、体液的人群且多为危险性接触,刺伤后存在发生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通过同性或异性的性行为传播,是HIV传播的主要方式,目前全球约80%的HIV感染者都是通过性行为方式感染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性行为中,肛交具有最大的传染危险,其次是无保护的阴道性交、口交等。,性接触传播,0.33%几率的遭遇,2006年一个周五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卫生部艾滋病确诊实验室刚上班,一个20多岁的女孩来到实验室,女孩的面容憔悴,满脸惶恐,她怯生生地告诉实验室工作人员:自己是四川某县的一名护士,在医院注射室工作。今年7月,她给一个患者打针,刚把针头拔出来,一个朋友和她开玩笑,在身后猛一拍她的肩膀,她大惊之下,拿针的手一哆嗦,刚拔出来的针头顺势就扎进了自己手上的肌肉里。后来,她才从医生那里知道,那个病人是艾滋病感染者。得知这个消息,她欲哭无泪。作为护士,她清楚地知道:是否感染HIV只有在三个月后才能检查出来。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每天她都祈祷,希望不要被HIV“选中”。半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这个女娃娃太不幸了,针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为0.33%,怎么就被她碰到了?”实验室主任汪学纯也是一声惋惜的感叹。据说现在,她消失在了人群中,渴望象正常人一样生活,HIV大量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中,通过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注射被污染的血液制品;移植HIV感染者或病人的器官;与HIV感染者和病人共用注射器、针头;使用不洁的医疗器具或理发、美容工具等,均可导致HIV的感染。经血液传播HIV视不同的传播形式而不同:经输血传播的概率为95%;共用静脉注射器传播的概率大于70%;针头刺伤皮肤传播的概率约为1:400-1:300。,血液传播,Lynda Anold,Lynda Anold 1992年5月以外科护理学士毕业,当年9月的一天,在为急诊病人用套管针进行静脉输液时,拔出针芯时意外刺伤了手指,93年4月确诊感染了HIV,她当年只有23岁。由她倡导的在全美国掀起了自觉使用安全锐器的运动已经有十年。,什么是医院感染职业暴露?,人员: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情景: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途径: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黏膜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医疗锐器伤的危害,身体危害:可使医务人员感染HIV、HCV、HBV等感染。美国CDC资料:2004年底已证实有59名医务人员因血源性暴露感染HIV,其中48人医疗锐器伤引起心理危害:恐惧、悲伤等,甚至影响家庭和工作经济危害:本底检查和追踪检查、预防用药、预防接种、因伤不能工作的损失等。有报道称发生1例锐器伤所产生的医疗相关费用为513766美元,如果发生感染则更高社会危害:双向传播途径。HBV传染力强,一些国家限制HBV阳性医务人员为患者从事有创性操作,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针刺伤对护士的影响,护士占医务人员针刺伤的最高比例医务人员针刺伤后的感染与否取决于病原体,免疫状态、针刺伤的严重性感染概率:HIV0.3-0.5%,HBV 3%,HCV 2-5%针刺伤导致的职业相关感染占了所有职业相关感染的86%而由此导致的医务人员心理伤害也许更严重,即使一次刺伤并未导致感染。一个调查发现:20个医务人员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11个人出现了刺伤后的急性严重的抑郁症,7个后来发展为持续的中度抑郁,6个辞去工作,感染了HIV的妇女可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时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其概率大约为20%-35%。受感染的儿童存活时间较短,50%大约在2岁前死亡,80%存活不到5岁。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地区其传播概率有所不同,非洲大约为25%40%,美国和欧洲大约为15%25%。,母婴传播,美国曾任总统的克林顿正在与麻省护理学会主席Karen Daley握手,Karen Daley,Karen Daley(公共卫生硕士,注册护士)以她自己1998年在丢弃使用过的针头时刺伤了手指不幸感染上HIV和丙肝的遭遇,对提出设立防止针尖扎伤法案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陈述,因此加快了该法案的立法进程。,传播差异,如果你被感染HBV血液的针头扎伤而又未经免疫的话,你感染的几率为630;如果该病人乙肝e抗体呈阳性,你感染的几率为2743。有十四个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你被HIV污染的针头扎伤,受感染的几率是0.29。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重视职业性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危险。尽管你所接触的病人导致你感染的几率相当低,但是,2000年11月6日美国通过了针刺安全和预防法案前总统克林顿在法案上签字,谁有职业暴露感染HIV危险,容易感染的人员:检验人员、护士、医生、外科技师、透析医师、停尸房工作人员,医疗垃圾处置人员等在医院工作的所有群体。,二、职业暴露的预防,职业暴露的方式,针刺 58.4%皮损 22.7%黏膜污染 11.2%割伤 7.7%,什么是普遍性防护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她)是HIV抗体阴性还是阳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职业暴露特点,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HIV感染者从外表无法辨别,却具有传染性;艾滋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病人常到各科就医,就诊时不易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医务人员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源。多发生在非传染科室。,其基本特点:,1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染,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染;2 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微粒隔离。,不会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况下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常规体检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尿液、汗液、粪便、泪流和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谈话,握手,标准预防措施,二、职业暴露后的危险性,感染率还是很低的(来源23项研究)粘膜暴露其感染率为0.09%皮肤暴露如针刺后,其感染率为0.33%职业暴露后的HIV感染与下列几方面密切相关暴露接触的面积大小、深度接触HIV污染物的多少污染物中HIV的含量针头刺伤的深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破了静脉和动脉;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高),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 罩,穿隔离衣或围裙;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 消毒措施,0.33%几率的遭遇,2006年一个周五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卫生部艾滋病确诊实验室刚上班,一个20多岁的女孩来到实验室,女孩的面容憔悴,满脸惶恐,她怯生生地告诉实验室工作人员:自己是四川某县的一名护士,在医院注射室工作。今年7月,她给一个患者打针,刚把针头拔出来,一个朋友和她开玩笑,在身后猛一拍她的肩膀,她大惊之下,拿针的手一哆嗦,刚拔出来的针头顺势就扎进了自己手上的肌肉里。后来,她才从医生那里知道,那个病人是艾滋病感染者。得知这个消息,她欲哭无泪。作为护士,她清楚地知道:是否感染HIV只有在三个月后才能检查出来。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每天她都祈祷,希望不要被HIV“选中”。半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这个女娃娃太不幸了,针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为0.33%,怎么就被她碰到了?”实验室主任汪学纯也是一声惋惜的感叹。据说现在,她消失在了人群中,渴望象正常人一样生活,防护措施,增强预防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坚持洗手: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技术。戴手套:接触病人渗出物、血液时,必须戴手套。戴口罩和防护镜:为防止血液或体液等传染物质溅到面部、眼部、口腔、鼻腔黏膜时,必须戴具有防渗性能的口罩和防护镜。穿隔离服:有可能发生血液、大面积飞溅或操作时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衣服时,应当穿上具有防渗性能的隔离服或者围裙。,注意,无论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把用过的注射器放到专门的容器中,统一处理。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三、职业暴露后处理,锐器伤(生物性感染),镇静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流动净水充分冲洗;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溅污或浸泡所致的污染,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帽 子、口罩、手术衣;流动的净水充分冲洗污染部位。,紧急措施,报告和记录损伤患者基本情况、损伤情况等。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暴露后的监测,立即抽取被暴露者的血样作本底检测,以排除是否有既往感染,医务人员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接种后无反应,HBsAb10mIu/ml,病 源医务人员,HBsAg(+)24小时内立即接种HBIG0.06ml/kg完成乙肝疫苗接种(0、1、6月)病人如有黄疸一月后复种HBIG定期追踪,HBsAg(-)完成乙肝疫苗接种 定期追踪,病 源医务人员,HIVAb(+)最迟72小时内用AZT;定期追踪6月(白细胞计数、生化、肝酶学),HIVAb(-)定期追踪,职业暴露后的防护,1、紧急局部处理清洗、消毒2、事故的报告3、危险性评估:(暴露级别评估)一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暴露时间短。二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暴露时间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是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三级暴露: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且损伤程度较重,为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为避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和感染,宜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一旦发生意外暴露,严格按照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执行,早期妥善处理,切断传播途径,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职业暴露可能影响到其他医务人员,家人和朋友,请保护好自己,小结,增强防护意识 采取防护措施 应急处理得当 及时预防用药 给予随访咨询,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