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课件.ppt

    • 资源ID:2157750       资源大小:1.02MB        全文页数:8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课件.ppt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主要讲解内容,一、无菌医疗器械简介二、常用无菌医疗器械的主要性能指标三、医疗器械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 施细则简介四、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标准,一、无菌医疗器械简介,(一)相关术语无菌:无存活微生物的状态。灭菌:用以使产品无存活微生物的确认过的过程。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有害微生物,将其数量减少到无害化程度。无菌加工: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产品容器和(或)装置的无菌灌装。该环境的空气供应、材料、设备和人员都得到控制,使微生物和微粒污染控制到可接受水平。初包装: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一、无菌医疗器械简介,(二)无菌医疗器械分类(为便于解释,按使用形式划分)植入性无菌医疗器械有源无源(按材料划分为)金属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人工脏器、整形材料及人工器官)陶瓷材料复合材料衍生材料组织工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按品种划分为)输液(血)、注器具医用导管卫生敷料其它,一、常用无菌医疗器械简介,(三)无菌医疗器械的基本要求1、灭菌主要为环氧乙烷气体灭菌、辐照灭菌和湿热灭菌。2、初包装 初包装若无特殊说明,一旦被打开就要立即使用。初包装要求不借助于工具便能打开,并留下打开过的迹象。3、标识 包装上一般要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生产信息、使用信息。另外还要有法规所要求的信息(如注册证号)。这些信息要求清晰、正确、完整。4、性能要求,二、常用无菌医疗器械性能要求 及相关标准,1、人工脏器2、整形材料3、一次性使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4、一次性卫生敷料5、各种医用导管6、无菌医疗器械质量检验相关标准(见附件),二、常用无菌医疗器械性能要求 及相关标准,1、人工器官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化学试验包括对材料本身的试验及其浸提物的试验。要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二、常用无菌医疗器械性能要求 及相关标准,2、整形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一定的柔软性并保持一定强度;容易加工成所要求的复杂形状;耐水、耐汗、耐唾液、耐溶剂,并有一定的耐热和耐寒性;易染色;质轻并易于清洗。,二、常用无菌医疗器械性能要求 及相关标准,3、一次性使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材料要求及标准(附表1)GB15593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YY024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用聚丙烯专用料YY114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用聚乙烯专用料标准的原料,产品技术要求及标准(附表2),二、常用无菌医疗器械性能要求 及相关标准,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为例(GB14232.1人体血液及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 第1部分:传统型血袋):1、灭菌塑料血袋应经过高压蒸汽灭菌或其他确认过的方法灭菌;灭菌方法不应对塑料血袋的材料及其内装液产生不良影响,且不使各连接处松动、塑料材料热合强度下降和塑料血袋产生明显变形。2、热原塑 料 血 袋不应对血液及血液成分的疗效产生不良作用,不应释放出能产生热原反应的物质,二、常用无菌医疗器械性能要求 及相关标准,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为例(GB14232.1人体血液及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 第1部分:传统型血袋):生物学评价按GB/T 16886.1 规定进行。应考虑评价的项目包括细胞毒性、致敏、皮内反应、急性全身毒性、热原、血液相容性等。微生物不透过性塑料血袋应不透过微生物抗泄漏充水至公称容量并将其密封,在370 下 离心,在(23士5)下,挤压不泄漏;对 于 软 聚氯乙烯(PVC)血袋,在4下重复上述试验。热稳定性塑 料 血袋充水至公称容量的一半,塑料血袋应能承受缓慢冷冻至一80的低温环境,贮存24 h,随后浸人(37士2)的水浴中60 min,然后再恢复至室温,塑料血袋应仍能经离心、挤压不、泄漏。微粒污染塑 料 血 袋的生产应避免微粒污染。,二、常用无菌医疗器械性能要求 及相关标准,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为例(GB14232.1人体血液及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 第1部分:传统型血袋):化学性能材料化学性能灼烧残渣 溶出物化学性能性状:pH值:还原物质:氯化物:重金属:不挥发物(蒸发残渣):紫外吸光度:醇溶出物:,二、常用无菌医疗器械性能要求 及相关标准,4、一次性卫生敷料 主要产品医用脱脂棉、外科纱布敷料、一次性使用产包、一次性使用手术衣、一次性使用手术帽、一次性使用手术口罩、一次性使用防护服、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各种生物敷料等 主要性能要求及标准(附表3)以一次性手术衣为例阻微生物穿透(干态-湿态)洁净度(微生物-微粒物质)落絮阻液体穿透胀破强度(干态-湿态)拉伸强度(干态-湿态),二、常用无菌医疗器械性能要求 及相关标准,5、各种医用导管 血管内导管 主要产品和相关标准(附表4)体外循环管路及透析装置 主要产品和相关标准穿刺用导管及各种插管、引流管主要产品和相关标准(附表5),三、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简介主要内容(1+x),通用要求(1)适应于所有医疗器械专用要求(x)适应于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环境(洁净区及其控制)工艺用水和工艺用气洁净区内设备和设施灭菌及其确认或无菌加工其他要求:初包装、动物源性材料、菌检、留样等,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文本结构,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理职责第三章 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生产环境(洁净区)要求工艺用水和工艺用气要求第四章 文件与记录 第五章 设计和开发 第六章 采购 动物源材料、初包装要求第七章 生产管理产品实现的过程控制洁净区内设备设施要求灭菌过程要求无菌加工,第八章 监视和测量菌检、留样第九章 销售和服务 第十章 不合格品控制 第十一章 顾客投诉和不良事 件监测 第十二章 分析和改进第十三章 附则术语、适应范围、执行相关法规和标准、不涉及条款附录 洁净室设置原则注:正体为医疗器械通用要求;斜体为无菌医疗器械专用要求。,第一条,本实施细则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目的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二条,本实施细则的适应范围企业第二类和第三类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产品通过最终灭菌的方法或通过无菌加工技术其上无任何形式的存活微生物的医疗器械;或任何标称“无菌”的医疗器械。,第三条,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要按本实施细则的要求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其有效性对于已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按本实施细则的要求补充、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本实施细则所要求的内容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都必须做出规定。在体系文件的编写依据中增加规范和本实施细则等文件。根据产品特点,合理确定不涉及条款。,第八十八条,无菌:无存活微生物的状态。灭菌:用以使产品无存活微生物的确认过的过程。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有害微生物,将其数量减少到无害化程度。无菌加工: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产品容器和(或)装置的无菌灌装。该环境的空气供应、材料、设备和人员都得到控制,使微生物和微粒污染控制到可接受水平。初包装: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第八条,对洁净区内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凡是进入洁净区的人员都应进行个人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技术方面的培训和考核。还应包括:应懂得如何洗手和对手进行消毒。应明了什么是不适当的活动,并尽量避免之。应穿着适当的工作服,明白如何穿着洁净服或无菌服。通过培训建立起洁净、无菌、微粒、微生物、交叉污染等的概念和意识。,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若有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应对工作环境条件做出定量或定性的规定包括从原材料的购进(从提货或运输时)开始;到储存、生产加工过程、监视与测量,以及成品的贮存、运输等,直到将产品交付给客户为止。制定环境条件控制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对环境条件的监视和控制如果环境条件控制是个特殊过程还应对这个过程进行确认。,第十条,第十一条,生产环境要求厂址选择时应考虑所在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良好,至少没有空气或水的污染源,宜远离交通干道、货场等。厂区的环境要求厂区的地面、道路应平整不易起尘。宜通过绿化等减少露土面积或有控制扬尘的措施。垃圾、闲置物品等不应露天存放等,总之厂区的环境不应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造成污染。厂区的总体布局合理性不得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区,特别是洁净区有不良影响;人流、物流宜分开。,第十二条,洁净生产区确定在洁净室(区)内生产的过程分析、识别并确定在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的过程,并在相关技术或工艺文件中作出标识。*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要符合“设置原则”要求。“设置原则”未能覆盖的或不是单一用途的产品,其环境洁净度级别往产品相似、用途相同或相近上靠,遵循宜高不宜低的原则,就低必须验证。洁净室(区)静压差要求不同级别洁净室(区)之间5Pa,洁净室(区)与室外10Pa应有压差指示装置。相同洁净室(区)间压差梯度合理:要求相对高的压差高一些,如果两个过程可能会有一定影响,怕受影响的高一些。,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附录中的八项内容),一、采用使污染降至最低限的生产技术,以保证医疗器械不受污染或能有效排除污染。倡导技术进步,建议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工装和设施等。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最大程度地使产品不暴露在操作环境中,尽可能避免人与产品的直接接触。,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二、植入和介入到血管内及需要在万级下的局部百级洁净区内进行后续加工(如灌装封等)的器械,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不低于10 000级。植入到血路或心脏内的器械,如:血管支架、心脏瓣膜、人工血管、起博电极、人工动静脉瘘管、血管移植物、体内药物释放导管和心室辅助装置等。介入到血路内的器械,如:各种血管内导管(如中心静脉导管)、支架输送系统等。,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三、植入到人体组织、与血液、骨腔或非自然腔道直接或间接接触器械,(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等,不低于100 000级。植入到人体组织的器械,如:如起博器、药物给入器械、神经肌肉传感器和刺激器、人工肌腱、乳房植入物、人工喉、骨膜下植入物和结扎夹等。与血液直接接触的器械,如:血浆分离器、血液过虑器等。与血路上某一点接触,作为管路向血管系统输入的器械,其特点是间接地通过药液或血液与人体血路接触,如: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输血器、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延长器、转移器等。主要与骨接触的器械,如:矫形钉、矫形板、人工关节、骨假体、人工骨、骨水泥和骨内器械等。,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四、与人体损伤表面和粘膜接触器械,(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精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不低于300 000级。与损伤表面(伤口或其他损伤体表)接触器械,如:溃疡、烧伤、肉芽组织敷料或治疗器械、“创可贴”等。与粘膜或自然腔道接触器械,如:无菌导尿管、无菌气管插管等,其特点是不经穿刺或切开术进入体内的器械。,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五、初包装材料生产环境的要求与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清洗即使用的初包装材料,宜遵循与产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级别相同的原则,使初包装材料的质量满足所包装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如血管内导管、人工乳房、导尿管等的初包装材料。若初包装材料不与无菌医疗器械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低于300 000级。如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输血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等的初包装材料。,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六、对于有要求或无菌加工灌装封,在10 000级下的局部100级洁净区内。如血管支架的压握、涂药;血袋生产中抗凝剂、保养液的灌装封;液体产品的无菌制备和灌装;以及不能在其容器内进行最终灭菌的固体产品的无菌处理、传输和包装等。,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七、洁净工作服清洗、干燥和穿洁净工作服室、专用工位器具的末道清洗与消毒的区域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可低于生产区一个级别。无菌工作服的清洗可在100000级洁净区内,但灭菌后的整理、贮存应在10000级洁净室(区)内。洁净工作服的清洗、整理最低为300000级洁净区。,八、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第十三条,洁净室(区)的布局要求按生产工艺流程布置。流程尽可能短,减少交叉往复,人流、物流走向合理。按空气洁净度级别。从低到高,由外向内。同一洁净室(区)内或相邻洁净室(区)间防止交叉污染不同级别洁净室(区)之间有气闸室或防污染措施(零配件的传送通过双层传递窗)温、湿度与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1828,相对湿度4565%。,第十四条,洁净(室)区内表面的要求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不易积尘;各接口处应严密;没有颗粒物脱落;所用材料耐受清洗和消毒。洁净室(区)有防尘、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洁净室(区)内门、窗及安全门密封。,第十五条,洁净室(区)内工艺用气的要求有气体净化处理装置,其原理和结构能满足所生产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要求。与产品使用表面直接接触的气体,应进行验证,并进行日常控制。主要是控制和验证工艺用气中所含微生物和微粒(包括液体微粒),以免对产品造成二次污染。,第十六条,洁净室(区)的管理制定洁净区卫生管理文件按规定对洁净区清洁、清洗和消毒洁净区内清洁及卫生工具无脱落物、易清洗、消毒。清洁工具不能跨区使用。洁具间不会对洁净区造成污染。消毒剂或消毒方法不得对设备、工装、物料和产品造成污染消毒剂品种应当定期更换选择一种以上的消毒剂定期轮换使用,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消毒效果有效性的评价。,第十七条,洁净区的监视与测量洁净区静态与动态检(监)测的规定按规定进行静态与动态检(监)测静态检测必须全项合格,动态监测超标必须分析。定期对产品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进行监测(不是对产品要批批检验的概念)。监视记录及趋势分析。如洁净室的使用不连续(停产并洁净环境未保持),每次使用前做全项的检测,且只有全项检测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利用生物负载过程控制图,要定期对警戒线和措施线评审,洁净室(区)环境要求及监测(参考),第十八条,洁净区人员健康管理建立对人员健康要求的文件规定 建立人员健康档案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操作人员每年至少由有资质的单位体检一次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第十九条,对洁净区工作人员服装的要求建立对人员服装的要求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的穿着:三十万级和十万级洁净区穿洁净服,万级和百级洁净区应穿无菌服。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洁净服和无菌服的材料要求质地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能有效阻止人体皮屑和内衣的尘粒纤维的弥散洁净服和无菌服的形式有效地遮盖内衣、毛发。对于无菌工作服还能包盖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不同洁净度级别洁净区使用的洁净工作服分别/并定期在不同级别洁净环境中清洗、干燥和整理并区别使用。,第二十条,人员卫生要求建立对人员的清洁的要求,并在体系文件中做出明确规定 制定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卫生守则如: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洗澡,不能使用有污染的化妆品,不佩带饰物,手在消毒以后,不再接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无多余动作等进入洁净区人员的净化进入洁净室(区)人员的净化程序净化程序和设施达到人员净化的目的洁净区的工作人员按规定穿戴洁净工作服、帽、鞋和口罩考虑接触产品操作人员手的再次消毒,不同衣着、不同动作时的人体产尘(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表5),第二十一条,工艺用水的要求确定工艺用水的种类和用量*有防止污染的措施、工艺用水的检测若产品的加工过程需要工艺用水时,须配备工艺用水的制备设备,用量较大时,通过管道输送到洁净区的用水点*工艺用水应当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直接或间接接触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或脑脊髓液或药液的无菌医疗器械,若水是最终产品的组成成分时,应使用符合药典要求的注射用水;若用于末道清洗应使用符合药典要求的注射用水或用超滤等其它方法产生的同等要求的注射用水。与人体组织、骨腔或自然腔体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末道清洗用水可使用符合药典要求的纯化水。,第二十二条,工艺用水的管理工艺用水管理规定包括工艺用水的制备、检验、储存,制水系统验证、水质监控等工艺用水的储罐和输送管道材料不锈钢或其他无毒材料储罐和输送管道清洗、消毒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第三十七条(相关引深要求)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动物源医疗器械在医疗器械设计和制造中使用动物组织及其衍生物,以提供能优于非动物基质材料的特性。这些材料可构成器械的主要部分、产品的涂层或浸渗或用于器械制造过程。YY/T 0771.1-2009动物源医疗器械 第1部分:风险管理应用本部分给出了对采用动物组织或其衍生物制造的医疗器械有关危害的风险管理的要求和指南,这些危害包括:细菌、霉菌或酵母菌污染;病毒污染;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因子污染;不希望的热原、免疫学或毒理学反应方面的材料反应。寄生虫或其他未分类的病原体也适用类似的原则。,第四十一条(第2款),对于来源于动物的原、辅材料的病毒的控制YY/T 0771.2-2009 动物源医疗器械 第2部分:来源、收集与处置的控制YY/T 0771.3-2009动物源医疗器械 第3部分:病毒和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因子去除与灭活的确认,第四十一条(的第3款),对初包装材料的要求初包装材料的选择和/或确认适用于所用的灭菌过程或无菌加工的包装要求,执行相应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YY/T1963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有效期内的包装完好性确保在包装、运输、贮存和使用时不会对无菌医疗器械造成污染。YY/T 0681.1-2009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部分:加速老化试验指南,四十四条,对产生粉尘、烟雾、毒害物、射线和紫外线等有害物质的厂房、设备的防护要求对有害物质的限量做出规定国家有要求时,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安装相应的防护和去除装置若有害气体需排到大气中应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监视和控制 如果企业没有监测手段,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测,第四十六条,对洁净室(区)内设备与工艺装备的要求防尘、防污染结构型式与材料不应对洁净环境产生污染,有防止尘埃产生和扩散的措施。设备、工装与管道表面光洁、平整、无颗粒物质脱落,并易于清洗和消毒或灭菌。操作台光滑、平整、无缝隙、不脱落尘粒和纤维,不易积尘,并便于清洗、消毒。,第四十七条,洁净区内与物料或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装及管道表面材料和表面处理状态的要求无毒、耐腐蚀,不与物料或产品发生化学反应和粘连。无死角并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第四十八条,设备辅助用剂的要求洁净室(区)内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清洗剂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若适用时,不清洗零配件所用的脱模剂应无毒、无腐蚀,不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若所用助剂会对产品造成污染,即使在洁净区内加工的零配件也应使用合适的工艺用水进行清洗。,第四十九条,对工位器具及其管理的要求制定管理文件、登记和记录。数量足够。能够避免产品受损和有效防止产品污染。,第五十条,进入洁净区物品的净化和零配件的清洁处理物品的净化处理(保护洁净环境不受污染)有净化程序和设施能有效去除其上的污染物零配件的清洁处理(去除其上的污染物)清洁措施能针对生产中的主要污染*末道清洁处理应在适宜的洁净区内进行*所用的处理介质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第五十一条,清场管理规定和记录。若有影响时,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评价防止产品交叉污染的有效性。,第五十二条,批号管理建立批号管理文件,规定批号编制方法、生产批和灭菌批组批方法,明确生产批号和灭菌批号的关系;规定每批应形成的记录,根据批记录能实现可追溯性要求。批号是无菌医疗器械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十三条,灭菌方法的选择所用的灭菌方法(环氧乙烷、湿热、辐照等)或无菌加工技术适应于所生产的产品灭菌方式选择的依据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GB 18278医疗保健产品的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工业湿热灭菌 GB 18279医疗器械 环氧乙烷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GB 18280医疗保健产品的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辐射灭菌如YY/T 0567医疗产品的无菌加工,第五十五条,无菌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确认灭菌过程确认的程序文件*首次确认和再确认经过一定的时间或灭菌条件:包括产品设计、产品包装、灭菌物品摆放方式、灭菌器、工艺参数等发生了变化时灭菌过程确认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记录或报告需经过评审和批准 无菌加工要进行过程模拟试验 无菌加工的过程模拟试验参见和YY/T0567若委托灭菌,企业仍然需要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对灭菌过程进行确认。,医疗器械灭菌确认与常规控制标准,GB 18279(ISO 11135)医疗器械 确认和常规控制 环氧乙烷灭菌使用生物指示物确认和放行GB 18280(ISO 11137)医疗保健产品的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辐射灭菌确认时用生物负载确定灭菌剂量GB 18278(ISO 11134)医疗保健产品的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工业湿热灭菌用生物指示物或生物负载确认;监测所得工艺参数在确认范围内的产品才能放行。某些管理机构还可能要求对经最终灭菌产品与成品进行检验或进行生物指示物试验,GB18279,环氧乙烷灭菌用生物指示菌片监测方法(常规控制),将一些生物指示菌片事先放入多个产品中最难灭菌的部位,再将这些“挑战”产品放在灭菌确认过程中确认为灭菌柜中最难灭菌的地方和指定的地方,灭菌后将其逐一取出对其进行培养。以培养结果为阴性来推断“灭菌后的产品上污染微生物都被杀灭”。在EO灭菌过程的常规控制中,生物指示菌片放置的位置一定要与灭菌确认时完全一致!,第五十六条,灭菌过程控制制定灭菌过程控制文件。灭菌过程控制与灭菌工艺文件一致。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灭菌设备操作规程。灭菌设备按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有自动监测及记录装置,灭菌过程和参数记录完整、齐全,有可追溯性。若委托灭菌,灭菌过程必须是受控的。不仅要按标准进行确认,还应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日常控制。能提供能满足质量追溯要求的灭菌过程和参数记录。,第六十二条(第2款),无菌医疗器械的贮存规定贮存条件贮存场所有监控设施 监控记录 在注册产品标准和包装标识或标签或使用说明书中注明。向经销商或用户明示贮存条件,以确保产品交付后的质量,不会因贮存条件而损坏或失效,第六十三条(的第5项),*建立无菌检测室符合要求:设立无菌室和阳性对照室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和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画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隔离系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要求。中国药典与生产产品和生产能力相适应无菌室的大小和操作台的数量,无菌隔离系统,6 设施要求(ISO134086对隔离体系统)6.1 周围房间的级别6.1.2 用于无菌检验的隔离体系统可能处于非净化级别的受限进入的房间内,第六十六条,产品留样根据需要,建立留样室。按规定进行留样。通过留样观察可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作进一步的考察,为改进工艺、改进无菌医疗器械包装,确定无菌医疗器械贮存条件和运输条件,确定无菌医疗器械有效期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无菌医疗器械在流通或使用环节出现质量纠纷时提供可靠的依据。制定留样管理办法。留样观察记录。,第八十九条,本实施指南中提出的“执行相关法规和标准”是指,对于无菌医疗器械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规范,以及管理体系方面的国家、行业标准,生产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应执行这些相关法规和管理标准。,第九十条,生产企业可根据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的特点,确定不涉及的条款,并说明不涉及的合理性。无菌医疗器械的概念下覆盖的产品品种很多,产品组成和加工工艺差异很大,生产过程复杂程度也极不相同,除有条件的条款可剪裁外,不适应的条款,也应作出说明。但不要将应当做而做不到或应当做而不做的条款当作不涉及处理,不涉及要做出合理解释,要有根据、有道理。,四、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标准,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YY 0033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YY/T 0287(ISO 13485)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GB/T 19000(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1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四、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标准,2风险管理YY/T 0316(ISO 14971)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YY/T 0771.1动物源医疗器械 第1部分:风险管理应用,四、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标准,3洁净室及其控制GB50071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ISO14644)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ISO14644-1 洁净室及其环境控制 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分级ISO14644-2 洁净室及其环境控制 第2部分:检测和监视规范ISO14644-3 洁净室及其环境控制 第3部分:计量和检测方法ISO14644-4 洁净室及其环境控制 第4部分:设计、建造和投入使用ISO14644-5 洁净室及其环境控制 第5部分:运行ISO14644-6 洁净室及其环境控制 第6部分:术语ISO14644-7 洁净室及其环境控制 第7部分:隔离区ISO14698-1 洁净室及其环境控制-微生物污染控制 第1部分:一般原理和方法ISO14698-2 洁净室及其环境控制-微生物污染控制 第2部分:微生物污染的评价和说明,四、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标准,4灭菌确认与常规控制GB 18278(ISO 11134)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工业湿热灭菌GB 18279(ISO 11135)医疗器械 环氧乙烷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GB 18280(ISO 11137)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辐射灭菌ISO 14937 医疗产品的灭菌 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用灭菌剂特性和开发 确认和常规控制的通用要求EN ISO 14160 带有源动物材料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灭菌 液体化学灭菌剂灭菌的确认和常规控制,四、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标准,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GB/T 19633(ISO 11607-1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ISO 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的要求ISO 11607-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四、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标准,6临床研究YY 0279.1(ISO 14155-1)用于医疗器械临床研究 第1部分:通用要求YY 0279.2(ISO 14155)用于医疗器械临床研究 第2部分:临床研究方案,四、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标准,7生物学评价GB/T 16886.1(ISO 10993-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GB/T 16886.2(ISO 10993-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部分:动物福利要求GB/T 16886.7(ISO 10993-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7部分:环氧乙烷残留量 GB/T 16886.18(ISO 10993-18)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8部分:材料化学定性,四、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标准,8产品上微生物的控制与检验GB/T19973.1 医疗器械的灭菌 微生物法 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量的估计GB/T19973.2 医疗器械灭菌 微生物法 第2部分:灭菌过程确认中所进行的无菌试验,四、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标准,9器械标识“无菌”的通用要求YY/T 0615.1 标示“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 第1部分: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要求YY/T 0615.2 标示“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第2部分:无菌加工医疗器械的要求,四、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标准,10动物源医疗器械YY/T 0771.1动物源医疗器械 第1部分:风险管理应用YY/T 0771.2动物源医疗器械 第2部分:来源、收集与处置的控制YY/T 0771.3动物源医疗器械 第3部分:病毒和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因子去除与灭活的确认,四、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标准,11手术衣YY/T 0506.1(EN 13795-1:2002)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 第1部分: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大多数术后手术部位的感染都是在手术过程中引发的,这是因为微生物此时有机会到达开放着的创面。微生物源或来自外部(即来自医务人员、无生命物体或其他病人),或来自内部(即来自病人)。在洁净手术中,手术室医务人员和病人的皮肤是最重要的微生物源。在易感染手术中(如矫形和血管内植入物手术),皮肤中常见的微生物菌丛是手术部位的主要感染源。感染途径为接触传播或空气传播。后者情况下,弥散的人体皮屑常常是传染原的载体,本标准所涉及的各类屏障用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四、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标准,12其他YY/T 0467(ISO/TR 16142:1999)医疗器械 保障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 公认基本原则的标准选用指南,谢谢!欢迎批评赐教!电话:0531-82682988,传真:0531-82682986 E-mail:,

    注意事项

    本文(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