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未修改)课件.ppt
城市空间结构,第七章 城市与环境,1掌握城市功能区布局2理解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3掌握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4结合实例,评价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重难提示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重点)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重点)3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难点)4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原则。(难点),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一、城市区位因素分析,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城市,城市区位因素,城镇空间布局特点,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1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应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城市的兴起。分析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则要注意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找出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2在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时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之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之为动态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两者可以称之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以称之为微观因素。,城市区位分析,右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纬度 河流 降水 地形,A B C D,D,本题组以区域人口密度图为载体,考查人口密度及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第1题,图中显示,该区域人口沿河分布于地势较为低平的地区,影响因素为河流与地形。,城市区位分析,右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 D水路交通枢纽,D,据图中信息及河流判断,该区域为四川盆地,甲城为成都、乙城为重庆,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与成都相比,水路交通便捷是其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优势所在。,城市区位分析,右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城市分布较密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结合图例、图示,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要从总量上多少、具体分布、城市级别三方面回答。,二、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居住区,商业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特殊功能区,1、城市功能分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集聚成团状,占地面积最大,在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市场最优原则(零售业)交通最优原则(批发业)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能形成中心商务区(CB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集聚成片位于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思考探究】城市规划要注意“风”“水”“宝”“地”。提示:(1)“风”注意图中风向条件,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_地带或盛行风的_地带,或与季风风向_的郊外。(2)“水”应保证污水不流向_。(3)“宝”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依据产品生产过程中对要素的特殊要求,综合考虑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接近市场,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接近交通运输线或点,接近科研中心等。(4)“地”从_联系和地形的角度分析。,上风,下风,垂直,居住地,地域空间,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方法,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分析,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1)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的是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央商务区,考查环境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g位于城市的外围,根据等高线判读g地位于河流的下游;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g地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东北郊外,适合布局工业区,对城区的环境污染较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C,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分析,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2)若在该河开发漂流旅游项目,那么漂流的出发地应设在Aa区Bd区 Ce区Dg区,A,思维流程1问题探究(1)如何根据等高线判断河流流向?提示: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2)图中工业区应布局在_处(填字母),并说明理由。提示:g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2信息解读,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分析,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依据沿海资源匮乏型城市的发展方向,评价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从图中信息可知,高雄市依据良好的区位优势,发展了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产业,其商业、住宅、工业、文教等功能区布局,除考虑环境、地价、占地面积等因素外,还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商业区集中分布,扩大了服务范围;住宅区靠近商业区、工业区,多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灾害的影响;文教区多分散于住宅区,提高了服务功能;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减少了运输费用,提高了规模效益。,C,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分析,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曲线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2005年与1990年相比,图中曲线在市中心面积比例变小,曲线在市中心面积比例变大,说明曲线为商业用地,而曲线在市中心的面积比例高于,说明曲线为居住用地、曲线为工业用地。正确选项为C。,C,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分析,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从图中看出,在距市中心12千米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故选项B正确。,B,三、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远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距离市中心远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上海 浦东新区,1城市功能区的判定方法运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理和各功能区特征,可指导各种功能区的布局。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功能区类型。(1)根据功能区形态来确定。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工业区往往集聚成片。(2)从功能区的位置来确定。高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多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位于市区边缘,交通干线两侧。,(3)根据功能区的特征来确定。住宅区特征: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商业区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内部有明显分区。工业区特征: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大,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区影响最大,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较小,距离市中心远近对住宅区影响较小,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小,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工业区的影响最小,市中心,靠近市中心,远离市中心,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高,3.交通通达度对地租高低的影响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1)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2)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3)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拓展提升】城市形态,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及空间结构的判读,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及空间结构的判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A.B.C.D.,D,B,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及空间结构的判读,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4种(图1),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图2)。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及空间结构的判读,该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造超市,右图(图3)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A.B.C.D.,图3是图1和图2的叠加,由此可以判断各数字对应地块的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表格显示了所有类型地块的地价,比照的结果是为中等地价,适合建造超市。,B,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及空间结构的判读,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 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右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A工业 B行政中心C海洋运输和贸易 D居民人口密度,本题以某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读图获取有效信息,解答该题需要明确城市功能分区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大型商贸中心较近的地区,海港、铁路和公路为主要的用地形式,这反映出海洋运输和贸易是影响其区位的主导因素。,C,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及空间结构的判读,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 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A08 km B916 km C1724 km D2535 km,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大型商贸中心08km的范围内,没有未开发的地区,这说明该区域范围内开发很充分。,A,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及空间结构的判读,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 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第6题,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在已开发的地区中,几乎都是以其他建筑为主,没有哪一种城市功能区占据主导,因而该城市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D,(2013广东文综)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其中心结构特征明显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高考探究,选C。本题考查的是扇形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及不同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原则与要求,逐项分析如下:A项,城市的空间形态为块状,呈扇形,城市中心区为老城区,结构特征不明显,错误。B项,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西南部、北部、东北部,生活区穿插其间,连成一片,其公共服务设施齐全,错误。C项,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利用靠近科研文教区的优势,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正确。D项,外来人口主要从事传统工业、商服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外缘和中心区附近,错误。,(2014江苏地理改编)下图是某特大城市开发区社区居民不同购物行为空间差异图。读图回答(1)、(2)题。,(1)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是()食品日常用品服装家用电器A.B.C.D.(2)影响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空间倾向的主要因素是()出行距离购物成本交通方式购物环境A.B.C.D.,D,A,2012江苏地理改编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公路与铁路的兴建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A.B.C.D.,2.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A.B.C.D.,A,C,(2013广东文综)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沈阳,【解析】选C。城市首位度的概念表明城市首位度的数值越大,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越大,结合表中的信息,逐项分析如下:A项,北京位于京津冀城市群,城市首位度降低了(1.62-1.52)0.10。B项,上海位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首位度降低了(2.35-2.20)0.15。C项,广州位于珠三角城市群,城市首位度降低了(1.93-1.23)0.70。D项,沈阳位于辽中南城市群,城市首位度降低了(1.32-1.21)0.11。故广州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读下图,完成下题。,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三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解析】该区域城镇形成和发展与水源和绿洲有关;从图中三城镇绿洲面积及河流信息可判断,喀什、和田、民丰发展条件由优到劣,其等级依次减小,故服务范围依次减小。答案: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四、中心地理论,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规律,每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呈正六边形不同等级城市的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大小、面积是不同的,级别越大,六边形的服务范围也越大多个不同级别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构成了层层叠加、相互嵌套的蜂窝状网格,城市等级,1.城镇,2.城市,3.大城市,4.特大城市,1.小城市,2.中等城市,3.大城市,4.特大城市,100万,50100万,2050万,20万,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城市等级,城市本身及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的关系:,城市等级提升,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丰富的资源,【思考探究】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判断区域示意图中城市等级高低?提示:可以通过看图例,一般情况下,图例中会用圆圈大小表示城市的等级;也可以看图中城市服务范围大小或面积大小,一般情况下,城市的服务范围大或面积大,则城市的等级比较高。,读新疆“十二五”城镇发展格局示意图,回答12题。,1新疆()A地形是决定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B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C城镇集群带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D城镇发展轴主要沿河流规划建设2新疆城镇体系中()A伊宁和喀什是同级别的地区级中心B阿勒泰也具备乌鲁木齐的城市功能C库尔勒服务范围能完全覆盖阿克苏D不同等级城市应保持均衡发展态势,B,A,解析:第5题,新疆主要属于干旱地区,水源是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有水源灌溉的山麓地带的绿洲,人口稠密,城市较多,。第6题,伊宁和喀什都是50万人口以上的区域中心城市,级别相同,A项对;乌鲁木齐的级别高于阿勒泰,城市功能多于阿勒泰,B项错;库尔勒和阿克苏级别相同,故库尔勒的服务范围并不能完全覆盖阿克苏,C项错;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小,等级越低,数量越大,所以不同等级城市不能均衡发展,D项错。,下图中a、b分别表示2001年和2011年安徽省芜湖市居民购物出行的距离,读图回答34题。,3图示信息显示()购买家用电器出行距离变化最大居住区周边商业设施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城区环境承载力大幅降低ABCD4据图可以判断芜湖市()A规模等级下降B基础设施改善C服务范围缩小D矿产资源增多,C,B,五、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的判读【图表特征】在高考中,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是高考中的常见图之一,它主要以某城市规划图为载体考查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布局及原因,或评价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等知识.,1确定图中的方向该区域图中无经纬网,有指向标,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2判读主导风向由图中盛行风向的箭头、指向标,可判断该地盛行风向为东北风。3确定各功能区结合图例,找出图中的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商业区并非高度集中,其服务范围与等级有关,与其集中程度关系不大;住宅区虽远离海岸,但生活污水会随河流向西流污染海洋;工业区比较集中,可方便企业联系;文教区比较分散,便于城市服务。,4确定海港位置结合图例,可找出海港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西南部,有海港说明海运便利。5确定石化工业的布局石化工业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源,应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另外,该市石油资源缺乏,要靠近港口,便于原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综合以上信息,布局在d地最合适。,考点研析,六、常见地租曲线图及判读方法 考查城市中地租变化的图像有坐标图、立体图、值线图等,要在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读图方法仔细分析。这往往成为题目解决的关键点所在,常见类型如下所示。一、坐标图。,坐标图主要体现的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地租的影响,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但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与地租并不是正相关,地租又受到交通通达度的影响。,考点研析,二、立体图。,立体图形象地说明了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地租的影响,在通达度高的地方城市地租高,像市中心、城市环路的边缘、交叉路口等地,这些地方一般布局商业区。,方法技巧地租由高值中心向四周降低,一定地段出现次高中心。在判读这类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度这两个基本影响因素。距市中心的远近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有时需要根据信息确定市中心位置;交通通达度一般市中心最高,环线与干线交会处次之,城市外围较低。,考点研析,三、地租分布等值线图。,等值线图用地租等值线表示城市地租的变化,是一种特殊的等值线图,地租数值由里向外减小,该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弯曲的地方主要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地租曲线判读时应掌握“三读”:1.读极值:即该区域地租的最大值、最小值。市中心多为地租最大值,远郊多为地租最小值。2.读疏密:一般来说越靠近市中心,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远离市中心,等值线稀疏,变化越小。3.读凹凸:如果只考虑与市中心的距离,地租等值线由市中心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数值由内向外递减;若地租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或向内凹,则说明此处地租高于或低于附近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通达度。,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判读,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练出高分,(2013山东文综)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题。,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础落实练,1.图中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D,城市工业区布局在郊区并沿交通线分布。东欧位于盛行西风带,东部两片类功能区均位于盛行风下风向的郊外,且靠近交通线;南部类功能区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河流下游,近交通线,由此可判为工业区;可排除A、B项;功能区位于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为绿化区;功能区位于郊区,且与老城区背向布局,为高级住宅区别墅区,D项正确。,2.该城市()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解析商业零售区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为中心商务区,地价最高;仓储式购物中心占地广,应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布局在交通便捷、地价较低的地区;随东部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线建设,城市中心向东扩展,城市的空间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C项正确。,C,1,2,3,4,5,6,7,8,9,10,11,12,13,14,15,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2009年城区地价等值线”。读图,回答34题。,1,2,3,4,5,6,7,8,9,10,11,12,13,14,15,3.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A.B.C.D.解析图中处地处市中心,地价最高,为中心商务区。,B,4.与其他区域相比,近年来地地价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高附加值产业集聚 B.原有基础设施完善C.外来人口迁入 D.逆城市化发展解析地因奥体新区、创意软件园集聚地价涨幅较大。,A,1,2,3,4,5,6,7,8,9,10,11,12,13,14,15,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1,2,3,4,5,6,7,8,9,10,11,12,13,14,15,5.当线变成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解析根据图示及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可知,当线变成线时,住宅区可拓展到三环路。,C,6.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人口向郊区迁移A.B.C.D.解析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工厂纷纷外迁。,B,1,2,3,4,5,6,7,8,9,10,11,12,13,14,15,7.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市中心市场萎缩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市中心人口减少A.B.C.D.,1,2,3,4,5,6,7,解析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交通,近年来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一方面由于二、三环路地租较低,能够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心市场的萎缩;更重要的是二、三环路交通便利,能够为商业活动带来大量消费人群,满足其市场需求。答案D,