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差ppt课件.ppt
测 量 平 差,太原理工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系,第一章 观测误差及其传播,1 概述2 观测误差及其分类3 偶然误差的规律性4 衡量精度的指标5 方差传播律及其应用6 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7 协因数和协因数传播律8 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及其实际应用9 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联合传播,1 概 述,测量平差的基本任务是处理一系列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值,求出未知量的最可靠值(也称为平差值、最佳估值、估值、最或是值、最或然值等),并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基础,是要研究观测误差的理论,简称误差理论。本章主要介绍偶然误差的规律性、衡量精度的指标、协方差传播律、权的定义以及测量中常用的定权方法等。,2 观测误差及其分类,当对某量进行重复观测时,常常发现观测值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差异。例如,从几何上知道一个平面三角形三内角之和应等于180,但如果对这三个内角进行观测,则三内角观测值之和通常不等于180。在同一量的各观测值之间,或在各观测值与其理论上的应有值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在测量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由于观测值中包含有观测误差的缘故。,引起误差的主要来源,测量仪器:测量工作通常是利用测量仪器进行的。由于每一种仪器都具有一定限度的精密度,因而使观测值的精密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观测者:由于观测者的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仪器的安置、照准、读数方面都会产生误差。外界条件: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压强、风力、大气折光、电离层等因素都会对观测结果直接产生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它们对观测结果的影响也随之不同,因此观测结果产生误差是必然的。,根据观测误差的性质,可将观测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或者在观测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为某一常数,那么,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简言之,符合函数规律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举例)。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差看,该列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简言之,符合统计规律的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举例)。,系统误差举例,测距仪的乘常数误差所引起的距离误差与所测距离的长度成正比地增加,距离愈长,误差也愈大;测距仪的加常数误差所引起的距离误差为一常数,与距离的长度无关。这是由于仪器不完善或工作前未经检验校正而产生的系统误差。又如,用钢尺量距时的温度与检定尺长时的温度不一致,而使所测的距离产生误差;测角时因大气折光的影响而产生的角度误差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外界条件所引起的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举例,经纬仪测角误差是由照准误差、读数误差、外界条件变化所引起的误差和仪器本身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等综合的结果。而其中每一项误差又是由许多偶然因素所引起的小误差。例如照准误差可能是由于照准部旋转不正确、脚架或觇标的晃动与扭转、风力风向的变化、目标的背影、大气折光等等偶然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小误差。因此,测角误差实际上是许许多多微小误差项构成,而每项微小误差又随着偶然因素的影响不断变化,其数值的大小和符号的正负具有随机性,这样,由它们所构成的误差,就其个体而言,无论是数值的大小或符号的正负都是不能事先预知的。因此,把这种性质的误差称为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就其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有时又把偶然误差称为随机误差。,3 偶然误差的规律性,任何一个被观测量,客观上总是存在着一个能代表其真正大小的数值。这一数值就称为该观测量的真值。就单个偶然误差而言,其大小或符号没有规律性,即呈现出一种偶然性(或随机性)。但就其总体而言,却呈现出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并且指出它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人们从无数的测量实践中发现,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大量偶然误差的分布也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偶然误差的规律性,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有一定的限值,或者说,超出一定限值的误差,其出现的概率为零。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偶然误差的数学期望为零,即:换句话说,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为零。,偶然误差分布直方图,4 衡量精度的指标,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是测量平差的主要任务之一。精度就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的程度。从直方图来看,精度高,则误差分布较为密集,图形在纵轴附近的顶峰则较高,且由长方形所构成的阶梯比较陡峭;精度低,则误差分布较为分散,在纵轴附近顶峰则较低,且其阶梯较为平缓。这个性质同样反映在误差分布曲线的形态上,即有误差分布曲线较高而陡峭和误差分布曲线较低而平缓两种情形。,衡量精度的指标,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组观测,它对应着一种确定的误差分布。如果分布较为密集,即离散度较小时,则表示该组观测质量较好,也就是说,这一组观测精度较高;反之,如果分布较为离散,即离散度较大时,则表示该组观测质量较差,也就是说,这一组观测精度较低。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组观测,由于他们对应着同一种误差分布,对于这一组中的每一个观测值,都称为是同精度观测值。,衡量精度的指标-方差和中误差,用 表示误差分布的方差,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为:由方差的定义:由于在此主要包括偶然误差部分,所以有:就是中误差:,衡量精度的指标-平均误差,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一组独立的偶然误差绝对值的数学期望称为平均误差。设以 表示平均误差,则有:如果在相同条件下得到了一组独立的观测误差,平均误差为即平均误差是一组独立的偶然误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之极限值。,衡量精度的指标-或然误差,或然误差的定义是:误差出现在 之间概率等于1/2,即 将的概率密度代入上式,并作变量代换,令 则得:由概率积分表查得,当概率为1/2时,积分限为0.6745,即得 上式是或然误差与中误差的理论关系。不同的也对应着不同的误差分布曲线,因此,或然误差也可以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衡量精度的指标-极限误差,在大量同精度观测的一组误差中,误差落在 和 的概率分别为:68.3%、95.5%和99.7%。上式反映了中误差与真误差间的概率关系。绝对值大于中误差的偶然误差,其出现的概率为31.7%;而绝对值大于二倍中误差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概率为4.5%;特别是绝对值大于三倍中误差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概率仅有0.3%,这已经是概率接近于零的小概率事件,或者说这是实际上的不可能事件。一般以三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极限值,并称为极限误差。,衡量精度的指标-相对误差,对于某些长度元素的观测结果,有时单靠中误差还不能完全表达观测结果的好坏。须采用另一种办法来衡量精度,通常采用相对中误差,它是中误差与观测值之比。在测量中一般将分子化为1。对于真误差与极限误差,有时也用相对误差来表示。例如,经纬仪导线测量时,规范中所规定的相对闭合差不能超过,它就是相对极限误差;而在实测中所产生的相对闭合差,则是相对真误差。与相对误差相对应,真误差、中误差、极限误差等均称为绝对误差。,5 方差传播律及其应用,协方差传播律是研究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运算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某些量的大小往往是由观测值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间接计算出来的,协方差与相关,协方差是用数学期望来定义的。设有观测值X和Y,它们的协方差定义是:式中:和 分别是X和Y的真误差。设是观测值的真误差,是观测值的真误差,而协方差则是这两种真误差所有可能取值的乘积的理论平均值,即实用上总是有限值,所以也只能求得它的估值,记为,协方差与相关,当X和Y相互独立时:当X和Y相互独立时,X和Y的协方差为零。但是,逆命题却不一定成立,即协方差为零并不意味着相互独立。只有当和服从联合正态分布时,协方差为零才是相互独立的充分条件。因此,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观测值,协方差为零和相互独立是等价条件。,协方差与相关,如果协方差为零,表示这两个(或两组)观测值的误差之间互不影响,或者说,它们的误差是不相关的,并称这些观测值为不相关观测值;如果协方差不为零,则表示它们的误差之间是相关的,称这些观测值是相关观测值。由于在测量上所涉及的观测值和观测误差都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对于正态随机变量而言,“不相关”与“独立”是等价的,所以把不相关观测值也称为独立观测值,同样把相关观测值也称为不独立观测值。,协方差与相关,在测量工作中,直接观测得到的高差、距离、角度、方向和三角高程测量求得的高差等,都认为是独立观测值。一般来说,独立观测值的各个函数之间是不独立的,或者说是相关的,因而它们是相关观测值。例如,当一个测站上的水平方向观测值是独立观测值时,由这些方向值所算得的相邻角度就是相关观测值;又如,三角网或导线网中根据观测角度和边长求得的各点的坐标也是相关观测值。,协方差与相关,通过变换将随机变量标准化,则两个标准化变量乘积的数学期望就是一个无量纲的数,称之为相关系数:由于 和 为正,所以 的正负取决于 的正负。大于零称为正相关,小于零称为负相关,等于零称为不相关。可以证明 的绝对值不大于1。,协方差与协方差阵,假定有 个不同精度的相关观测值,它们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和,它们两两之间的协方差为,用矩阵表示为:式中 为观测值向量,简称为观测值;为的数学期望;为观测值向量的方差-协方差阵,简称为协方差阵。,协方差与协方差阵,设有观测值向量 和,它们的数学期望分别为 和。令:;则 的方差阵为:式中 和 分别为X和Y的协方差阵,是X关于Y的互协方差阵。,观测值线性函数的方差,设有观测值向量,其数学期望为,协方差阵为,即 式中 为 的方差,为 和 的协方差,又设有 的线性函数为:令:则:,观测值线性函数的方差,对上式两边取数学期望:Z的方差为:即:,观测值线性函数的方差,当向量 中的各分量两两独立时,它们之间的协方差=0,此时上式为:线性函数的协方差传播律叙述为:设有函数:则:,多个观测值线性函数的协方差阵,设有观测值向量 和,的数学期望和协方差阵分别为 和,的数学期望和协方差阵分别为 和,关于 的互协方差阵为。,多个观测值线性函数的协方差阵,若有 的 个线性函数:若令:则:,多个观测值线性函数的协方差阵,即 设另有 的 个线性函数,多个观测值线性函数的协方差阵,令即:根据互协方差阵的定义:,多个观测值线性函数的协方差阵,协方差传播律,设有观测值向量 和 的线性函数:的方差阵,的方差阵,关于 的互协方差阵为(),、为常系数阵。则有如下方差和协方差计算公式:这就是协方差传播律的实用计算公式,其它计算公式均可由此导出。,单个非线性函数,设有观测值 的非线性函数:或表示为 已知 的协方差阵,求 的方差。假定观测值 有近似值:将函数式 按台劳级数在点 处展开为:,单个非线性函数,式中 是函数对各个变量所取的偏导数,并以 近似值代入所算得的数值,它们都是常数,当 与 非常接近时,上式中二次以上各项很微小,可以略去,将上式写为:令:得:这样,就将非线性函数式化成了线性函数式,然后用线性函数的协方差传播律计算协方差。,单个非线性函数,如果令:则上式可写为 上式是非线性函数式的全微分。根据协方差传播律:为求非线性函数的方差,对它求全微分就可以了。,多个非线性函数,如果有 的 个非线性函数 将 个函数求全微分得,多个非线性函数,若记 则有:根据协方差传播律得 的协方差阵:因此,对于非线性函数,首先将其线性化,然后用线性函数的协方差传播律计算。线性化方法可用台劳级数展开或求全微分。,应用协方差传播律的具体步骤,1.按要求写出函数式,如:2.如果为非线性函数,则对函数式求全微分,得:3.写成矩阵形式:或 4.应用协方差传播律求方差或协方差阵。,6 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方差是表示精度的一个绝对数字特征,一定的观测条件就对应着一定的误差分布,而一定的误差分布就对应着一个确定的方差。表示各观测值方差之间比例关系的数字特征称之为权。权是表示精度的相对数字特征,在平差计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平差计算之前,精度的绝对数字特征往往是不知道的,而精度的相对的数字特征(权)却可以根据事先给定的条件予以确定,然后根据平差的结果估算出表示精度的绝对的数字特征(方差)。,权 的 定 义,设有观测值,它们的方差为,选定任一常数,定义观测值的权为:由权的定义可知,观测值的权与其方差成反比。即方差愈小,其权愈大,或者说,精度愈高,其权愈大。因此,权同样可以作为比较观测值之间的精度高低的一种指标。方差可以是同一个量的观测值的方差,也可以是不同量的观测值的方差。也就是说,用权来比较各观测值之间的精度高低,不限于是对同一量的观测值,同样也适用于对不同量的观测值。,权 的 定 义,1选定了一个值,即有一组对应的权。或者说,有一组权,必有一个对应的值。2一组观测值的权,其大小是随 的不同而异,但不论 选用何值,权之间的比例关系始终不变。3为了使权能起到比较精度高低的作用,在同一问题中 只能选定一个值,否则就破坏了权之间的比例关系。4事先给出一定的条件,就可以确定出观测值的权的数值。5权是用来比较各观测值相互之间精度高低的,权的意义不在于它们本身数值的大小,重要的是它们之间所存在的比例关系。,单位权中误差,权等于1的观测值称为单位权观测值。权等于1的观测值的方差称为单位权方差。权等于1的观测值的中误差称为单位权中误差在确定一组同量纲的观测值的权时,所选取的单位权方差的单位是与观测值方差的单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权是一组无量纲的数值。在确定不同量纲的观测值的权时,所选取的单位权方差的单位一般是与其中一类观测值方差的单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权就不完全是一组无量纲的数值。例如,对于包含有角度元素和长度元素的两类观测值定权时,它们的方差的单位分别为“秒2”和“毫米2”,可选单位权方差与角度元素的方差单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各个角度观测值的权是无单位的,而长度元素的权是有单位的。,测量上常用的定权方法,在测量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要根据事先给定的条件,首先确定出各观测值的权,也就是先确定它们精度的相对数字指标,然后通过平差计算,一方面求出各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另一方面求出它们精度的绝对数字指标。,距离观测值的权,(1)设单位长度(例如一公里)的距离观测值的方差为,则全长为S公里的距离观测值的方差为。取长度为C公里的距离观测值方差为单位权方差,即:。则距离观测值的权为:。(2)设长度为S公里的距离观测值的方差为,和 分别为测距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取单位权方差。则距离观测值的权为:。,水准测量的权,(1)设每一测站观测高差的精度相同,其方差均为;第 条水准线路的观测高差为,测站数为。则第 条水准线路(观测高差)的方差为:。取测站数为C的高差观测值为单位权方差:。则第 条水准线路(观测高差)的权为:。(2)设每公里的观测高差的方差均相等,均为;第条水准线路的观测高差为,长度为 公里。则第 条水准线路(观测高差)的方差为:。取长度C公里的观测高差的方差为单位权方差:。则线路长度为公里的观测高差的权为:。,同精度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权,设有,它们分别是 次同精度观测值的平均值,若每次观测的方差均为,则 的方差为:。取。则观测值 的权 为:。,边角网中方向观测值和边长观测值的权,边角网中有两类不同量纲的观测值方向(或角度)和边长。设方向观测值 的方差为(),边长观测值 的方差为()。取。则方向观测值的权(无单位)。边长观测值的权()。,7 协因数和协因数传播律,权是一种比较观测值之间精度高低的指标,同样可以用权来比较各个观测值函数之间的精度。在此引进协因数和协因数阵的概念解决根据观测值的权来求观测值函数权的问题。,协因数与协因数阵,设有观测值 和,它们的权分别为 和,它们的方差分别为 和,它们之间的协方差为,单位权方差为。令:或写为:称为 的协因数或权倒数,为 的协因数或权倒数,为 关于 的协因数或相关权倒数。,协因数与协因数阵,设有观测值向量(或者是观测值函数向量)X和Y,它们的方差阵分别为 和,关于 的互协方差阵为 单位权方差为。令:或写为:称为X的协因数阵,为Y的协因数阵,为X关于Y的互协因数阵。协因数阵中的主对角线元素就是各个的权倒数,它的非主对角线元素是关于的相关权倒数,协因数与协因数阵,设有独立观测值,其方差为,权为,单位权方差为。的协因数阵为则有,协因数传播律,这就是协因数传播律的实用计算公式,也称为权逆阵传播律。通常将协方差传播律与协因数传播律合称为广义传播律,协因数传播律,设有观测值向量 和 的线性函数:的协因数阵,的协因数阵,关于 的互协因数阵为(),、为常系数阵。假设单位权方差为,的方差阵,的方差阵,关于 的互协方差阵为()。由协方差传播律,并顾及协因数阵与协方差阵的关系式,得,8 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及其实际应用,用不同精度的真误差计算单位权方差的计算公式 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的应用 由三角形闭合差求测角方差 由双观测值之差求中误差,用不同精度的真误差计算单位权方差的计算公式,设有一组同精度独立观测值,它们的数学期望为,真误差为,有观测值的方差为 当n为有限值时得到方差的估值上式是根据一组同精度独立的真误差计算方差的基本公式。现在设 是一组不同精度的独立观测值,的数学期望、方差和权分别为、和,。,用不同精度的真误差计算单位权方差的计算公式,为了求得单位权方差,需要得到一组精度相同且其权均为1的独立的真误差,作如下变换:根据协因数传播律得:对于一组不同精度独立的真误差,经变换后,得 到一组权为的同精度独立的真误差:。单 位权方差 上式就是根据一组不同精度的真误差所定义的单 位权方差的理论值。由于总是有限的,故只能求 得单位权方差的估值,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的应用,在一般情况下,观测量的真值(或数学期望)是不知道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若干个观测量(例如角度、长度、高差等)所构成的函数,其真值有时是已知的,因而,其真误差也是可以求得的。例如一个平面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的真值为180,由三内角观测值算得的三角形闭合差就是三内角观测值之和的真误差。1由三角形闭合差求测角方差 2由双观测值之差求中误差,由三角形闭合差求测角方差,设在一个三角网中,以同精度独立观测了各三角形之内角,由各观测角值计算而得的三角形闭合差分别为,则三角形闭合差的方差为当三角形个数为有限的情况下,可求得三角形闭合差的方差的估值 运用协方差传播律,并设测角方差均为,得 测角方差为:测角中误差为:,由双观测值之差求中误差,设对量 分别观测两次,得独立观测值和权分别为其中观测值和是对同一量的两次观测的结果,称为一个观测对。在测量工作中,常常对一系列被观测量分别进行成对的观测。假定不同的观测对的精度不同;而同一观测对的两个观测值的精度相同,即 和 的权都为。由于观测值带有误差,对同一个量的两个观测值的差数一般是不等于零的。设第 个量的两次观测值的差数 为,由双观测值之差求中误差,设 的真值是运用协因数传播律可得的权:即:这样就得到了 个真误差和它们的权。得到由双观测值之差求单位权方差的公式 当n 有限时,其估值为各观测值和的方差为:第 对观测值的平均值 的方差为:,9 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联合传播,由于种种原因,在观测成果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残余的系统误差。由于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因而只能对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可能得到某些通用的处理方法。对于残余的系统误差对成果的影响,没有严密的计算方法。,观测值的系统误差与综合误差的方差,设有观测值 观测量的真值为,则的综合误差 可定义为如果综合误差中只含有偶然误差,则:。如果 中除包含偶然误差外,还包含系统误差,则:由于系统误差不是随机变量,所以的数学期望为 可见,也是观测值 的数学期望对于观测值的真值的偏差值。观测值 含的系统误差愈小,愈小,愈准确,有时也称 为 的准确度。,观测值的系统误差与综合误差的方差,当观测值中既存在偶然误差,又存在残余的系统误差时,常常用观测值的综合误差方差来表征观测值的可靠性。顾及系统误差是非随机量,所以综合误差的方差为 即观测值的综合误差方差等于它的方差与系统误差的平方之和。当系统误差小于等于中误差的三分之一时,即当 时,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考虑系统误差的影响,所求得的的减小量不会大于5%。,系统误差的传播,设有观测值的真值、综合误差和系统误差,则:又设有观测值的线性函数:,则线性函数的综合误差与各个的综合误差之间的关系式为:对上式取数学期望得:所以得:上式就是线形函数的系统误差的传播公式。,系统误差的传播,对于非线性函数:,可以用它们的微分关系代替它们的误差之间的关系,然后按线性函数的系统误差的传播公式计算:令:则有线性函数:同样有:。,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联合传播,当观测值中同时含有偶然误差和残余的系统误差时,还有必要考虑它们对观测值的函数的联合影响问题。这里只讨论独立观测值的情况。设有函数:,观测值的综合误差为:,函数Z的综合误差为:函数Z的综合误差方差为:,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