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和外部课件.ppt
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和外部制度压力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经验证据,熊泽华、刘欣佳、宋钰元,一、研究背景二、文献回顾三、理论依据和研究假设四、数据来源五、概念界定六、模型变量七、检验结果八、研究结论、启示、局限性,一、研究背景,2007 年无锡太湖蓝藻、湖南岳阳砷化物污染等一系列环境事件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正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环境信息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信息披露的独立研究,二、文献回顾,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环境信息披露的计量,污染控制,环境恢复,节约能源,废旧原料回收,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其他环境披露,(归纳法),(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计量的同时计量),社会责任会计法,声誉评分法,内容分析法,指数法,(普遍采用),环境信息披露的独立研究,国外,国内,环境信息披露内容,会计和财务方面的信息,M.艾理.菲克雷特,&卡拉.因克兰,环境诉讼方面的信息,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其他方面的信息,早先从规范的角度,实证的方法,现有文献的不足,本文尝试性改进,1.未提出符合我国目前特点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框架,2.在构建环境信息指数时,没有考虑权重,3.所选样本一般局限于一个行业,4.在研究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因素时,没有考虑外部制度监管压力的因素。,试图构建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框架,专家问卷调查,考虑权重,加权汇总权数的方法,考虑了行业差异,重污染行业,非重污染行业,考虑外部环境制度压力,环境监管法规数量作为代替变量,三、理论依据和研究假设,依据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动因不同:,受托责任论 重污染行业引发环境问题可能性较大,承担保持和改善环境的受托责任相对较大。外部压力论,政府施压,法规制度,直接压力,影响较大,硬约束,社会公众,舆论、市场行为,间接压力,影响较小,软约束,理论依据,研究假设,受托责任论,外部压力论,假设1:环境信息披露在重污染行业与非重污染行业存在显著差异,重污染行业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关。,假设2: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其受到的外部监管制度压力呈正相关关系。,假设3:重污染行业与非重污染行业在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差异,可能与其行业间政府监管制度压力差异正相关。,四、数据来源,样本选取:本文选取2006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样本筛选,剔除新上市的公司,剔除ST公司,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剔除其他研究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最终获得727个研究样本,财务数据,上市公司年报,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CSMAR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W IND数据库,证监会官方网站巨潮咨讯,五、概念界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计量 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界定 环境信息披露项目的权重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确定重污染行业与非重污染行业划分有关环境制度压力的衡量,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界定 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出发,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计量,半开放式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意见,152名(有效140)财务、会计、环境、工程等方面专家,其中12位专家(约8%)进行了访谈,最终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界定为22个项目(见表1),据此作为计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基础,环境信息披露项目的权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计量,加权汇总权数的方法,对环境信息22个披露项目的重要程度设计 完全不重要、不重要、有点不重要、有点重要、重要,很重要 分值从1到6,比对其进行加权平均,以均值指数确定22个信息披露项目的权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确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计量,qi=,各项指数数值,22项总平均数,各项打分平均数,各项打分总分值,100,各项指数数值,22,i=1,Di=第i项赋值2 货币信息1 非货币信息0 无信息,各项打分平均数=(1xi1+2xi2+6xi6)/140,重污染行业与非重污染行业划分,划分依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国证监会2001年发布),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发布),划分结果,重污染和非重污染二大行业21个具体行业,有关环境制度压力的衡量,以环境监管法规数量作为外部制度压力的代理变量。重污染行业 监管力度大 法规数量多 非重污染行业 监管力度小 法规数量少 But:非重污染行业中的农林牧副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环境监管法规数量也较多。,eg:石油化学、金属非金属、医药生物,eg:文化传播行业、批发零售行业,变量说明,六、模型变量,模型(1):行业差异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根据假设1,解释变量重污染行业的系数1应显著为正。,模型(2):环境监管制度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根据假设2,解释变量制度压力的系数*1应显著为正。,七、检验结果,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总体不高,环境监管强度在各企业间有较大差异,变量描述统计:,所选样本多为国有股东所控制,样本中以东部企业居多。,变量描述统计:,变量相关性检验:,行业差异、制度压力和公司规模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之间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公司地区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之间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假设1得到检验,假设2得到检验,说明资产规模越大的公司,信息披露水平越高。,环境信息披露与其他控制变量如盈利能力、负债、企业性质不存在显著关系。,开拓性研究,(1)在外部制度压力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特征的企 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选择样本:造纸行业和房地产行业,控制制度压力因素后,行业差异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仍是显著的,且正相关。,开拓性研究,(2)控制行业因素,分析外部制度压力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有较大影响,影响则微乎其微,重污染行业本身需要披露的信息多,外部制度压力对其影响明显非重污染行业本身需要披露信息少,制度压力不会有什么影响,可能原因:,开拓性研究,不同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差异,不同行业外部制度压力差异间,关系?,假设3,信息披露指数,外部制度数量,分别研究重污染和非重污染,方法,反映,反映,开拓性研究,重污染与非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均值、外部监管制度均值比较(两独立样本t检验),拒绝原假设,则u1u2,说明有显著差异,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在不同行业的差异,外部环境制度压力差异,部分原因,假设3,不同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差异,可能与其行业间政府监管制度压力差异正相关,疑问?验证方法严谨性,开拓性研究,八、研究结论、启示、局限性,研究结论:1.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在重污染和非重污染之间明显差异,重污染行业环境披露水平较高。2.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受到环境监管制度压力的影响,监管制度压力大,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高。3.环境信息披露在重污染和非重污染之间的差异,部分是由于环境监管制度差异造成的,监管制度压力大的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也高。,启示:外部监管制度压力对于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功不可没,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局限性:本文给出的:没能精确分离环境信息披露中行业差异和外部制度压力各自的影响程度年度会计报表无法包括上市公司披露的全部环境信息上市公司只是我国企业极小一部分没有涉及到制度执行层面,没有找到一种能计量制度执行力的变量,局限性:衡量外部压力时以环境监管法规作为代理变量,则只考虑政府施压,忽略了社会公众压力假设3的检验缺乏严谨性。拟合优度R2很低,而文章未作出解释。,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