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革新课件.ppt
昔日的“京师大学堂”,今日的“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师范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化教育革新概况,教育制度变革:兴学堂、废科举,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清朝后期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洋务和维新运动),清末,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哪些深刻变革?,政治:尝试君主立宪制(维新运动),文化教育革新,鸦片战争后,一些重要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开始被翻译成中文。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西学传播的渠道大大拓宽。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对中国的影响?,傅兰雅(JohnFryer)1868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编译。1875年主编第一份科学期刊格致汇编。,万国公报是1868年9月5日在上海由林乐知等传教士创办的一份刊物,一、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问题导学,西学传播,3.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1.这些书籍是怎样被传播到中国来的?,2.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主力军是谁?,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传教士,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先进的经济、政治、教育方面学说。,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的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近代西学的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是思想观念,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万国公报是1868年9月5日在上海由林乐知等传教士创办的一份刊物,(3)1872年,由外国商人创办于上海的申报,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1)鸦片战争前后,近代报刊开始传入中国。,(2)19世纪末,出现了一个国人创办报刊的高潮。,原因:宣传维新思想的需要,二、近代报刊的兴起,在新闻报道上坚持真实性原则,目的是为大众提供真实信息,使读者明白事情真相,影响社会生活。,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报道内容广泛性、通俗性和贴近民生能让报纸具有可读书性、关注度,能影响社会,改变人们观念,促进社会进步。,申报主要刊登:政治、经济、外交、社会习俗、百姓喜闻乐见的事,1872年,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E Major)在上海创立申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申报报馆新楼,申报经理史量才,1908年11月16日,申报发布光绪帝驾崩的电讯:“上病大渐,今日酉正二刻升遐。”这条电讯附一按语:“此电于前夜接到,因恐不确,未录昨报。”,从上述资料看,申报主要刊登哪些方面的内容?,政治、经济、外交、社会习俗,百姓喜闻乐见的事,申报在新闻报道上坚持什么原则?其目的是什么?,真实性的原则;为大众提供真实信息,影响社会生活。,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报道内容广泛性、通俗性和贴近民生能让报纸具有可读书性,关注度,能影响社会,改变人们观念,促进社会进步。,申报的办报理念在今天是否还有可借鉴之处?说说你的理由。,商务印书馆,1897年夏瑞芳等人创办于上海,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译介天演论国富论等西方学术名著,出版鲁迅、巴金、冰心、老舍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三、新式出版业蓬勃发展,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对中国的贡献?,近代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为开启民智、普及知识、传播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创始人之一 夏瑞芳,商务印书馆原址,商务印书馆,早期印刷机,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954年迁北京。100年来,商务印书馆出书3万余种。全国有87个分馆,而且在香港、台北、新加坡、吉隆坡都设有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座”。,1.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下诏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四、兴学堂、废科举,仕学馆,师范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也是亚洲最重要的大学之一。,京师大学堂组织机构图,北大办学宗旨:“以人为本”,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收,规定凡在学术上有高深造诣者,不论其他条件,均可登大学讲台执教;管理上实行教授治校,学生自治,鼓励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研究会、社团和创办刊物,并首开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尤其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思想,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2.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此后,新式学堂大量涌现。,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新式小学,阅读书本资料,思考:看看我们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中等教育阶段科目有何异同?,这说明了什么?,不同:这一时期课程设置中有讲经读经课程,相同:都设置了自然科学、历史、体育、外语,这时期课程设置侧重传统文化,依然体现“中体西用”的原则,说明清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还是为维护其统治,但已经注意与时代相适应,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3.1906年开始,乡试、会试一律停止。从此,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了,大大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要废除呢?,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日益成为禁锢读书人思想才智的桎梏,意义: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有力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这一措施大大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废科举,兴学堂”结束了上千年“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学堂中课程内容得到了革新,有得解放思想、人才培养与选拔,大大促进了近代化教育的发展。,阅读课本107页资料1,思考:(1)这一时期新式学堂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商鞅变法)“废封建,开阡陌”:结束了分封制,确立了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改变了当时的社会性质;,科举制度被废除,京师大学堂 1898年,废除科举制 1905年,西学传播:,废科举,兴学堂,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近代报刊:申报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新式出版业:商务印书馆成为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企业,文化教育革新,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